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增订本》

第一章绪论1

一 经济问题的发生与经济学的定义1

二 现代经济社会的特质2

三 现代社会所要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5

四 现代社会如何解决此基本经济问题7

五 经济学的范团及本书的结构10

六 经济学的本质及研究经济学的目的11

七 经济理论、经济法则、及经济模型11

八 经济学研究的困难及研究时应注意的事项12

九摘要14

第二章市场结构与价格机能16

一 经济活动的周流16

二 产品市场及产品价格的决定17

三 生产因素市场及生产因素价格的决定18

四 自由竞争19

五 消费者主权20

六 几个基本概念21

七 摘要22

第三章需求、供给与价格24

一 个别需求24

二 市场需求26

三 需求法则27

四 需求的变化28

五 需求与需求量29

六 需求弹性——其意义及弹性系数之计算30

七 由几何的方法求弹性系数34

八 点弹性36

九 由消费者总支出的变化估计弹性系数37

十 所得效果与替换效果39

十一 个别供给44

十二 市场供给45

十三 供给法则46

十四 供给之变化46

十五 供给弹性48

十六 市场价格之决定法则——均衡价格与均衡交易量49

十七 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对价格与交易量的影响52

十八 供需法则的应用54

十九 摘要56

第四章效用与消费行为58

一 效用的意义58

二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59

三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61

四 消费者对财货的购买62

五 需求曲线的引申63

六 消费者的均衡64

七 消费者剩馀66

八 摘要67

第五章无异曲线的分析法69

一 几项基本的假定69

二 无异曲线的意义70

三 无异曲线的性质71

四 边际替换率及边际替换递减法则74

五 价格线或购买可能线76

六 消费者的均衡77

七 所得效果与所得消费曲线79

八 替换效果81

九 价格效果与价格消费曲线82

十 需求曲线的引申86

十一 消费者剩馀88

十二 摘要89

第六章生产理论概述91

一 生产者的动机与其所需解决的问题91

二 生产的意义与生产因素92

三 生产函数95

四 报酬递减法则95

五 最小成本组合101

六 等产量曲线104

七 边际替换率及边际替换递减法则106

八 等成本线107

九 最低成本组合108

十 生产计划线109

十一 替换效果110

十二 Cobb-Douglas生产函数111

十三 生产转换曲线113

十四 等收益线115

十五 最大总收益生产组合点117

十六 多种生产因素的情况118

十七 摘要118

第七章成本结构121

一 机会成本121

二 短期与长期121

三 短期成本结构122

四 长期成本结构129

五 长期平均成本的性质133

六 长期平均成本之递灭136

七 长期平均成本之递138

八 摘要140

第八章市场类型及生产者的收益142

一 完全竞争市场142

二 纯粹独占市场144

三 寡占市场146

四 独占竞争市场147

五 企业组织149

六 厂商之收益152

七 收益曲线及其相互间之关系154

八 完全竞争市场个别厂商的收益157

九 总收益平均收益及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158

十 摘要159

第九章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及产量的决定161

一 短期情况下个别生产者产量的决定161

二 有损失时之最适度产量164

三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分析法166

四 个别生产者的供给曲线169

五 个别生产者的长期均衡171

六 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174

七 产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74

八摘要178

第十章独占者产量及价格的决定180

一 总成本与总收益分析法180

二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分析法183

三 独占利润185

四 独占与经济福利186

五 独占者无供给曲线187

六 独占者的其他考虑188

七 差别取价190

八 摘要194

第十一章寡占市场个别生产者产量及价格的决定196

一 寡占市场个别生产者的相互依赖性及利害冲突性196

二 有抝折点的需求曲线理论198

三 平均成本定价法则200

四价格领袖制度201

五 寡占市场个别生产者的勾结或君子协定202

六 寡占与非价格竞争203

七 摘要205

第十二章独占竞争市场个别生产者产量及价格的决定207

一 短期分析中个别生产者适度产量之决定207

二 长期分析中个别生产者产量与价格之决定209

三 独占竞争与经济效率212

四 摘要215

第十三章生产因素的价格与所得的分配217

一 生产因素的价格与分配的问题217

二 功能性的所得分配218

三 个人所得分配的不平均及其原因219

四 罗兰氏曲线219

五 个人所得与生产因素的价格221

六 摘要222

第十四章生产因素的需求与供给224

引申需求原理224

二 边际产值与边际收益生产量225

三 生产因素市场为完全竞争时个别生产者对生产因素的需求曲线232

四 生产因素市场为完全竞争时个别生产者对多种生产因素的需求235

五 生产因素市场为完全竞争时产业对生产因素的需求曲线236

六 生产因素市场为不完全竞争时个别生产者对生产因素的需求237

七 生产因素市场为不完全竞争时个别生产者对多种生产因素的需求240

八生产因素市场为不完全竞争时对生产因素就业量及价格的影响242

九 生产因素的供给243

十 摘要243

第十五章工资理论245

一 个别劳动者劳动的供给245

二 工资率增加的所得效果与替换效果248

三 特定职业及特定地区劳动的供给及工资率的决定250

四 一特定社会或一国家劳动的供给及一般工资水准之决定253

五 古典学派的人口理论与工资铁律257

六 工资率的差异及其原因259

七 集体议价的工资率262

八 摘要266

第十六章地租理论268

一 土地的特性268

二 地租的产生269

三 地租产生的另一分析法272

四 差别地租的产生273

五 地租与成本276

六 准租278

七 生产者剩馀278

八 地价与地租279

九 摘要281

第十七章利息理论283

一 问题的发生及其复杂性283

二 利息的意义与几项假定284

三 早期的利息学说285

四 可贷基金之需求287

五 可贷基金的供给290

六 利率水准的决定293

七 利率与证券价格294

八 摘要295

第十八章利润理论297

一 纯粹利润与商业利润297

二 利润的各种学说298

三 创新说的利润理论299

四 利润的性质301

五 利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功能302

六 摘要302

第十九章方法论上的几个基本概念304

一 部分均衡与一般均衡304

二 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308

三 存量与流量312

四 事前的(或预期的)与事后的(或实现的)概念313

五 摘要314

第二十章国民所得之意义316

