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雪斋近集 上》
作者 | 袁中道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书店 |
参考页数 | 497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008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册游记 尺牍 共二卷1
游记1
游荷叶山居记1
澧游记一3
澧游记二5
澧游记三7
过药山大龙山记8
游德山记9
游桃源记12
东游日记17
游石首绣林山记49
游龙蓋山记50
石首城内山园记52
过真州记53
南归日记54
砚北楼记79
卷雪楼记81
金粟园记82
楮亭记83
西莲亭记84
从沙市至度门记85
游玉泉记86
鬻玉泉松桂菴记90
玉泉闲游记92
堆蓝亭记93
玉泉闲游记94
阅玉泉诗碑记95
游青溪记96
游鬼谷记98
游佛耳岩记99
游紫蓋记100
游龙泉九子诸胜记102
由玉泉至高安记104
游鸣凤山记105
游鹿苑山记107
游君山记109
游岳阳楼记111
柴紫菴记112
爽籁亭记114
玉泉拾遗记116
游洪山九峰记118
后堆蓝亭记119
前汎凫记120
泊梦溪记122
再游彰观山记124
涉小洞庭记125
后汎凫记125
再游花源记128
游灵岩记131
游太和记133
书太和记后140
尺牍143
寄李参知梦白143
寄蕴璞上人144
答在迹讲师144
答宝庆李二府145
寄苏侍御雲浦146
寄丘长孺148
答潘景升148
寄陶不退149
与刘计部149
与雷太史何思150
与曾太史长石151
答云浦152
与夏道甫154
寄云浦154
与长孺155
寄王章甫155
寄顾太史开府雍156
寄周宪副海门157
寄钱太史受之157
寄黄春坊平倩158
与雷何思159
答曾太史160
寄宝方161
又161
寄八舅162
寄四五弟162
寄孔令君162
寄怡山163
寄八舅163
寄六姪164
寄祈年164
寄五弟166
寄李谪星166
寄王章甫167
答夏道甫167
答黄驾部取吾168
寄尹夷庚168
寄潘景升169
寄曾声子169
寄祈年170
奇寒灰禅师170
寄林白雨171
寄八舅171
寄夏道甫172
答葛宁宇172
答钱受之173
寄刘元定177
答钱受之177
寄曹大参尊生178
寄长孺179
又179
陶不退180
寄梅长公181
答无迹181
寄长孺182
寄杨制科文弱182
寄无迹183
答王劲之183
复段勾然184
寄云浦185
答王伯雨185
答字宗文186
寄须水部日华186
答无迹师187
答吴开府本如187
答王太学维南188
答李布政梦白188
合范吏部太蒙189
答钱太史受之190
答袁无涯190
答须日华水部191
答王天根191
答李伏之192
寄长孺193
答蔡观蔡元履194
答道甫196
答须水部日华196
答夏道甫197
答王章甫198
答雲浦200
示祈年200
寄许裕州伦所200
寄周仪曹野王201
答朱奉常上愚201
寄杨文弱202
寄王劲之202
寄寒灰203
答秦中罗解元204
示学人204
下册文钞 诗集 共二卷211
文钞211
心律211
赠东奥李封公序(代)228
曹医序230
寿南华居士序231
寿桃源张母序233
唐医序235
寿大姊五十序238
四牡歌序241
南北游诗序242
蔡不瑕诗序243
淡成集叙245
花雪赋引246
三和上人养母堂诗序247
传心篇叙248
刘玄度集句诗敘249
王伯予岳游序250
王天根文序251
苦海序252
龙湖遗墨小序253
石浦先生传254
梅大中丞传259
李温陵传268
