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县志》求取 ⇩

1

凡例3

概述4

大事记10

卷一 建置 区划第一章 地理位置43

第一节 位置43

第二节 面积43

第二章 建置沿革43

第三章 行政区划44

第一节 清朝以前行政区划44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45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45

第四章 县城、乡镇、场51

第一节 县城51

第二节 乡镇53

第三节 农垦场59

卷二 自然环境第一章 地质 地貌61

第一节 地质61

第二节 地貌61

第三节 矿藏62

第二章 山脉 水系64

第一节 山脉64

第二节 水系67

第三章 气候70

第一节 气象70

第二节 灾害性气候72

第三节 自然灾害73

卷三 人口78

第一章 人口变化78

第一节 人口增减78

第二节 人口流动80

第三节 人口密度81

第四节 人口普查81

第二章 人口构成82

第一节 民族82

第二节 姓氏82

第三节 年龄84

第四节 知识结构85

第五节 职业87

第六节 分布88

第三章 人口计划89

第一节 节育91

第二节 晚婚94

第三节 优生94

第四节 优育95

卷四 政党 社团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余江地方组织96

第一节 党的建立和发展96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102

第三节 组织整顿112

第四节 党的代表大会114

第五节 县委机关设置115

第六节 党员教育117

第七节 宣传教育118

第八节 统一战线122

第九节 纪律检查123

第二章 国民党 三青团12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125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126

第三章 民主党派130

第一节 农工民主党余江县支部130

第二节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余江县支部、民主同盟及其他130

第四章 群众团体131

第一节 工人团体131

第二节 农民团体136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137

第四节 妇女团体140

第五节 科技团体143

第六节 工商团体143

第七节 国际友好团体144

卷五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民国前政权145

第一节 封建县衙145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151

第二章 县苏维埃政权154

第一节 县工农兵代表大会154

第二节 县苏维埃政府155

第三节 基层设置155

第三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156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56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158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63

