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学说史》求取 ⇩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著作和学说(19世纪40—60年代)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唯物史观的形成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2

一、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2

二、恩格斯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5

三、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彻底转变8

第二节 新世界观的萌芽14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4

二、《神圣家族》16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3

一、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23

二、《哲学的贫困》26

三、《共产党宣言》29

第二章唯物史观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欧洲1848年革命经验的总结33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进一步丰富33

一、对资产阶级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分析34

二、“不断革命”的内涵及其意义36

三、提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条件的思想38

四、关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的思想40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新结论42

一、揭露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42

二、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必要性45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和实质48

第三节 民族解放斗争理论的重大发展49

一、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关系的理论50

二、关于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的理论54

第三章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58

第一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建立58

一、马克思对蒲鲁东的价值理论的批判59

二、《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61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63

四、《资本论》第一卷65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67

一、狭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确立68

二、《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70

三、《工资、价格和利润》73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表述74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77

一、对资本积累过程及其性质的研究78

二、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思考80

三、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历史趋势83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中的著作和学说(19世纪70—90年代)86

第四章巴黎公社和欧洲群众性工人政党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87

第一节 总结巴黎公社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和革命的学说87

一、巴黎公社起义和马克思恩格斯对公社的支持和指导87

二、《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90

三、《法兰西内战》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的发展95

第二节 批判《哥达纲领》和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98

一、《哥达纲领》的产生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则立场98

二、全面批判《哥达纲领》,提出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理论99

第三节 批判杜林主义和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04

一、《反杜林论》的产生及其意义104

二、三版序言在《反杜林论》中的地位和作用105

三、《反杜林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部分109

第五章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完善113

第一节 关于东方社会理论113

一、《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113

二、《“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116

第二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20

一、两种生产理论121

二、婚姻家庭理论122

三、氏族理论123

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理论124

第三节《自然辩证法》126

一、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系统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26

二、揭示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辩证法129

三、自觉地用辩证法学说指导自然科学研究130

四、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31

第四节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134

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34

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138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国家的广泛传播14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传播142

一、拉法格和他的《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142

二、拉布里奥拉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144

三、李卜克内西的《论基本问题——土地问题》146

四、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147

五、梅林的《马克思传》148

第二节 狄慈根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证149

一、《人脑活动的本质》149

二、《哲学的成果》151

第三节 普列汉诺夫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证153

一、《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153

二、《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55

第四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158

一、罗莎·卢森堡的《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158

二、梅林的《保卫马克思主义》161

三、普列汉诺夫的《论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危机》162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列宁主义阶段的著作和学说(19世纪末一20世纪中叶)165

第七章 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相结合166

第一节 批判民粹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俄国国情166

一、列宁同民粹派的斗争166

二、《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168

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9

第二节 建立工人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171

一、列宁同经济主义和孟什维克主义的斗争171

二、《怎么办?》172

三、《进一步,退两步》175

第三节 创造性地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178

一、列宁同马赫主义者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斗争178

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80

三、《哲学笔记》185

第八章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192

第一节 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192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192

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7

三、〈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200

第二节 帝国主义时代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202

一、列宁发展了民主革命的理论202

二、列宁发展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206

第三节〈国家与革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10

一、恢复真正的马克思国家学说是头等重要的任务210

二、进一步论述国家的本质211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214

第九章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218

第一节 关于过渡时期经济、政治结构的分析218

一、过渡时期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218

二、〈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219

三、〈无产阶级时代的经济和政治〉221

第二节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223

一、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提出223

二、通过迂回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225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229

第三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苏联模式”的基础231

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231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33

三、〈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237

四、“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局限240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学说(20世纪30—60年代)242

第十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4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243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243

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245

三、《新民主主义论》248

四、《论联合政府》250

第二节“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252

一、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252

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253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54

四、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255

第三节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257

一、《〈共产党人〉发刊词》257

二、既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259

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最高形式261

四、《整顿党的作风》262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266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保证266

一、《论人民民主专政》266

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270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74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74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276

三、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79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282

一、《论十大关系》282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84

三、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287

第十二章实践理论和矛盾学说29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论》295

一、实践是主客观矛盾统一的基础295

二、两个飞跃是主客观矛盾统一的辩证途径297

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300

第二节 中国革命历史逻辑的理论再现:《矛盾论》301

一、矛盾学说的理论逻辑302

二、理论逻辑与客观历史逻辑的一致性306

第十三章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12

第一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12

一、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的对立312

二、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314

三、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317

四、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322

第二节 党的群众路线324

一、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325

二、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326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327

第三节 党的独立自主方针332

一、独立自主方针的含义332

二、独立自主的哲学基础334

第五篇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90年代)337

第十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338

第一节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38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33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341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343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34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344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4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5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35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357

三、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35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61

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6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36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365

第十五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67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决定的367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371

第二节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手段374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74

二、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375

三、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377

四、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379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384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384

二、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387

三、建设和改革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388

第四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390

一、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390

二、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392

三、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起来394

四、警场右,但主要是防止“左”395

第十六章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和“一国两制”的构想398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398

一、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398

二、世界上关系到全局的两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400

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03

四、建立国际新秩序是现时代的要求405

第二节“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407

一、“一国两制”设想的形成407

二、“一国两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构想41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414

第三节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416

一、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416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420

三、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423

1996《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学说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纳麒等主编 1996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讲(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讲
1990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注释(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注释
1991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读(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读
1990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委讲师团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著作选读(198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著作选读
198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资本论》难句解  第3集(1989 PDF版)
《资本论》难句解 第3集
1989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
198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  党的学说(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 党的学说
199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  哲学(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 哲学
199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史(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史
199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概说(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概说
198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讲(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讲
1990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
198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讲(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选讲
1990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