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电子计算机汇总 下》

第一部分 西部发展战略1

创新是加快乌江水电开发的强大动力戴绍良1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与生态环境治理熊康宁 苏孝良5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建设的重点在绿洲何彤慧15

西部大开发中贵州科技创新发展与对策研究马贤惠17

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发展贵州中药现代化高贵龙 严志坚 冉懋雄 赵致24

走有西部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陈焕祥31

关于我国西部开发问题的若干思考——结合日本考察的体会章莹38

科技进步与贵州省水电开发兰春杰43

关于提高西部农村扶贫效果的几点想法罗小朋49

扶贫与发展——草海的参与式实践任晓冬 黄明杰54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几点思考毛有碧61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能源矿产与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陈哲夫 杜焕民64

论发挥云南烟草优势程永照 王海娟67

后发优势与西部经济发展李建琴71

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路径探索孙若萍 徐淑霞76

进一步加大人才开发力度 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对西部开发中贵州省人才问题的思考何莉 张志宏 姚华凌79

西部地区扶贫开发与扶贫资金使用的对策研究张丽华82

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西水北调杨永年86

水电基地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王尊相95

水与城市现代化——21世纪贵州城市化的水战略目标与措施董祖培99

西部开发中云南省区域竞争力分析雷晓凌106

产业转型的生态系统工程原则和战略颜京松 王如松 王震112

对“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入之际的探讨刘挥123

影响西部建设的特大地震灾害问题讨论郭增建127

以生态环境为本稳 妥有序地推进小城镇建设郝毓灵 刘志辉130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 加快成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摘要)姚雪林135

市场中介存在的经济合理性(摘要)——在促进农业发展上的思考沈杰 曾杰杰135

兴义市贫困现状及贫困原因分析(摘要)任朝阳136

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摘要)张陆 黄政137

超越“优势”(摘要)——欠发达地区发展定位思考陈乐138

贵州喀斯特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思考(摘要)汪萍 黄兴义138

区域创新与西部开发模式的转型(摘要)胡晋源139

西部贫困地区人才开发工作的现状与思考(摘要)包闫生139

加快西部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摘要)夏文汇 张陆 黄英140

云南区域经济优势与名牌产品培育(摘要)赵璟141

西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策的探讨(摘要)刘国贤 赵选普141

不断推进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摘要)王为民 杜世华142

贵州喀斯特地貌区发展生态产业的思考(摘要)高志勤 傅懋毅142

甘孜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摘要)贺安祥143

贵州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研究(摘要)谷花云 安裕伦 杨广斌144

对贵州农业生态、资源、环境的思考(摘要)徐朝梁144

加入WTO与金沙农业结构调整(题录)邱兴145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思考(题录)刘仲桂 王春林 黄启灿145

第二部分 西部“三农”问题及特色农业146

“三农问题”与农村发展王厚俊146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问题的对策研究陈建林152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曹定爱157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思考钱晓刚163

西部大开发与毕节“四大区”战略——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张玉海169

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与“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林元洪 黄世琪172

贵州农业产业化的边界问题陈伟176

金川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几点思考崔荣182

贵州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及负面效应探析肖扬186

草地畜牧业是推动黔西南州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吴文忠190

关于推进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刘峻岭194

喀斯特灌丛肉山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李洪曙199

农业机械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樊日文203

适度开发 着力整理 促进宁夏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苏顺 陈敏207

关于我国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基本理论的探讨李生宝 蒋齐 戴秀章211

宁夏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决策分析李生宝 蒋齐 张源润 蔡进军217

宁夏盐池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及其效益分析蒋齐 李生宝 王峰224

当前我国棉花发展的调整方向喻树迅 魏晓文232

推进宁夏肉羊杂交改良进程的关键技术和环节蒋学勤 张东弧237

大力发展青海农区畜牧业 培育农区支柱产业——青海农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调研及对策思考巩文 曹军241

把握入世机遇 加快贵州省绿色畜禽产品生产杨茂生245

宁夏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土壤水分调控标准试验研究李凤霞 张晓煜 李剑萍 苏占胜247

