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手册》求取 ⇩

1.气象导论1

1.1.气象1

1.1.1.地球的大气1

1.1.2.大气与气象5

1.1.3.气象学及其变迁8

1.1.4.气象与人类生活12

1.2.气象的利用与社会16

1.2.1.防灾与气象16

1.2.2.建筑物与气象18

1.2.3.大气污染与气象22

1.2.4.疾病与气象23

1.2.5.农业与气象25

1.2.6.产业与气象26

1.2.7.交通与气象28

1.2.8.海洋与气象31

1.2.9.教育与气象33

1.3.气象事业34

1.3.1.世界的气象事业34

1.3.2.日本的气象事业40

1.4.气象组织45

1.4.1.世界气象组织45

1.4.2.日本的气象组织49

1.4.3.外部团体51

2.地球与太阳55

2.1.总论55

2.1.1.问题的提出55

2.1.2.今天的知识形成以前55

2.1.3.本章内容的利用方法56

2.2.地球56

2.2.1.有关地球的物理常数56

2.2.2.地球的内部构造58

2.2.3.原始大气59

2.3太阳和太阳大气60

2.3.1.有关太阳的物理常数60

2.3.2.太阳的电磁辐射62

2.3.3.太阳的能源及其内部模型68

2.3.4.太阳表面现象70

2.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73

2.4.1.地球大气和太阳辐射73

2.4.2.太阳活动的变化与天气77

2.4.3.天文季节78

2.5.行星80

2.5.1.太阳系80

2.5.2.行星的特征81

2.5.3.行星大气83

3.大气的构造和运动85

3.1.总论85

3.1.1.问题的提出85

3.1.2.形成今天的知识以前86

3.1.3.本章内容的使用方法87

3.2.大气的层结88

3.2.1.层结的整体88

3.2.2.对流层90

3.2.3.平流层91

3.2.4.中间层、热成层、外气层92

3.2.5.臭氧层94

3.2.6.电离层95

3.2.7.超高层大气96

3.3.大气中的物质循环97

3.3.1.水的循环97

3.3.2.二氧化碳的循环100

3.3.3.气溶胶103

3.3.4.示踪物108

3.4.大气运动的尺度110

3.4.1.各种尺度的运动110

3.4.2.大尺度运动——行星尺度和天气尺度的运动113

3.4.3.中小尺度的运动114

3.4.4.微尺度现象114

3.5.大尺度现象——行星尺度现象115

3.5.1.大气的大型环流115

3.5.2.急流139

3.5.3.超长波与长波142

3.6.大尺度现象——天气尺度现象147

3.6.1.气团与锋147

3.6.2.低气压153

3.6.3.高气压156

3.6.4.中尺度扰动158

3.6.5.台风158

3.6.6.各种热带扰动164

3.7.中尺度现象166

3.7.1.暴雨166

3.7.2.雪暴171

3.7.3.低空急流173

3.8.小尺度现象175

3.8.1.海陆风175

3.8.2.山谷风177

3.8.3.局地风179

3.8.4.焚风与布拉风180

3.8.5.雷雨182

3.8.6.龙卷风185

3.8.7.热岛186

3.9.微尺度现象189

3.9.1.大气边界层189

3.9.2.大气湍流194

3.9.3.大气中的扩散195

3.9.4.高层建筑风198

4.气候及其变化201

4.1.总论201

4.2.世界的气侯204

4.3.日本的气侯212

4.4.局地气候和小气侯217

4.4.1.地形与气侯217

4.4.2.地表状态与气候219

4.4.3.城市气候220

4.4.4.微气候223

4.5.气候变化223

4.5.1.气候变化的实态224

4.5.2.地质时代的气侯228

4.5.3.历史时代的气侯229

4.5.4.小冰期的气侯231

4.5.5.异常天侯和近年的气候变化232

4.5.6.气候变化的原因236

4.5.7.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239

4.5.8.气候模拟243

5.气象仪器246

5.1.总论246

5.1.1.什么叫测定246

5.1.2.侧定量的变换247

5.1.3.遥感248

5.1.4.测定值的传递248

5.2.仪器的各种性质249

5.2.1.精度249

5.2.2.灵敏度250

5.2.3.示差与偏差251

5.2.4.动特性和时间常数252

5.2.5.频率响应256

