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革命史》
作者 | 《金寨县革命史》编委会编 编者 |
---|---|
出版 |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1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200542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399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1
第一节 自然环境1
第二节经济、政治、文化状况4
一、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经济剥削5
二、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政治压迫10
三、封建统治阶级垄断下的教育和文化11
第三节人民群众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13
一、燕子河地区反天主教的斗争13
二、白塔畈等地农民的抗租斗争15
三、金寨人民参加白朗义军“打富济贫”的斗争17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共基层组织的建立(1919年5月~1927年7月)1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金寨地区的传播18
第二节五四运动的爆发和金寨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22
一、反帝、反军阀的斗争22
二、维护永佃权的斗争25
三、麻埠、流波碴等地手工业工人的罢工斗争26
四、大刀会暴动27
第三节 中共基层党组织的建29
第四节农民运动的兴起31
一、农民协会的发展和县农协筹备处的建立32
二、农民协会的斗争35
三、农民武装的建立及其斗争37
四、一批共产党员去武汉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39
第三章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 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武装起义的准备(1927年8月~1929年2月)41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金寨地区的形势41
第二节 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和武装起义的准备43
一、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43
二、中共南邑(商南)区委的成立45
三、金家寨、燕子河、白塔畈等地党组织的发展与领导机构的建立46
第三节 农民协会的再度兴起及其斗争的深入开展48
一、农民协会的恢复与发展48
二、“文字暴动”49
三、“五抗”斗争50
四、借粮、均粮斗争52
五、对“左”倾盲动主义的抵制55
六、农民武装的组建59
七、打入民团,开展兵运工作63
第四章武装起义的全面胜利红32师、33师的建立(1929年3月~1930年2月)66
第一节立夏节起义的全面胜利66
一、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的建66
二、立夏节起义67
三、红32师的建立和巩固起义成果的决策73
第二节反“清剿”斗争和豫东南根据地的初创75
一、一片惊慌的反动派75
二、粉碎商城县民团的进剿77
三、粉碎敌人的三次“会剿”80
四、豫东南根据地初步形成86
五、解放商城和县苏维埃的诞生87
六、在胜利进军时的不幸事件96
第三节六霍起义的伟大胜利和红33师的建立98
一、六保联络自卫团起义98
二、流波?暴动100
三、攻打麻埠镇101
四、金家寨、七邻湾暴动102
五、西镇暴动103
六、白塔畈暴动107
七、红33师在流波?建立110
八、鄂豫皖边区根据地的形成112
第五章四次反“围剿”的艰苦斗争 金寨地区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1930年3月~1932年10月)114
第一节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14
一、七邻湾会议及其对皖西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意义114
二、六安六区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对皖西革命斗争的贡献116
三、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1军的成立118
四、立三“左”倾路线及其对金寨地区的危害120
五、金家寨、鲜花岭战斗大捷和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125
第二节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29
一、中共皖西分特委、军委在金家寨成立129
二、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132
三、中共皖西北特委和军、政、群团机关在金家寨建立133
第三节金寨苏区的政权、武装和群团机关的建设135
一、政权建设135
二、群众团体建设141
三、地方武装建设145
第四节金寨苏区土地分配和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建设147
一、土地分配147
二、经济建设154
三、文化宣传、教育、卫生事业建设159
第五节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成立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对金寨革命斗争的危害164
一、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成立和“左”倾路线的统治164
二、南下之争和麻埠肃反——“皖西事件”166
三、红25军在麻埠成立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71
四、中共豫东南道委的建立和赤城、赤南县的划分174
