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的构造格局和演化》求取 ⇩

第一章大别山地质概况1

第一节 大别山南部的变质岩石单位3

一、张八岭群3

二、宿松群3

三、大别山群4

第二节 变质构造混杂岩带5

一、榴辉岩带6

二、变质蛇绿混杂岩带7

第三节 大别山北部的变质岩石单位7

一、卢镇关群7

二、佛子岭群9

三、梅山群10

第四节 大别山以北之中生代地层11

一、二叠-三叠系11

二、侏罗系11

三、白垩系11

第二章大别山构造岩石单位及其显示的构造格局13

第一节 概述13

第二节 大别山构造-岩石单位或组合14

一、前陆褶皱冲断层带和磨拉石盆地14

二、扬子大陆板块俯冲盖层19

三、扬子大陆板块俯冲基底29

四、变质构造混杂岩带33

五、复理石推覆体83

六、继承盆地以及可能存在的残留岛弧和残留弧后盆地86

第三章断层作用及其显示的构造格局89

第一节 主要韧性断层带及其显示的构造格局89

一、韧性断层岩——糜棱岩89

二、主要韧性断层92

三、韧性断层显示的构造格局96

第二节 主要脆性断层带及其显示的构造格局97

一、前陆冲断层带97

二、南冲庙(二郎河西南3km)-破凉亭-江塘冲断层带97

三、陈汉沟-太湖断裂带98

四、花凉亭水库冲断层带93

五、白帽-菖蒲-桐城冲断层带98

六、共轭状碱性岩脉带99

七、磨子潭-晓天断裂带99

八、金寨-毛坦厂-西汤池断层带101

九、顶板冲断层带101

十、脆性断层显示的构造格局103

第四章变质作用及其显示的构造格局104

第一节 俯冲盖层之一——张八岭群的变质作用105

第二节 俯冲盖层之二——宿松群范围内的变质作用106

一、绿帘角闪岩相的变质玄武岩106

二、榴辉岩相的变质岩106

第三节 俯冲基底(大别山群)范围内的变质作用108

一、角闪岩相变质岩108

二、大别山群范围内的榴辉岩和榴辉岩相变质岩的变质作用109

三、大别山群范围内绿片岩相岩石的变质作用112

第四节 变质蛇绿混杂岩带的变质作用112

一、石榴橄榄岩112

二、麻粒岩类112

第五节 弧前复理石推覆体的变质作用114

第六节 大别山区变质作用所显示的构造格局114

第五章主要侵入体及其显示的构造格局117

第一节 主要侵入体的时代117

一、司空山岩体117

二、主簿源岩体118

三、白马尖岩体119

四、沙堰岩体119

第二节 主要侵入体的地质及岩石学特征120

一、司空山岩体120

二、主簿源岩体120

三、白马尖岩体121

四、商城岩体121

五、光山县韩家庄、金寨县以南及卢镇关一带的闪长岩体121

第三节 主要侵入体的岩石化学特征121

一、一般特征121

二、主要岩石化学参数123

三、ACF图解123

四、稀土元素地球化学123

第四节 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24

第五节 岩体的数学地质分析——对应分析125

一、不同地区花岗岩的对应分析125

二、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的对应分析127

第六章郯城-庐江断裂带129

第一节 左旋平移130

第二节 不同层次断层岩130

一、糜棱岩类130

二、断层角砾岩131

第三节 与郯城-庐江断裂带运动学有关的地质证据131

一、徐-淮弧形潜造山带131

二、断裂带附近侏罗-白垩纪地层的变形133

第四节 郯城-庐江断裂带的位移133

第五节 郯城-庐江断裂带的构造演化134

第七章大别山造山带构造演化135

第一节 古大别海洋板块发育阶段(图7-1A)135

第二节 古大别海洋板块向中朝大陆板块的俯冲阶段(图7-1B)135

第三节 弧前俯冲作用进一步发展至大陆板块碰撞开始(图7-1C)135

第四节 扬子大陆板块俯冲于中朝大陆板块之下并达到100km以下的深度(图7-1D)136

第五节 深部形成的构造混杂岩(榴辉岩十蛇绿混杂岩)沿混杂带(运动面)逆冲于扬子大陆板块的基底(大别山群)和盖层(宿松群)之上(图7-1E)136

第六节 构造混杂岩带与其下之俯冲基底和盖层在后来的岩体侵入和进一步缩短过程中共同发生褶皱(图7-1F)136

第八章找矿远景138

第一节 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产138

第二节 有色金属矿产138

一、比较研究分析140

二、大地构造背景分析140

第三节 能源矿产140

参考文献142

图版147

英文摘要167

矿物符号175

1994《大别山的构造格局和演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树桐等著(安徽省合肥市户国路19号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1994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武当山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1995 PDF版)
武当山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1995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古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和成矿系统( PDF版)
古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和成矿系统
板块构造和地壳演化(1981 PDF版)
板块构造和地壳演化
1981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1998 PDF版)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
199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吉黑东部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1996 PDF版)
吉黑东部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
199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变质岩矿物和构造演变(1963 PDF版)
变质岩矿物和构造演变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雪峰山的构造性质与演化  一个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模式(1999 PDF版)
雪峰山的构造性质与演化 一个陆内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模式
1999 北京:地质出版社
太阳的构造和演化(1955 PDF版)
太阳的构造和演化
1955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1983 PDF版)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地质(1995 PDF版)
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地质
199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与形成演化(1990 PDF版)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与形成演化
1990 北京:地质出版社
大别山的儿子(1987 PDF版)
大别山的儿子
1987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祁连山大地构造与造山作用(1996 PDF版)
祁连山大地构造与造山作用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华南东部陆壳演化与铀成矿作用(1993 PDF版)
华南东部陆壳演化与铀成矿作用
1993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造山带结构与演化的现代理论和研究方法  东秦岭造山带剖析(1991 PDF版)
造山带结构与演化的现代理论和研究方法 东秦岭造山带剖析
1991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