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百鉴》
作者 | 徐发,金海林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54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70216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0522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清正廉洁篇3
(古镜)3
子罕以不贪为宝3
公仪休不受鱼4
韩昭侯不许私求5
杨震不以无人知晓受礼6
羊续悬鱼拒礼8
李恂不送礼拒受馈10
刘宠克己奉公12
是仪堪称廉洁奉公的楷模14
源怀公事公办16
孙谦保廉留遗书18
何远处世廉洁受褒奖20
姚察厉色逐出送礼者22
赵轨杯水饯行别父老24
杜暹出使安西退赠金26
段秀实羞死贪官28
宋太祖严禁官吏经商30
赵普收礼被撤职32
陈执中不以权谋私35
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37
包拯清廉拒馈“不持一砚归”39
苏琼悬瓜42
王曾不受奉迎43
刘伯温拂袖逐县令44
吴纳题诗示廉行46
海瑞“禁迎送”、“禁馈送”48
刘璟出访交南拒馈赠50
周新悬鹅51
郑弘道严厉斥责送礼者52
康熙皇帝惩贪奖廉53
于成龙饮誉“清官第一”55
张伯行高悬《禁止馈送檄》57
张鹏翮操守清廉拒请托59
刘统勋惩罚贿赂者61
和珅贪赃枉法被查抄62
林则徐赴任途中留清名65
(今鉴)67
共产党人以清廉为宝——《子罕以不贪为宝》评议67
可贵的“慎独”精神——《杨震不以无人知晓受礼》评议69
谨防“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羊续悬鱼拒礼》评议72
共产党人更应廉洁奉公——《是仪堪称廉洁奉公的楷模》评议75
倡廉惩腐要双管齐下——《何远处世廉洁受褒奖》评议78
抵制送礼受礼净化社会风气——《姚察厉色逐出送礼者》评议81
倡廉不在位高低——《段秀实羞死贪官》评议83
国家之败 官由邪也——《宋太祖严禁官吏经商》评议86
拒礼拒贿 倡廉肃贪——《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评议89
包拯“掷砚”的启迪——《包拯清廉拒馈“不持一砚归”》评议92
“逢迎”可憎可鄙亦可防——《王曾不受逢迎》评议94
割痈疽要不畏疼痛——《吴纳题诗示廉行》评议97
禁,就要禁得坚决彻底——《海瑞“禁迎送”、“禁馈送”》评议100
莫因馈赠失国格——《刘璟出访交南拒馈赠》评议103
公生明 廉生威——《康熙皇帝惩贪奖廉》评议106
“黄河清,清宫现”指日可待——《于成龙饮誉“清官第一”》评议108
以清廉自律——《张伯行高悬(禁止馈送檄》》评议110
破“权钱联姻”立“用权为民”——《张鹏翮操守清廉拒请托》评议112
蠢国肥家法不容——《和珅贪赃枉法被查抄》评议114
清名本自廉洁生——《林则徐赴任途中留清名》评议117
秉公执法篇123
(古镜)123
石奢自请死罪123
子文严于执法125
腹?奉法不私亲127
卫石碏大义灭亲129
晏子劝君杀社鼠131
李离枉杀请死132
孙武练兵斩美妃133
昊起爱兵如子136
赵奢秉公征租税138
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139
张释之执法不以王命是从141
汉文帝杀舅143
汉武帝罪罚不择骨肉146
王尊严惩以身试法者148
尹翁归惩一警百149
李膺执宪“死不旋踵”151
董宣执法不畏死154
李通与执法者亲157
祭遵奉法受褒奖159
苏章不以私情代公法161
满宠执法不避权贵163
曹操割发代首儆效尤165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167
吕蒙垂泪斩士卒170
傅琰判案重物证172
李冲执法不计恩怨174
王猛执法不惧权贵176
赵绰依法办事不惜死178
戴胄力驳偏袒181
宋璟执法不顾人主求情183
狄仁杰犯颜护法186
韦澳不以说情乱国法189
段秀实执法如山191
欧阳修嫉恶如仇大义灭亲194
包拯秉公执法铁面无私197
唐介执法刚正不阿199
明太祖秉公斩爱婿201
陈幼学严惩“雌雄老虎”203
海瑞智惩恶公子205
李蔚林秉公惩恶奴207
郑成功阵前斩叔209
(今鉴)211
严于执法得民心——《子文严于执法》评议211
大义灭亲与弘扬法制——(卫石碏大义灭亲》评议213
“投鼠”不可“忌器”——(晏子劝君杀社鼠》评议216
民为邦本须牢记——《刘邦入成阳约法三幸》评议218
难下手时亦下手——《汉文帝杀舅》评议221
在“国法”和“君命”之间——《李膺执宪“死不旋踵”》评议223
“从严”方能“平等”——《董宣执法不畏死》评议225
私情与公法——《苏章不以私情代公法》评议227
从古人严于律己所想到的——《曹操割发代首儆效尤》评议230
秉公执法何患“马谡”多——《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评议233
情义不能取代法纪——《吕蒙垂泪斩士卒》评议235
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平等原则——《戴胄力驳偏袒》评议237
维护社会主义法的尊严——《狄仁杰犯颜护法》评议240
