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维木刻》
作者 | 讷维刻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16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7292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脚步和着脚步(12×6厘米·1937年)1
拉壮丁(9×12厘米·1938年)2
逃亡到何方(8×6厘米·1939年)2
灾童被劫掠(9×11.5厘米·1939年)3
讨汪除奸大会(12×16厘米·1939年)4
马克思像(14.5×12厘米·1939年)5
花生收获(14×16厘米·1940年)6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11×9厘米·1941年)7
难童(8×6厘米·1942年)7
运石(11×19厘米·1943年)8
一年辛苦尽纳地租(4.5×12厘米·1944年)9
流浪(6×5厘米·1944年)10
难民群(8×19厘米·1944年)10
逆流而上(20×15厘米·1944年)11
翻身(8×10厘米·1945年)12
结婚的行列(3×16厘米·1945年)12
犁(7×2.5厘米·1945年)13
伐木(10×13厘米·1945年)13
离乡背井(15×2厘米·1945年)14
山水亦已尽,逃亡何了期?(27×22厘米·1945年)15
骚动(17×36厘米·1946年)16
制扇匠(13×15厘米·1946年)17
学府被进攻(24×36厘米·1946年)18
何去何从(16×13厘米·1946年)19
乌鸦扮凤凰(11×6厘米·1946年)19
月儿弯弯(9×17厘米·1946年)20
劫后(17×22厘米·1946年)21
悲号(20×14厘米·1946年)22
新闺怨(30×22厘米·1948年)23
沉默是最高的抗议(21×29厘米·1947年)24
失踪者的下落(26×30厘米·1947年)25
血是不会白流的(11×8厘米·1948年)26
我们的队伍来了(17×20厘米·1948年)27
破仓分粮(20×13厘米·1948年)28
愤怒的人民(15×20厘米·1948年)29
为了饥饿的缘故(30×28厘米·1948年)30
午夜,三等电车(15×18厘米·1948年)31
母亲的控诉(18×14厘米·1949年)32
向海南进发(30×21厘米·1950年)33
修复(23×29厘米·1950年)34
海滩傍晚(25×32厘米·1954年)35
秋风渔港(27×35厘米·1954年)36
欲下怯风摇(30×12厘米·1956年)37
在病院花园里(22×21厘米)38
横眉冷对千夫指(26×20厘米·1956年)39
枝头春色(13×25厘米·1957年)40
日迟露未消(26×40厘米·1957年)41
起义前夕(广州起义组画之一)(24×40厘米·1957年)42
进攻(广州起义组画之二)(30×39厘米·1957年)43
再武装(广州起义组画之三)(30×39厘米·1957年)44
保卫苏维埃(广州起义组画之四)(30×39厘米·1957年)45
血洒黄花岗(广州起义组画之五)(26×38厘米·1957年)46
报喜(39×30厘米·1958年)47
西伯利亚铁路上的小车站(23×30厘米·1959年)48
在西伯利亚的雪原上(21×10厘米·1959年)49
是水都要听话(15×20厘米·1959年)50
火凤凰——向秀丽(30×24厘米·1959年)51
采来带露轻裁剪,散入人家万户香(25×36厘米·1960年)52
黑色风暴(20×27厘米·1961年)53
早晨的街(15×25厘米·1961年)54
瓜田小景(27×21厘米·1961年)55
省港大罢工(18×67厘米·1961年)56
读(17×14厘米·1961年)58
牧鹅归(23×35厘米·1961年)59
淡泉新沐罢,絮语晚风前(27×21厘米·1961年)60
与九级浪搏斗(27×35厘米·1961年)61
夜班工作完了(27×21厘米·1961年)62
下水道工人(35×25厘米·1962年)63
剪就熏风千片(31×24厘米·1962年)64
放马(35×26厘米·1962年)65
午后的海滨(25×39厘米·1955年)66
向海要地(36×47厘米·1958年)67
水乡长夏(27×36厘米·1959年)68
夜来香更幽(23×29厘米·1963年)69
鱼嬉莲叶底(24×29厘米·1963年)70
篱边(29×20厘米·1974年)71
红荷(20×29厘米·1975年)72
山花寂寞开(20×37厘米·1975年)73
民歌手(29×20厘米·1975年)74
明月出天山(26×20厘米·1976年)75
风雨夜(25×35厘米·1976年)76
地动车轮滚 人喧暖露开(22×40厘米·1976年)77
苦寒欲向春消息 但看梅花冒雪开(39×30厘米·1976年)78
几番摧折后 花发更鲜妍(45×32厘米·1978年)79
风雨双鸿(27×40厘米·1978年)80
给解放军叔叔(140×13厘米·1962年)81
待渔归(32×40厘米·1962年)82
闲看孙儿拾贝螺(22×30厘米·1962年)83
双渔(9×8厘米·1962年)84
豆架下(12×9厘米·1962年)84
明月照来归(10×12厘米·1962年)85
击水(10×12厘米·1962年)85
捍卫(17×14厘米·1962年)86
窗前(20×15厘米·1962年)87
书籍装饰(11×10厘米·1962年)88
吃了一惊(16×15厘米·1962年)88
夜校下课(29×23厘米·1963年)89
烂漫向阳开(17×21厘米·1963年)90
精装细漆(22×30厘米·1963年)91
美国水兵(香港组画之一)(29×19厘米·1963年)92
放火迫迁(香港组画之二)(19×26厘米·1963年)93
牧笛(21×14厘米·1964年)94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33×24厘米·1964年)95
清渠(22×30厘米·1965年)96
金色的打谷场(45×64厘米·1965年)97
清牛栏(20×26厘米·1972年)98
歇午(31×21厘米·1972年)99
鱼满舱(21×39厘米·1973年)100
莲动下鱼舟(18×23厘米·1973年)101
城乡来去(21×30厘米·1974年)102
霭霭朝云散 丁丁伐木声(31×39厘米·1973年)103
待卸(30×19厘米·1974年)104
采新茶(32×23厘米·1975年)105
银河天外来(26×45厘米·1975年)106
飞流直下(36×26厘米·1975年)107
湖高接碧霄(48×30厘米·1976年)108
长空雁叫霜晨月(26×46厘米·1976年)109
木棉花(18×26厘米·1977年)110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36×51厘米·1977年)111
白云接碧水 直与河汉通(31×59厘米·1978年)112
城在白云缥缈间(40×27厘米·1979年)113
散花图——祝文艺的春天(28×17厘米·1980年)114
伤(30×23厘米·1980年)115
思(30×23厘米·1980年)116
1984《讷维木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讷维刻 1984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木刻
- 1987 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
-
- 木彫刻展
- 1996.09 第11回国民文化祭井波町実行委員会
-
- 木刻画刻制过程
- 生活书店
-
- 木刻教程
- 文化工作社
-
- 木刻初步
- 民国36.01 中华书局
-
- 木刻手册
- 1943.10 文化供应社
-
- 北方木刻
- 1936 读书出版社
-
- 木刻
- 1960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 木刻习作
- 1949 开封市人民教育馆
-
- 木刻初步
- 1947 上海:中华书局
-
- 木刻艺术
- 1988.05 杭州市: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
- 苏联木刻
- 1947 天下图书公司
-
- 北方木刻
- 1947 高原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