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中的计算机应用新技术》
作者 | 石广仁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0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12745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7776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概率、统计、优化类1
第1节 概率1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1
二、基本原理2
三、用概率密度函数预测未发现的资源3
1.计算方法3
2.应用实例:高勘探程度地区油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计算4
(1)计算流程图4
(2)源程序5
(3)计算结果5
(4)结果分析5
四、用蒙特卡罗法计算某个地质量5
1.计算方法5
2.应用实例:圈闭孔隙体积的计算6
(1)计算流程图7
(2)源程序8
(3)计算结果8
(4)结果分析8
第2节 统计8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8
二、基本原理9
三、用最小二乘法求一个地质量表达所研究的另一个地质量的关系式10
1.计算方法10
2.应用实例1: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线性关系式、孔隙度与埋深的指数关系式12
(1)计算流程图13
(2)源程序13
(3)计算结果13
(4)结果分析13
3.应用实例2: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多项关系式13
(1)计算流程图14
(2)源程序14
(3)计算结果14
(4)结果分析14
四、用逐步回归法求多个地质量表达所研究的另一个地质量的关系式15
1.计算方法15
2.应用实例:探明储量与若干地质量的线性关系式18
(1)计算流程图19
(2)源程序19
(3)数据文件19
(4)计算结果19
(5)结果分析19
第3节 优化21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21
二、基本原理21
三、用线性规划实现勘探开发方案的最优化23
1.计算方法23
2.应用实例:钻探规划的最佳经济效益27
(1)计算流程图29
(2)源程序29
(3)计算结果29
(4)结果分析29
第二章 模糊、灰色类31
第1节 模糊31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31
二、基本原理31
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地质目标的优劣32
1.计算方法32
2.应用实例:钻探目标的模糊综合评价32
(1)计算流程图33
(2)源程序33
(3)计算结果33
(4)结果分析33
第2节 灰色34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34
二、基本原理34
三、用灰色预测法进行时空推算35
1.计算方法35
2.应用实例1:用灰色预测法进行原油产量的预测36
(1)计算流程图37
(2)源程序38
(3)计算结果38
(4)结果分析38
3.应用实例2:用灰色预测法进行储集层的预测39
(1)计算流程图39
(2)源程序40
(3)计算结果40
(4)结果分析40
四、用灰色综合评判法确定地质目标的优劣40
1.计算方法40
2.应用实例:钻探目标的灰色综合评价43
(1)计算流程图45
(2)源程序46
(3)计算结果46
(4)结果分析46
第三章 神经网络、分形几何类47
第1节 神经网络47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47
二、基本原理47
三、BP算法51
1.计算方法51
2.计算流程图55
3.一个简单实例:XOR问题55
四、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时空推算57
1.应用实例1: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原油产量的预测57
(1)计算流程图58
(2)源程序58
(3)计算结果58
(4)结果分析58
2.应用实例2: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压裂酸化效果的预测59
(1)计算流程图60
(2)源程序60
(3)计算结果61
(4)结果分析61
第2节 分形几何61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61
二、基本原理61
三、用分形几何法定量描述地质构造特征62
1.计算方法62
2.应用实例:断层分形特征与油气运聚的关系63
(1)计算流程图64
(2)源程序65
(3)计算结果65
(4)结果分析65
第四章 地质统计类66
第1节 数据预处理67
应用实例: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地质统计预处理68
(1)计算流程图69
(2)源程序70
(3)数据文件70
(4)计算结果70
(5)结果分析71
第2节 实验变差函数71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71
二、基本原理71
三、用实验变差函数描述地质量的分布特性72
1.计算方法72
2.应用实例: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实验变差函数76
(1)计算流程图76
(2)源程序76
(3)数据文件76
(4)计算结果77
(5)结果分析77
第3节 实验变差函数的最优拟合78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78
二、基本原理78
三、用球状模型实现实验变差函数的最优拟合79
1.计算方法79
2.应用实例: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实验变差函数的最优拟合82
(1)计算流程图83
(2)源程序84
(3)数据文件84
(4)计算结果84
(5)结果分析84
第4节 克立格法的交叉检验85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85
二、基本原理85
三、用扇形区最近点法实现克立格法的交叉检验87
1.计算方法87
2.应用实例: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克立格法的交叉检验90
(1)计算流程图90
(2)源程序91
(3)数据文件91
(4)计算结果92
(5)结果分析92
第5节 克立格法的应用92
一、应用范围及条件92
二、基本原理92
三、用平面最近点法实现克立格法的应用93
1.计算方法93
2.应用实例: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克立格法的应用95
(1)计算流程图96
(2)源程序97
(3)数据文件97
(4)计算结果97
(5)结果分析97
参考文献98
附录 各源程序及实例计算结果99
附录1-1 高勘探程度地区油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计算99
附录1-2 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圈闭的孔隙体积103
附录1-3 用最小二乘法求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线性关系式、孔隙度与埋深的指数关系式117
附录1-4 用最小二乘法求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多项关系式122
附录1-5 用逐步回归法求探明储量与若干地质量的线性关系式128
附录1-6 用线性规划实现钻探规划的最佳经济效益136
附录2-1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钻探目标的综合评价165
附录2-2 用灰色预测法进行原油产量、储集层的预测169
附录2-3 用灰色综合评判法进行钻探目标的综合评价179
附录3-1 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原油产量的预测187
附录3-2 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压裂酸化效果的预测204
附录3-3 用分形几何法定量描述断层分形特征与油气运聚的关系222
附录4-1 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地质统计预处理227
附录4-2 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实验变差函数238
附录4-3 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实验变差函数的最优拟合252
附录4-4 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克立格法的交叉检验262
附录4-5 平面(X,Y)上离散分布的某地质量的克立格法的应用277
1999《地学中的计算机应用新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石广仁著 199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 1996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
- 1998.11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
- 1999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 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常用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97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微型计算机在机械中的应用技术
- 198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统计中的计算机应用
- 199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 微型计算机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
-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8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 1994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 1995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 1993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 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95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
- 1986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