从生境特征剖析干旱区农业结构调整策略黄培祐251

机械沟播种植是发展旱作农业的有效途径李雪艳256

甘肃河西地区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与对策梁志虎259

青藏高原农牧业发展方向思考闵庆文 成升魁 钟志明264

中国北方地区枸杞气候适宜性区划刘静 杨有林 叶殿秀 马力文 张晓煜 李剑萍268

宁夏枸杞气候适宜性区划马力文 卫建国 杨有林 叶殿秀 刘静277

压力、动力与出路(摘要)——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的综述龚晓宽285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 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摘要)——贫困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几点建议曹军 巩文287

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对策(摘要)陈兵287

从十村调查看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摘要)袁中勇288

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摘要)肖心田289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成本(摘要)陈毕松289

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的思考(摘要)安国勋 张军290

大方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及发展方向(摘要)毛国军 李永明 高定全 朱勇290

浅谈曲靖市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宋林290

依靠科技进步 奋力推进甘孜州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实现新跨越(摘要)李发明 王韩玉291

水利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力保障(摘要)张志明291

在实现持续农业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思路(摘要)张驰292

风沙土氮素运动及对麻黄生长的影响(摘要)周涛 何宝银 王波293

金沙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难点及对策(摘要)汪平293

农业产业化与“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摘要)——从大方豆制品产业化谈起高超 周凯293

关于推进西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若干思考(摘要)何张仁294

对发展青海畜牧业的思考(摘要)张云玲295

京2B二号保鲜膜剂对黄梨的保鲜效果(摘要)虎明洪 董恩省295

红河州经济绿肥——冬大豆生产及发展(摘要)江华 方正 刘艳296

加大政策扶持 推进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摘要)农绍凡296

借鉴BAT生产经验 开发国际型优质烟叶 促西部经济发展(摘要)邓月中296

陇东冬小麦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摘要)郭江勇 王宁珍297

浅论气候变迁对宁夏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摘要)梁旭 张智 冯建民298

从成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摘要)梁树德298

宁夏红寺堡灌区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杨俊299

枸杞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摘要)刘静 张晓煜 杨有林 马力文 张学艺 叶殿秀300

宁夏枸杞产量气候区划研究(摘要)苏占胜 刘静 李建萍 袁海燕301

枸杞园田间小气候特征研究(摘要)马力文 叶殿秀 王连喜 刘静301

枸杞总糖含量与环境因子的量化关系研究(摘要)张晓煜 刘静 袁海燕302

枸杞外观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摘要)李剑萍 张学艺 刘静302

中国西北旱作小麦干旱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摘要)刘静 王连喜 马力文 武万里 刘玉兰 孙银川303

知识经济时代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初探(题录)彭华昌303

我国农业产业化及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题录)余新奎303

黄梨低产园改造关键技术(题录)董恩省 朱向秋303

威宁大黄梨早衰低产树增产技术研究(题录)董恩省304

威宁大黄梨生产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题录)董恩省304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对策的探讨(题录)李绳坤304

玉林市蔬菜田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题录)宁少新304

宁夏农牧交错带农牧业发展探讨(题录)秦亚兵 韩学仁 蒋学勤304

乌蒙山区绿肥种植技术及综合利用初探(题录)毛国军 杨开琼 高定全 朱勇 杨开勇304

高海拔地区大白菜栽植密度、产量与效益分析(题录)董恩省 张惠305

贵州岩溶山区旱地灌溉方式研究(题录)吴士章 蒋太明 肖厚军 夏锦慧 邓英 陈明华305

成县马莲沟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与体会(题录)赵正红305

话说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生态食品(题录)李孝正305

德阳市优势蔬菜产业浅析(题录)王家国 郑强305

喀斯特地区黄壤土不同灌溉方式对覆盖辣椒的效应研究(题录)吴士章 蒋太明 肖厚军 夏锦慧 邓英 陈明华 罗孝云305

农业产业化与“三农”问题的对策(题录)骆尚平 张成家306

对宁夏引黄灌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战略思考(题录)戈敢306

一种新的生态农业模式——端方耕作制(题录)张佩306

第三部分 西部优势产业307

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与牧区水利建设崔嘉进307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射流CVD金刚石膜的制备工艺探讨方向阳310

