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志》求取 ⇩

序言1

行政区划图3

凡例3

概述5

苏区纪略10

大事记20

卷一建置区划57

第一章建置57

第一节 沿革57

第二节 县域变迁59

第二章行政区划59

第一节 明清政区60

第二节 民国政区61

第三节 苏区政区62

第四节 解放后政区63

第三章县城 乡镇66

第一节 县城66

第二节 乡镇67

卷二 自然环境85

第一章地质85

第一节 地层85

第二节 岩浆岩86

第三节 地质构造86

第二章地貌87

第一节地貌类型87

第二节 山脉88

第三章土壤 植被92

第一节 土壤92

第二节 植被94

第四章气候96

第一节 温度96

第二节 降水98

第三节 风 气压 湿度98

第四节 日照 蒸发量99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99

第六节 物候100

第五章水文100

第一节 河流100

第二节 径流104

第六章自然资源105

第一节 植物资源105

第二节 动物资源107

第三节 矿产资源110

第四节 水力资源112

第七章 自然灾害113

卷三 人口118

第一章人口分布与变动118

第一节 人口源流118

第二节 人口分布121

第三节 人口变动122

第二章人口构成123

第一节 年龄构成123

第二节 性别构成127

第三节 职业构成129

第四节 文化构成129

第五节 民族人口构成130

第六节 姓氏构成131

第三章人口控制132

第一节 人口自然生育状况132

第二节 计划生育133

第三节 晚婚晚育135

卷四 党派群团136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于都县地方组织136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136

第二节 县委138

第三节 县党代会152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和其它党派于都地方组织154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于都地方组织154

第二节 其它党派于都地方组织156

第三章群众团体156

第一节 工人组织156

第二节 农民组织158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159

第四节 妇女组织162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164

第六节 国际友好团体166

卷五 政务167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167

第一节 县工农兵代表大会167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167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169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172

