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河县志》求取 ⇩

卷首1

序一1

序二3

序三4

凡例5

概述6

大事记11

一 西汉至元代11

二 明清时期11

三 民国时期16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3

附:1986~1990年大事记略56

卷一 地理72

第一章 建置72

第一节 位置 面积72

第二节 建置沿革72

第三节 境域区划73

第四节 县城79

第五节 区乡(镇)81

第二章 自然环境90

第一节 地形90

第二节 地质94

第三节 气候97

第四节 水系108

第五节 土壤110

第六节 植被114

第三章 自然资源116

第一节 土地116

第二节 水资源118

第三节 矿产123

第四节 植物123

第五节 野生动物129

第六节 太阳能风能129

第四章 自然灾害131

第一节 气候和生物灾害131

第二节 滑坡泥石流灾害134

第三节 地震138

卷二 人口140

第一章 人口分布及变化140

第一节 历代人口140

第二节 人口分布 密度143

第三节 机械变动144

第四节 人口自然增长145

第二章 人口构成147

第一节 民族构成147

第二节 性别和年龄构成149

第三节 文化构成151

第四节 劳动人口构成153

第五节 姓氏 婚姻 家庭154

第三章 人口生育157

第一节 自然生育157

第二节 计划生育158

第三节 优生优育160

卷三 综合经济162

第一章 民主改革前的经济制度162

第一节 领主经济163

第二节 地主经济164

第三节 原始公社经济残余166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67

第一节 减租清债167

第二节 “和改”与“直过”16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合作化171

第四节 “大跃进”、调整、“文革”时期173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改革175

第三章 国民经济管理179

第一节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179

第二节 计划管理188

第三节 统计监督191

第四节 劳动管理193

第五节 物价管理200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209

第七节 标准计量管理212

第八节 审计215

第九节 对外经济技术协作215

第四章 人民生活218

第一节 农业人口生活218

第二节 非农业人口生活222

卷四 农业226

第一章 耕地 耕作制度231

第一节 耕地231

第二节 耕作制度232

第二章 粮食作物234

第一节 大春作物234

第二节 小春作物236

第三章 甘蔗 茶叶244

第一节 甘蔗244

第二节 茶叶247

第四章 多种经营250

第一节 油料作物250

第二节 小宗经济作物251

第三节 蔬菜254

第四节 渔业255

第五节 副业256

第五章 农技 农机具258

第一节 良种258

第二节 栽培259

第三节 土肥260

第四节 植保261

第五节 生产工具264

附:节令农事266

第六章 畜牧267

第一节 草场饲料267

第二节 牲畜饲养268

第三节 疫病防治270

第七章 管理274

第一节 机构274

第二节 投资管理275

卷五 水利276

第一章 灌溉工程276

第一节 引水 提水276

第二节 蓄水280

第二章 治理江河283

第一节 治理大盈江流域283

第二节 治理小陇川江流域285

第三章 水土保持286

第一节 治理重力浸蚀286

第二节 治理面蚀288

第四章 管理288

第一节 机构288

第二节 水政289

卷六 林业292

第一章 森林资源292

第一节 资源变化292

第二节 林木分布292

第二章 山林权属294

第一节 土地改革前的林权294

第二节 土地改革后的林权294

第三章 植树造林295

第一节 采种育苗295

第二节 植树造林296

第四章 山林保护299

第一节 护林组织299

第二节 护林防火299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300

第四节 封山育林301

第五节 大案查处302

第五章 林木产品经营303

第一节 木材采伐303

第二节 林产品加工304

第三节 木材购销304

第六章 管理306

第一节 机构306

第二节 林政307

附录:重要山林案件调处协议书308

卷七 工业312

第一章 煤炭 电力313

第一节 煤炭313

第二节 电力314

第二章 机械和金属制品业321

第一节 铁农具制造及修配321

第二节 五金制品业321

第三节 机械制造业322

第三章 制糖 制茶323

第一节 制糖323

第二节 制茶326

第四章 医药 造纸业327

第一节 中成药加工327

第二节 造纸329

第五章 金属矿采选330

第一节 锡矿采选330

第二节 铁矿采炼 铀矿采选331

第六章 其他工业332

第一节 副食品加工332

第二节 建材 土陶器333

第三节 缝纫 制革334

第四节 印刷 木器335

第七章 管理337

第一节 机构337

第二节 工厂管理338

