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美学 历史的回顾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
作者 | 张恒学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46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61195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764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西方悲剧的历史扫描1
第一节 悲剧的诞生与西方悲剧艺术的发展1
一、悲剧的诞生1
二、西方悲剧艺术的发展9
第二节 西方悲剧观念的演进19
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19
二、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22
三、从谢林到黑格尔25
四、从叔本华到尼采32
五、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学说42
六、现代西方悲剧学说撷英52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悲剧观念和悲剧艺术68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悲剧观念68
一、影响中华民族悲剧观念的重要因素68
二、“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悲剧意识76
三、王国维的悲剧观念85
四、鲁迅的悲剧思想101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悲剧艺术115
一、诗、词、曲116
二、小说120
三、戏剧125
附录:论屈赋的悲剧精神136
第三章 “社会主义悲剧”问题1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悲剧”命题的源起与论争152
一、“社会主义悲剧”命题的源起152
二、“十七年”时期关于“社会主义悲剧”问题的讨论165
三、新时期关于“社会主义悲剧”问题的论争1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悲剧”问题的再认识193
一、悲剧的普遍性与“社会主义悲剧”的特殊性193
二、值得清理和反思的悲剧观念206
附录:论“社会主义悲剧”问题213
第四章 悲剧的复活——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一)223
第一节 抚摸伤痕,痛定思痛225
一、穿过历史的隧道:悲剧意识的复苏225
二、挣脱神话的蛛网:控诉与批判237
三、“女儿国”里的悲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悲剧内涵253
第二节 历史追溯中的深沉悲怆旋律263
一、反思:悲剧意识的深化263
二、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略论《芙蓉镇》的悲剧内涵280
三、人的再发现289
附录:“焦大轮子”与“丁大棍子”——小说《焦大轮子》与《丁大棍子》中暴发户的悲剧形象295
第五章 悲剧,走向开放——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二)306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冷峻审视306
一、艰难与沉重——蒋子龙改革小说的悲剧意识307
二、生存困境中的挣扎与奋斗——论《人到中年》的悲剧美313
三、轶事·花环·坟墓——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悲剧精神318
四、“交叉地带”的躁动灵魂——《人生》中的悲剧形象高加林342
第二节:都市文化的批判,乡村文化的挽歌——论贾平凹《废都》的悲剧意识352
一、文化意识与“乡村文化情结”352
二、《废都》:批判中的“挽歌”358
第三节 新时期悲剧审美形态的转换373
第六章 《白鹿原》:成熟的悲剧文本382
一、《白鹿原》的悲剧地位382
二、深刻的历史悲剧意识386
三、悲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399
四、人物,不同内涵的悲剧形象409
后记443
参考文献444
1999《悲剧美学 历史的回顾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恒学著 1999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国的悲剧 下
- 198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生命的悲剧意识
- 1986
-
- 生命的悲剧意识
- 1987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
- 美国的悲剧 上
- 1954 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
-
- 回到中国悲剧
- 1998 北京:华文出版社
-
- 美国的悲剧
- 1988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历史的悲剧意识
- 199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美国悲剧
- 1995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人类与悲剧意识
- 1989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美国的悲剧
- 198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回顾 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 1996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选美的悲剧 下
- 1988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
- 选美的悲剧 上
- 1988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
- 美国的悲剧 上
- 1986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