在气蚀和闪蒸场合下调节阀选用的研究马玉山314

新疆户用风/光互补供电、汲水、供热综合利用系统应用探索成润奕319

耳尖穴放血加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吴清波322

贵州煤化工发展展望广宏324

扬贵州矿产资源优势 促磷、煤化工比翼双飞刘安宁329

论大江河水电规划中的战略思维和超前思维黄海涛 洪祖兰 冯峻林336

荒漠地区名贵植物——发菜的可持续利用探讨刘万毅 李吉宁 璩向宁341

甘孜州草业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刘长清 马莉347

羊绒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马海科351

宝兴县特色生态畜牧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营“宝兴鸭茅”品牌,建设长江上游草业生态屏障蒲朝龙 彭大才 周平 张新全354

十论甘孜州畜牧业的地位及科技对策李发明359

贵州喀斯特洞穴探险旅游产业潜力分析刘子琦 李本鹏 周建平 郭锐365

拓展科技内涵 深化贵州旅游产业开发黄兴义370

在西部省区发展新兴竹产业的前景及对策李维谦374

贵州发展休闲农业是合理利用资源的选择解德蕴 张海峰378

论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王越 钱玉好383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遗迹旅游开发探讨任竞388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张会文 张华声 高永德392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思路与市场开拓刘志辉 郝毓灵397

为旅游业插上信息的翅膀——呼叫中心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杨文光401

开发腾冲气候风光 构建环腾冲区域生态旅游圈的探讨吴述德405

三峡旅游整体开发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研究牟红 徐刚410

乌江旅游“区域联动、整体开发”的可行性探讨刘聪 牟红414

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傅文章 洪秉信 张裕书419

创建环境友好的清洁选矿生产新模式张治元 肖文馨 谢建宏 田晓珍423

浅谈地质勘查工作实施和管理中的几个问题董玉书428

甘肃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张翔 苏建平 黄万堂431

中药材GAP实施的复杂系统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现状、问题及方向黄璐琦 崔光红 陈美兰 冯成强 杨滨 王永炎 戴汝为437

中医药现代化之我见吴小红 邱德有 黄璐琦442

贵州石斛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评价邓朝义 聂建平 卢永成 袁德芬447

抗病毒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高文远 贾伟 黄璐琦450

依托科技振兴地方特色经济——谈三七产业在文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王建国456

乌鲁木齐地区麻黄草资源分布及其利用崔国盈 张革祥 赵桂林 杨启元 韩海燕 孟林460

“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中江中药材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初探肖业强464

浅谈GMP、ISO与企业标准在西部药业的整合运用陈玲 刘智466

凸显特色优势 跨越式发展支柱产业——全方位大力扶持贵州“苗药”(民族药)产业化发展邓传英 袁国强 陈代牲 张佩470

贵州苗药产业的特色与发展周厚琼 冉懋雄474

贵州苗药“伤科灵喷雾剂”的研究开发与市场前景何秀容 何晓玲 何旭洪 何尧479

热淋清颗粒的临床研究综述叶晓鸣 谭启林 唐靖雯482

贵州中药材生产与GAP生产基地建设的发展冉懋雄484

搞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 促进贵州中药现代化贺定翔 冉光伦 邓忠490

新兴的贵州施秉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发展经验郑建立 冉懋雄493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增大的临床研究尹春 何再明 张柏香 盛丽辉497

生态旅游——西部开发的重要战略和商机韩也良500

浅论邮政行业在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开路先锋作用(摘要)董宝强505

岩滩水电站施工供电系统的回顾(摘要) 李春鸿505

下偏杠铃节能抽油机的研究与应用(摘要)罗仁全 季祥云 杨勇红506

加快甘孜州畜牧产业化经营进程的思考(摘要)叶忠明506

发展甘孜州草地畜牧业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摘要)桑根507

生态旅游是西部旅游业开发的战略选择(摘要)孙世文507

笋溪河旅游形象体系意境流设计(摘要)牟红508

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旅游富县步伐(摘要)——加强文化建设在旅游富县战略中作用的思考与建议王水泉509