第四章 县人民政府165

第一节 机构设置165

第二节 历届县长、副县长169

第三节 基层设置171

第四节 外事 侨务173

第五章 人民政协174

第一节 委员174

第二节 历次会议175

第三节 历届领导人177

第四节 主要活动178

卷六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179

第一节 机构179

第二节 治安管理180

第三节 监所182

第四节 户籍管理182

第五节 特种行业管理182

第六节 交通监理83

第七节 消防183

第二章 检察185

第一节 机构185

第二节 刑事检察185

第三节 法纪检察187

第四节 经济检察187

第五节 监所检察187

第三章 审判188

第一节 机构188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189

第三节 刑事审判189

第四节 民事审判190

第五节 经济审判190

第六节 申诉复查191

第四章 司法行政191

第一节 机构191

第二节 法制宣传192

第三节 民事调解193

第四节 律师事务193

第五节 公证工作194

卷七 军事195

第一章 军事机构195

第一节 地方驻军195

第二节 地方武装196

第三节 军事设施199

第二章 兵制兵员200

第一节 兵役制度200

第二节 兵员征集201

第三章 民兵203

第一节 组织建制203

第二节 训练206

第三节 重要活动207

第四章 战事208

第一节 清朝以前战事208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210

卷八 民政213

第一章 拥军优属213

第一节 支前213

第二节 优待213

第三节 抚恤215

第四节 慰问217

第五节 褒扬218

第二章 复退安置219

第一节 复员军人安置220

第二节 退伍军人安置220

第三节 离、退休军人安置220

第三章 社会救济221

第一节 贫困救济222

第二节 农村扶贫222

第三节 精简老职工救济223

第四节 其他救济223

第五节 收容遣送224

第四章 社会福利224

第一节 “五保”供养225

第二节 福利生产226

第三节 弃婴收养226

第四节 殡葬改革226

第五章 抗灾救灾226

第一节 抗灾226

第二节 救灾227

第六章 扶助老区228

第一节 老区228

第二节 扶助228

第七章 婚姻登记229

第一节 结婚登记229

第二节 离婚登记230

第三节 复婚登记230

卷九 人事 劳动第一章 人事232

第一节 编制232

第二节 干部235

第三节 监察252

第二章 劳动253

第一节 劳动制度253

第二节 劳动就业254

第三节 在业人员结构256

第三章 待遇261

第一节 工资261

第二节 劳保福利267

第三节 离休、退休268

卷十 农林牧渔第一章 农村体制变革271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变革271

第二节 分配方式的变革272

第三节 经营体制变革274

第二章 农业区划277

第一节 土壤普查277

第二节 土壤种类与分布278

第三节 农业区划280

第三章 种植业286

第一节 生产条件286

第二节 耕作制度295

第三节 作物种类298

第四节 作物产量301

第五节 良种繁育304

第六节 农技推广306

第七节 肥料307

第八节 植物保护311

第四章 林业312

第一节 竹木资源312

第二节 造林育林315

第三节 森林保护316

第四节 经营管理318

第五节 林业基地318

第五章 畜牧业320

第一节 家畜 家禽320

第二节 品种改良与畜牧科技324

第三节 疫病防治325

第四节 畜牧区划326

第五节 饲料327

第六章 渔业 水产327

第一节 水域 鱼种327

第二节 捕捞328

第三节 水产养殖331

第四节 渔政334

卷十一 水利336

第一章 水利概况336

第一节 解放前水利336

第二节 解放后水利337

第二章 引水工程339

第一节 萧公陂340

第二节 白塔东渠340

第三节 白塔西渠341

第四节 石落坝工程341

第五节 白塔新渠341

第六节 张公桥引水工程343

第七节 耙石引水工程343

第三章 蓄水工程343

第一节 五湖水库344

第二节 锦北水库344

第三节 黄庄水库345

第四节 洪湖水库346

第五节 小型水库346

第四章 提水工程354

第一节 水车提灌354

第二节 机电提灌354

第三节 喷灌356

第五章 水电365

第一节 水力发电365

第二节 电网建设366

第六章 防洪排涝工程367

第一节 圩堤367

第二节 涵闸369

第三节 电排站370

第四节 导托渠371

第七章 工程管理3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372

第二节 管理制度373

第三节 白塔渠管理374

第八章 水土保持375

第一节 水土流失状况375

第二节 治理措施376

第三节 科学试验377

第九章 江河治理377

第一节 黄庄河治理377

第二节 江、河护岸378

卷十二 工交 邮电第一章 工业380

第一节 工业体制382

第二节 工业行业388

第三节 主要企业介绍393

第四节 经营管理399

第二章 交通402

第一节 交通 线路402

第二节 渡口 桥梁408

第三节 车站 码头413

第四节 客货运输415

第五节 交通管理418

第三章 邮电420

第一节 机构420

第二节 邮政421

第三节 电信422

卷十三 城建 环保第一章 县城建设425

第一节 街道425

第二节 房屋建筑426

第三节 供水供电428

第四节 公共卫生429

第五节 绿化429

第六节 防洪排水430

第二章 乡镇建设431

第一节 乡村建设431

第二节 乡属集镇建设433

第三节 锦江镇建设434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435

第一节 房屋管理435

第二节 房屋交易435

第三节 土地管理436

第四章 建筑436

第一节 建筑队伍436

第二节 建筑工艺与设备438

第三节 建筑材料438

第五章 环境保护439

第一节 污染439

第二节 治理440

卷十四 商业 粮油第一章 商业441

第一节 城乡市场441

第二节 商业结构442

第三节 农副产品购销445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447

第五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447

第六节 生活资料供应448

第七节 计划物资供应449

第八节 对外贸易450

第九节 商业储运450

第二章 粮油455

第一节 经营管理455

第二节 粮油收购456

第三节 粮油销售457

第四节 粮油议购议销459

第五节 饲料供应459

第六节 粮油储运460

卷十五 财税 金融第一章 财政464

第一节 财政体制464

第二节 财政收入465

第三节 财政支出467

第四节 财务管理471

第五节 公债 国库券473

第二章 税务474

第一节 农业税474

第二节 工商税478

第三节 其他捐税479

第四节 税征管理480

第三章 金融483

第一节 机构483

第二节 货币485

第三节 储蓄485

第四节 贷款486

第五节 保险492

卷十六 综合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493

第一节 经济建设计划管理493

第二节 流通计划管理496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管理498