国法为重不徇情——《韦澳不因说情乱国法》评议243
治国必以奉法为重——《明太祖秉公斩爱婿》评议246
铁骨铮铮出淤泥——《陈幼学严惩“雌雄老虎”》评议248
黑暗社会中的清明之星——《海瑞智惩恶公子》评议250
节操修养篇255
(古镜)255
蔡桓公讳疾忌医255
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257
田稷遵母训退金银259
齐威王广开言路261
苏秦刺股博览群书263
商鞅变法强西秦265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267
司马迁不让污点沾身269
龚遂犯颜直谏昌邑王270
匡衡“凿壁偷光”272
宋弘富贵不易妻274
任延拒不奉诏276
刘晔保守伐蜀机密277
诸葛亮自请贬三级278
蒋琬立志忠正280
是仪关键时刻秉公直言282
辛佐治义不附势284
吴隐之赋诗明志286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288
徐勉将清白留给子孙290
高允死到临头不说假话291
裴矩直言劝谏不面从293
唐太宗从谏如流赖诤臣295
唐太宗请罪自责298
宋璟拒绝阿谀奉承300
李勉居官严明守正302
姚崇秉公废私情303
白居易写诗自责305
郭子仪不计前嫌307
李德裕持公不计怨309
李光颜正气动三军311
吕蒙正不好玩物气量宏大313
范仲淹忧乐天下315
范仲淹因公获罪317
岳飞教场鞭子320
文天祥牢房谱写《正气歌》323
于谦将一世清白留人间326
甘辉严以自责328
郑板桥好吃狗肉上了当330
(今鉴)332
卧薪尝胆与“过紧日子”——《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评议332
“亲属监督”更关情——《田稷遵母训退金银》评议335
值得深思的启示——《齐威王广开言路》评议337
破因循桎梏走自己的路——《商鞅变法强西秦》评议339
无欲则刚品自高——《司马迁不让污点沾身》评议341
不要在这方面掉以轻心——《宋弘富贵不易妻》评议343
关于用人的三则断想——《诸葛亮自请贬三级》评议345
勇为真理而献身——《是仪关健时刻秉公直言》评议348
不畏权势 独立直行——《辛佐治义不附势》评议350
酌饮贪泉水 终当不易心——《吴隐之赋诗明志》评议353
留什么样的遗产——《徐勉将清白留给子孙》评议356
开诚布公讲真话——《高允死到临头不说假话》评议358
要提倡“面批”精神——《裴拒直言劝谏不面从》评议360
坦诚尽忠 蔚成风气——《唐太宗从谏如流赖诤臣》评议362
精明的霸术——《唐太宗请罪自责》评议364
对精神行贿要倍加警惕——《宋璟拒绝阿谀奉承》评议366
照一照这面镜子——《李光颜正气动三军》评议369
谨防玩物丧志——《吕蒙正不好玩物》评议371
干事业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吕蒙正气量宏大》评议373
多一些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范仲淹因公获罪》评议375
娇生惯养不是爱——《岳飞教场鞭子》评议378
弘扬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文天祥牢房谱写(正气歌》》评议380
发扬两袖清风精神——《于谦将一世清白留人间》评议382
上当多由好恶生——《郑板桥好吃狗肉上了当》评议385
选贤任能篇393
(古镜)393
祁黄羊举贤不避仇和亲393
虞丘子荐贤主动辞位394
李斯妒才忌贤毒害韩非396
齐威王用人重调查研究398
魏文侯拜师求贤399
萧何秉公荐曹参401
汉高祖倡导“进贤者受上赏”之风403
汉武帝求贤若渴下诏书404
毛玠选官唯才是举406
曹操思才如鹜三下《求贤令》408
吕蒙荐贤不计个人恩怨410
周举秉公奏罢举荐者411
唐太宗任贤不避仇412
狄仁杰举贤为振国414
宋璟反对裙带风416
姚崇避位荐宋公418
唐玄宗宠奸佞养成“天下之乱”419
李皋任人唯德与才422
韦贯之举人重真才实学424
钱徽主考不畏权贵426
苏东坡贬褒毛滂427
李流用人持公道429
欧阳修不拘一格提“三苏”431
余玠设馆招贤才433
王翱火烧仲孙考卷436
王翱拒绝为女婿调动说情438
范理感恩不向举荐者送礼439
谭纶知人善任441
况钟劾罢闒冗官443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445
(今鉴)447
举贤不以亲仇论——《祁黄羊举贤不避仇和亲》评议447
让贤之举实可赞——《虞丘子荐贤主动辞位》评议450
用才得当方是爱——(魏文侯拜师求贤》评议452
抛开恩怨举贤才——《萧何秉公荐曹参》评议455
进贤者贤于贤——《汉高祖倡导“进贤者受上赏”之风》评议457
治国兴邦人才为急——《汉武帝求贤若渴下诏书》评议460
努力造成人才辈出的局面——《曹操思才如鹜三下“求贤令”》评议462
出以公心是真才——《周举秉公奏罢举荐者》评议464
荐与不荐皆为国——《狄仁杰举贤为振国》评议466
用人莫搞裙带风——《宋璟反时裙带风》评议468
用人当以社稷为重——《姚崇避位荐宋公》评议470
要任人唯贤 休养痈贻患——唐玄宗宠奸佞养成“天下之乱”》评议472
用人当须重真才——《韦贯之举人重真才实学》评议475
失察之后当自省——《苏东坡贬褒毛滂》评议477
不拘一格用人才——《欧阳修不构一格提“三苏”》评议479
庸贤分明好用才——《王翱火烧仲孙考卷》评议481