5.3.气象仪器入门259

5.3.1.气压表259

5.3.2.温度表263

5.3.3.湿度表268

5.3.4.风向仪、风速表274

5.3.5.观测降水和蒸发的仪器278

5.3.6.观测云和能见度的仪器287

5.3.7.日射表、辐射表、日照计294

5.3.8.气象雷达301

5.3.9.高空观测仪器304

5.3.10.低空观测仪器316

5.4.气象观测系统319

5.4.1.地面气象观测装置319

5.4.2.地区气象观测系统320

5.4.3.海洋浮标自动气象观测系统322

5.4.4.雷达324

5.4.5.自动气象仪328

5.4.6.气象火箭331

5.4.7.气象卫星333

5.4.8.其它340

6.气象观测342

6.1.总论342

6.1.1.什么叫气象观测342

6.1.2.观测所的场地343

6.1.3.观测方法344

6.2.地面气象观测349

6.2.1.气压的观测方法349

6.2.2.气温的观测方法351

6.2.3.湿度的观测方法353

6.2.4.地面风的观测方法355

6.2.5.降水量和积雪深度的观测方法357

6.2.6.云的观测359

6.2.7.大气现象和天气的观测362

6.2.8.其它观测363

6.3.气象雷达观测365

6.3.1.雷达观测的基础365

6.3.2.雷达使用的基础369

6.3.3.特种雷达372

6.4.高山气象观测374

6.4.1.与地面气象观测的差别374

6.4.2.云的观侧374

6.4.3.大气现象的观测376

6.4.4.气压的观测方法378

6.4.5.其它观测379

6.5.海上气象观测379

6.5.1.与地面气象观测的差别379

6.5.2.气压的观测方法380

6.5.3.风的观测方法381

6.5.4.波浪的观测方法383

6.5.5.海面水温的观测方法385

6.5.6.其它观测385

6.6.航空气象观测387

6.6.1.机场观测387

6.6.2.飞机观测390

6.7.高空气象观测392

6.7.1.高空风的观测方法392

6.7.2.高空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394

6.8.超高层气象观测399

6.8.1.直接测定399

6.8.2.间接测定402

6.9.特殊气象观测403

6.9.1.大气电403

6.9.2.气溶胶404

6.9.3.大气污染物质406

6.9.4.大气臭氧407

6.9.5.云和降水409

6.9.6.其它412

6.10.气象卫星观测413

6.10.1.静止气象卫星414

6.10.2.极轨气象卫星418

6.10.3.气象卫星资料的获取方法422

6.11.观测网422

6.11.1.观测网密度422

6.11.2.地面气象观测网424

6.11.3.高空气象观测网426

6.11.4.雷达气象观测网429

6.11.5.局地气象观测网430

6.11.6.观测资料的自动处理432

7.天气图的制作方法和利用434

7.1.总论434

7.2.天气图分析符号435

7.2.1.天气符号436

7.2.2.地面气象通报形式437

7.2.3.高空气象通报形式440

7.2.4.天气图分析符号443

7.2.5.填图446

7.3.天气图的种类和读法447

7.3.1.地面天气图及其读法447

7.3.2.高空天气图及其读法455

7.3.3.高空平均天气图及其读法461

7.3.4.预报天气图的种类464

7.3.5.传真(FAX)广播一览表467

7.4.天气图的制作方法467

7.4.1.地面天气图的制作方法467

7.4.2.高空天气图的制作方法470

7.4.3.无线电气象通报和利用471

8.最近的天气预报及其利用方法474

8.1.总论474

8.1.1.预报的意义474

8.1.2.预报方法的变迁476

8.1.3.制作预报的方法477

8.1.4.预报的传送方法和使用方法479

8.2.数值预报481

8.2.1.什么叫数值预报481

8.2.2.大气的数值模式483

8.2.3.数值预报的现状488

8.3.短时间预报490

8.3.1.短时间预报的目的和方法490

8.3.2.雨量的短时间预报492

8.4.短期预报496

8.4.1.短期预报的技术及其变迁496

8.4.2.天气翻译的技术499

8.4.3.短期预报的发布形式503

8.5.延长预报(一周预报)505

8.5.1.一周预报的预报技术506

8.5.2.天气的翻译510

8.5.3.一周预报的发表形式511

8.6.长期预报511

8.6.1.长期预报的目的和意义512