江进之传275
潘去华尚宝传277
赵大司马传略280
袁氏三生传285
祭孔令君文(代)287
告十弟简田文289
告中郎兄文290
上林苑鲁公心印墓石铭292
袁母锺太孺人墓志铭293
玉泉寺十方禅堂碑文295
普仰寺大士殿乞檀文298
募铸沙市观音阁丈六金身疏299
龙堂寺藏经阁乞檀文300
当阳报恩寺募藏经文301
荆州天皇护国寺募接待檀文302
重修义堂寺檀文303
当阳玉泉寺柴紫菴募接待田文304
募修油口武安王庙文305
募修刻木观殿文305
募修大林寺禅堂小引306
募沙市大江南岸草菴文307
书青莲菴册308
书隣渔子册309
书怡山莲社图后310
书月公册310
书瑞云老衲册311
书见微请经册312
书葛洪井上毗卢阁造像册313
书名公便面册313
香猪赞314
青溪雷说316
金陵街石说317
贞魂志318
书游山豪爽语322
菩萨二乘说323
饮酒说324
书继洲及对山事326
书王尚甫事327
诗集329
邺城道中(十首)329
初春德州署中刘户部元定席上(二首)332
小园即事332
初秋(二首)332
醉归333
步顾山人韵奉酬(二首)333
将发顾山人席上分得清字同傅敘子334
礼冷云上人塔334
王龙屿绣林江阁值云杂诗(六首)334
曾长石太史以短歌三首见别步韵奉答时予忧路梗回棹故末及之335
附曾太史长石赠诗(三首)336
沙市舟行338
姚生舟中338
除夕(二首)338
晚泊339
澧阳道中339
晓行339
早春鼎州梁山道中340
入德山同龙君超(四首)340
附君超游德山诗(三首)341
入桃花源四首步中郎韵(四首)342
附中郎入花源诗(四首)343
仙蜕石(二首)344
穿石望新湘溪诸山344
又回望穿石345
过新湘溪345
水心岩345
雪中望诸山345
雪中别水心崖346
君御?园即席奉答井次其韻346
附君御诗346
德山别杨西来346
洞庭雨中347
八百湖(二首)347
彭山人洞庭遇盗赋此?之348
沈冰壶水部招饮庾楼348
江风348
雨泊东流县登渊明祠(二首)348
登采石矶349
李白祠349
又题祠壁350
舟中看采石350
江行逢龚且茨表弟350
哭茂直焦二兄(十首)350
蠹鱼行戏赠程全之353
大会词客于秦淮赋得月暎清淮流分韵得八庚354
登金山354
哭陶石篑学士354
蒋墅晚发355
篁川即事示函伯(四首)355
初至甘露夜坐356
夜月甘露凌雲亭356
过瓜州吊萧启元357
同潘穉恭闲步357
中郎邸中除夕357
黄梁祠逢张金吾(三首)357
临漳道中358
游百泉(三首)358
登九山359
将至襄中359
隆中分得从字(二首)360
饮于野王孙诸公岩360
送罗伯生之柳州别驾任初为茂州判皆近边361
赠公琰361
往玉泉八岭山道中示宝公361
合溶晓发道中(二首)361
玉泉山居362
山游362
游青溪同度门(五首)362
赠鬼谷道士364
除夕伤亡仲兄示度门(二首)364
正月四日紫蓋道中怀度门364
度门得响水潭将结菴作邻志喜六首(六首)365
游龙泉胡文定墓上366
游智者洞还道中值雨367
再游青溪367
青溪道中看山口占367
鸣凤山(三首)368
山上饮368
鹿苑山369
山行怀中郎369
岳阳楼(三首)369
君山(三首)370
岳阳晚眺371
别王石洋371
登舟舟在三穴桥(五首)372
苏雲浦侍御还里侍御与先中郎为生死交因及之(二首)372
即事373
送云浦按山西373
合溶道上373
汉阳道中(三首)374
山游口号374
五月十三日玉泉道中此日为关公诞日375
堆蓝(三首)375
乳窟同无迹伏之闲步(二首)375
玉泉夏日山居(四首)376
赠李次飞377
王给谏将有卜居东南之志子秋来亦有游兴会间共有行山之约有述377
九溪陈君垣茂才世万户父以死事加爵耻武不就以文谒子口占赠别378