西部旅游产业开发研究(摘要)定光凯 王伟 白应统509

丝绸之路旅游类型特点及其保护与开发(摘要)袁国映 张莉510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生态旅游(摘要)——南贵昆区域旅游发展思考蓝雄现510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特征(摘要)张杰511

药物代谢及其在合理用药中的意义(摘要)周廷礼511

发掘民族医药资源 携手共促中药现代化(摘要)——探讨基层药检所在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廖波512

黔南州民族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摘要)文明昌513

民族药滇白珠资源的研究(摘要)马小军 郑俊华 陈新滋513

贵州银杏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及古银杏保护(摘要)胡晓波514

100种抗菌抗病毒贵州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摘要)胡晓波514

威门川芎茶调颗粒研究应用综述(摘要)谭启林 叶晓鸣 唐靖雯515

一个新型的天麻保健食品(摘要)——东媛天麻保健胶囊李向东 卢顺林 夏忠玉516

序贯法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疗效分析(摘要)彭淑英 甘云飞 朱锦兵 邱玉瑾 黄定华 毛存兰516

金昌市引种栽培中药材的现状与前景分析(摘要)陶耀武517

关于机床负荷试验的讨论(题录)徐卫东517

发展陕西航运的几点思考(题录)刘平厚 马健517

将普通门座式起重机改装为高架门座式起重机(题录)李春鸿517

端面镗铣床改造(题录)申奎华518

数控车床切削用刀具的选择(题录)吴兰柱518

燃煤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控制方法(题录)王兢 尚衍波 张覃518

大型风力发电场的测风系统(题录)于生军518

甘肃陇东胡麻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题录)王位泰518

建设毕节旅游大区的思考(题录)黄韬518

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题录)张覃 尚衍波519

陕西省华县西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题录)路永安 欧亚玲519

贵州织金低品位磷稀土矿综合利用的研究(题录)陈肖虎 张杰 张覃 黄芳519

西部旅游产业特点现状及开发研究(一)(题录)——西部旅游产业特点和现状定光凯 王伟 白应统519

第四部分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520

开发大西南 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先行官作用梁应辰520

南盘江上游防洪综合治理浅析陈寿华525

西部网络建设的一些问题思考杨世平531

陕西省渭北喀斯特区域水利水电建设中的技术经济研究余光夏 濮声荣 田进 杨西林534

黔中地区水危机分析及对策向国兴541

西部地区通航建筑物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对策张瑞凯545

“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彭荣549

从内江看西部地方公路发展前景、问题及对策李玉登552

西部大开发贵州水资源利用的探讨李家平 董祖培558

抓住西部开发机遇 加快支线机场建设 促进贵州经济发展黄显瑛563

新疆铁路运输的骨干作用及其发展对策杨毅 季文军568

扬黄灌区管灌防淤塞试验研究马文敏 蔡瑜 宋华栋573

贵州省发展内河航运的机遇与挑战杨文武577

浅谈加强内河航运行业法制建设 依法治航的迫切性韦世荣581

山区河流航运开发的成功探索——对赤水河航运发展的认识李作良585

水电与航运结合开发 促进贵州持续发展李万松589

在宁夏农村开展互联网服务——扭转农话亏损的一种尝试刘洁594

宁夏通信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李锦598

贵州通信业现状、发展与思考王岗604

与机遇同行——开展邮政电子商务服务的可行性报告余明钰610

电信网络安全威胁及其防范举措郑大永 李世清 张先祥 文全分616

通信执法工作问题探讨王跃勤620

用地球物理方法在我国西北地区探查地下水资源李振宇 程业勋 潘玉玲 曲克信624

2002年云南电信宽带业务市场拓展经验浅谈(摘要)蒋丽韫628

西部山区GSM网络信号覆盖的解决(摘要)沐锐629

CWDM技术的发展和对西部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摘要)车力军630

西部通信期盼普遍服务新机制(摘要)郑大永 郑宏剑 李世清630

贵州省独山南部地区喀斯特地下水资源开发及其优化调配(摘要)李景阳 左双英 樊廷章 鄢贵权631

综合利用水资源 航电结合共同发展(摘要)张敦嘉632

抓历史机遇 依靠水资源 建梧州生态城市的初探(摘要)石敬植 石少宗633

高水位下大坝的防渗处理(题录)陈寿华634

库坝窖联用是宁南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题录)卜崇德 张志利634

水利工程监理中的几个问题(题录)丁志彤 张小坚 王金龙635

西南航运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讨论(题录)陶桂兰 刘绍红635

干旱半干旱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保问题(题录)王谋 戴峰635

巷道支护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题录)连全海635

