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企业财务会计实务指导》求取 ⇩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体系1

一、改革现行财务会计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1

二、借鉴国际惯例,改革我国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7

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指导思想8

借鉴国际惯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体系9

新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11

执行新制度应处理的几个关系12

第二节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企业财务通则14

一、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4

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14

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办法15

改革固定资产折旧制度16

改革成本管理制度17

改革企业利润分配制度19

建立新的企业财务指标体系20

二、企业财务通则及财务制度结构体系20

第三节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企业会计准则21

一、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1

统一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标准和处理原则21

统一了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原则22

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2

改革了会计平衡公式23

统一了会计记帐方法23

采用了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体系24

二、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结构体系24

第二章资本金制度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26

第一节企业资本金制度的建立26

一、资本金的概念26

二、法定资本金27

三、资本金的分类28

四、资本金的筹集方式及具体要求29

资本金的筹集方式29

筹集资本金的具体要求29

筹集资本金的时间规定30

企业资本金的验证30

五、投资者的权利、义务及责任31

投资者的权利、义务31

投资者在出资中应承担的责任及违约处罚31

第二节所有者权益的核算32

一、所有者权益的一般概念32

二、实收资本的核算33

“实收资本”科目在核算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33

各类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33

“实收资本”的计价核算35

三、资本公积金的分类及核算37

资本公积金的分类37

资本公积金的核算38

四、留存收益的分类与核算40

盈余公积的分类与核算40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40

第三节建立资本金制度带来财务会计管理的新变化42

一、对现有国有企业资本金的界定42

二、对国有企业各项专用基金结余的处理42

三、资金管理制度的相应调整45

第三章企业负债的核算47

第一节企业负债47

一、负债的定义47

二、引入负债概念的重要意义48

三、负债的基本特点49

四、负债的内容与分类50

第二节流动负债的内容与核算51

一、流动负债的内容与分类51

二、应付金额肯定的流动负债的核算53

短期借款的核算53

应付票据的核算53

应付帐款和预收帐款的核算56

其他应付款的核算58

三、应付金额须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动负债的核算59

应交税金的核算59

应付利润的核算60

其他应交款的核算60

待扣税金的核算60

应付工资的核算62

应付福利费的核算63

四、预提费用的核算63

第三节长期负债的计价与核算64

一、长期负债的概念64

二、长期借款的计价与核算65

三、应付债券的计价与核算68

四、长期应付款的核算73

第四章流动资产管理与存货核算74

第一节货币资金及应收预付款项74

货币资金74

应收款项75

预付帐款76

待摊费用76

第二节坏帐损失及坏帐准备76

一、坏帐损失的界定76

二、坏帐损失的财务会计处理77

坏帐备抵法77

直接核销法80

第三节存货计价与核算81

一、存货的范围81

存货的定义81

存货范围的确定81

二、存货帐面实物数量的确定82

定期盘存法82

帐面盘存法82

三、存货入帐的计价82

四、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83

先进先出法84

后进先出法85

加权平均法86

移动平均法87

个别计价法88

五、存货盘盈盘亏和价格调整的处理89

存货盘盈89

存货盘亏和毁损89

材料途中损耗89

存货价格调整90

第四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90

一、包装物的摊销90

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91

三、新制度对“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核算的调整92

第五节短期投资93

一、短期投资的定义93

二、短期投资的计价93

三、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94

四、短期投资购入的核算94

五、短期投资出售的核算96

第五章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98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计价98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改革98

固定资产的特征98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改革98

二、固定资产的标准与分类100

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100

固定资产的分类101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102

计价标准103

计价原则103

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104

第二节固定资产增减与投出业务的核算106

一、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设置106

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107

购入固定资产107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108

出包固定资产建造工程109

投资转入固定资产109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109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110

盘盈的固定资产110

三、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110

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报废和毁损110

固定资产盘亏111

四、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核算112

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113

一、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影响因素113

固定资产折旧的一般含义113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113

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改革114

计提折旧范围114

折旧分类115

折旧年限116

折旧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17

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18

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118

快速折旧法119

折旧方法比较121

计提折旧的核算122

四、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核算122

第四节在建工程的核算123

一、在建工程的范围与计价123

在建工程的范围123

在建工程的计价124

二、在建工程支出与收入的核算124

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124

在建工程试运转发生的收入与支出124

三、在建工程已形成固定资产的核算125

交付使用并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125

虽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125

第六章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的核算126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内涵与特点126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126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127