8.6.2.长期预报的变迁516

8.6.3.长期预报的方法517

8.7.天气预报的利用518

8.7.1.天气预报的精度518

8.7.2.预报的利用效果523

9.气象理论525

9.1.总论525

9.1.1.气象理论的分类与特征525

9.1.2.气象理论的变迁528

9.2.气象辐射学532

9.2.1.什么叫气象辐射532

9.2.2.辐射的传递533

9.2.3.太阳短波辐射536

9.2.4.地球、大气的长波辐射539

9.2.5.气象辐射与大气运动541

9.3.气象热力学546

9.3.1.热力学过程及其方程式546

9.3.2.热力图一览553

9.4.动力气象学555

9.4.1.大气的运动及其方程式555

9.4.2.力学的不稳定性和大气中的扰动561

9.4.3.湿空气动力学565

9.5.大气湍流569

9.5.1.湍流的发生与发展569

9.5.2.物理量的铅直输送574

9.5.3.大气湍流的构造578

9.6.云与降水的物理582

9.6.1.气溶胶的特性582

9.6.2.云滴与冰晶的生成584

9.6.3.雨滴与雪晶的生成587

9.6.4.云与降水的力学588

9.6.5.降水与雷达590

9.6.6.雪冰的物理591

9.7.大气化学593

9.7.1.大气化学现象一览593

9.7.2.化学物质的循环594

9.7.3.降水化学595

9.7.4.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597

9.8.大气电599

9.8.1.大气电现象一览599

9.8.2.气溶胶与电600

9.8.3.雷与降水的电601

9.8.4.高层大气的电604

9.9.气象光学605

9.9.1.气象光学现象一览605

9.9.2.虹608

9.10.气象声学609

9.10.1.气象声学现象一览609

9.10.2.声音的传播610

10.气象实验612

10.1.总论612

10.1.1.气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612

10.1.2.各种气象实验613

10.2.运用计算机作模拟实验617

10.2.1.大型环流、台风、海陆风等的数值实验617

10.2.2.降水现象等的数值实验621

10.3.室内的模式实验623

10.3.1.风洞实验623

10.3.2.大型环流等的转盘实验627

10.3.3.降水现象等的室内实验629

10.4.野外实验633

10.4.1.人工降雨(降雪)的变迁及现状633

10.4.2.气象的人工调节636

10.4.3.使用示踪物的扩散实验638

10.5.比较简单的气象实验643

10.5.1.风速变动的记录643

10.5.2.凝结核数644

10.5.3.水槽实验645

10.5.4.其它646

11.生活与气象648

11.1.总论648

11.1.1.什么叫生活与气象648

11.1.2.有助于进一步加深认识的参考读物649

11.2.体感与衣服652

11.2.1.体温调节与衣服652

11.2.2.体感温度的表现方法654

11.2.3.体感与气候656

11.3.健康与气象659

11.3.1.气象病659

11.3.2.季节病660

11.3.3.气候适应662

11.4.建筑与气象664

11.4.1.气侯风土与住宅样式的变迁664

11.4.2.室内气侯665

11.4.3.暖房与防寒设计668

11.4.4.冷房与防暑设计671

11.5.太阳热的利用673

11.5.1.从能源角度看太阳热的特性673

11.5.2.日射受热量分布674

11.5.3.集热675

11.5.4.太阳温室678

11.6.水资源与气象679

11.6.1.水的循环679

11.6.2.日本的水资源68

11.6.3.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气象683

11.7.气候与文明686

11.7.1.气候与文明686

11.7.2.气象事变、气侯变化与历史688

11.8.生物与气象690

11.8.1.生物的生态与气象、气候690

11.8.2.生物季节691

11.9.火灾与气象693

11.9.1.火灾的发生与气象以及气象情报693

11.9.2.伴随火灾的气象现象695

11.10.设计、计划与气象697

11.10.1.计划与气象697

11.10.2.高层建筑的耐风设计698

11.10.3.建筑物的设计与气象702

11.10.4.水坝的建设与气象704

11.10.5.原子能发电站的计划与气象705

