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1949-1989》
作者 | 林湮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60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431062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1601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总论1
第一部(1949—1978 )现实主义一元化的文学51
诗歌编(上)51
第一章建国初三十年诗歌创作发展概述51
第二章建国初期的诗歌59
第一节 艾青的诗60
第二节 闻捷的诗63
第三节 梁上泉、雁翼的诗66
第三章 大跃进民歌及其影响69
第四章六十年代前期的诗歌74
第一节 郭小川的诗75
第二节 贺敬之的诗79
第三节李瑛的诗83
第四节 严阵、张志民的诗86
第五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歌91
第一节诗歌的困境和歧途91
第二节 天安门诗歌运动93
第六章十七年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复归—— 1976至1978年的诗96
第一节欢庆胜利、批判“四人帮”的诗97
第二节 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99
散文编(上)102
第一章建国初三十年散文创作发展概述102
第二章主要的散文作家和作品122
第一节 杨朔的散文122
第二节 刘白羽的散文126
第三节 秦牧的散文131
第三章 建国初三十年报告文学创作发展概述136
第四章主要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作品145
第一节 魏巍等人反映抗美援朝斗争的报告文学145
第二节 徐迟对报告文学发展的重大贡献149
第五章 建国初三十年杂文创作发展概述153
第六章主要的杂文作家和作品159
第一节 巴人的杂文159
第二节 马铁丁的杂文162
第三节“三家村”杂文165
小说编(上)170
第一章建国初三十年小说创作发展概述170
第二章革命斗争历史的现实主义再现181
第一节建国初军事小说创作的高涨及《保卫延安》的成就182
第二节 革命新传奇的涌现及《林海雪原》的艺术贡献185
第三节《红日》对长篇军事小说的艺术发展189
第四节峻青、王愿坚描写革命斗争历史的短篇小说192
第五节 路翎、刘真、茹志鹃描写革命斗争历史的短篇小说196
第六节 青春与理想、信念的颂歌——《青春之歌》与《红岩》200
第七节 革命历史小说的史诗化倾向——《红旗谱》与《三家巷》206
第八节 十七年军事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东方》与《将军吟》211
第三章农村变革现实的颂歌——建国初三十年的农村小说创作216
第一节 赵树理的小说及“山药蛋”派218
第二节 马烽和西戎的小说222
第三节 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孙犁的《铁木前传》及“荷花淀”派226
第四节 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曲折探索——李准的农村小说230
第五节 充满理想的现实主义——王汶石的农村小说234
第六节 别具一格的乡土风俗画小说——周立波《山乡巨变》与《禾场上》238
第七节 农村小说的史诗化倾向——柳青的《创业史》243
第八节 阶级斗争观念制约下的农村现实主义小说——《艳阳天》与《风雷》247
第四章五十年代中期“干预生活”和描写爱情的小说251
第一节 王蒙、李国文“干预生活”的小说252
第二节 宗璞、邓友梅等描写爱情的小说256
第五章新中国工业文学的开拓260
第一节 三十年工业题材短篇小说创作综述260
第二节 三十年工业题材中、长篇小说创作综述265
第三节 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269
第六章“文革”十年小说创作综述272
第七章 十七年文学传统的复归——1977至1978年小说创作综述276
戏剧编(上)280
第一章建国初三十年戏剧创作发展概述280
第二章反映现实生活的剧作292
第一节 《考验》和工业题材的话剧293
第二节 农村题材的话剧296
第三节 《霓虹灯下的哨兵》等革命传统教育话剧301
第三章 历史剧创作305
第一节 郭沫若的《蔡文姬》306
第二节 曹禺的《胆剑篇》和《王昭君》308
第三节 田汉的《关汉卿》311
第四节 老舍的《茶馆》316
第五节 《甲午海战》和《战斗里成长》323
第四章十七年话剧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1977至1978年的剧作326
第一节 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剧作327
第二节《丹心谱》、《于无声处》等揭批“四人帮”的剧作329
第二部(1979—1989)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竞荣的新时期文学335
诗歌编(下)335
第一章新时期十年诗歌创作发展概述335
第二章现实主义诗歌344
第一节艾青的诗345
第二节 公刘的诗348
第三节 雷抒雁的诗351
第四节 杨牧的诗355
第五节 张学梦的诗357
第三章朦胧诗361
第一节 舒婷的诗361
第二节 顾城、梁小斌的诗365
第三节 杨炼及其他朦胧诗人的诗368
第四章 朦胧诗后新生代372
第一节 新传统主义诗歌群体373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诗歌群体376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凸现与女性诗人的创作381
散文编(下)385
第一章新时期十年散文创作发展概述385
第二章主要的散文作家和作品402
第一节 巴金的《随想录》403
第二节 孙犁的散文407
第三节 何为的散文410