浅析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邮政的可持续发展(题录)管亚唐635

加入WTO后邮政储蓄的优势、劣势及应对措施(题录)徐建国636

提升宁夏电信ARPU值的思考(题录)刘洁636

西部电信产业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题录)韦云高636

通信网络的两极化演进(题录)——核心/骨干网的简单化发展杨建华636

浅谈西部通信产业前景、问题和对策(题录)黄伟637

西部通信企业智能网业务发展前景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题录)林晓曦637

第五部分 西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638

加强西部技术创新 为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陈训638

漓江(桂林)水资源合理调配问题探讨黄运才642

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邹超亚 钱晓刚646

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及恢复评价研究喻理飞 朱守谦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656

试论山区土地整理与生态安全——以西南地区为例王朝科 杨庆媛663

宁夏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杜文臣 王学印 路宝玉670

宁夏固原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闫卫东 虎久强 张小勤675

强化适用技术推广 加快新疆经济林建设步伐帕尔哈提·吾吐克678

威宁县果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构想董恩省682

干热河谷人工恢复植被中的土壤水环境问题王克勤686

贵州喀斯特地区洪涝灾害特征及减灾对策王继辉 杨明 顾小林 杨玲 彭桂玉691

天然林保护与林区建设——面向未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林区社会连文海 龚立群697

乌江干流水电整体开发对环境影响的思考何开明701

新疆头屯河流域水土流失与治理的研究罗浩 朱彬706

西部部分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的人为因素及防治对策宋秉阳 杨晓民710

威宁县草海沼气生态试验研究赵庆忠 肖昌智 马坤云714

亚热带喀斯特森林中CO2空间分布特征冉景丞 曹建华 何师意 陈会明 余登利 熊志斌717

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解译的光谱特征与信息自动提取兰安军 陈起伟723

基于网格数据的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杨广斌 安裕伦 谷花云732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王林和 刘静738

贵州旱坡耕地水土流失状况和主要整治技术及效益评价唐志坚 贺海雄744

贵州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容丽 杨龙749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生态示范基地为例彭贤伟756

面向新世纪的草地生态学研究陈佐忠 王艳芬 汪诗平761

毕节地区人口经济对森林植被的作用及恢复对策周应书766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黄璐琦 李慧 贾春伶769

盐池沙地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建立及其结构调整李生宝 蒋齐774

石嘴山市污水资源化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及替代方案叶平780

海水西调治理西北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陈昌礼784

切实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战略及西部区域形象营销战略陈耀峰 陈俊忠786

中国加入WTO给西部环境保护带来机遇和挑战杨先梁790

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治理对策安永平 虎久强 张小勤793

新疆沙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危小江798

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其调控措施研究苏维词803

贵州生态环境现状及保育创新肖进原 杨炯蠡809

贵州岩溶石漠化的特点、成因及优化治理模式苏维词 朱文孝 陈训 熊康宁813

利用3S技术建立西部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议袁国强822

贵州岩溶山区水资源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诸问题探讨吴士章 蒋太明 肖厚军 夏锦慧 邓英 陈明华824

玉林市苏烟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研究(摘要)文宏展828

灰色关联分析在固沙型灌木饲料林树种选择评价上的应用(摘要)蒋齐 李生宝 潘占兵829

林业标准化是林业经济产业化走进WTO的入场券(摘要)喻虹829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森林分类经营探讨(摘要)舒玉平 赵凤翘 李富义830