12.产业与气象708

12.1.总论708

12.2.农业与气象710

12.2.1.植物与气象710

12.2.2.农作物与气象715

12.2.3.温室与气象719

12.2.4.水与气象721

12.2.5.土壤水分与气象723

12.2.6.病虫害与气象725

12.3.林业与气象728

12.3.1.树木与气象、气候728

12.3.2.森林的气象、气候731

12.3.3.森林的气象灾害733

12.4.工业与气象736

12.4.1.工业与气象736

12.4.2.车间内的气候739

12.4.3.工厂设计、计划与气候743

12.5.电力与气象746

12.5.1.电力与气象746

12.5.2.水力发电与气象748

12.6.其它产业与气象750

12.6.1.渔业与气象750

12.6.2.商业与气象753

12.6.3.货易与气象、气候755

12.6.4.娱乐业与气象757

12.6.5.其它759

13.交通与气象762

13.1.总论762

13.1.1.交通与气象的关系762

13.1.2.铁路气象业务762

13.1.3.航空气象业务763

13.1.4.海上气象业务765

13.2.陆地交通与气象766

13.2.1.铁路与气象766

13.2.2.公路交通与气象769

13.3.航空气象770

13.3.1.航空必要的气象要素770

13.3.2.湍流772

13.3.3.飞行方式与气象777

13.3.4.视程与云幂779

13.3.5.航空气象预报781

13.3.6.经济飞行与气象784

13.4.海上交通与气象786

13.4.1.波浪情报的通报和利用786

13.4.2.外洋波浪791

13.4.3.沿岸波浪793

13.4.4.波浪预报797

13.4.5.台风与波浪801

13.4.6.经济航运与气象803

14.污染与气象806

14.1.总论806

14.1.1.环境浓度与气象806

14.1.2.大气污染气象808

14.2.大气污染物质的测定812

14.2.1.对象尺度和测定网812

14.2.2.各种污染物质与观测方法815

14.3.日本的大气污染818

14.3.1.日本大气污染的变迁818

14.3.2.法规的变迁820

14.4.世界的大气污染823

14.4.1.世界大气污染的现状823

14.4.2.应引起注意的污染物质826

14.5.大气中污染物质的动静828

14.5.1.污染物质的平流扩散828

14.5.2.光化学烟雾、酸雨831

14.5.3.污染物质的清除835

14.6.扩散模式837

14.6.1.各种扩散的模式837

14.6.2.计算机的模式实验及其利用843

14.7.大气污染的预报与控制846

14.7.1.大气污染气象业务846

14.7.2.大气污染的控制850

14.8.环境评定851

14.8.1.环境评定的方法851

14.8.2.今后的问题855

15.防灾与气象857

15.1.总论857

15.1.1.气象灾害的种类857

15.1.2.防灾与法律861

15.1.3.防灾服务863

15.2.风害867

15.2.1.强风压引起的灾害867

15.2.2.强风挟带作用引起的灾害869

15.2.3.防止风害的对策870

15.3.盐害871

15.3.1.盐害(盐风害,潮风害)871

15.3.2.盐害的发生及其防止871

15.3.3.盐雪害(低温季节盐害)872

15.4.高潮害874

15.4.1.高潮的发生874

15.4.2.高潮害及其预防对策877

15.5.水害879

15.5.1.水害的种类879

15.5.2.近年来水害的特征880

15.5.3.水害的发生及其对策880

15.6.冰雪害884

15.6.1.积雪负荷造成的灾害884

15.6.2.雪崩885

15.6.3.融雪害886

15.6.4.积雪、积冰害887

15.7.冻、霜害888

15.7.1.霜害与冻害888

15.7.2.霜害的发生与时期889

15.7.3.防止冻、霜害(防霜对策)891

15.8.雹、雷害892

15.8.1.雹灾与雷害892

15.8.2.雹的成因892

15.8.3.雷的成因894

15.8.4.雹灾、雷灾的防止894

15.9.冷害895

15.9.1.什么叫冷害896

15.9.2.探索过去冷害的实情896

15.9.3.冷害的三种类型897

15.9.4.冷害气象的两种类型899

15.10.干害901

15.10.1.什么叫干害901

15.10.2.干旱与雨量901

15.10.3.容易受干害的植物生育期904

15.11.波浪害904