哭慎轩黄学士(十首)378
九日登中郎沙市宅上三层楼(二首)381
又登楼382
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六首)382
登舟吟效白(二首)383
汉阳感旧384
赠别梁观察迁浙江右辖排律384
观音阁夜话385
秋日同巨源伏之世高游洪山(三首)385
九峰戏作386
与世高廓虚上人夜386
登洪山绝顶386
游安徽峰寺387
九峰绝顶(二首)387
黄鹤楼388
再游黄鹤楼388
登汉阳东门城388
寄慰石洋居士兼订匡山之约388
欲游沮漳治一小舟已成志嘉389
送澧州守秦中费君入觐389
野鹤389
梅花鹊巢园中梅花盛开有雀巢于花间子冬来抱病疏笔研久矣见此偶有诗兴井命无烦弟及未央述之和焉(二首)390
大德寺元画罗汉390
过崔晦之山居儿子能吟予诗偶作390
正月初四日从公安至三穴桥登新舟往游鼎澧时病初愈391
澧州晤蔡大参元履投赠并志谢(二首)391
澧州逄毛氏大姊以避盗至391
德山闲步392
德山怀君超392
李长叔水部以使事至鼎晤于杨文弱席上时一别廿馀年矣长叔犹记辛卯下第阻风泊汉川民舍予语同行人曰此处流水孤村寒鸦数点景亦自不恶特吾辇怀抱自作崇耳长叔言之予犹依稀记忆回首往事升沉存亡有如一梦因把笔次其事书之扇头393
赠文弱令祖可亭翁393
赠文弱393
德山闲步394
花源道中纪游井示文弱(十首)394
赠别文弱(二首)397
花源道中398
山中晓行398
书周子册中有中郎手疏399
将往太和由草市发舟399
三湖399
湖中399
宜城道中400
襄中怀先兄中郎400
由樊城早发400
武当(二首)401
太和山中杂咏(八首)402
赠别吴水部还朝403
须水部日华邀饮龙山落帽台(二首)404
送张广文归桃源404
早春入村(二首)405
早春书怀忆苏云浦405
竹鹤诗405
送李谪星游衡山寄呈李湘洲太史406
赠归田老人406
书卷406
雲浦请告成却寄407
王别驾以明居士致仕还山有赠407
寄丘游击长孺塞上407
病中漫兴(八首)408
夏道甫有杜姬之戚为作悼亡诗(二首)410
蔡元履廉访驻节辰沅率尔寄怀(二首)410
甲寅除夜与眷属共持蔬素有述411
园居411
入村412
晓溪412
送盛少尹东下412
元宵赠散木舅413
龚悔伯表弟斋中夜话悼念八舅413
同以明至二圣寺闲游井送月公东下413
春日游石洲同长统龚遴甫张景星赋414
园居414
闲步415
江行415
入郡415
夜泊沙市416
寄沂州守李玉圃社兄416
须日华署中同邓少府石田朱奉常上愚小饮时日华榷事竣将作寨游416
戏赠毛太初417
眇仙瞽而美别予二十年矣曾赠以诗今仍题一绝扇上赠之417
偶题沙弥扇417
有感417
送须日华游?山418
吴长统至柳浪哭中郎有赠418
度门屡遣人问病兹复来且寄诗二首因步其韵答之(二首)418
闲步承天寺419
朱奉常上愚招饮郊园赋(二首)419
塔桥春游(二首)420
春游二绝(二首)420
张相墳421
别须水部日华还朝421
题颖中卷421
题文华王孙小像421
赠别关外候422
登仲宣楼(四首)422
湘城歌423
天皇寺孙太史鹏初偕令子双玉士先小集有述424
陈七洲诗人孙出家为僧号虚白赋此赠之(四首)424
登雄楚楼同诸王孙425
夏道甫小园426
邓田仲王维南邀饮落帽台怀须水部426
饮小泉王孙园427
题瀛洲王孙像(四首)427
题王维南像428
口占寿夔亭王孙428
寿沅洲王孙428
寄龙君御429
汪师中自花源来得龙公杨弱?水消息喜而有赠(四首)429
无题430
上愚枉舟中看渡有述430
舟中逢武昌胡(二首)430
戏赠张心兰431
游便河431
予居舟中数月矣沈褒中使君书来见讯以少伯玄真事相况且云无西子樵青得无少寂寥否兼致酒米之具走答答之(二首)432
草市舟中432
沙桥432
