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70年史纲》求取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年5月—1923年5月)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经济1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1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失败3

(三)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和经济5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7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7

(二)初期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播9

(三)“五四”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广泛兴起11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4

(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及其活动14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历史意义17

四、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1

(一)二大的召开及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21

(二)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24

第二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27

(一)国共合作的酝酿27

(二)国共合作的实现30

二、大革命的兴起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提出32

(一)工人运动的复兴和农民运动的开展32

(二)“五卅”运动35

(三)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37

(四)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与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38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初步提出42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44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44

(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47

四、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1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51

(二)蒋介石的反动与“四·一二”政变52

五、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和大革命的失败54

(一)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54

(二)汪精卫集团的叛变56

(三)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59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一、“八七”会议和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61

(一)革命转入低潮61

(二)“八七”会议62

(三)共产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64

二、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66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66

(二)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68

(三)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70

三、古田会议和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73

(一)古田会议73

(二)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75

(三)红军反“围剿”的胜利76

四、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79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79

(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81

(三)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83

五、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85

(一)遵义会议85

(二)红军长征的胜利87

六、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90

(一)“一二·九”运动90

(二)瓦窑堡会议92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94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98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98

(一)抗战爆发后的国内外形势98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全民抗战的兴起100

二、全面抗战路线与持久战的方针102

(一)洛川会议102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103

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106

(一)八路军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106

(二)新四军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109

四、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和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10

(一)六届六中全会110

(二)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13

(三)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115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政策117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的发表117

(二)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系统总结120

六、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 整风运动122

(一)战胜严重困难的各项政策122

(二)敌后军民艰苦的反“扫荡”斗争126

(三)整风运动127

七、党的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129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129

(二)党的七大131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133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36

(一)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136

(二)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137

(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138

二、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140

(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40

(二)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141

三、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143

(一)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143

(二)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145

(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146

四、伟大的战略决战147

(一)战略决战前的形势147

(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49

(三)将革命进行到底151

五、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53

(一)七届二中全会153

(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156

(三)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57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61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9月)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165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165

(二)完成建国初期任务的努力167

(三)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169

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171

(一)抗美援朝运动171

(二)土地改革运动172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175

(四)“三反”、“五反”运动176

(五)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178

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81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8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183

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85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85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88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0

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193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3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194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9月—1966年5月)一、党的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7

(一)探索任务的提出197

(二)调动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的积极性199

(三)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01

(四)党的八大203

(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206

二、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208

(一)全党整风的开展208

(二)反右派斗争210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13

(一)对反冒进的批判213

(二)“大跃进”215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217

四、初步纠正“左”倾错误和庐山会议的逆转218

(一)纠“左”的努力218

(二)庐山会议的逆转220

(三)“反右倾”斗争的严重后果222

五、“八字方针”和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224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224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225

(三)国民经济的大幅度调整227

(四)政治关系的相应调整230

六、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发展 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232

(一)政治思想领域“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232

(二)经济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234

七、1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237

(一)10年建设的成就237

(二)宝贵的经验教训240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国大动乱245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245

(二)“一月风暴”和二月抗争248

(三)全国大动乱249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251

(一)林彪加紧抢班夺权的步伐251

(二)批陈整风253

(三)粉碎林彪反革命武装政变253

(四)周恩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254

三、江青集团的覆灭256

(一)批林批孔256

(二)邓小平的全面整顿259

(三)“四五运动”和江青集团的覆灭263

四、“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265

(一)“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265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268

第九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976年10月—1991年7月)一、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270

(一)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270

(二)经济工作的新失误272

(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74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276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276

(二)拨乱反正的全面进行279

(三)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制订与实施282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其它局部改革的尝试284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284

(二)城市改革的尝试286

(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初步改革288

四、党的十二大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290

(一)党的十二大290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292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94

(四)“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296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97

五、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99

(一)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阐明299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02

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304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304

(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307

(三)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309

(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311

七、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继续前进312

(一)经济发展中的宏观失控和治理整顿的开始312

(二)保持社会稳定与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314

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316

(一)中共中央关于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316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318

1991《中国共产党70年史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编 1991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