第四节 贾平凹的散文414
第五节 王英琦的散文416
第三章 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发展概述420
第四章主要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作品426
第一节 理由的报告文学426
第二节 陈祖芬的报告文学429
第五章 新时期杂文创作发展概述431
第六章主要的杂文作家和作品435
第一节 刘甲和“新基调杂文”435
第二节 黄裳的杂文438
小说编(下)441
第一章新时期十年小说创作发展概述441
第二章现实主义复归期的“伤痕小说”453
第一节 “伤痕小说”的勃兴和刘心武早期“伤痕小说”455
第二节 知青“伤痕小说”458
第三节 从维熙与“大墙文学”461
第四节 农村“伤痕小说”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463
第三章现实主义深化期的“反思小说”466
第一节反思小说的崛起469
第二节 王蒙的反思小说472
第三节 张贤亮的反思小说475
第四节农村反思小说与《芙蓉镇》》478
第五节知青反思小说482
第四章“改革文学”的崛起及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发展487
第一节蒋子龙的工业改革小说488
第二节反映城市工业和体制改革的三部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花园街五号》和《男人的风格》492
第三节 农村改革小说与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479
第四节 贾平凹的三部中篇农村改革小说及《浮躁》502
第五节 山东作家群的农村改革小说及张炜的《古船》506
第五章新时期军事文学的新发展511
第一节 徐怀中的《西线轶事》512
第二节 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和《山中那十九座坟茔》515
第三节 朱苏进的《射天狼》、《凝眸》和《第三只眼》518
第四节 刘亚洲的《两代风流》与海波的《铁床》520
第六章现实主义的乡土、风俗画小说525
第一节 刘绍棠、邓友梅等京味乡土、风俗画小说家群526
第二节 冯骥才等的津味文化小说531
第三节 汪曾祺、陆文夫等的江苏市镇风情小说534
第四节 古华、叶林蔚等的潇湘风情小说538
第五节 何世光、李宽定的黔贵风土小说541
第六节 叶文玲的“长塘镇风情”与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545
第七章新时期长篇历史小说的勃兴549
第一节 姚雪垠的《李自成》550
第二节 徐兴业的《金瓯缺》和凌力的《星星草》554
第三节 《庚子风云》、《戊戌喋血记》、《风萧萧》556
第四节 黎汝清的《皖南事变》561
第八章具有现代风采的新形态小说565
第一节 王蒙、茹志鹃的意识流小说567
第二节 宗璞、谌容的超现实主义、荒诞小说570
第三节 文学寻根运动与寻根文学573
第四节 刘索拉、徐星的小说583
第五节 马原、扎西达娃和洪峰的小说586
第六节 莫言的新感觉派小说590
第七节 刘恒等的“新现实主义小说”594
第八节 余华、苏童等的后现代主义小说597
戏剧编(下)602
第一章新时期戏剧发展概述602
第二章写实倾向的再现主义戏剧613
第一节 《小井胡同》——再现主义戏剧的新拓展614
第二节 《狗儿爷涅槃》——再现主义戏剧的深化620
第三节 《天下第一楼》——再现主义戏剧的新成就627
第三章写意倾向的表现主义戏剧631
第一节 《屋外有热流》——探索性戏剧的先声631
第二节 从《魔方》到《野人》——戏剧形式的新探索636
第四章再现与表现的兼容与戏剧艺术的新发展646
第一节 《桑树坪纪事》——直面人生的诗化悲剧646
第二节《洒满月光的荒原》——生命主题的多声部交响653
后记658
1990《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1949-1989》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湮等主编 1990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
- 1994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
- 1993
-
-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 下
- 1994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中国当代哲学史 1949-1999 下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当代中国四十年纪事 1949-1989
- 199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 1997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 1840-1949
- 199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 1988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发展史
- 1957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
- 中国当代哲学史 1949-1999 上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发展史
- 1982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当代哲学史稿 1949-1966
- 1987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当代文学简史 1949-1982
- 1985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