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寒农业理论与发展研究》求取 ⇩

第一篇 导论1

1 中国高寒农业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1

1.1 基本背景1

1.1.1 世界农业的主要成就与面临的挑战1

1.1.2 中国农业的成就与思考5

1.2 问题的提出6

1.2.1 中国高寒区域的极端特殊性6

1.2.2 高寒农牧业地位重要,但发展上全面滞后7

1.2.3 研究中国高寒农业的重大意义8

1.3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和方法10

1.3.1 基本思路10

1.3.2 基本内容11

1.3.3 基本方法11

2 中国高寒农业历史考察和研究概况13

2.1 中国区域发展背景13

2.2 中国区域农业研究概况15

2.2.1 东部地区15

2.2.2 中西部地区17

2.3 中国高寒农业历史实践18

2.4 中国高寒农业研究概况19

第二篇 中国高寒农业的概念、特征与类型19

3 区域界定和环境特征分析23

3.1 区域界定23

3.1.1 依据23

3.1.2 中国高寒农业区匡定26

3.2 区域资源环境特征27

3.2.1 高寒生态圈27

3.2.2 社会资源32

3.2.3 延伸资源35

3.2.4 综合评价36

4 中国高寒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理论分析37

4.1 概念及内涵37

4.1.1 由来37

4.1.2 定义37

4.1.3 内涵38

4.2 中国高寒农业的特征39

4.2.1 结构特征39

4.2.2 发展特征40

4.3 基本任务41

4.4 理论分析42

4.4.1 出发点—实事求是42

4.4.2 弹性理论与外力促动发展42

4.4.3 阶段演替理论与逐阶段发展44

4.4.4 倾斜发展理论与非平衡发展45

4.4.5 增长极理论与突破发展45

4.4.6 系统结构整合原理与创新发展46

4.4.7 后发展优势与加速发展46

4.4.8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与协调发展47

4.4.9 小结47

5 中国高寒农业区域类型划分48

5.1 区类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方法48

5.1.1 区类划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48

5.1.2 中国高寒农业区类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48

5.2 分区方案55

5.3 分区概述55

5.3.1 高原亚热带(Ⅰ)55

5.3.2 高原温带(Ⅱ)55

5.3.3 高原亚寒带(Ⅲ)59

5.3.4 高原寒带(Ⅳ)60

第三篇 发展决择—战略、道路与模式62

6 历史、现状与发展阶段研究62

6.1 历史62

6.1.1 西藏62

6.1.2 青海64

6.2 发展现状65

6.2.1 概况65

6.2.2 农业现代化水平67

6.2.3 农业生产效率70

6.2.4 问题及困境80

6.3 行业发展水平83

6.3.1 种植业格局83

6.3.2 畜牧业格局86

6.3.3 林业格局93

6.3.4 渔业格局96

6.4 发展阶段97

6.4.1 发展阶段判断的一般标准97

6.4.2 发展阶段判断99

7 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及承载力研究103

7.1 土地生产潜力层次结构及模型103

7.1.1 层次结构103

7.1.2 模型104

7.2 一般估算方法106

7.2.1 光合生产潜力106

7.2.2 光温生产潜力107

7.2.3 光温水生产潜力109

7.2.4 光温水土生产潜力110

7.2.5 草地生产潜力111

7.3 方法选择与参数取值111

7.3.1 方法选择111

7.3.2 参数取值及订正112

7.4 土地生产潜力121

7.4.1 耕地生产潜力121

7.4.2 草地生产潜力126

7.4.3 林地开发潜力130

7.5 土地承载量133

7.5.1 方法及参数确定133

7.5.2 草地载畜量138

7.5.3 农林副产品载畜量140

7.5.4 土地人口承载量143

7.5.5 人地关系展望与思考149

8 中国高寒农业发展战略构想152

8.1 战略思想152

8.2 战略目标152

8.2.1 人口预测153

8.2.2 系统需求161

8.2.3 发展目标163

8.3 战略步骤166

8.3.1 积蓄力量阶段166

8.3.2 起飞发展阶段168

8.3.3 全面稳定发展阶段168

8.4 战略重点169

8.4.1 产业战略重点169

8.4.2 区位战略重点174

8.4.3 科教人文因素175

8.5 战略措施177

8.5.1 宏观诱导和行政手段并举,尽早改变单一农业结构177

8.5.2 增加投入,内涵挖潜为主,积极推进粮食生产178

8.5.3 积极推进农区畜牧业180

8.5.4 不失时机地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中心的农村工业182

8.5.5 强化优质意识,尽快建成优质农业体系183

8.5.6 维护和改善中国高寒生态环境,发展有特色的高寒农业旅游业和生态产业184

8.5.7 实抓教育,不断提高民族素质,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农牧业发展186