太白湖433
题王弘钓鱼433
三湖杂咏(七首)433
访苏潜天于小龙湖赋赠(三首)434
送僧达止游峨眉435
居沮漳有怀郡伯吴表海先生435
附楚狂之歌437
入村(四首)437
舟行(三首)438
村居闲题438
余王氏姐亡闻之拊膺大叫命笔聊书此歌以寄哀思不暇文耳439
秋日闲题439
怀友人439
步王天根韵有感(二首)440
花楼曲(二首)440
梦上天拟李长吉(六首)441
哭谢通明(二首)442
读雁山图叙志(二首)442
同谪星先生游石洲443
戏李本济先生楼外楼(二首)443
晚看梅花因寄黄慎轩太史(二首)444
戏金鱼有作写一纸投水中赠之444
贫怨(二首)444
同王穉玉谢成侯夜坐445
同王居士望万人塚445
滇人杨生老病予遇之道路悽然不忍作述答二篇以伤之述445
答446
苦旱446
余园竹尽逝不存一箇四月六日晨起偶书二绝挽(二首)446
寿王老师(二首)447
映高楼苦雨447
山间瀑布448
夜宴友人宅值雨448
同家大人宴448
答沈青门兼自悲448
家舅氏居梁山之南三世矣忽于辛亥秋抄逝去仅赋诗一章哭之449
有一节二没作一诗嘲之449
青溪山水奇绝玉居士至其地怅然而返居士系村落人(二首)449
与谢通明江边敘别449
又450
壬子夏偶拟明宋诸名家诗非予真面目也即谓非未央之诗亦可家大人有画舫予借澧阳舟中偶成(五首)450
自舟中登舟偶成452
上砚北阁天气朦胧禾色方青时五月十有三日也452
哭张安世(四首)452
李宗文有书寄予兼求子所著竹话(二首)453
映高楼即事454
戏赠桃源周生454
张老师初度六月初五日也老师买新姬未久455
黄太史慎轩与先君为生死交辛丑冬先君归葬于荷叶山之西太史素车白马便道 而来恰如其期此亦非偶然也已酋予甫 十七偶拈笔作梅花诗一蜀僧至遂写扇 头以贻先生先生颇赏之复子书曰李贺 小儿犹能倒韩侍郎之屐况有才如君者 乎予不觉失笑壬子夏先生殁为位而哭 之如父执礼夫自古才人崛起天下寒士 依以扬声者多矣至于以一身而为父子 两世之知已者盖屈指不一二也敢作数 语以哭之(四首)455
舟中自澧阳归(三首)457
入村(四首)458
寒食458
苦雨459
青楼曲(八首)459
明月怨拟古(二首)461
月461
保母吴氏病甚予方在澧阳友人强留予饮虽掷五白六赤未免面笑而心泣矣归果殁保母于我其职止一传婢耳其恩则猶母也哀至时漫作数语以自悲461
梦与中郎先叔谈觉来只记秋亭二字(二首)462
映高楼即事463
潜江有一谢老先生晚年子杀人为仇家所 逼投子渊往闻渊中有青鱼近千年矣鼓 鬣波虽童稚皆得见之往来出没渔人 莫不能得忽一日鱼偶不见不见而先生 生先生自幼浴委蛇盆中有洋洋圉圉之 状及得第为杭州倅每浴必闭门焉执巾 跳跃自濡自沫其声如石钟螳螳如轻雷 激波如乳虾喷响如渔子逆滩妻氏隙而 窥之惊愕不敢言未几年任满致政南还 以儿子故溺于渊溺于渊而鱼复出矣小 袁曰天下事之难知如此始信幽怪录搜 神记之类盖非虚语也昔南宋有一学士 弱冠即负时名下笔即脍炙人口记其前 为白马吏乘之入驿瓦砾伤其蹄痛入心 髓遂死故平生不忍骑骑亦不鞭遇败崖 碎石间即下拾之恐伤马足房舍重重去 其门限亦此类也嗟乎人羊往来此安可 与腐儒道哉命笔作一绝463
寿田顺菴八十余友雄甫祖也(四首)464
寄友人(二首)465
一山人贫甚以生平未到馆娃宫为恨465
高牧仲遣僕送予辞之466
露坐466
劝伯韬建舍466
有旧馆闭半年矣作此自嘲466
与友人夜入郢(三首)467
右述袁石公代青溪道士见招中(秋后一曰书)467
附小袁幼稿469
游黄山(二首)469
刘园即事469
中秋病中偶成(二首)470
柳浪湖与述之话旧适有一歌者至470
舟中即事(七首)470
送张广文归桃源472
寄友472
古树472
送师至金陵请经473
净坛即事473
与田子别六年矣偶遇之途间走笔赋赠473
芙蓉馆即事474
