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求取 ⇩

1.1地震1

目录前言第1章地震和地面运动1

1.1.1地震的起因1.1.2地震和地震波1.1.3地震的大小和烈度1.1.4地震活动性1.2地震的测量22

1.2.1地震计1.2.2强震加速度仪1.2.3地面运动的野外观测1.2.4地震波分析1.3地震动28

1.3.1表面土层的放大特性1.3.2地表的地震动1.3.3地面运动特性与结构破坏之间的关系第2章在地面运动下的结构振动35

2.1简单结构的弹性振动35

2.1.1结构振动模型和运动方程2.1.2简单结构的自由振动2.1.3稳态强迫振动2.1.4非稳态强迫振动35

2.1.5反应谱描述35

2.2.3振型的正交性49

2.2.4振型分析方法49

2.2.1运动方程49

2.2.2结构体系的周期和振型49

2.2多层建筑结构的弹性振动49

2.3一维连续体的振动60

2.3.1剪切梁的振动60

2.3.2弯曲梁的振动60

2.3.3在一维体中波的传播60

2.4.5空间结构的扭转振动72

2.4.4扭转振动的周期和振型72

2.4.3地面运动下的摇摆振动72

2.4.2摇摆振动的周期和振型72

2.4.1土的模型72

2.4摇摆和扭转振动72

2.5结构的动力特性79

2.5.1恢复力79

2.5.2阻尼特性79

2.5.3结构动力特性的计算79

2.5.4结构的动力试验79

2.6.3非弹性反应性状91

2.6.2非线性反应分析方法91

2.6.1非弹性反应分析的重要性91

2.6结构的非弹性反应分析91

2.7抗震安全的度量97

2.7.1输入能量和抗力97

2.7.2整体和局部的延性系数97

2.7.3退化效应97

2.7.4破坏的标准第3章 地震荷载下建筑结构的性能106

3.1 引言106

3.2结构材料的性能107

3.2.1混凝土3.2.2钢材3.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111

3.3.1 引言3.3.2混凝土和钢材的相互关系3.3.3构件的弯曲性能3.3.4构件的剪切性能3.3.5剪力墙3.3.6连结3.3.7体系3.3.8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性能3.3.9震害3.4钢结构的性能149

3.4.1 引言3.4.2局部压屈3.4.3钢梁3.4.4受弯柱3.4.5支撑构件3.4.6连接3.4.7体系3.4.8?害3.5组合结构的柱能175

3.5.1 引言3.5.2外包混凝土钢构件3.5.3钢管混凝土3.5.4 与混凝土板组合的钢梁3.5.5组合剪力墙3.5.6连接3.5.7体系3.5.8震害3.6砌体结构的性能188

3.6.1 引言3.6.2施工类型3.6.3材料的性能3.6.4弯坏构件3.6.5剪坏构件3.6.6体系的性能3.6.7震害3.7木结构的性能196

3.7.1 引言3.7.2剪力墙3.7.3体系3.7.4震害第4章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13

4.1设计方法213

4.1.1分析方法4.1.2分析方法的选择4.2等效侧向力方法216

4.2.1地震基底剪力4.2.2地震影响系数4.2.3地震力的坚向分布和水平剪力4.2.4倾覆力矩4.2.5?矩4.2.6??地震力和?变影响216

4.2.7侧向位移216

4.2.8 P—?效应216

4.2.9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216

4.3.3影响加速度性质的因素225

4.3.5地震区划图225

4.3.4人工加速度图225

4.3.1地震危险性研究225

4.3.2设计用的地震记录225

4.3设计地震225

4.4动力分析方法233

4.4.1振型分析233

4.4.2非弹性时程分析233

4.4.3结果的评价233

4.5.4 减小地震荷载的装置236

4.5.3框架体系和抗震单元236

4.5.1材料和建筑类型的选择236

4.5基本的抗震设计236

4.5.2上部结构形式236

4.6.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51

4.6.8木结构251

4.6.6组合结构251

4.6.5钢结构251

4.6.7砌体结构251

4.6.3预制混凝土结构251

4.6.2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251

4.6.1 引言251

4.6结构构件和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251

4.7非结构构件的设计281

4.7.1 引言281

4.7.2作用在非结构构件上的动荷载4.7.3等代静力分析4.7.4相互作用对建筑非结构部件的影响4.7.5非结构构件对结构体系的影响4.7.6对机械和电力等部件的细部设计第5章基础的抗震设计297

5.1土的特性试验297

5.1.1现场试验5.1.2实验室试验5.1.3土的剪切模量和阻尼5.2土的动力特性299

5.2.1饱和砂的液化5.2.2乾砂的沉降5.3基础设计301

5.3.1直接基础5.3.2桩基础第6章安全评价与现有建筑结构的加固305

6.1地震安全的评价6.2现有建筑的修复和加固单位换算314

《建筑抗震设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1997 PDF版)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新发展( PDF版)
建筑抗震设计新发展
建筑设备抗震设计指南(1991 PDF版)
建筑设备抗震设计指南
1991
建筑体型与抗震设计(1987 PDF版)
建筑体型与抗震设计
198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研究(1999 PDF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研究
199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建筑抗风抗震设计计算(1997 PDF版)
高层建筑抗风抗震设计计算
199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实例(1999 PDF版)
建筑抗震设计实例
199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1999 PDF版)
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199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989 PDF版)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989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1993 PDF版)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
199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1994 PDF版)
建筑抗震设计
199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新发展(1992 PDF版)
建筑抗震设计新发展
199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技术措施(1994 PDF版)
建筑抗震设计技术措施
199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抗震设计(1990 PDF版)
建筑物抗震设计
1990 长春:长春出版社
建筑抗震设计  按新规范(1990 PDF版)
建筑抗震设计 按新规范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