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作者 | 卢铁城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2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641046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242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编基础知识1
汉语知识1
第一章语音1
第一节 字母2
第二节 声母3
第三节 韵母4
第四节 声调7
第五节 隔音符号7
第六节 拼写规则8
第二章文字12
第一节 形声字12
第二节 同音字、形似字13
第三节 多音多义字14
第三章词汇17
第一节 字和词的区别17
第二节 词的构成方式18
第三节 词义和词义的变迁20
第四节 同义词22
第五节 反义词25
第四章语法35
第一节 词类35
第二节 词组46
第三节 句子48
第五章修辞68
第一节 必须掌握的修辞格70
第二节 只作一般了解的修辞格77
逻辑知识87
第一章概念87
第一节 概念的含义87
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88
第三节 定义89
第四节 划分90
第五节 概念与词语的关系90
第六节 概念间的关系91
第二章判断94
第一节 简单判断94
第二节 复合判断95
第三章推理101
第一节 演绎推理101
第二节 归纳推理107
第四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14
第一节 同一律114
第二节 矛盾律115
第三节 排中律116
文学知识(一)119
文学知识(二)128
中编阅读133
通论133
第一章从分析结构入手理解一般文章的思想内容133
第一节 段 归纳段意134
第二节 划分层次,归纳层次中心意思138
第三节 归纳全文中心思想149
第四节 联系时代背景,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152
第二章根据体裁特点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158
第一节 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158
第二节 同体裁不同作品的写作特点179
文言文阅读189
第一章词类189
第一节 文言中一些实词的特殊用法189
第二节 文言虚词195
第二章 文言的特殊句式212
第三章 文言文的标点221
第四章文言文的翻译225
第一节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225
第二节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作法228
下编写作232
第一章通论232
第一节 立意和谋篇232
第二节 选材和详略236
第三节 过渡和照应238
第四节 开头和结尾241
第二章记叙文245
第一节 记叙的要素245
第二节 记叙的顺序246
第三节 记叙中的描写250
第四节 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254
第三章说明文257
第一节 说明文的语言257
第二节 说明的方法261
第三节 说明中的议论和描写265
第四章议论文269
第一节 论点和论据269
第二节 论证和论证方法272
第三节 立论和驳论275
第四节 议论中的记叙、描写、说明和抒情277
附:参考答案282
汉语知识(练习一至五)282
逻辑知识(练习六至九)295
阅读通论(练习十至十一)301
文言文阅读(练习十二至十五)313
1988《语文》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卢铁城等主编 198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语文
- 1989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语文
- 1982.01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语文
-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语文
-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语文和语文教学
- 1993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日语文语语法
- 1985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语文
- 1993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语文
- 1999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 语文
- 197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语文
-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语文
- 1989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 语文
-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语文
- 1997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语文
- 1995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语文和语文教学
- 1981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