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行动 中华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诠释》
作者 | 黄光国著 编者 |
---|---|
出版 | 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496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702278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7809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逻辑实证论与科学实在论:西方社会科学的危机7
第一节 客观主义的兴起9
第二节 心理学: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20
第三节 欧洲文化的危机28
第四节 科学实在论的兴起34
第二章古典时期与现代时期的知识型:学术实践主体性的丧失51
第一节 知识型与世界观53
第二节 心理学的转向63
第三节「西化」的意识型态72
第四节 学术实践主体性的丧失85
第五节 本土社会科学研究的判准96
第三章主观研究与客观研究:多重典范的研究取向103
第一节 社会科学的基础与限制105
第二节 多重典范的研究取向113
第三节 结构主义124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及理念134
第四章道与存在:东西文化的交会与整合143
第一节 发生认识论145
第二节 道家的宇宙观150
第三节 存在与思考167
第四节 学术创造的历程174
第五章符号互动与社会交换:〈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式的建构189
第一节 符号互动论191
第二节 社会交换论199
第三节 正义理论212
第四节〈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式的建构221
第六章庶人伦理与士之伦理: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235
第一节 儒家的天命观237
第二节 儒家的心之模型245
第三节 庶人伦理:「仁、义、礼」伦理体系250
第四节 修身以道260
第五节 儒家的「士之伦理」:济世以道268
第七章天理与人欲:儒家思想的发展279
第一节 艾森斯塔的现代化理论281
第二节 两汉时期:儒家思想的神学化286
第三节 从魏晋到隋唐:佛、道的儒学化292
第四节宋、元、明、清:儒家思想的理学化299
第五节 宋明理学的批判322
第六节 儒学第三期的发展330
第八章法家与阳谋:中国人的组织理论337
第一节 「仁道」与「公道」:儒家与法家339
第二节 法家思想的形式结构350
第三节 程序正义:中西文化的对比364
第九章兵家与阴谋:中国人的计策行动373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中的「诡道」375
第二节 兵家思想的主要内容384
第三节 兵家思想与计策行动388
第十章东亚文明的理性化:文化传统的理解与应用407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的纠结409
第二节 传统之谜及其诠释416
第三节 科学的问题与进步425
第四节 台湾政治文化的变迁433
第五节 建立本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442
参考资料445
1998《知识与行动 中华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诠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光国著 1998 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华典籍与传统文化
- 1996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变革中的文化心态——当代社会心理分析及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
- 1988年08月第1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论知识传统之一 文化本源中的知识传统
- 传统思潮社
-
-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800问
-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 中国传统社会心态
- 199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辑粹
- 1996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 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
- 1993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良心论 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
- 1994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 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 哈伯玛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社会心理的认识与调控
- 198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变革中的文化心态-当代社会心理分析及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
-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传统文化与东亚社会
- 199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诠释与过度诠释
- 199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