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礼俗》

民俗采风的课题——总序庄伯和2

中国宗教的内在张力——引言高寿仙15

Ⅰ、巫教礼俗22

1巫教的内容与特点23

商代以前的巫教23

商代的巫教27

周代的巫教29

巫教的基本观念33

巫教的崇拜对象35

2巫师、祭祀与巫术40

巫师41

巫师通神的工具和手段42

祭品的处理方式44

祭品的礼制化47

周代祭祀天地的仪节48

社稷祭祀50

宗庙祭祀51

巫术54

3巫教的占卜礼俗56

前兆迷信56

《山海经》中的前兆迷信57

《左传》中的前兆迷信59

梦占62

甲骨卜63

制作甲骨之仪65

卜前祝祷之仪66

贞占获兆之仪67

筮法69

成卦法与筮仪72

春秋以后卜筮的变化74

Ⅱ、儒教礼俗80

1儒教的内容与特点81

儒学与儒叫:三个层面81

儒教的形成83

汉代的儒教87

宋代以来的儒教90

儒教的基本内涵92

2儒教的祭祀仪式94

官方祭典与民间祭礼94

祭天大典96

祭孔典礼100

祭祖典礼102

Ⅲ、道教礼俗106

1道教的内容与特点107

道教的三个层面107

道教的形成110

早期道教的活动113

道教的衍化与宗派115

道教的教义与追求121

道教的崇拜体系122

2宫观庙宇与道士生活125

宫观的发展125

宫观的建筑思想与规制128

道教的庙131

神像与装饰133

宫观的组织形式134

道士出家仪式135

戒律清规137

宫观内的生活方式139

3道教的斋醮仪式140

初期的斋醮141

寇谦之对斋醮仪式的整理142

陆修静对斋醮仪式的整理143

杜光庭对斋醮仪式的整理146

宋代以来的斋醮147

斋醮仪式的基本程序149

斋前的告神仪式150

宿启仪式151

正斋中的行道仪152

拯救亡灵的仪式153

斋后的谢神仪式154

斋醮中的音乐和词章155

4道教的符签咒术156

符:符号的神秘力量156

作为神仙名册的箓158

咒:语言的神秘力量159

三山符箓:天师部符箓159

三山符箓:灵宝部符箓164

三山符箓:上清部法箓165

雷法:役使雷部诸神的咒术168

5道教的神仙之术170

辟谷与服饵170

外丹术172

内向观照:守一、内观、存想174

行气、导引和房中术176

内丹术179

Ⅳ、佛教礼俗182

1佛教的内容与特点183

佛教的创立183

佛教传入中国185

佛教的传播和普及187

佛教的盛行与宗派190

天台宗、华严宗及其判教193

禅宗与净土宗196

唐代以后的佛教198

中国佛教的三个层面199

中国佛致的教义和追求199

中国佛教的信仰系统201

2寺院与僧伽制度206

寺院的发展及像设的变化206

近代佛寺殿堂的配置208

寺院的组织形式213

出家的程序215

戒律与传戒仪式217

僧人的宗教生活222

3佛教节日与重要的佛事仪式226

佛诞节与浴佛行像226

自恣日与盂兰盆会229

成道节与腊八粥233

水陆法会234

焰口施食238

放生241

Ⅴ、犹太教、基督教礼俗与中国文化244

1犹太教在中国及其被同化245

犹太人与犹太教245

犹太教的叫义与信仰248

中国的犹太人及其宗教礼俗250

犹太人的同化254

2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礼仪之争257

基督教的创立257

基督教传人中国与唐朝的景教260

元代的也里可温教263

明清时代天主教在中国的成功与失败266

近代中国的传教与文化侵略273

太平天国的基督教及其礼俗278

3基督教的教义、制度与仪节281

教堂281

教义和信仰283

组织体制286

礼仪、圣事和节日287

Ⅵ、伊斯兰教礼俗与中国文化292

1伊斯兰教的内容与特点293

伊斯兰教的创立293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295

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早期认识297

伊斯兰教与回族299

附儒:外表的同化300

六大信仰303

2中国穆斯林的宗教义务及其礼俗305

五功305

五典312

禁忌与戒律314

婚丧习俗316

入教仪式318

3清真寺与宗教组织319

中国的清真寺及其职能319

格底目派及其组织321

依黑瓦尼派及其组织323

汉学派及其组织324

四大门宦325

Ⅶ、民间宗教礼俗328

1民间宗教的内容与特点329

作为巫教延续的民间宗教329

多神的信仰331

民间对神的态度333

民间宗教节日和集会的双重功能334

2巫术与术数336

巫术336

祈求巫术337

禳除巫术339

驱鬼巫术340

招魂巫术340

压胜巫术341

禁忌341

术数343

风水术344

算命术348

相面术351

3民间秘密宗教团体的礼俗355

民间秘密宗教团体355

组织形式357

入教仪式359

宗教功课与仪节361

信仰与神灵367

民间秘密会社中的宗教礼俗369

1994《中国宗教礼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寿仙著 1994 台湾:百观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宗教礼俗  传统中国人的信仰系统及其实态(1992 PDF版)
中国宗教礼俗 传统中国人的信仰系统及其实态
1992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化新论  宗教礼俗篇  敬天与亲人(1992 PDF版)
中国文化新论 宗教礼俗篇 敬天与亲人
1992
宗教民俗学(1982.07 PDF版)
宗教民俗学
1982.07 法蔵館
宗教と民俗学(1969.04 PDF版)
宗教と民俗学
1969.04 岩崎美術社
中国100种民间工艺美术( PDF版)
中国100种民间工艺美术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的宗教礼仪( PDF版)
中国人的宗教礼仪
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1996 PDF版)
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
1996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世俗的祭礼-中国戏曲的宗教精神(1988 PDF版)
世俗的祭礼-中国戏曲的宗教精神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中国礼俗研究(1983 PDF版)
中国礼俗研究
1983 北京:中华书局
宗教·神话·民俗(1992 PDF版)
宗教·神话·民俗
1992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礼俗(1983 PDF版)
礼俗
1983 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中国古代礼俗(1997 PDF版)
中国古代礼俗
1997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文化新论  宗教礼俗篇  敬天与亲人(1992 PDF版)
中国文化新论 宗教礼俗篇 敬天与亲人
199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丧葬礼俗(1991 PDF版)
中国丧葬礼俗
1991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礼俗(1996 PDF版)
中国古代礼俗
1996 北京: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