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革命史》
作者 | 边泽惠,郑斌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华龄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2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82597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3752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一 沧州历史沿革1
二 近代沧州政治经济概况8
三 沧州多慷慨悲歌之士15
第二章太平军与捻军转战沧州19
第一节太平天国北伐军反对清王朝的斗争19
一 太平天国北伐军挺进沧州19
二 沧州大战与静海独流大战21
三 沧州人民响应太平军23
四 北伐军固守沧州地区的防御战24
五 北伐军失败的原因及转战沧州的意义29
第二节西捻军反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33
一 捻军起义和东、西捻军33
二 沧州西部牵敌战35
三 天津攻坚战36
四 沧东南反“围剿”斗争37
第三章沧州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42
第一节沧州义和团运动的兴起42
一 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教会势力对沧州人民的压迫42
二 沧州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兴起44
第二节沧州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47
一 反对教会势力的斗争47
二 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49
三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54
第四章辛亥任丘起义 国民党在沧州的早期活动60
一“一二·一八”辛亥任丘起义60
二 辛亥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时局64
三 国民党在沧州的建立与早期活动65
第五章沧州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建立70
第一节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在沧州的反响70
一 军阀混战在沧州70
二 津南爱国学生投身“五四”运动74
第二节沧州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77
一 沧州最早的共产党员张申府77
二 张隐韬与津南农民自卫军暴动79
三 刘格平与沧州第一个共青团组织的建立82
四 保属党组织在沧州西部的初期活动84
第三节中共沧州地方组织的建立85
一 二十年代中期的中国革命形势85
二 中共沧州地方支部的广泛建立87
三 中共津南特委的建立88
四 中共沧州地方党组织创建的特点89
第六章工农武装割据与抗日民主运动92
第一节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沧州92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92
二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沧州93
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开始95
第二节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地下党领导的“借粮吃大户”和创建革命武装的斗争97
一 顺直省委改组会议与天津扩大会议97
二“借粮吃大户”的斗争99
三 创建革命武装,建立津南苏区的斗争100
四 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斗争102
第三节土地革命战争中期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106
一“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106
二 中共津南地下党领导机关的重新建立108
三 青年学生的抗日民主运动110
四 工人罢工与抗暴斗争113
五 马顿河农民暴动116
六 革命低潮时期沧州共产党人的顽强斗争118
第四节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21
一 华北危机121
二“一二·九”运动在沧州122
三“牛氏三杰”献身革命125
四 新的津南工委的建立128
五 抗日救亡运动新局面的出现130
第七章沧州人民的抗日战争132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沧州的沦陷132
一 芦沟桥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32
二 沧州沦陷135
三 沧州沦陷后的政治军事格局138
第二节冀中和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41
一 两大战略区的形成141
二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建立143
三 人民武装初露锋芒145
四 冀鲁边和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148
第三节冀鲁边和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150
一相持阶段到来后的中国时局150
二 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152
三 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磨擦”活动156
第四节沧州人民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159
一 华北日寇的“治安强化”运动159
二日、伪、顽进一步勾结161
三冀鲁边一、三分区和冀中八分区面临的巨大困难162
四 沧州城内人民的艰苦抗日斗争164
第五节残酷形势下的抗敌斗争166
一 为战胜困难,根据地党委对政策的调整166
二 根据地军民反“蚕食”反“扫荡”的军事斗争169
第六节回族人民的抗日斗争176
一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政策176
二 马本斋与他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178
三 冀鲁边区回民支队182
第七节沧州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185
一时局的转变185
二 抗日根据地的局部反攻186
三 迎接全面反攻的准备措施189
四 战略大反攻——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90
第八节沧州人民抗日战争的初步总结191
一 沧州人民抗日战争的特点191
二 沧州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95
三 沧州人民在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伟大贡献和巨大牺牲201
第八章沧州的解放204
第一节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04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两种中国命运的斗争204
二蒋、伪在沧州的合流206
三 中共代表在“军调处”第十五、十八小组的斗争207
四 解放区军民反对内战的准备209
五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战212
第二节土地改革运动213
一《五四指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开始213
二 全国土地会议,土改运动的深入发展215
三 剿匪反特,保卫土改216
四 土地改革的意义217
第三节解放沧州最后一战——青沧战役218
一 青沧战役的历史背景218
二 青沧战役219
三 沧州解放的历史意义223
第四节发展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224
一 战胜困难,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224
二 参军支前226
三 北上南下228
第九章近代沧州革命总结229
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29
二 牢牢掌握革命武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33
三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36
后记240
1994《沧州革命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边泽惠,郑斌主编 1994 北京:华龄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沧州后集
- 1985 北京:中华书局
-
- 沧州党史资料 1986
- 1987
-
- 沧州党史资料 1987
- 1987
-
- 沧州党史资料 3
- 1990
-
- 中共沧州党史大事记 1990-1994
- 1997
-
- 忻州地区革命史实
- 1987
-
- 外国文学作品提要 第3册
- 1983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沧州市公路史
- 1988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常州革命史资料选编
- 1984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
-
- 广州革命胜迹史话
- 198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沧州地区公路史
- 1987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贵州革命史
-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常州革命英烈
- 1986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