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震灾重建史 日治震害下建筑与都市的新生》
作者 | 陈正哲著 编者 |
---|---|
出版 |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234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638534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7571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目的2
第二节 研究范围7
第二章1906年嘉义大地震与家屋建筑规则之修订9
第一节1906年嘉义大地震后的地方复兴计画10
2-1-1嘉义厅的灾后概况10
2-1-2嘉义街的市区改正计画13
2-1-3灾后市区改正计画对於嘉义街发展的影响19
第二节震灾后建筑耐震相关技术的改良21
2-2-1灾后的建筑破坏调查21
2-2-2灾后对於建筑技术的检讨30
第三节1907年「台湾家屋建筑规则施行细则」之大幅修订38
2-3-1震灾后的相关法规38
2-3-2台湾家屋建筑规则施行细则之大幅修订39
第三章1920年代起台湾与日本的震灾对台湾建筑与都市防灾的影响47
第一节1920年代初期台湾与日本在震灾后的表现48
3-1-1 1922年的台北地震与官方建筑人员的反应48
3-1-2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本土的建筑思潮50
3-1-3 台湾近代建筑防灾思想的醖酿54
第二节日本对台湾首次进行的震灾预防调查55
3-2-1震灾预防调查之背景55
3-2-2台湾各市街建筑调查结果与地方官厅对骑楼结构之规制56
3-2-3台湾近代建筑防灾法令的准备61
第三节1930年台南州地震下的影响62
3-3-1灾后建筑的调查与检讨62
3-3-2麻豆街的市区改正66
第四节 防灾技术、观念、法令的倡导67
第四章1935年台湾中部大地震与整体防灾事业的实施75
第一节灾后的复兴事业77
4-1-1复兴计画之组织及人物77
4-1-2灾区复兴政策81
4-1-3灾后调查及各方建议83
第二节灾后各街庄的市区计画与建筑标准87
4-2-1市区计画87
4-2-2市街家屋改良计画94
4-2-3乡村地住宅的改善101
第三节震灾地各街庄的实质表现102
4-3-1市区街路与街屋102
4-3-2乡村住宅124
4-3-3学校建筑131
第四节震灾复兴於整体社会事业下的运作139
4-4-1推动震灾运动的另一股力量—社会事业团体139
4-4-2灾后的公共住宅救助140
4-4-3「自力更生」运动对住宅及生活上的影响141
第五节 小结143
第五章台湾近代整体防灾规范的统合——1936年台湾都市计画令发布后之状况157
第一节台湾都市计画令及其施行规则的防灾相关措施158
5-1-1台湾都市计画令的防灾相关观念158
5-1-2台湾都市计画令施行规则对防灾建筑技术的相关规定161
5-1-3台湾特殊的亭仔脚构造171
5-1-4台湾实施「区划整理」的市街首例:震灾地丰原174
第二节 1941年嘉义大地震后的都市计画178
第六章结论181
附录一震灾街庄市区计画发展图示195
附录二 「适用除外规定」205
附录三 日治时期台湾地震统计207
参考书目209
图版目录223
索引233
1999《台湾震灾重建史 日治震害下建筑与都市的新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正哲著 1999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台湾大地震 世纪末灾难
- 1999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
- 建筑隔震 防振与控振
- 1997年04月第1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辽宁海城地震冶金建筑震害调查报告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推销常识
- 台湾:世界出版社
-
- 建筑物构筑物震害加固图集
- 1977
-
- 建筑体型与抗震设计
- 198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地震与建筑
- 1978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1976年唐山大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图片集
- 1986 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
-
- 首都圈地震地质环境与地震灾害
- 1993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建筑震害分析资料选编
- 1976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台湾建筑史
- 1979 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 华北地震灾害与对策
- 1993 北京:地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