土地使用权127

非专利技术127

专利权128

商标权128

著作权128

商誉128

三、无形资产的特点129

非实体性129

效益性129

效益不确定性129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计价130

一、无形资产的计价原则130

二、无形资产的评估要求131

第三节无形资产的核算132

一、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132

二、无形资产转让的核算134

三、无形资产投资的核算137

用已入帐的无形资产向外投资137

用未入帐的无形资产向外投资138

四、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139

第四节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140

一、递延资产的核算140

递延资产的内容140

递延资产的核算141

二、其他资产的核算142

其他资产的内容142

其他资产的核算142

第七章长期投资的核算144

第一节长期投资核算制度的改革144

一、长期投资的分类144

长期投资的特点144

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区分界限145

长期投资的分类145

二、长期投资核算的改革146

改革的主要内容146

新老帐务的衔接方法146

第二节债券投资的核算148

一、债券投资的记帐时间和入帐价值149

记帐时间149

入帐价值149

二、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149

债券形成溢价或折价的因素149

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150

三、债券投资收益的确认152

第三节股票投资的核算155

一、股票购入的核算155

二、股票投资入帐后的成本法和权益法156

三、股利收益的确认159

第四节其他投资的核算160

一、其他投资核算的改革160

二、投出资产的核算161

投出资产时的帐务处理161

其他投资收益的确认161

三、评估确定资产价值与帐面价值差额的处理162

四、其他投资收回的核算163

第八章成本费用的核算与制造成本法164

第一节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改革164

一、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64

二、实行“制造成本法”的意义170

三、“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171

两种方法的不同点171

两种方法的相同点172

四、两种成本计算法对损益表的影响173

五、“制造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176

第二节成本费用的界定176

一、筹建支出与营业支出177

筹建支出包括的项目177

筹建期的起讫时间177

新制度有关筹建支出的规定178

二、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179

制造费用项目179

管理费用项目180

三、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181

四、摊提费用与递延费用182

摊提费用182

递延费用183

第三节成本的计算与分配184

一、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184

二、成本计算公式184

三、在产品的计量与计价187

在产品数量的确定187

在产品的计价188

四、制造费用的分配189

第四节成本费用的核算191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191

二、生产成本科目的核算191

基本生产成本的核算192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194

三、制造费用科目的核算197

四、期间费用科目的核算198

“产品销售费用”科目198

“管理费用”科目200

“财务费用”科目200

第九章销售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201

第一节销售收入的确认与核算201

一、销售收入的组成及管理201

产品销售收入的组成内容及管理201

其他销售收入的组成内容及变化202

二、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203

销售收入确认的一般原则203

不同销售方式下销售收入确认的具体规定203

三、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折扣的处理205

销售净收入205

销售退回205

销售折让206

销售折扣206

四、销售和相关科目的设置及会计处理207

销售及相关科目的调整变化207

主要会计事项举例210

第二节利润总额的构成与计算211

一、改革前后利润总额构成项目的变化212

计算公式的变化212

利润总额项目构成的变化213

应注意的几个核算原则214

二、投资净收益的处理217

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217

投资收益的处理218

投资收益科目的设置218

三、营业外收支项目的调整219

营业外收入的项目变化219

营业外支出的项目变化220

营业外收支科目的设置与运用221

四、利润结转方法及主要会计事项举例222

第三节利润分配的核算224

一、税前利润分配224

二、税后利润分配228

利润分配顺序228

盈余公积228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31

三、“利润分配”科目的设置及核算231

第十章涉外业务与外币核算235

第一节涉外业务的内容和核算特点235

一、涉外业务的内容235

吸引外资236

对外贸易237

二、涉外业务的核算特点237

成本管理方面237

财产管理方面237

货币计价方面238

结算业务方面238

会计科目方面239

凭证帐簿报表方面239

第二节外汇业务的核算239

一、外汇及汇率239

外汇与外汇额度239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241

二、记帐本位币的选择242

外币243

记帐本位币243

三、涉外业务的计价方式和结算方式244

涉外业务的计价方式244

涉外业务的结算方式245

四、外币核算248

外币业务的折算248

统一记帐汇率248

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248

资本金折算及会计处理250

五、汇兑损益253

汇兑损益的确认254

汇兑损益的计算255

汇兑损益的财务会计处理255

六、调剂外币业务的核算255

调出外汇256

调进外汇256

七、部分吸引外资的核算259

国外借款259

补偿贸易261

第十一章财务报告与会计报表的编制263

第一节财务报表体系的改革263

一、传统财务报表体系的缺陷263

二、新财务报表体系的主要内容265

三、新的财务报表体系及特点265

第二节新会计报表制度266

一、会计报表的种类266

二、会计报表的编制依据和编报要求266

编制依据266

编报要求267

三、新工业企业会计报表的适用范围和报送时间267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268

一、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作用268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268

三、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270

四、资产负债表与原资金平衡表比较274

五、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274

第四节损益表278

一、损益表的性质和作用278

二、损益表的结构281

三、损益表的编制方法282

四、损益表的附表284

利润分配表284

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286

第五节财务状况变动表287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性质和作用287

二、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基础288

三、影响营运资金变化项目的区分289

四、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结构290

五、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方法291

第六节合并会计报表299

一、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299

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300

第七节财务情况说明书302

一、编写财务情况书和会计报表附注的意义302

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303

三、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303

第十二章企业财务评价305

第一节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作用、方法305

一、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的意义305

二、企业财务评价制度的改革306

三、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307

第二节企业财务结构评价及其指标体系308

一、资产负债比率(简称负债比率)309

二、资本负债比率(或称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310

三、固定比率(或称固定资产对股东权益比率)310

四、流动资产比率310

五、固定资产比率311

六、长期负债比率311

七、流动资产对总负债比率311

八、流动负债对总负债比率311

第三节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评价312

一、流动比率312

二、速动比率313

第四节企业获利能力评价314

一、从营业收入分析评价企业获利能力314

营业毛利率314

营业净利率314

税前净利率314

税后纯益率315

销售利税率315

二、从投资报酬分析评价企业获利能力315

资产报酬率315

资本金利润率316

成本费用利润率316

股东权益报酬率316

股本报酬率316

三、从每股盈利分析评价企业获利能力317

每股盈利317

每股红利317

本益比317

本利比318

第五节企业营运能力的评价318

一、资产运用活力分析318

资产周转率(次)318

现金周转率(次)319

应收帐款周转率319

存货周转率319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320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320

二、企业成长率分析320

销售成长率320

纯利成长率321

资产净值增长率321

固定资产成长率321

附录322

工业企业新会计科目与原会计科目对比与转换322

1993《新编企业财务会计实务指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夏康裕主编;姚传志,田志刚,周长城等副主编 1993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