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学概论》
作者 | 蒋步荣著 编者 |
---|---|
出版 | 易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9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62740115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2018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闽学和闽学研究1
一 何谓闽学1
二 朱熹之前的闽中理学和闽学辨析6
三 闽学是南宋元明清时代闽中之理学15
四 开启闽学研究的新境界18
第二章 闽学形成的社会基础20
一 福建历史上对外省开放至南宋促使形成地域性文化20
二 南宋时的福建是社会矛盾集中的地区23
三 南宋时的福建经济和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28
四 南宋时的闽北是议论朝政和学术研究的中心32
五 闽学是儒学复兴和发展的产物35
第三章 闽学思想的渊源脉络39
一 闽学与濂洛关之学39
二 闽学思想中的佛道印迹43
三 闽学综罗百代吸取中国文化的诸种成果50
第四章 闽学的创立53
一 闽学的创立者朱熹及其思想53
(一)朱熹的生平事迹和阶级地位53
(二)朱熹的哲学思想体系58
二 福建籍朱熹门人对闽学思想体系的贡献65
第五章 闽学的一般特点73
一 闽学即正学73
二 闽学揉合政治伦理哲学75
三 闽学尚习行讲义气78
四 闽学轻训诂重义理具有图新开放的思想82
五 闽学的宗派性84
第六章 闽学的传衍和分化87
一 南宋末至明代中叶闽学的繁盛87
二 明代后期王学盛行闽学独撑朱学门户94
三 清代闽学的复兴和终结98
四 闽学衍化过程中的分化和派别105
第七章 闽学促进了福建学术文化的兴盛和人才的培养111
一 闽学和福建历史上的主要书院111
二 福建历史上从祀孔庙人物多且皆为闽学学者122
第八章 闽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25
一 闽学由闽中而全国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125
二 闽学在全国各地的派别和衍变130
第九章 闽学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139
一 日本朱子学139
(一)闽学传入日本和日本朱子学的形成139
(二)现代日本朱子学148
二 由闽学到退溪学158
(一)闽学入丽158
(二)退溪学的先驱者161
(三)李滉和退溪学的形成165
(四)李滉之后的退溪学和退溪学在东方的影响173
三 朱子学在东南亚177
四 西方朱子学178
(一)朱子学在西方的传播178
(二)西方朱子学的译著184
(三)西方朱子学的研究方法186
第十章 闽学发展为世界性学说和研究闽学的实际意义188
一 闽学是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重要课题188
二 研究闽学能促进对外开放和中外学术文化交流198
1990《闽学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蒋步荣著 1990 易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舆论学概论
- 1991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文学概论
- 1947
-
- 闽志谈概
- 1987年10月第1版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 闽东概况
- 1945
-
- 闽南佛学院概况
- 1929
-
- 法学概论
- 198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法学概论
- 198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佛学概论
- 1992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
- 文学概论
- 1985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哲学概论
- 1947 神州国光社
-
- 哲学概论
- 1933 世界书局
-
- 法学概论
- 199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闽文化概论
- 199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