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情报 1988年 第2期》求取 ⇩

书评13

端正学风提高质量13

要严肃地对待编史工作刘南研13

30余年史料工作的结晶祁龙威16

回顾与展望20

浅谈历史研究中的个体认识郑囿20

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漫议林永匡王熹22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缺陷与展望夏侃27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刍议刘蜀永31

洋务运动史研究如何深入之浅见乔还田35

人物专访39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思路荀师39

论点选登45

历史研究要全面满足社会?求45

史学研究要遵循历史主义原则45

史学危机症结何在46

要科学地理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46

加强历史研究中的中介研究46

气候变迁对我国民族迁徙的影响47

中国文化的三次高潮47

华夏文化与荆楚文化比较及其对民族性格的影响48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48

中国疆域史研究的三个时期48

小盂鼎对西周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49

国野、乡里与郡县的产生49

西双版纳与西周社会的相似之处50

生产力发展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变革的原因50

秦人质朴的鬼神观与功利主义的价值观51

秦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高涨51

西南夷与文化交流52

曹操智囊团的重要作用52

曹魏经营河西的意义和作用52

东晋南朝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53

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53

宋代科举取士并非冗宫之源53

明代文化的发展演变54

明清私人海上贸易与传统朝贡贸易的区别54

明初全国田地总数最多不会超过600万顷55

清代八旗应包括八旗汉军、八旗蒙古55

近代中国时空观的形成56

近代中国“过剩人口”的产生原因及其存在形式56

近代中国绅士阶层分化的两条途径57

制约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57

洋务企业没有为外国资本倾销产品和原料开辟道路57

“西学源于中学”说的特点58

王韬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58

李提摩太何以得不到客观评价58

清末民初兰州商业繁荣的基础59

爱国心和改良观的矛盾是造成梁启超多变最深刻的原因59

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原因59

何天炯与孙中山的关系60

日本寺内内阁与段祺瑞政府的关系60

孙中山晚年对三大历史文化的结合60

处理“中山舰事件”策略问题61

北伐战争中“铁军”称号属谁61

共产国际为何把“调和主义”的帽子加之于中共六届三中全会62

罗马城市国家是在王政时代从氏族社会的母体中产生的62

马西留的政治思想63

佛罗伦萨的公众庆典仪式对文艺复兴产生和发展的影响63

革命俱乐部的出现是法国大革命的特点64

16世纪英国呢绒商指挥下的生产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64

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的功和过65

奥利佛·克伦威尔的功和过65

福利国家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成熟阶段66

意大利合作社的产生以及和政党的关系66

铁路是德国产业革命的起点67

美国进步主义运动发生的原因67

美国在30年代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68

战后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及其影响68

19世纪俄国贵族资产阶级化未完成的原因68

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虚无主义态度不容否认69

耐普曼应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69

苏日中立条约实质上是一纸空文70

怎样划分当前世界政治力量70

突厥帝国在交融、传播文化方面有出色贡献71

泰国近代是后进的资本主义农业国71

伊朗的吉朗革命性质及失败原因72

日本是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72

中途岛战役日本失败的原因72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局的作用73

陶器的肩腹分化标志着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73

郑州大河村遗址揭示了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过渡的史实74

大汶口文化氏族制度的演变74

中国东南海岸是南岛语族起源地之一75

巴蜀文化的年代体系75

三星堆遗址商代一号坑是祭祀坑76

日本藤之木古坟马具可在中国找到渊源76

铜柱形器应是棺架立柱77

铜干首是旗杆顶端系旄和悬铃的构件77

西夏文物的学术价值78

科研动向79

1987年增加的历史学科“七五”国家重点研究课题简介王正79

198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历史学科资助项目一览表81

国家教委史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评审简况任苦84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科研工作概况王正86

西北师范学院历史系科研成果概况魏明孔87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科研状况牛鸿宾88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30年来的科研成果王兆瑞89

国内书讯90

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册)90

简明中国通史教程90

孔门弟子研究90

隋唐五代经济史料汇编校注(第一编)91

元代吏制研究91

张献忠大西军史91

秦良玉史料集成91

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92

康熙大帝全传92

近代中日启示录92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三卷)93

中国教案史93

丘逢甲传93

荣禄存札94

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一、二卷)94

外国历史常识(古代部分)94

外国历史常识(现代部分)19

卡尔梅克族在俄国境内时期的历史概况19

华工与欧战44

国外史学动态95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关系史研究近况艾逊95

日本学者论朱子学对明治维新的思想影响96

美国学者对孔子与康德的比较研究96

日本学者对国民政府史研究的回顾艾逊97

第32届国际东方学家会议简况98

国外书讯99

华南的农业革命:海丰农民和历史创造(1570—1930)99

19世纪中国的商业革命99

英国外交和在华金融资本(1895—1914)100

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遗产100

印度古代社会史101

剑桥拉美史(1870—1930)101

日本帝国主义(1894—1945)102

帝国的结束38

国外史学流派及史学机构103

“集团传记”简介边民103

日本东方学会作喆104

国外史学家105

张光直105

谷川道雄105

新书书目106

论文索引111

1988《史学情报 1988年 第2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侃主编;林言椒副主编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史学情报  1988年第1期(1988 PDF版)
史学情报 1988年第1期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国外文学  1988年第2期( PDF版)
国外文学 1988年第2期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科技情报  1988年( PDF版)
科技情报 1988年
史学情报  1984年第4期  总第12期(1984 PDF版)
史学情报 1984年第4期 总第12期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5年  第3期(1985 PDF版)
史学情报 1985年 第3期
1985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3年第2期(1983 PDF版)
史学情报 1983年第2期
1983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2年第2期(1982 PDF版)
史学情报 1982年第2期
1982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6年第3期(1986 PDF版)
史学情报 1986年第3期
1986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6年第2期(1986 PDF版)
史学情报 1986年第2期
1986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6年第1期(1986 PDF版)
史学情报 1986年第1期
1986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7年第4期(1987 PDF版)
史学情报 1987年第4期
1987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5年第1期  总第13期(1985 PDF版)
史学情报 1985年第1期 总第13期
1985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7年第1期(1987 PDF版)
史学情报 1987年第1期
1987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5年  第4期(1985 PDF版)
史学情报 1985年 第4期
1985 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学情报  1987年  第3期(1987 PDF版)
史学情报 1987年 第3期
1987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