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新金融政策 上》
作者 | 马寅初著 编者 |
---|---|
出版 | 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226 |
出版时间 | 193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6933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言1
一中国之病在乎穷1
二 购买力之性质2
三 支付工具之性质3
四 购买力与支付工具容易混为一事4
五 储蓄与投资5
第一篇新金融政策施行以前所讨论之间题10
第一章世界空前之大经济恐慌11
一 世界经济恐慌如何发生11
二世界经济恐慌如何影响及于中国经济28
(1)华侨汇款减少28
(2)进出口贸易大减29
(3)出口货何以减少29
(4)上海之不景气29
(5)外国工业品之倾销30
(6)美国购银政策之影响30
(7)中外经济情形之不同31
三中国经济何以受世界经济恐慌之重大影响31
(1)中国工业街尚在幼稚时代禁不起风浪之打击32
(2)领事裁判权尚为废止32
(3)中国经济现在处于次殖民地地位33
(4)金融大半操于外人之手33
第二章他国放弃金本位以救济恐慌34
甲英国36
一 欧战时各交战国通货之膨胀36
二整理已膨胀通货之三种方法37
(1)消减法(inflation)37
(2)贬值稳定法(devaluation and stabilization)37
(3)提高法(deflation)37
三 一九二五年英国恢复金本位(采第三种法)37
四英国金本位恢复后之损失38
(1)国外贸易上之损失38
(2)国内工商业之损失39
五 一九二九年恐慌发生后之情形41
六 一九三一年九月第二次放弃金本位42
乙美国43
一 恐慌发生后物价普遍的跌落(物价跌落非恐慌发生之原因乃其结果也)43
二 减低币值以提高物价之理论(对内关系)44
三 金本位制之缺点45
四 主张国际金银复本位制以替代金单本位制46
五 因而收买黄金与白银47
六美国收买白银之又一说48
(1)英美银行制度同48
(2)英美银行营业方法之不同49
七 主张采用物品本位制(commodity doiiar)52
八 中国所受之影响54
丙日本55
一 日本放弃金本位为对抗中国抵制日货之不二法门55
二 日本劳动者之牺牲56
丁 结论56
第三章中国亦可放弃银本位以救济今日之不景气乎(专就法币未施行以前之情形而论)57
甲就银本位之资格而论58
一 银本位之资格58
二 放弃银本位者即取消银本位之三种资格58
三 银本位具有三种资格之用意59
四 废两改元未久取消自由铸造之困难60
五 欲取消兑现必须集中现银今日集中现银之困难62
六 平衡税之作用63
七 禁止现银出口之困难64
八 结论65
乙就放弃银本位之目的而论65
一 中国银本位之利弊65
二受美国购银之影响67
(1)现银外流金融紧急67
(2)物价跌落68
(3)出口贸易难于发展68
三 放弃银本位何以能提高物价68
四 放弃银本位何以能发展出口贸易68
五 达到三四两种希望之阻碍69
六 结论69
丙欲放弃银本位非操纵国外贸易不可70
一 操纵国外贸易之理由70
二 今日之进出口洋行不受节制70
三 伪满之纸币政策可采用否71
四 有无与外币联合之必要72
五 结论73
第四章美国如何提高银价74
一 金币贬值以提高银价74
二 减轻铸利以提高银价76
三 银价提高至一元二角九分之解释77
四 金三银一之解释78
第五章假定中国决定放弃银本位(专就法币未施行以前之情形而论)80
一 假定美国继续购银银价继续增高80
二第一步应由统一发行着手81
(1)集中兑现(间接兑现)81
(2)推广发行吸收民间现银82
(3)安置现银之地点83
三放弃之后实行管理货币84
(1)英兰银行对于管理货币之成功即因其不带浓厚之政治色彩84
(2)但中央银行对于政府需要与对于工商业之需要其应付方法不能一致85
(3)管理货币与金本位或银本位之差别85
(4)管理货币之利弊86
(5)管理货币之国家主义观87
四与他国货币联合(linking)87
(1)两国货币之联系88
(2)与中国关系密切之国家将有通货集团之要求(因不联合汇兑涨落不一国际不能通商)88
(3)与何国联合为宜88
(4)联合之后失却管理货币之真意89
五中国与他国联合有设立两种汇兑基金之必要89
(1)维持汇率之基金(平衡基金)89
(2)充国际收支差额之基金90
