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求取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

第一节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含义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根本任务6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8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互关系2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6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2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8

第二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30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30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3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39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41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41

二、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标准44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47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47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49

三、全面正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1

第四节 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和必要条件52

一、坚持全面改革是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52

二、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56

第五节 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0

一、长期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0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应注意的问题63

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意义66

第三章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68

一、所有制与所有制结构68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所有制的论述70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71

第二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的客观必然性74

一、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75

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76

第三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形式77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78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80

三、个体经济81

四、私营经济83

五、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85

第四节 健全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87

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87

二、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其他方式94

三、搞活大中型企业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96

第四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01

第一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101

一、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101

二、列宁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102

三、斯大林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103

四、邓小平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10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营方式106

一、农村集体所有制中的多种经营方式106

二、全民所有制中的多种经营方式107

三、作为公有制补充的经济中的不同经营方式109

第三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10

一、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10

二、中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11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多样性115

第四节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18

一、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118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全体劳动者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121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125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5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12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129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践发展的需要130

一、市场经济体制是高效率的经济体制13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132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37

一、市场的一般特征13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的基本特征13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41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142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旧观念142

二、切实抓好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工作144

三、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力争加快与国际市场对接146

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和改进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47

第六章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149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49

二、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151

三、社会主义国家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152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155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155

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占人口极少数的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156

三、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广泛的政治联盟、爱国统一战线157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明白易懂,易于正面理解和正确使用158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158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内容158

二、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160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162

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162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及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166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68

第七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组织形式171

第一节 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71

一、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171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174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76

一、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176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177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79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180

一、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80

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81

三、中国不能搞“三权分立”制度187

第四节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89

一、保障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190

二、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能,特别是立法工作和监督工作192

三、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193

四、逐步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开放程度197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199

第一节 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关系的理论概述199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正确处理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关系的理论199

二、列宁对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01

三、毛泽东、邓小平等对多党合作制的新贡献20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和发展204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204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和发展20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11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本依据211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征和优越性213

三、搞西方多党制不符合中国国情215

第四节 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218

一、以正确的途径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制的领导218

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形式219

三、进一步加强共产党的工作220

四、制定政党法,使中国多党合作制法律化221

五、增加人大、政府部门中民主党派人士的比例,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政府和人大中的合作222

六、加强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223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一国两制”226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内容和特征226

一、“一国两制”的时代背景226

二、“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229

三、“一国两制”的内容和特征232

第二节 “一国两制”和社会主义过渡学说235

一、两种社会制度交叉并存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规律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过渡学说的重要原则235

二、“一国两制”是对“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237

三、“一国两制”丰富了过渡时期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思想240

四、“一国两制”是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242

五、“一国两制”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45

第三节 “一国两制”与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46

一、中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历史上统一战线的继续和发展247

二、“一国两制”的提出,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空前广泛247

三、“一国两制”的提出,为统一战线工作提供新方式248

四、“一国两制”的提出,也为解决国际争端,稳定世界局势提供有益的启示249

第四节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50

一、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复杂性250

二、按照“一国两制”原则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可能性254

第十章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25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思想258

一、精神文明的概念258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60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262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2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67

一、社会主义理想建设267

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269

三、社会主义纪律建设2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74

一、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274

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277

三、发展社会主义体育卫生事业279

第四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280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280

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进行精神文明领域的对外开放282

三、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284

第十一章 弘扬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286

第一节 传统文化概述286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286

二、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88

第二节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90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联系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290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培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优良土壤293

三、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扬”中有“弃”的原则294

第三节 促进文化对外开放,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成果297

一、任何文化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时代的文化297

二、文化上的对外开放和交流是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条件299

第四节 坚持“双为”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00

一、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300

二、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01

第十二章 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303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303

一、党的领导是客观历史的必然选择303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3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领导面临新的课题306

一、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306

二、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挑战307

三、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09

第三节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核心310

一、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310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316

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319

后记322

199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乐夫,万先进主编 1993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1996 PDF版)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1996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1998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
199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论(1993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论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5 PDF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5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7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97 北京:群众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1993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
1993 八一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7 北京:科学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3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93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1996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1996 北京:红旗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要(1993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要
199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南开博士园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及导师简介(1991 PDF版)
南开博士园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及导师简介
1991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1996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1996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迈出国门赴美加(1997 PDF版)
迈出国门赴美加
1997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