罢黜冗官方能清除腐败——《况钟劾罢闒冗官》评议483
浮云蔽日难久长——《杨继盛胃死劾严嵩》评议485
俭朴节约篇491
(古镜)491
齐桓公带头不穿紫服491
晏子拒迁不乘华丽车493
管仲禁厚葬495
杨震不以产业遗子孙497
第五伦更吏治侈靡499
诸葛亮家无余帛赢财501
普武帝纵容石崇王恺比富503
陶母责子克勤克俭505
何远不宴请上司507
隋炀帝荒淫无度灭国身亡508
唐太宗纳谏止修洛阳宫510
唐太宗怒斥铺张者511
李义琰拒造相府512
宋太祖守财不妄用514
范质戒奢以俭受赞赏515
范仲淹训子简办婚事516
司马光“典地葬妻”518
郑板桥为官力至简肃520
彭玉麟力崇俭朴522
曾国藩信守俭朴家风524
(今鉴)526
上下同欲者胜——《齐桓公带头不穿紫服》评议526
束人者当自束——《晏子拒迁不乘华丽车》评议529
丧事大办风当禁——《管仲禁厚葬》评议532
给子女留下什么?——《杨震不以以产业遗子孙》评议535
成因节俭败由奢——《晋武帝纵容石崇王恺比富》评议538
忠言逆耳利于行——《陶母责子克勤克俭》评议540
宴请吃喝之风不可长——《何远不宴请上司》评议542
从善如流国运昌——《唐太宗纳谏止修洛阳宫》评议545
甘居陋室见清廉——《李义琰拒造相府》评议548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宋太祖守财不妄用》评议551
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范质戒奢以俭受赞赏》评议553
婚事与家风——《范仲淹训子简办婚事》评议555
节俭清廉 名传青史——《司马光“典地葬妻”》评议558
为政清廉民所信——《郑板桥为官力至简肃》评议560
勤政爱民篇565
(古镜)565
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565
西门豹以威化治富邺城567
李冰修建都江堰569
兒宽劝农不收田租571
龚遂古稀之年治渤海573
尹翁归大治右扶风575
召信臣为民兴利除弊576
傅咸整治货赂流行578
苏绰致力改制创新580
公孙景茂自俸买牛劝农桑582
辛公义捐俸办医治民疫584
裴矩孜孜经营西域586
贾敦实洛州爱民588
韦景骏治肥乡传遗后人590
姚崇押职灭蝗灾592
刘晏理财多建树594
柳宗元受贬治柳州596
孔戣勤廉开发岭南598
赵抃清明廉洁变蜀风600
欧阳修兴利惠民602
包拯疏河抑豪604
钱镠勤政为公606
李皋治荒繁荣江陵608
何易于替民拉纤609
方克勤治事“为六府之最”611
夏原吉掌户部朝野奔劳613
徐九思以勤治贪615
于成龙善理罗城617
靳辅治河不畏艰辛619
魏源抗灾救稻621
汤斌居官正风俗623
詹天佑办铁路独具匠心625
冯如倾家制飞机627
(今鉴)629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评议629
扶正祛邪众望归——《西门豹以威化治富邺城》评议632
体察民情造福百姓——《李冰修建都江堰》等四篇评议634
老骥伏枥志千里——《龚遂古稀之年治渤海》评议637
兴利除弊苦为民——《召信臣为民兴利除弊》评议639
为政者当勤政——《苏绰致力改制创新》评议641
廉洁勤政志不移——《柳宗元受贬治柳州》评议643
做为国为民的拓荒牛——《孔戣勤廉开发岭南》评议644
清廉勤政是为官之本——《赵抃清明廉洁变蜀风》评议646
办实事 重实效——《李皋治荒繁荣江陵》评议649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方克勤治事“为六府之最”》评议652
1991《古镜百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发,金海林主编 199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铜镜鉴赏
- 1989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 古镜记
- 北京:中华书局
-
- 古镜记 上
- 北京:中华书局
-
- 金索镜鉴 上函
- 1893
-
- 金索镜鉴 下函
- 1893
-
-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镜花缘 下
-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
-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镜花缘 上
-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
- 古典诗词百首鉴赏
- 1989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神秘的古镜
- 1982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武德镜鉴
- 1999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古镜迷影
- 1982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中华野史镜鉴
- 1998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