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摘要)阎宏 苟志君831

西南岩溶区水资源与环境开发治理的几点思考(摘要)郭纯青 刘景兰 王洪涛833

武威市草地三化状况及治理对策(摘要)万国栋 于天明834

甘孜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保护对策(摘要)龙兴发834

毕节地区石漠化现状及防治措施刍议(摘要)金宇835

基于GIS的喀斯特石漠化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摘要)——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胡宝清 廖赤眉 严志强836

河西走廊及其周围地区汉代以前历史生态及历史环境的演变及其分析研究(摘要)聂锋837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形成机制及治理方略(摘要)肖进原837

为广元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把把脉(摘要)蒲志田838

全力打造工业化、学习型、山水园林式城市(摘要)曾省权839

西部大开发中的新疆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摘要)贾举卿840

对“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再认识(摘要)何彤慧841

宁夏盐池地区沙尘暴发生特征的统计分析(摘要)马力文 赵光平842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摘要)何进忠843

贵州水资源利用现状、水环境供需预测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题录)吴士章 蒋太明 肖厚军 夏锦慧 陈明华844

从贵州的水资源状况研究节水灌溉(题录)吴士章 蒋太明 肖厚军 夏锦慧 邓英 黄华苏 陈明华 罗孝云844

农业水价改革的思考(题录)——以新疆头屯河流域灌区为例朱彬 汪新红844

重新认识水源问题 更新水资源理念(题录)吴士章 蒋太明 肖厚军 夏锦慧 邓英 陈明华844

宁夏日盛精化工(集团)公司氯气系统风险评估与事故对策(题录)叶平844

会宁找水模式的示范意义(题录)魏永顺845

推进西江“堵疏结合”工程研究建设(题录)——增强桂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钟海英845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能 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题录)——浅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赵雅芳845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浅谈(题录)王晓峰845

宁夏盐池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林种树种结构与配置优化研究(题录)李生宝 蒋齐845

贵州森林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题录)杨荣和846

金昌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影响要素分析(题录)李银 姬兴洲 李永胜846

陇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题录)魏永顺846

深刻认识云南水土保持现状 努力做好云南水土保持生态工作(题录)武平846

第六部分 西部科技教育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847

研究新规律 树立新观念 做出新贡献张继泽847

在西部大开发中高等教育的知识市场经济定位熊康宁853

提升西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唐小我 兰家隆 傅崇伦858

以改革精神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队伍建设黄伟862

贫困地区中等职教发展的困难及对策王录昌867

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构建新经济发展平台黄俊872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有关问题的探讨胡生贵 王利军877

加快贵州科技中介业发展的思考潘金国 黄兴义880

贵州省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王春生883

努力构建“数字贵州”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李在文888

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看法韩明如892

构筑面向大型企业的信息安全平台王大川 朱苏华 吴自容894

区域进步 信息先行——探讨西部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代彬900

西部人才流动与人才队伍建设面面观钟立灿906

贵州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探索刘建华909

用信息技术构建贵州高新网络制造技术体系赵秉维914

贵州证券网建设的分析与研究王玲 李祥917

贵阳市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分析与研究李永仁 李祥920

广西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运营实践与研究郑植922

西部大开发与高等教育发展傅丰林 吴秀霞 柏昌利931

西部大开发中贵州人才战略的思考(摘要)高波936

西部地区发展教师教育的“陇南模式”(摘要)蒲向明937

农村中学开展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环境教育活动的思考(摘要)张和平937

宁夏邮政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摘要)马赞福938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实现教育手段信息化(摘要)——成县一中校园网建设启示王千一938

贵州信息化建设思路及前景(摘要)王武全 陈出新939

基于ASP和ADO技术的宁夏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的供求信息系统设计(摘要)郭立新 高国弘 马立文 王光辉 杨洁940

改革发展西部教育 造就千百万人才队伍(题录)定光凯 定明谦940

西部教育产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题录)——提升素质教育 走特色办园之路侯燕940

加强民族地区知识产权工作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题录)——甘孜藏族自治州知识产权工作的几点思考任克荣940

论研究性学习与专题课程的开发(题录)张和平941

血竭胶囊联合烧伤膏治疗前鼻孔出血疗效观察(题录)吴清波941

1992《贵州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电子计算机汇总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贵州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 1992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