第六节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174
一、蒋介石对第四次“围剿”的部署174
二、张国焘“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方针176
三、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178
第六章立煌军民坚持苏区保卫战 根据地形势逐步好转(1932年10月~1934年11月)180
第一节 “立煌”县的建立180
第二节反“清剿”的胜利181
一、敌人对根据地的疯狂摧残182
二、立煌军民配合红军主力英勇奋战183
三、革命根据地的部分恢复187
第三节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曲折188
一、反“围剿”开始时的形势188
二、截击敌人运输的胜利190
三、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的失败191
四、红28军在南溪组建和葛藤山大捷193
五、反“围剿”斗争的继续196
六、肃反扩大化的继续及其恶果198
第七章红28军的重建 三年游击战争的开展(1934年11月~1937年7月)200
第一节游击战争的开展200
一、根据地内的敌我形势200
二、红218团在熊家河组建及其战斗202
三、红28军再次组建和立煌县军民的反“清剿”斗争204
四、中共赤城中心县委的建立和反“清剿”的胜利207
第二节游击战争的坚持208
一、中共商南县委和商南游击大队的成立及其战斗209
二、便衣队的组建及其发展210
三、妇女排的艰苦斗争212
四、打碉堡、破围寨的胜利214
五、反敌秘密“清剿”的斗争215
第八章抗日民主运动在立煌蓬勃兴起 金家寨成为安徽抗战领导中心(1937年7月~1939年10月)217
第一节立煌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18
一、鄂豫皖边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达成协议218
二、商南革命武装编入新四军4支队219
三、新四军4支队兵站在双河建立221
第二节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在立煌领导抗日救亡运动222
一、中共安徽省工委、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迁驻金家寨222
二、中共立煌县委的成立及其工作的开展225
三、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在立煌领导抗日民主运动227
第三节立煌县抗日民主运动的广泛开展231
一、立煌县动委会和各抗敌协会的组建231
二、立煌地区抗日的民众总动员233
三、史沫特莱在立煌237
第九章桂系顽固派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立煌人民坚持抗日反顽的斗争(1939年11月~1945年8月)240
第一节立煌抗战形势的逆转240
一、桂系顽固派对抗日统一战线的破坏240
二、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反逆流斗争244
三、中共立煌市委的成立和抗日民主力量的转移246
四、中共立煌中心县委的建立及其活动248
第二节立煌人民进行艰苦的反顽斗争251
一、桂系顽固派反共活动的进一步猖獗251
二、中共立煌县委的重建及其在商、固、立边区的活动253
三、立煌抗日游击武装的组建254
第三节立煌军民奋勇抗日256
一、日寇在立煌的滔天罪行256
二、立煌军民的抗日斗争260
第十章全县人民积极参加解放战争 迎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年9月~1949年10月)264
第一节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立煌形势及革命武装在立煌的活动264
一、国民党反动派在立煌的反动统治264
二、“皮旅”和鄂西北军区部队转战立煌266
第二节刘邓大军解放立煌和金寨根据地的建设268
一、三纵八旅攻克金家寨268
二、金寨县的正式命名271
三、金寨县基层政权建设和金东县委、金北工委的成立272
四、土地改革的开展274
五、邓小平等“前指”首长视察金寨277
六、金寨人民对刘邓大军的积极支援279
第三节金寨军民坚持根据地的斗争281
一、粉碎敌人的全面围攻281
二、坚持反“清剿”的斗争283
三、斗争策略的改变和游击战争的开展287
第四节金寨全境解放288
一、金寨人民支援解放大军渡江288
二、中共金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建290
三、清剿残匪的胜利292
四、各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302
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03
附:金寨县革命历史大事记305
后记350
1991《金寨县革命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寨县革命史》编委会编 1991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寿县革命史
- 1992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咸丰县革命斗争史
- 1988
-
- 宏毅县革命斗争史
- 1987
-
- 金寨县革命历史图表集 1919-1949
- 1986
-
- 金寨县革命史简编 初稿
- 1984
-
- 密云县革命斗争史
- 1986 密云县革命斗争史编写委员会
-
- 德安县人民革命史
- 1963
-
- 沛县革命斗争史稿
- 1989
-
- 津南县革命史
-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
-
- 金融革命
- 198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 吴县革命斗争简史
- 1990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 金寨县志
- 199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柬埔寨革命故事
- 1978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