8.5.8 强化人口控制措施,使人地关系协调发展187

9 中国高寒农业发展道路188

9.1 选择道路的依据188

9.1.1 符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188

9.1.2 适合区情188

9.1.3 与发展战略相一致189

9.2 发展道路190

9.2.1 资源要素组合方式—非均衡配置190

9.2.2 起飞条件与时间选择191

9.2.3 正确面对高寒生态圈193

9.2.4 要加速发展,但不能超越演进194

9.2.5 外援动力具有特殊意义195

9.2.6 总体描述196

9.3 实现发展道路的对策197

9.3.1 高寒生态圈重在维护,贵在建设197

9.3.2 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组建农牧业发展基地198

9.3.3 借助外力推动,加速农业发展阶段演替199

9.3.4 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200

9.3.5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200

9.4 行业发展道路201

9.4.1 种植业—内涵挖潜为主201

9.4.2 畜牧业—良性集约化201

9.4.3 林业—生态安全型202

9.4.4 渔业—资源平衡开发型202

9.4.5 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化202

9.4.6 科技进步—嫁接型203

10 中国高寒农业发展模式204

10.1 总体发展模式204

10.1.1 历史及现实模式评判204

10.1.2 总体描述205

10.2 阶段发展模式205

10.2.1 积蓄力量阶段—“调整预热”模式206

10.2.2 起飞发展阶段—高投入重点突破发展模式207

10.2.3 全面稳定发展阶段—依托于科技的全面发展型模式207

10.3 行业发展模式208

10.3.1 种植业—内涵挖潜为主的集约化模式208

10.3.2 畜牧业—重点突破与区间协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213

10.3.3 林业—生态安全型模式216

10.3.4 渔业—资源平衡开发型模式217

10.3.5 农产品加工业—有重点、多层次、稳步推进的特色开发模式217

10.3.6 高寒生态环境建设—由保护走向重建的多技术层次相结合模式219

10.3.7 科技进步—以引进为主,引进与研究、创新相结合的模式220

10.4 区位发展模式221

10.4.1 青东黄湟区—以内涵挖潜为主的“基地型”发展模式221

10.4.2 西藏—江两河区—以科技为依托的综合开发模式222

10.4.3 柴达木区—内涵与外延挖潜并举的“绿州农业”模式223

10.4.4 环青海湖区—开发与生态维护相结合,处延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223

10.4.5 三江流域区—生态维护型综合发展模式223

10.4.6 高原中部区—生态牧业发展模式224

第四篇 实例研究225

11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综合试验示范研究225

11.1 农业资源特点225

11.2 项目组建及总体思路228

11.2.1 项目组建228

11.2.2 总体思路与模式229

11.2.3 项目内容229

11.3 产业发展探索230

11.3.1 高效、优质种植业230

11.3.2 农区畜牧业234

11.3.3 农产品加工业241

11.3.4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243

11.3.5 人才培训244

12 结论与讨论247

12.1 结论247

12.1.1 概念、特征、类型247

12.1.2 中国高寒农业理论分析248

12.1.3 现状水平与发展阶段248

12.1.4 资源生产潜力250

12.1.5 土地承载量251

12.1.6 发展战略252

12.1.7 发展道路253

12.1.8 发展模式254

12.1.9 实例研究255

12.2 讨论255

参考文献257

1999《中国高寒农业理论与发展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正礼等著 1999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 PDF版)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997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研究( PDF版)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研究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研究( PDF版)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研究
地理研究与发展  《地理研究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1993 PDF版)
地理研究与发展 《地理研究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1993 香港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研究(1994 PDF版)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研究
1994
淮水、农业与社会发展研究( PDF版)
淮水、农业与社会发展研究
西南农业发展与战略研究(1991 PDF版)
西南农业发展与战略研究
1991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上海农业发展研究(1990 PDF版)
上海农业发展研究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产业价格学原理(1991 PDF版)
产业价格学原理
1991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1998 PDF版)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1998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国外农业发展研究(1996 PDF版)
国外农业发展研究
1996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1994 PDF版)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
1994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1998 PDF版)
当代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
1998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改革与农村发展研究(1997 PDF版)
农业改革与农村发展研究
1997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国外农业发展战略研究(1983 PDF版)
国外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1983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