第四节 人口劳动计划管理500

第二章 经济管理501

第一节 金融管理501

第二节 物价管理502

第三节 审计监督509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509

第五节 计量标准管理513

卷十七 教育514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私塾514

第一节 县学 社学 小儒学514

第二节 书院514

第三节 私塾515

第二章 普通教育515

第一节 幼儿教育515

第二节 小学教育517

第三节 中学教育521

第三章 中等专业教育525

第一节 师范教育525

第二节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526

第三节 卫生学校527

第四节 职业中学527

第四章 业余教育528

第一节 扫盲教育528

第二节 职工教育529

第三节 函授教育530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531

第五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531

第五章 队伍 经费531

第一节 队伍构成531

第二节 教师待遇533

第三节 师资培训534

第四节 教育经费535

第六章 改革 成果536

第一节 教学改革536

第二节 教学成果538

卷十八 科技543

第一章 科技队伍543

第一节 科技机构543

第二节 科技人员544

第三节 科普队伍548

第四节 人才管理549

第二章 科技活动550

第一节 学术研讨550

第二节 科普活动551

第三章 科技推广552

第一节 农林牧552

第二节 工业553

第三节 医药554

第四章 科技成果555

第一节 科研成果555

第二节 新品种556

卷十九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560

第一节 卫生网点560

第二节 预防保健564

第三节 医疗保健569

第四节 妇幼保健572

第五节 药材 药品573

第六节 队伍经费573

第二章 体育575

第一节 群众体育575

第二节 学校体育576

第三节 机构设施576

卷二十 血防579

第一章 疫区疫情579

第一节 疫区579

第二节 疫情580

第二章 机构队伍582

第一节 血防机构582

第二节 血防队伍583

第三章 综合防治585

第一节 灭螺585

第二节 治病588

第三节 两管589

第四节 鉴定591

第四章 监测巩固592

第一节 螺情监测592

第二节 传染源监测595

第五章 庆功纪念596

第一节 庆功表模596

第二节 纪念活动597

第六章 疫区变化599

第一节 人变599

第二节 地变600

第三节 生活变600

卷二十一 文化第一章 群众文化601

第一节 文化网点601

第二节 民间文艺602

第三节 文艺活动610

第四节 文艺创作611

第二章 戏剧612

第一节 戏班612

第二节 剧团613

第三节 戏台 剧院613

第四节 剧目614

第三章 电影广播615

第一节 电影放映615

第二节 广播电视616

第四章 报刊 新闻 报道617

第一节 报刊617

第二节 新闻报道618

第五章 档案图书620

第一节 档案管理620

第二节 图书藏阅620

第三节 图书发行621

卷二十二 艺文第一章 著述目录622

第一节 古代书目选622

第二节 现代书目选623

第二章 艺文选634

第一节 韵文634

第二节 散文641

卷二十三 文物 胜迹第一章 历史文物647

第一节 古遗址647

第二节 古墓葬649

第三节 古建筑650

第四节 牌坊 碑刻653

第五节 近代建筑654

第六节 文物654

第二章 革命文物655

第一节 战斗旧址655

第二节 革命旧址656

第三节 革命文物656

第四节 纪念建筑656

第三章 名胜古迹657

第一节 名胜657

第二节 安仁八景658

卷二十四 社会第一章 人民生活660

第一节 生活水平660

第二节 穿戴662

第三节 饮食风味663

第四节 建筑造型664

第五节 行664

第六节 用具664

第七节 文化生活665

第二章 风俗民情665

第一节 节令665

第二节 婚丧寿庆667

第三节 禁忌668

第四节 迷信陋习669

第五节 民谚 民谣671

第三章 新风美德673

第一节 拾金不昧673

第二节 舍己救人674

第三节 助人为乐674

第四节 为公献身675

第四章 宗教675

第一节 佛教 寺庙675

第二节 道教 道观676

第三节 天主教 教堂676

卷二十五 方言第一章 概况678

第二章 语言681

第三章 词汇697

第四章 语法712

第五章 内部差异715

第六章 方言标音举例721

卷二十六 人物第一章 人物传略723

第二章 人物表737

第三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748

附录796

新编《余江县志》始末815

编纂机构、顾问、工作人员、审定单位817

1993《余江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毛惠人,李贵发主编;江西省余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1993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枝江县志(1990 PDF版)
枝江县志
1990 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余庆县志:~( PDF版)
余庆县志:~
临海妇运  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顾委第一届委员  1919-1998(1998 PDF版)
临海妇运 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顾委第一届委员 1919-1998
1998
余杭县民政志(1994 PDF版)
余杭县民政志
1994
扶余县水利志(1989 PDF版)
扶余县水利志
1989
余江县政汇刊(1931 PDF版)
余江县政汇刊
1931
余庆县志(1992 PDF版)
余庆县志
1992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余干县志(1991 PDF版)
余干县志
1991 北京:新华出版社
云南省志  卷53外事志(1996 PDF版)
云南省志 卷53外事志
1996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垫江县志(1993 PDF版)
垫江县志
199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江永县志(1995 PDF版)
江永县志
1995 北京:方志出版社
称谓录(1990 PDF版)
称谓录
1990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扶余县文物志(1984 PDF版)
扶余县文物志
1984 吉林省文物志编修委员会
江北县志(1996 PDF版)
江北县志
1996 重庆:重庆出版社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志(1991 PDF版)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志
199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