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 第3版》求取 ⇩

导论1

第一节 社会学的对象1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分歧1

二、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4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新界说的意义9

第二节 社会学的特点11

一、社会学的特点11

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3

第三节 社会学的体系16

一、对社会学体系的不同见解16

二、社会学体系的框架结构18

第四节 社会学的功能21

一、社会学的个人功能21

二、社会学的社会功能22

第五节 社会学研究的意义23

一、在我国开展社会学研究的意义23

二、怎样开展社会学研究25

三、我国社会学研究的现状28

第一篇 “人→社会”的运动33

第一章 社会互动33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互动33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33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35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两级39

一、社会互动中的个人39

二、社会互动中的社会42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条件45

一、社会互动的外部条件45

二、社会互动的内部条件46

第二章 人的社会化49

第一节 社会化的涵义49

一、社会化的概念49

二、社会化的意义53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54

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54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56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58

一、生活技能的社会化59

二、职业技能的社会化59

三、行为规范的社会化59

四、生活目标的社会化60

第四节 社会化的类型61

一、基本社会化61

二、继续社会化61

三、再社会化62

四、反向社会化63

第三章 社会角色64

第一节 角色概述64

一、角色概念64

二、角色规范70

第二节 角色认知73

一、角色期望73

二、角色观念75

第三节 角色行为78

一、角色学习78

二、角色扮演80

三、角色技能82

四、角色冲突与协调84

第四章 社会文化87

第一节 社会文化的涵义87

一、社会文化的概念87

二、社会文化的起源91

三、社会文化的来源与特征93

第二节 文化的结构和功能95

一、文化的结构95

二、文化的内容与分类97

三、文化的功能99

第三节 文化的进化100

一、文化进化的动因100

二、文化进化的趋势103

第四节 文化的渗透106

一、文化向企业的渗透——企业文化106

二、文化向经济领域的渗透——商业文化107

三、文化向生活的渗透——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108

第二篇 “社会→人”的运动111

第五章 社会关系111

第一节 社会关系111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111

二、社会关系的层次和分类114

三、研究社会关系的意义116

第二节 公共关系117

一、公共关系的涵义117

二、公共关系的范围120

三、公共关系的功能121

第三节 人际关系124

一、人际关系的涵义及其构成124

二、人际关系的分类127

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130

第六章 社会群体133

第一节 社会群体133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133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134

三、社会群体的类型136

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139

一、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139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140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141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142

一、家庭的性质和特点142

二、家庭的起源和发展144

三、家庭的结构和类型146

四、家庭的功能148

第四节 小群体的研究意义151

一、小群体的涵义和分类151

二、改革中的小群体及其意义156

第七章 社会组织158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性质158

一、社会组织的涵义158

二、社会组织的特点159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分类和目标161

一、社会组织的分类161

二、社会组织的目标163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65

一、社会组织的结构165

二、社会组织的功能169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理论171

一、传统时期的社会组织理论(1900—1930年)172

二、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1930—1960年)174

三、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1960—现在)175

第八章 社会结构177

第一节 社会的阶级结构177

一、阶级划分的标准177

二、社会的阶级结构180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结构181

第二节 社会的分层结构185

一、社会分层的来源185

二、社会分层的涵义196

三、社会分层的意义199

第三节 社会的流动结构200

一、社会流动的涵义200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和根源201

三、社会流动的意义204

第九章 社区206

第一节 社区的性质206

一、社区的涵义与要素206

二、社区的要素与结构209

三、社区的分类与功能212

第二节 农村社区214

一、农村社区的类型214

二、农村社区的特点216

三、我国农村社区的变化218

第三节 城市社区220

一、城市社区的起源与发展220

二、城市社区的类型及特点222

三、城市化224

第四节 我国城市化道路226

一、我国城市发展状况226

二、我国城市发展与未来社区227

第十章 社会制度23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231

一、社会制度的涵义231

二、社会制度的起源和本质233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234

一、社会制度的结构234

二、社会制度的功能236

第三节 制度化239

一、什么是制度化239

二、制度化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241

第三篇 “人—社会”的偏离245

第十一章 社会偏离245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偏离245

一、社会偏离的涵义245

二、社会偏离的特性和类型249

第二节 个人偏离和群体偏离251

一、个人偏离251

二、群体偏离253

第三节 社会偏离的原因257

一、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偏离的理论257

二、“人→社会”偏离的原因259

三、“社会→人”偏离的原因261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263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控制263

一、社会控制的涵义263

二、社会控制的必要性265

三、社会控制的类型267

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形式270

一、社会的政治控制270

二、社会的思想控制271

三、社会的舆论控制273

四、社会的经济控制276

第三节 社会控制的心理机制277

一、心理机制的作用277

二、心理控制的形式278

第十三章 社会调适280

第一节 社会问题280

一、社会问题的实质280

二、社会问题的特性285

三、社会问题的性质和解决的途径288

第二节 社会工作290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290

二、城市社区服务295

三、社会工作和社会调适297

第四篇 “人?社会”的发展301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30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301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301

二、社会变迁的层次302

第二节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311

一、什么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311

二、当代中国的改革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312

第三节 社会变迁的形式和原因314

一、社会变迁的两种主要形式314

二、社会变迁的原因316

第十五章 社会现代化319

第一节 现代化的理论319

一、现代化口号的提出319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323

第二节 现代化的实践330

一、社会和人的现代化33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36

第十六章 社会发展342

第一节 社会预测342

一、社会预测及特征342

二、社会预测的类型和方法344

第二节 社会指标346

一、社会指标的涵义346

二、社会指标体系348

三、建立我国社会发展指标体系351

第三节 社会发展355

一、社会发展的宏观思考355

二、社会发展的社会学思考357

参考文献360

1994《社会学原理 第3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奚从清,沈赓方主编 1994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社会学原理  下(1947 PDF版)
社会学原理 下
1947 商务出版社
社会学原理  下(1946 PDF版)
社会学原理 下
1946 商务印书馆
社会学原理(1928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28 北京:商务印书馆
社会学原理( PDF版)
社会学原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
社会学原理(1986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86 北京:东方出版社
会计原理  第3版(1979 PDF版)
会计原理 第3版
197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社会学原理(1997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97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原理  第3版(1997 PDF版)
统计学原理 第3版
1997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统计学原理  第3版(1992 PDF版)
统计学原理 第3版
1992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1991 PDF版)
社会主义社会学原理
1991 北京:知识出版社
理论社会学(1990 PDF版)
理论社会学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原理(1991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91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社会学原理(1992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92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子物理学  第3版(1961 PDF版)
原子物理学 第3版
196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学原理(1935 PDF版)
社会学原理
1935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