谢通明寓中读谭友夏诗偶成(二首)474
鹊巢梅上(二首)474
玉泉呈家君475
洪山寺同张景星赋475
送僧归庐山时予亦思南游(四首)476
与友人论游山(二首)476
楼上偶成同述之赋477
有感(二首)477
仲春同友人夜宴看花台忽忆元微之吠声沙市犬之句谓友人曰前巷中歌纂唱鸣 鸣者尚不如豹犬之清越也因捧腹数回 尔时仰视银湾俯眺烟树天地如净瑠璃 心脾爽然乃与友人论月各得月之三昧 此数首则予所谬论者也(四首)478
招提同伯柔夜坐479
丁未六月水涨坐柳浪馆作(二首)479
简袁无涯480
无题(五首)480
喜友人至481
寄友人481
一道士好游山不好住山诗以箴之482
澧阳舟中偶成482
柳浪湖即事时江水正涨482
偶成482
山中寄王九天根483
净檀偶成483
别萧生483
八月苏雲浦先生初度484
寿桃源张老师之母八十484
送萧生游天门484
月夜步入招提484
王九将至金陵便舟访予公安485
庚戌夏日怀友夏485
附近游草486
月夜过湖(二首)486
德山偶成(四首)486
武陵道中时予将有衡阳之役(二首)487
赠建中上人兄弟488
辞德山走衡阳488
自嘲489
晚泊489
偶成(二首)489
龙阳舟中490
沅江湖畔490
天心湖(二首)490
沅江遇盗返棹作(三首)491
客有嘲予遇盗者赋答(二首)492
过常武别杨西来493
予未辞君平孝若诸子行踰梁山六下里复为所追返有赋493
夜饮梁山下493
梁山怀西来493
怀花蕊494
金刚塔494
善卷台494
桂园494
孤峰顶495
白龙井495
1982《珂雪斋近集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袁中道 1982 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楝亭集
- 1978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珂雪齋近集 卷三
- 1982年11月第1版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珂雪斋近集
- 1982年11月第1版 上海书店
-
- 珂雪斋集 中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珂雪词 册全
- 北京:中华书局
-
- 珂雪词
- 1901
-
- 珂雪斋集 中
- 198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珂雪斋集 下
- 198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明代论著丛刊第2辑 珂雪斋前集 2
- 1976 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
- 明代论著丛刊第2辑 珂雪斋近集 下
- 1976 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
- 明代论著丛刊 第2辑 珂雪斋近集 上
- 1976 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
- 雪珂
- 1991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珂雪斋近集 卷3
- 1982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珂雪斋近集 卷1、卷2
- 1982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