第三节 矿产管理339

卷八 交通346

第一章 道路346

第一节 驿道346

第二节 公路347

第三节 桥梁356

第二章 运输360

第一节 运具360

第二节 货运 客运361

第三章 管理361

第一节 机构361

第二节 安全362

第三节 养护363

第四节 管理费 运费363

附:九保河道桥梁记364

卷九 邮电365

第一章 机构365

第一节 古邮驿365

第二节 邮电局、所365

第二章 邮政366

第一节 邮路366

第二节 函包汇兑368

第三节 机要通信 传真369

第四节 报刊发行 集邮369

第三章 电信369

第一节 电话369

第二节 电报370

第四章 管理371

第一节 质量管理371

第二节 计划管理 劳动管理372

卷十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373

第一章 城乡建设373

第一节 县城建设373

第二节 村镇建设378

第二章 建筑业381

第一节 建筑结构381

第二节 建筑队伍382

第三章 环境保护383

第一节 环境变迁383

第二节 环境污染384

第三节 环境治理384

第四章 管理385

第一节 机构385

第二节 城建管理386

第三节 土地管理386

卷十一 商业389

第一章 市场体制391

第一节 集市391

第二节 行政机构393

第三节 经营机构393

第二章 商品购进398

第一节 农副产品购进398

第二节 地方工业品购进400

第三节 计划物资购进401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402

第三章 商品销售402

第一节 批发402

第二节 零售402

第三节 计划物资供应405

第四章 边境贸易 外贸407

第一节 边境贸易407

第二节 外贸407

第五章 民族贸易409

第一节 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供应409

第二节 民贸三照顾410

第三节 组织商品生产411

第六章 饮食服务416

第一节 饮食业416

第二节 服务业417

第七章 企业管理 企业改革418

第一节 计划418

第二节 调拨419

第三节 储运421

第四节 清产核资421

第五节 企业改革422

卷十二 粮油经营424

第一章 粮油征购424

第一节 粮食征购424

第二节 油料收购428

第二章 粮油供应429

第一节 粮食供应429

第二节 油脂供应433

第三节 粮油议价434

第三章 粮油加工435

第一节 粮食加工435

第二节 油料、饲料加工436

第四章 粮油储运437

第一节 调运437

第二节 仓储439

第五章 粮油管理440

第一节 机构440

第二节 经营管理440

卷十三 财税442

第一章 财政442

第一节 机构 体制442

第二节 收入442

第三节 支出446

第四节 监管450

附:土司的“大抬、小抬”451

第二章 税务453

第一节 机构453

第二节 税制453

第三节 税种 税率454

第四节 减免458

第五节 征管 培养财源459

卷十四 金融461

第一章 机构461

第一节 民间金融461

第二节 国家银行461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462

第二章 货币463

第一节 币种463

第二节 货币管理464

第三章 业务466

第一节 存款466

第二节 贷款 拨款469

第三节 保险475

第四节 代理业务475

卷十五 政党群众团体476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梁河党部青年党南甸司党部476

第一节 国民党梁河党部476

第二节 青年党南甸司党部47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梁河县地方组织478

第一节 特区区委478

第二节 工委 县委478

第三节 基层组织480

第四节 县党代会481

第三章 中共梁河县委党务483

第一节 思想建设483

第二节 宣传教育485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487

第四节 干部管理489

第五节 政策调研491

第六节 落实政策492

第七节 纪律检查493

第四章 群众团体494

第一节 共青团494

附:中国少年先锋队496

第二节 工会497

第三节 农会499

第四节 妇联500

第五章 民族工作502

第一节 民族政策教育503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504

第三节 培养民族干部505

第四节 扶持民族地区经济506

第五节 宗教工作509

卷十六 政务512

第一章 土流政权512

第一节 南甸军民府 南甸知州512

第二节 南甸宣抚司513

第三节 八撮县丞 梁河设治局517

第四节 梁河参议会520

附:土司攻打设治局纪略521

第二章 人民权力机关522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522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23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526

