《乐山龙舟文化风采》

前言1

弘扬龙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4

(一)龙舟竞渡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4

龙舟是图腾崇拜的产物4

从乐神到乐民——龙舟文化质的变化6

纪念屈原为龙舟文化注入了新质7

时代赋予龙舟文化新使命9

(二)乐山龙舟竞渡的历史与发展10

(三)当代乐山规模盛大的龙舟会14

1986年乐山龙舟经济交易会14

1987、1988、1989、1991年乐山国际龙舟经济交易会17

1990年承办第五届全国“屈原杯”龙舟会19

展示特色浓郁的地方文化呈现历史名城的绮丽风采23

(一)群众文艺游街表演25

洪雅台会和夹江峨眉高桩平台25

丹棱夹江农民唢呐表演27

峨眉呜山号梆鼓表演27

造型龙表演28

彝族风情舞蹈表演29

企业广告和时装表演29

(二)水上造型船游江、焰火晚会和漂河灯30

造型龙舟和文艺彩船游江30

水上焰火晚会31

河灯漂放31

(三)海棠游灯会32

(四)雀鸟打斗歌唱表演比赛33

(五)丰富多采的艺术表演34

“峨眉杯”青年歌手大奖赛34

戏剧演出和戏曲座唱35

“乐山之夏”音乐会36

(六)“沫若杯”诗歌大奖赛36

(七)电影夜市和图书展销37

(八)书画摄影花卉盆景展览38

龙舟飞渡旅游兴旺40

(一)龙舟会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40

(二)凌云山游山会42

(三)峨眉山游山会44

(四)五通桥民俗旅游47

(五)龙舟会对乐山旅游业的促进作用49

活跃的经贸活动可观的经济效益51

(一)根据本地经济优势设立经贸市场51

历届龙舟会经贸市场的设立简况51

主要经贸市场的设立与地方经济特色52

经贸市场的设立与对外经济交往54

(二)客商云集,交易活跃56

经贸活动的政策56

经贸活动的准备58

经贸活动的成效和主要特点60

(三)龙舟经贸活动促进了乐山经济的发展64

精心组织科学管理66

(一)用系统论原理组建龙舟经济交易会管理机构66

(二)用科学管理方法对龙舟经济交易会进行组织管理67

(三)组织管理的特色69

龙舟文化的辐射作用74

(一)洪雅县“五月台会”74

(二)眉山县“东坡文化节”77

(三)彭山县“寿星节”81

(四)青神县“竹乡之秋”经贸文化艺术节82

乐山龙舟文化的启示85

附录一中央宣传部门领导同志谈乐山龙舟会90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朱穆之谈乐山龙舟会90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曾建徽谈乐山龙舟会99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三局局长金晖评述乐山龙舟会等106

附录二报纸杂志对乐山龙舟会的部分报道115

乐山借地方文化辟商品市场(人民日报)115

别开生面的首届乐山国际龙舟经济交易会(瞭望周刊海外版)116

飞腾吧 龙的故乡(中国文化报)119

群龙闹嘉州 生意通四海(中国青年报)124

乐山国际龙舟竞渡引人入胜(中国体育报)125

龙舟赛后抢鸭记(人民日报海外版)127

从乐山龙舟会看搞活生产资料市场(四川日报)128

从“龙舟文化”优势看拓展外向型经济(四川日报)131

艺术与生活交融 文化同经济联袂(解放军报)134

乐山国际龙舟交易会的辐射(新华社)137

三江汇流处的盛会(北京周报英文版)143

后记147

1993《乐山龙舟文化风采》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吉荣 1993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