一 何谓国民所得316

二 国民总生产317

三 国民净生产320

四 国民所得321

五 个人所得322

六 可支用所得323

七 由分配观点国民所得的计算325

八 由支用观点国民所得的计算325

九 实质所得与货币所得326

十 国民所得概念在应用上的限制328

十一 摘要330

第二十一章所得水准的决定331

一 有效需求原理331

二 消费倾向或消费函数332

三 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334

四 决定均衡所得水准的简单模型336

五45°线分析法339

六 储蓄340

七 所得水准的投资储蓄决定法342

八摘要344

第二十二章消费函数与乘数原理346

一 总合需求的变化346

二 消费函数的形态与性质347

三 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350

四 乘数原理353

五 一次即完的总合需求的变化所引起的乘数现象355

六继续维持的总合需求的变化所引起的乘数现象357

七 两个例外的情形359

八 摘要360

第二十三章投资函数及其变动362

一 投资的意义与类别362

二 投资的边际效率364

三 投资函数的变动及影响投资的边际效率的因素368

四 影响投资支出的其他因素371

五 加速原理372

六 均衡所得水准决定模型之新因素375

七 摘要376

第二十四章政府因素与所得水准377

一 政府财政支出与所得水准377

二 租税与所得水准380

三 保持预算平衡的乘数382

四 储蓄与投资模型之修正384

五 比例税制的考虑386

六 摘要388

第二十五章国际贸易因素与所得水准389

一 比较利益法则与国际贸易389

二 输出与所得水准396

三 输入因素的考虑400

四 储蓄投资分析法的修正402

五 摘要403

第二十六章货币因素的考虑——货币的需求405

一 何以考虑货币因素405

二 货币的意义与功能406

三 货币的种类407

四 货币的需求408

五保存货币的三种动机411

六 流动性偏好理论416

七摘要419

第二十七章货币的供给421

一 现代银行制度421

二 通货的发行423

三 存款货币的创造及变化425

四 存款货币的乘数作用427

五 影响存款货币的其他因素429

六 货币的供给函数431

七 摘要432

第二十八章均衡所得水准决定法则的一般模型434

一 前述理论模型的修正434

二LM曲线的引申436

三IS曲线的引申440

四 所得水准利率水准同时决定的一般模型444

五 摘要448

第二十九章经济循环450

一 经济波动的类型450

二 经济循环的意义与状态452

三 经济循环的理论457

四 现代的经济循环理论459

五摘要466

第三十章就业水准与物价水准468

传统的(或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468

二 传统的(或古典学派的)物价水准理论471

三 传统理论中利率水准的决定474

四 现代的就业理论475

五 物价水准的决定与变化478

六 成本因素推动的物价上涨480

七 摘要481

第三十一章经济政策483

一 经济政策的目标483

二 经济政策的工具485

三 补偿财政与使全财政486

四财政政策及其效果488

五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493

六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同使用496

七 直接管制政策497

八摘要498

第三十二章经济成长理论500

一 投资的双重性质500

二 哈罗德的经济成长理论503

三道玛的经济成长理论506

四摘要508

第三十三章低度开发国家与经济发展510

一 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其重要性510

二 低度开发国家经济的特质511

三 经济发展的理论——平衡成长与不平衡成长515

四 经济发展与资本形成518

五 利用过剩劳动力增加资本形成的可能性520

六经济资源与生产技术521

七 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523

八 摘要525

附录一经济学的成立及其发展527

一 经济学之成立527

二 第一阶段:一七七六年到一八四八年528

三第二阶段:一八四八年到一八九○年530

四 第三阶段:一八九○年到一九三六年533

五 第四阶段:一九三六年以后536

六 数学方法的应用540

附录二经济学方法论简述543

附录三如何进一步研究经济学——参考书目558

一 教科书或基本参考书558

二专门著作或工具书560

三 经济学名著561

四 期刊及论文集563

1985《经济学 增订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陆民仁著 1985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文学发展论  增订本  增订版(1998 PDF版)
文学发展论 增订本 增订版
199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物候学(增订本)( PDF版)
物候学(增订本)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增订本)(1984.07 PDF版)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增订本)
1984.07
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增订本)(1990 PDF版)
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增订本)
1990
政治经济学小词典  (增订本)(1980 PDF版)
政治经济学小词典 (增订本)
1980
经济学导论  增订新版(民国84.10 PDF版)
经济学导论 增订新版
民国84.10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政治经济学(修订本)(1982年02月第1版 PDF版)
政治经济学(修订本)
1982年02月第1版 河南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名词  增订本( PDF版)
经济学名词 增订本
经济学大纲  增订(1946 PDF版)
经济学大纲 增订
1946 商务印书馆
论新民主主义经济  增订本(1946 PDF版)
论新民主主义经济 增订本
1946 山东新华书店
测量学  增订本( PDF版)
测量学 增订本
世界书局
满清稗史  上(1978 PDF版)
满清稗史 上
1978 广文书局
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传奇(1989 PDF版)
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传奇
198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修订本(1985 PDF版)
政治经济学 修订本
1985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第3版增订本(1955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第3版增订本
195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