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 下》

上册1

导言钟彩钧1

生平11

论朱子〈观书有感〉诗陈荣捷11

朱熹与福建文化高令印21

朱熹的亲属陈其芳43

朱子先人世系略考吴长庚103

「庆元学禁」中的朱熹韦政通121

经学153

朱熹论易「象」与易「理」林丽真153

朱子对传统经说的态度——以朱子《诗经》著述为例林庆彰183

朱熹的《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社会学陈昭瑛203

《朱子家礼》在韩国之受容与展开崔根德235

How Confucius Himself Understood Principle “he”,and Whether Chu Hsi Succeeded in Conveying its Initial MeaningL.S.Perelomov249

哲学思想261

有关理学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再反思刘述先261

附:刘述先教授著〈有关理学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再反思〉评论黄俊杰280

论朱子哲学的理学定位与其内涵的圆融和条贯问题成中英295

朱熹哲学思想之「方法」及其实际运用张永儁341

朱熹的实学思想葛荣晋371

朱熹的气强理弱说及其地位董金裕387

朱熹的理学自然观郭信焕403

朱熹的心灵境界说蒙培元417

朱熹心性论的重建冯耀明437

论朱熹淳熙初年的心说之辩陈来463

朱熹的人物性论——兼谈韩国朝鲜时代性理学论争的根源李爱熙481

未发已发论之纵贯——朱子参究未发已发论之挫折、转变和影响张立文497

朱熹的伦理思想黎建球521

朱子论恶之根源李明辉551

朱子的工夫论蔡仁厚581

《仁说》:朱熹与张栻论仁田浩599

关于朱熹敬说的一个考察佐藤仁615

论朱子的「圣贤」人格理想陈俊民659

朱子学与现代社会冈田武彦677

试论朱子的「心学」及其现代意义姜允明717

朱熹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李锦全739

朱熹的理气概念与亚里斯多德的形质概念之比较孙振青749

朱熹哲学馀论姜广辉769

下册795

宗教795

朱子学与大慧宗杲荒木见悟795

朱熹与《参同契》柳存仁817

朱熹与道教秦家懿855

朱熹、玻尔与太极图: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科学革命(提要)束景南875

朱熹的死生观福田殖877

利玛窦与朱子学柴田笃907

教育945

Neo-Confucian Education in Chien-yang, Fu-chien, 1000-1400: Academie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Thomas H.C.Lee945

政治999

How to Ensure the Confucian Governing of the PeopleMonika Ubelhor999

朱熹的政治思想曾春海1017

史学1049

Hu Yin’s “Recounting the Past in a Thousand Words”:A Little History Primer Praised By Chu HsiConrad Schirokauer1049

朱子对中国历史的解释黄俊杰1083

从朱子与刘蕺山的心性论分析其史学精神蒋年丰1115

文学1141

朱子《九歌》创意考王靖献1141

唐宋八家朱熹宜占一席论饶宗颐1157

朱子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韵析论张健1163

朱熹的诗论黄景进1177

朱子的文论何寄澎1213

历代朱子学1235

Pluralism in the Chu Hsi School: Disputes between Li Fang-tzu and Huang KanRon-Guey Chu1235

朱子学派尊德性道问学问题研究钟彩钧1271

明代朱子理学的演变——从薛敬轩、罗整庵到高景逸古清美1301

孙作的思想与朱子学马渊昌也1339

国外朱子学1401

韩国性理学与天命思想尹丝淳1401

朱子的人心道心说与退栗的人心道心说的比较研究宋锡球1419

李栗谷对朱子哲学的诠释杨祖汉1439

艺术1461

朱熹的乐论蒋义斌1461

附录1483

《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著译者简介1483

国际朱子学会议议程表1493

1993《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钟彩钧主编;张季琳执行编辑 1993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