15.11.1.海上波浪害904

15.11.2.沿岸波浪害906

15.12.其它灾害907

15.12.1.雾害908

15.12.2.海冰害910

16.气象教育911

16.1.总论911

16.2.小学气象教育913

16.2.1.小学理科中的气象内容913

16.2.2.气象领域的指导目标和内容914

16.2.3.指导计划和具体开展示例917

16.3.初中气象教育921

16.3.1.初中理科中的气象内容921

16.3.2.气象领域的指导目标和内容923

16.3.3.指导计划与具体开展示例926

16.4.高中气象教育927

16.4.1.高中理科中的气象内容927

16.4.2.气象领域的结构化928

16.4.3.气象领域的指导目标和内容931

16.4.4.指导计划与具体开展示例933

16.5.气象的高等专业教育940

16.5.1.大学、研究生院气象教育的现状940

16.5.2.基础课程与参考资料942

16.6.气象的社会教育945

17.气象资料及其利用950

17.1.总论950

17.2.日本国内的气象资料953

17.2.1.国内的气象资料和获取方法953

17.2.2.国内主要地点的气候值960

17.3.外国的气象资料964

17.3.1.外国气象资料的种类和获取方法964

17.3.2.外国主要地点的气候值965

17.4.气象资料的使用方法965

17.4.1.气象统计值的名称和内容965

17.4.2.气象统计值的种类和性质975

17.4.3.气象统计值的一般使用方法978

17.4.4.风的资料及其使用980

17.4.5.气温的资料及其应用983

17.4.6.降水量的资料及其使用987

17.4.7.各种灾害的资料及其利用991

17.4.8.大气污染的资料及其利用994

17.4.9.气象卫星的资料及其利用999

17.4.10.气象潮的资料及其利用1004

17.4.11.特别观测的资料及其利用1007

1985《气象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气象手册》编委会编;郭殿福等译 1985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编农业气象手册(1985 PDF版)
新编农业气象手册
1985 北京:农业出版社
飞行员用气象手册(1951 PDF版)
飞行员用气象手册
195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训练部
气象预报工作平台使用手册( PDF版)
气象预报工作平台使用手册
第二炮兵气象预报员手册(1994 PDF版)
第二炮兵气象预报员手册
1994 北京:气象出版社
空军气象探空工作手册(1998.12 PDF版)
空军气象探空工作手册
1998.12 空军司令部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党务工作手册(1998 PDF版)
中国气象局党务工作手册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气象(1985 PDF版)
气象
1985 北京:气象出版社
气象部门审计工作手册(1995 PDF版)
气象部门审计工作手册
1995 北京:气象出版社
地面气象电码手册(1999 PDF版)
地面气象电码手册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安徽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手册(1998 PDF版)
安徽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手册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湖北省防汛气象服务手册(1997 PDF版)
湖北省防汛气象服务手册
1997 北京:气象出版社
气象专业服务手册(1993 PDF版)
气象专业服务手册
1993 北京:气象出版社
气象卫星业务产品释用手册(1999 PDF版)
气象卫星业务产品释用手册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农村气象手册(1975 PDF版)
农村气象手册
1975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气象仪器手册(1986 PDF版)
气象仪器手册
1986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