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装甲机械化》
作者 | 张重远,周一农,朱宝刚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73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652267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233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曲折的历程1
一、争论2
二、大发展6
三、又一次争论7
四、又一次大发展9
五、第三次争论影响深远13
六、还会来一次大发展吗15
第二章未来的陆战18
一、高技术的拉动效应18
二、反坦克导弹引起的一场虚惊21
三、制导炮弹出现以后25
四、中子弹的风波29
五、重装轻装之争35
六、直升机空中机动的魅力37
七、高技术侦察、电子战、指挥自动化43
八、空地一体战50
九、假如发生星球大战56
十、不是战争的威慑战59
十一、坦克的生命力何在61
第三章矛盾的统一64
一、何谓“陆军装甲机械化”64
二、装甲机械化和其他“化”65
三、全部装甲机械化和局部装甲机械化68
四、坦克和配套车辆69
五、质量和数量74
六、创新与改进82
七、平时和战时84
八、硬件和软件88
第四章继承中创新89
一、时代的召唤89
二、把眼界放宽91
三、让“神速”成为现实98
四、集中?分散?103
五、要准备连续作战110
六、因地制宜114
第五章充分的准备117
一、着眼于最困难的情况117
二、组织体制多样化119
三、平战结合的编制121
四、“快、多、好”的动员扩编能力123
五、必要的物质储备128
第六章人才是关键130
一、人才准备必须超前130
二、指挥员的素质136
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146
第七章着眼于质量156
一、数量·质量·结构156
二、丰富军事理论160
三、创造良好的技术建设环境162
四、强化军事训练164
五、增强装甲机械化意识168
1993《陆军装甲机械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重远,周一农,朱宝刚等著 1993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陆军装甲机械化
- 1993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
- 1958
-
- 装订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 1966 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
-
- 军之机械化
- 1936.07
-
- 军队机械化概论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陆军军官训练
-
- 机械装配
- 1977 徐氏基金会
-
- 装载机械
- 1995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铁路装卸机械化
- 1978 人民铁道出版社
-
- 包装机械
- 1989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 陆战之王 装甲兵
- 1998 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
- 化工机械安装修理
- 1996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甲板机械
- 195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船用甲板机械液压传动装置
- 198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船舶甲板机械
- 1958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