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春秋系列丛书之三 闽都风情录》求取 ⇩

一、榕城旧事2

往事琐忆2

为了一根火柴3

茶担·金鼓吹4

礼生·伴房妈5

字纸·拣字纸·字纸炉6

野轿·马车·人力车7

打更·扑扑面·卖软糕8

灯码·松明·洋油猴9

高底屐·车胎底鞋10

番薯米配鸡·猪头揾豉油11

土人仔·摆塔·摆鳌山12

出海·六月会13

彩结·幔天·做寿衣15

拣谷穗·放鸡·跟泥鳅16

九月九登高17

福州的怪俗18

早年福州人“号名”19

夜半悲愤声21

白马桥边忆国耻22

难忘当年涨溪水24

报警台·救火会26

庆赞·议行28

服务到家话当年29

扛斋·做福31

烧忌·做半丈32

过年趣话35

“尾牙”和发“鞋价”35

漫话“祭灶”36

年三十的讨债和躲债37

话说“压岁钱”38

福州“讨精”习俗39

亲家舅送灯40

拜年·迎年·办春酒41

福州送年的习俗42

凤岗里忆旧43

丰富多彩的灯下文化44

开棋的故事46

榨糖季节到来的时候47

穷乡和那一排木屋48

二、街居美食53

糕饼·小吃·卤味53

牛杂·猪血汤·捞化54

红酒糟与福州美食55

光饼·提菜饼·辣菜饼56

加?包·灴块·豆腐汤57

米粉肉·爆糟肉·猪头肉58

焖八·清汤八·投鼎八59

鱼丸·扁肉燕60

太平·太平面·十锦太平61

蛎饼鼎边糊·白粥油炸粿62

做精·炊糖粿63

“抢蛋”菜肴喷喷香64

令人垂涎的?粿店65

菠菠粿·搓?·拗九粥66

从“虾鲜笃?露”说起67

蟛蜞酥·蟛蜞酱68

蚬仔·池螺·单脚蛏69

蛏·蛤及其它海产贝壳类70

春饼·炸春71

?青·蛎青72

杂灯·大盘炒73

荔枝肉·醉排骨74

慈母心上菜——番椒酱74

芥菜粥·葵菜面·番薯饭75

芋鸭·泥鳅粉·菜头羊76

?饭·?饭77

开鼎番薯·槟榔芋78

芋泥·炒糕·粉包汤79

最后一碗“拉渣呵”80

挟“酒包”81

三、榕语探究83

丰富多彩的福州话83

福州话研究偶得94

奇特的福州方言语音94

福州话的通俗讲法95

福州话中的“客、哥、仔”97

福州话中容易引起误会的词语98

福州人的礼貌用语及其禁忌99

有关福州地名的俗语100

福州话词语与字面原意的差异103

福州话中“做”字的泛用104

福州谚语中的糟粕105

福州的商业谚语106

要吃鱼汤七十二106

“死五绝六暗盲七”106

丁香魺养大不值钱107

福州价半半价108

不怕货比货,只怕不识货108

酒香不怕巷子深109

生意是真,本钱是假110

山东买鸡——两头走110

菜头果子尾111

一百要赚,一分要俭111

相拍?术米,跪着卖?粑112

啼买笑卖113

生意买卖,没仔没郎罢113

一个钱买针要看鼻114

有错买,没错卖114

千赊不如八百现115

春鳗冬带夏白?115

今日的看客,明日的顾客116

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没人做117

一分货,一分钱117

四、众星璀璨120

缅怀王铁藩先生120

筝之赋——记青年古筝演奏家陈爱娟121

书迷追星125

从闽剧《三搜幻化庵》看林秀英的舞台艺术129

三访胡奇明132

民间文艺家林祥彩的金婚典礼135

五、艺文管见139

榕台民间文化交流的新崛起139

王审知德政及其历史局限143

从“两陈”的艺术成就看夫妻搭挡的优势148

郑振铎对我国诗坛的贡献152

福州民众对陈靖姑的信仰154

六、灯下漫笔163

“宝地”情思163

愿赚小钱的姑娘164

鼓山·鼓岭·鳝溪166

王天君的“铁头”在哪里167

挨宰169

漫话招牌170

三百万元“买”一座双抛桥171

乐为海峡搭金桥172

冬泳助我闯难关174

香火后继有人论是非175

“蜡炬成灰”仍生辉176

“收兵”也,“全胜”乎?177

赞“从善如流”精神178

悔让有理变无理179

我老了180

我没有老182

充满希望的人生183

七、戏曲·趣谈194

闽剧·评话194

陈林黄郑(小闽剧)194

南原大战(评话《李自成》片断)203

古今故事214

乌龙江的由来214

吕洞宾醉斩白刀精219

大老王三识冯依淼222

一见钟情226

榕荫絮语230

巧子教父230

傻子学字231

一字之差233

亲家请亲家234

“啬绝哥”借光235

朦胧一时236

临死还要“绝”237

文字游戏238

玩笑要适度239

谁最怕老婆240

趣诗巧对241

做寿引起的对诗241

三友席间耍字戏242

四同窗聚餐讲酒令242

萨镇冰改联训表弟243

叶向高巧补相思联243

女鬼报恩助马铎244

八、岗位履痕247

心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247

装点“菜篮子”的人们251

“下海”闯新路257

不夜的菜城259

“美姐”与烧不垮的“三保店”262

他们在竞争中连连获胜264

1997《左海春秋系列丛书之三 闽都风情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方炳桂著 1997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