第三章 人民权力执行机构528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528

第二节 乡村政权531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533

第一节 历届政协533

第二节 政协活动536

卷十七 政法538

第一章 公安538

第一节 机构538

第二节 惩治罪犯539

第三节 治安管理542

第四节 监所544

第二章 检察544

第一节 机构544

第二节 检察业务544

第三章 法院547

第一节 机构547

第二节 审判548

第四章 司法行政550

第一节 机构550

第二节 司法业务551

卷十八 军事553

第一章 地方武装和兵役553

第一节 武装机构553

第二节 武装力量554

第三节 兵役555

第二章 民兵557

第一节 组建557

第二节 训练558

第三节 重要活动559

第三章 驻军和军事设施561

第一节 明清镇戍561

第二节 抗日时期驻军561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驻军562

第四节 军事设施562

第四章 战事565

第一节 土司供征调565

第二节 反抗与武装镇压567

第三节 抗日游击战571

第四节 消灭反共救国军577

卷十九 民政侨务585

第一章 民政585

第一节 机构585

第二节 优抚585

第三节 民事588

第四节 经费592

第二章 侨务593

第一节 机构593

第二节 业务594

卷二十 教育597

第一章 学校教育597

第一节 私塾义学597

第二节 幼儿教育599

第三节 初等教育599

第四节 中等教育606

第五节 民族教育612

第二章 业余教育618

第一节 扫除文盲618

第二节 职工教育620

附录:函大、电大、自学考试621

第三章 教职工621

第一节 队伍621

第二节 培训622

第三节 待遇623

第四章 教育经费设施625

第一节 经费625

第二节 勤工俭学收入627

第三节 设施627

第五章 教育行政628

第一节 机构体制628

第二节 管理措施629

卷二十一 科学技术631

第一章 机构 队伍631

第一节 机构631

第二节 队伍633

第二章 科技普及635

第一节 宣传635

第二节 培训635

第三章 科技应用 测报636

第一节 推广项目636

第二节 获奖项目637

第三节 成果选择介绍639

第四节 测报642

卷二十二 文化644

第一章 文化设施644

第一节 文化馆 文工队644

第二节 图书馆(室)645

第三节 书店646

第四节 档案馆646

第二章 广播影视647

第一节 电影录像647

第二节 广播649

第三节 电视650

第三章 民间文艺652

第一节 民歌 器乐652

第二节 民间舞蹈654

第三节 戏剧 曲艺655

第四节 书法 美术 摄影657

第四章 艺文658

第一节 近代著作目录658

第二节 古代、近代作品选659

第三节 当代文艺创作679

第五章 文物 古迹680

第一节 文物680

第二节 古迹683

第六章 编史修志689

第一节 史志纂修689

第二节 党史资料征集与整理690

卷二十三 医药卫生体育691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队伍691

第一节 行政机构691

第二节 事业单位691

第三节 人员培训694

第二章 防疫 保健697

第一节 公共卫生697

第二节 妇女保健699

第三节 儿童保健700

第三章 疟疾鼠疫及其他病防治701

第一节 疟防701

第二节 鼠防703

第三节 其它病防治706

第四章 医疗710

第一节 治疗710

第二节 护理712

第五章 药政 药物 经费714

第一节 药政714

第二节 药物714

第三节 经费715

第六章 体育716

第一节 群众体育716

第二节 学校体育718

第三节 民族体育718

第四节 运动会 比赛720

第五节 管理722

卷二十四 民族723

第一章 傣族725

第一节 历史 现状725

第二节 风俗 文化730

第二章 阿昌族736

第一节 历史 现状736

第二节 风俗 文化739

第三章 景颇族743

第一节 历史 现状743

第二节 风俗 文化746

第四章 德昂族750

第一节 历史 现状750

第二节 风俗 文化752

第五章 傈僳族755

第一节 历史 现状755

第二节 风俗 文化757

第六章 佤族759

第一节 历史 现状759

第二节 风俗 文化761

第七章 汉族763

第一节 源流763

第二节 风俗 文化764

附录一:祭祀星相巫术社会恶习769

附录二:民族村寨演变纪略771

卷二十五 方言 民歌 传说776

第一章 方言776

第一节 语音776

第二节 词汇782

第三节 语法789

第四节 谚语791

第二章 民歌选794

第一节 山歌794

第二节 风俗歌796

第三节 小调802

第四节 儿歌804

第三章 民间传说选806

第一节 神话806

第二节 故事810

第三节 趣闻819

卷二十六 人物824

第一章 人物传824

李根?824

赵宝贤 赵宝忠825

尹培源 尹培云826

杨育榜827

封维德828

李根源830

张发臣833

龚绶834

曹依秀838

龚晟839

尹明德839

金品山841

郗安富843

赵启国844

陈正德845

杨三846

冯绍德848

雷春富849

尹艺850

董国绅850

侯树屏851

杨钟南851

杨坤贤851

杨大襄851

李大茂852

罗正林852

杨曰俊853

曹之骅853

寸大志853

龚辅国854

李根素854

曹琨855

张贵国855

瞿万川855

江春渭856

李润枝857

王树荣857

彭才廷857

张问瀛858

尹乃汤858

杨绍鑫858

张玉美859

施剑湖859

曩国文860

张星明860

焦自宽861

龚廉861

龚?861

段赐录862

孙有安863

杜希牧863

雷洪福864

范卫辉864

龚政865

赵加兴865

尹希惠866

金大青866

第二章 人物表(录)867

一 革命烈士录867

二 建县前土官流官表872

三 建县后县级领导人物表876

四 建县前举人、留学生名录881

五 英模录882

六 在梁河县(含州内)工作30年以上职工名录882

卷二十七 文献选辑886

一 旧志文件文告选886

二 文选909

卷末 附录921

一、梁河军政代表团与末代土司谈判经过921

二、末代土司及其宗亲923

三、年鉴资料(1986—1990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情况)926

编后记931

梁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933

为《梁河县志》提供资料(图片)单位名单934

参加调查和撰写特约稿、提供图片人员名单935

审稿单位、审验人员935

鸣谢赞助单位936

索引937

1993《梁河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云南省梁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1993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