第五节 普选173

第二章政府174

第一节 人民政府174

第二节 县署 民国县政府179

第三章人民政协185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185

第二节 重要活动189

第四章政务综合191

第一节 人事191

第二节 信访200

第三节 档案201

第四节 侨务 外事203

卷六 民政205

第一章优抚205

第一节 群众优待205

第二节 国家补助206

第三节 烈士褒扬207

第四节 抚恤207

第五节 拥军优属209

第六节 支前209

第七节 安置210

第二章救济211

第一节 社会救济211

第二节 受灾救济212

第三节 收容遣送212

第三章社会福利213

第一节 慈善机构213

第二节 福利工厂213

第三节 五保户 敬老院214

第四章老区建设215

第一节 扶助制度215

第二节 扶助项目216

第五章婚姻、殡葬管理217

第一节 婚姻管理217

第二节 殡葬管理218

卷七 公安司法219

第一章人民公安219

第一节 公安机构219

第二节 社会治安219

第三节 治安行政管理221

第四节 交通安全管理223

第五节 消防224

第六节 监所225

第二章人民检察226

第一节 检察机构226

第二节 刑事检察226

第三节 法纪、经济检察227

第四节 监所检察228

第三章人民法院229

第一节 审判机构229

第二节 刑事审判229

第三节 民事审判230

第四节 经济审判230

第四章司法行政230

第一节 法制宣传230

第二节 民事调解231

第三节 律师 公证232

第五章清代和民国时期警政司法232

第一节 警政232

第二节 司法233

卷八 军事234

第一章重大战事纪略234

第一节 清代以前重要战事2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235

第三节 苏区时期战事237

第二章地方武装238

第一节 人民武装238

第二节 其他地方武装240

第三章民兵241

第一节 组织241

第二节 教育训练242

第三节 执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243

第四节 民兵代表会议243

第四章兵役244

第一节 苏区和解放后的兵役244

第二节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兵役245

第五章驻军和军事实施246

第一节 驻军246

第二节 军事实施246

卷九 农牧渔业247

第一章农业247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247

第二节 耕地与作物251

第三节 农艺农技256

第四节 农用机具261

第五节 农业管理263

第二章畜牧业266

第一节 饲养266

第二节 繁殖268

第三节 疫病防治268

第四节 畜牧管理269

第三章渔业269

第一节 鱼苗 鱼种269

第二节 养殖270

第三节 捕捞272

第四节 渔政管理273

第四章乡镇企业273

第一节 产业结构273

第二节 乡镇企业简介274

第三节 乡镇企业管理276

第五章土特产品277

第一节 农副产品277

第二节 加工产品278

卷十 林业280

第一章森林分布280

第一节 林地与蓄积量280

第二节 优势树种281

第二章营林281

第一节 采种育苗281

第二节 植树造林282

第三节 封山育林285

第四节 护林285

第三章森工286

第一节 木材采运286

第二节 木材调销与综合利用288

第四章林政管理2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89

第二节 山林权属289

第三节 林业基金管理290

第四节 林场简介290

卷十一 水利293

第一章蓄水工程293

第一节 塘坝293

第二节 水库294

第二章防洪排涝工程297

第一节 防洪297

第二节 排涝298

第三节 河道治理298

第三章灌溉工程299

第一节 引流灌溉299

第二节 机械灌概300

第三节 电力灌溉301

第四章水土保持302

第一节 水土流失302

第二节 综合治理303

第五章水利管理305

第一节 行政管理305

第二节 工程管理305

第三节 经费管理306

卷十二 工业308

第一章手工业308

第一节“三锤三匠”308

第二节 金属加工309

第三节 木竹加工309

第四节 烟丝 蚊香 鞭爆加工309

第二章采矿工业310

第一节 钨矿310

第二节 煤矿312

第三节 其他矿313

第三章机械工业314

第一节 设备制造314

第二节 机动车配件及船舶修造314

第三节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315

第四章建材工业316

第一节 石灰 砖瓦316

第二节 水泥 水泥预制件317

第五章电力工业318

第一节 发电318

第二节 供电 用电318

第六章食品加工319

第一节 制糖319

第二节 罐头 板鸭319

第三节 糕点 饮料洒酱油319

第七章轻工制造321

第一节 造纸 印刷321

第二节 陶瓷 玻璃322

第三节 纺织 缝纫322

第八章化学工业323

第一节 化肥 农药323

第二节 塑料 橡胶324

第三节 松香 松节油324

第四节 弹药 炸药325

第九章工业管理325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325

第二节 企业管理体制325

第三节经济结构326

卷十三 交通 邮电330

第一章陆运330

第一节 道路330

第二节 桥梁 渡口332

第三节 公路运输335

第四节 公路养护339

第五节 交通管理339

第二章水运341

第一节 航道341

第二节 港口 码头342

第三节 水路运输343

第四节 航政监理344

第三章邮政346

第一节 邮政机构346

第二节 分拣封发346

第三节 邮路 投递347

第四节 营业348

第四章电信350

第一节 电话350

第二节 电报351

卷十四 城乡建设353

第一章县城建设353

第一节 市政建设353

第二节 城区美化与卫生管理355

第三节 房屋建设与管理356

第四节 主要建筑物357

第二章乡镇建设358

第一节 集镇358

第二节 乡村359

第三章建筑机构与队伍360

第一节 城建机构360

第二节 建筑队伍361

第四章环境保护362

第一节 环境污染362

第二节 “三废”治理362

卷十五 商业363

第一章市场363

第一节 县城市场363

第二节 农村集市363

第二章经营体制367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367

第二节 国营商业368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369

第四节 集体商业371

第三章商品经营371

第一节 工业品经营371

第二节 食品、副食品经营373

第三节 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收购374

第四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375

第四章饮食服务业377

第一节 饮食业377

第二节 服务业378

第五章粮食379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构379

第二节 征购与销售379

第三节 储运384

第四节 加工387

第六章对外贸易389

第一节 出口商品389

第二节 出口商品生产391

卷十六 财政金融392

第一章财政392

第一节 财政体制392

第二节 财政收支394

第三节 财政监督398

第二章税务399

第一节 农业税收399

第二节 工商税收401

第三节 税收管理409

第三章金融412

第一节 金融机构412

第二节 货币415

第三节 信贷417

第四节 存款 储蓄420

第五节 基建投资管理421

第六节 债券422

第七节 保险423

卷十七 经济综合管理424

第一章计划与统计管理424

第一节 管理体制424

第二节 经济计划制订与实施425

第三节 统计428

第四节 物资供应428

第二章劳动管理429

第一节 劳动就业429

第二节 工资福利430

第三节 劳动保护与纪律432

第四节 职工精简下放434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下放434

第六节 职工退休退职435

第三章工商行政管理436

第一节 管理体制436

第二节 企业登记437

第三节 市场管理438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440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442