六 货币与他国联合非借用外资不可90
七外资借用之后(大半英镑)以英镑寄存伦敦作为汇兑基金91
(1)风险91
(2)世界恢复金本位时易汇票为现金改用金本位92
八 结论93
九 附言93
第六章定额分配输入制95
一 法国何以采用定额分配制95
二中国仿行定额分配制之困难97
(1)缺乏统计98
(2)外交棘手98
(3)对进口商人不易分配99
(4)过去关税协定印像恶劣之影响100
(5)工商意见不能一致101
(6)进口货原产国标记条例之前车可鉴102
(7)某国人可利用机会坐取渔人之利103
(8)偷运难防104
(9)入超过钜尤足为施行额制之梗105
第七章封存欠款汇兑划帐与其他各种限制106
一 封存欠款106
二汇兑划帐114
(1)汇兑划帐之有利的结果117
(2)汇兑划帐之有害的结果117
三 中国可否适用118
四其他各种限制121
(1)汇兑限制122
(2)停付协定122
(3)汇兑延期123
第八章统制贸易(上)125
一 国际贸易何以有统制之必要125
二 减免出口税131
三 裁撤转口税133
四 财政对对于减免出口税裁撤转口税及其抵补之办法137
第九章统制贸易(下)140
一汇价倾销税140
(1)汇价倾销税之性质140
(2)各专家对于汇价倾销税之检讨及余之意见141
(3)提高关税之商榷146
二局部的统制147
(1)洋米统制147
(2)茶业统治150
三 国货团体153
四 统制汇兑155
第十章自九国白银协定至白银出口征税157
一 白银协定之用意157
二 白银出口征税能阻白银之外流乎159
三 欲阻白银外流非解决消费品入超问题不可163
四 外国人之言论165
第十一章公库制问题169
一 公库制之特质及其与白银问题入超问题之关系169
二中国发行制之现况173
(1)私人发行者173
(2)省市等机关发行者174
(3)外国银行发行者174
(4)中国之银行发行者174
三 多数发行制之流弊176
四 经济恐慌时银行必须收缩发行之理由178
五 集中发行之理论根据179
六公库制之利弊180
(1)公库制之利180
(2)公库制之弊183
七 实行公库制之困难184
第十二章中国此时可采用金本位乎187
一银本位之利187
(1)银本位较纸本位有保障187
(2)银本位下物价稳定188
(3)白银便于窖藏189
(4)银价有自动调节之功189
二美国购银之目的190
(1)提高物价以救济工业与农业190
(2)如何提高物价190
(3)物价提高至若何程度191
三 财政部之对策191
四 财政部亦忘白银协议之批准乎194
五 金本位乎抑虚金本位乎195
六 各国虚金本位制之崩溃196
七 中国在今日可否实行金本位制197
八 某外国银行家之建议198
九 问题不在改用金本位与否201
十 断然的处置201
第十三章自平衡税至放弃银本位203
一 平衡税与平衡贸易203
二 政府与社会之一致的行动203
三 平衡贸易之困难与以货易货205
四 决定货币贬值政策是否可以安定人心206
五 稳定外汇与稳定物价211
六 稳定物价必须管理通货214
七 中国缺乏通货管理之条件214
八 再论放弃银本位之利益215
九 再论放弃银本位之弊病217
十 折衷办法218
十一 结论219
第十四章活动本位制221
一 活动本位制之来历221
二 金本位之弱点221
三 纸本位之流弊222
四 活动本位有金本位与纸本位之利而无其弊223
五 但活动本位不适用于中国225
1939《中国之新金融政策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寅初著 1939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财政金融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
- 中国战后农业金融政策
- 1946
-
- 中国战后农业金融政策
- 中华书局
-
- 日本の金融政策
- 1993.05 岩波書店
-
- 金融政策
- 1972.06 日本経済新聞社
-
- 金融自由化と金融政策
- 1985.03 東洋経済新報社
-
- 金融政策の国際協調
- 1995.02 勁草書房
-
- 日本の金融政策
- 1984 東洋経済新報社
-
- 金融政策の理論
- 1982 東京大学出版社
-
- アメリカの金融政策
- 1883 東洋経済新報社
-
- 金融政策手册 7
- 1995
-
- 金融政策手册 5
- 1995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