第六节 商标与广告管理442

第四章物价管理442

第一节 管理体制442

第二节 物价调整443

第三节 商品比价451

第四节 物价检查453

第五章 计量管理454

卷十八 教育457

第一章县学 书院 社学 学塾457

第一节 县学457

第二节 书院457

第三节 社学457

第四节 学塾458

第二章普通教育458

第一节 幼儿教育458

第二节 小学教育461

第三节 中学教育465

第三章专业、职业学校471

第一节 中等专业学校471

第二节 职业学校472

第四章成人教育474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474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475

第三节 电大 函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75

第五章教师队伍476

第一节 师资概况476

第二节 教师管理477

第三节 教师培训477

第四节 教研组织478

第六章教育行政管理478

第一节 管理体制478

第二节 经费设施480

第三节 勤工俭学481

卷十九 科学技术483

第一章科技机构与队伍483

第一节 科技机构483

第二节 科技队伍484

第二章科技服务485

第一节科技普及485

第二节 情报交流485

第三节 科技咨询485

第三章科技成果486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486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487

第三节 其它科技成果489

第四章其它科技事业489

第一节 气象测报489

第二节 水文测报490

第三节 人工降雨490

第四节 能源省耗490

卷二十 文化艺术494

第一章文化设施494

第一节 文化馆(站)俱乐部494

第二节 书店495

第三节 图书馆、室495

第四节 博物馆496

第五节 电影公司与电影放影496

第六节 戏剧班团497

第二章文学艺术500

第一节 文学创作500

第二节 戏剧 曲艺501

第三节 音乐 舞蹈502

第四节 美术 书法摄影503

第三章故事 传说505

第一节 故事505

第二节 传说515

第四章新闻519

第一节 报刊519

第二节 广播520

第三节 电视521

第四节 通讯报道521

第五章艺文522

第一节 书目522

第二节 散文 韵文524

卷二十一 文物胜迹537

第一章文物537

第一节 古遗址537

第二节 古墓葬538

第三节 古建筑538

第四节 石刻 碑刻540

第五节 革命旧址541

第六节 革命纪念建筑物544

第七节 馆藏文物544

第八节 文物保护545

第二章风景名胜548

第一节 罗田岩548

第二节 盘古山公园549

第三节 竹篙寨石洞550

第四节 皇固庵550

卷二十二 卫生 体育551

第一章卫生551

第一节 医疗设施551

第二节 医疗队伍与医术556

第三节 医药558

第四节 卫生防疫560

第五节 妇幼保健564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566

第七节 卫生事业管理567

第二章体育569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569

第二节 群众体育569

第三节 学校体育571

第四节 体育运动会573

卷二十三 风俗 宗教576

第一章风俗576

第一节 生活风俗576

第二节 生产风俗579

第三节 礼仪风俗582

第四节 时令节日586

第五节 信仰风俗588

第六节 陋习 禁忌590

第二章宗教591

第一节 佛教591

第二节 道教591

第三节 天主教592

卷二十四 方言 谣谚593

第一章方言593

第一节 语音594

第二节 同音字表602

第三节 词汇613

第四节 语法626

第二章谣谚634

第一节 歌谣634

第二节 谚语638

第三节 歇后语641

卷二十五 人物643

第一章人物传略643

第一节 古代人物643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648

第二章将军名录676

第一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县籍将军676

第二节 国民党军县籍将军680

第三章人物表681

第一节 古代县籍职官681

第二节 民国官员683

第三节 红军干部战士684

第四节 革命烈士和殉职干部694

第五节 英雄与模范701

第六节 县籍党政干部706

第七节 县籍高级科学技术人员707

文存712

历次纂修县志简况728

本志编纂始末731

县志编纂委员会、顾问、工作人员及审定单位734

1991《于都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于都县志编纂委员会著 1991 北京:新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成都县志  6(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6
1873
于都县人物志(1991.10 PDF版)
于都县人物志
1991.10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丰都县志(1991.10 PDF版)
丰都县志
1991.10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丰都县劳动志( PDF版)
丰都县劳动志
丰都县政协志(1984 PDF版)
丰都县政协志
1984
成都县志  15(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15
1873
成都县志  14(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14
1873
成都县志  12(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12
1873
成都县志  13(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13
1873
成都县志  11(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11
1873
成都县志  10(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10
1873
成都县志  9(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9
1873
成都县志  8(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8
1873
成都县志  5(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5
1873
成都县志  7(1873 PDF版)
成都县志 7
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