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典范》求取 ⇩

第一章绪论——科学之范围及方法1

1.当前之需要1

2.科学与公民5

3.近代科学之第一个抱负7

4.良好的科学之要素9

5.科学之范围11

6.科学与玄学14

7.科学上之所谓不可知18

8.科学之广大的领域23

9.科学之第二个抱负24

10.科学之第三个抱负27

11.科学与想像28

12.科学方法之实例30

13.科学与审美的判断32

14.科学之第四个抱负34

第二章科学上之事实38

1.事物之实在性38

2.感觉印像与意识40

3.脑与电话总枢43

4.思想之性质44

5.他人的意识与投观47

6.科学对于投观之态度49

7.概念之科学的真实性50

8.推论之科学的真实性53

9.他人的意识上之界限54

10.正当的推论法之准则56

11.外界的宇宙58

12.我的外面及内面61

13.感觉为智识材料之最后的来源64

14.虚影与实在性66

15.个性68

16.‘物之本体’之无用69

17.倘将知识一语用于不可思议的事物此语即无意义可言71

第三章科学定律75

1.摘要及绪言75

2.论‘律’一语及其意义77

3.自然定律与人相关80

4.人为自然定律之制作者82

5.‘自然律’一语之两种意义84

6.自然律的两种意义间之混淆86

7.自然界后面的理性88

8.法律与自然律间之真正的关系90

9.物理上的与玄学上的超感觉性93

10.自然定律提出方式上之进步94

11.科学定律之普遍性98

12.知觉之程序或为知觉力之产物99

13.人心为一种甄别机104

14.科学,自然神学,与玄学105

15.结论106

第四章因与果——或然性112

1.机械论112

2.作为原因的力115

3.作为原因的意志117

4.次后的原因内,不含有强制性119

5.意志是不是最初的原因121

6.将意志视为次后的原因122

7.科学上无所谓最初的原因126

8.因果为经验之程序128

9.原因一语之广泛性130

10.感觉印像的宇宙,作为运动的宇宙131

11.必然性系属于概念界者,并不属于知觉界133

12.知觉上之程序为知识之必要条件135

13.或然的及可以证明的138

14.知觉程序中发生间断之或然性141

15.拉普拉斯氏理论之基础,在于吾人对于无所知之处所得之经验142

16.拉普拉斯氏所作探讨之性质146

17.将来程序之长久性148

第五章联列与相关——因果性之不充分152

1.知觉之程序为相对的而非绝对的152

2.无机的以及有机的宇宙之终极原素,可为各异的而不必为相同的154

3.以联结的范畴代替因果性156

4.联结强度或联列之符号的度量159

5.因果所支配的及联列所支配的宇宙165

6.用度量以分类A及B.数学的函数166

7.论原因之繁复170

8.宇宙为联列的,并不因果相系的现象所成之复体172

9.相关之度量及其与联列性之关系174

第六章空间与时间179

1.空间为知觉之方式179

2.空间之无限大184

3.空间之无限的可分割性186

4.记忆及思想上之空间188

5.概念与知觉191

6.相同性及连续性193

7.概念上的空间几何的界限196

8.面为界限198

9.物体之概念上的不连续性,元子200

10.概念上的连续性,以太203

11.科学概念之一般的性质204

12.时间为知觉之方式207

13.概念上的时间及其度量211

14.结语215

第七章运动几何学219

1.运动为知觉之混合的方式219

2.一种知觉上的运动之概念的分析,点的运动220

3.刚体为几何上的理想223

4.方位之变易或转动225

5.变形,或应变226

6.概念上的运动之因素230

7.点运动,位置与运动之相对的性质231

8.位置,路线图235

9.时间图表237

10.斜度240

11.速度为一种斜度243

12.速度图,加速244

13.加速为突进及分路247

14.曲率249

15.曲率与法线的加速间之关系252

16.运动几何学上之根本命题255

17.运动之相对性,运动由简单成分之合成257

第八章物质263

1.‘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但祗为概念上之事263

2.三个问题266

3.物理学者之所谓物质是如何的268

4.物质是否占据空间272

5.‘常识’上的物质观,视物质为不可入而硬者276

6.个性不能表明实体上之相同性277

7.硬并非为物质之特性281

8.物质为运动中之非物质283

9.以太为‘完全的流体’及‘完全的胶体’285

10.旋涡环元子及以太喷射元子288

11.窥入超感觉界之孔隙291

12.知觉的以太之困难处293

13.物体何故运动295

第九章运动定律301

1.微粒及其构造301

2.机械论之止境305

3.第一运动定律307

4.第二运动定律,或惰性原则309

5.第三运动定律相互的加速,为相对的位置所决定312

6.速度为过去情形之大要机械论与唯物论317

7.第四运动定律321

8.质量之科学的概念323

9.第五运动定律,力之定义325

10.用秤以证验质量之相等328

11.第四及第五运动定律之机构,可及于如何远的程度332

12.密度为动标之基础334

13.方位对于微粒运动之影响337

14.变作用之假设与运动之合成338

15.牛顿氏运动定律之批判341

第十章近代物理思想349

1.物理科学上当前之危机及其来源349

2.电的元子观之来源351

3.元子之电磁的构造354

4.电磁质量357

5.力学的以太为不合理者360

6.电荷及某处强度之现行的定义362

7.电子论上基本的量之论理的定义363

8.流体或电之空间的分配366

9.相对于以太的运动以及其与经验之关系368

10.相对论370

11.相对论上之电磁的惰性374

12.牛顿氏动力学之现在的价值375

附录379

Ⅰ.惰性原则与‘绝对转动’379

Ⅱ.牛顿氏之第三运动定律383

Ⅲ.俄卡姆之剃刀384

Ⅳ.窝雷斯氏论物质385

Ⅴ.自然历程之可逆性386

1941《科学典范》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皮耳生(K.Pearson)著;陈韬译 1941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新学科手册  续编(1986 PDF版)
当代新学科手册 续编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行政学典范(1957年02月第1版 PDF版)
行政学典范
1957年02月第1版
科学学辞典(1985 PDF版)
科学学辞典
1985
行政学典范(民国68.07 PDF版)
行政学典范
民国68.07 中国行政学会
师范专科学校语文科  中国古典文学试行教学大纲(1958 PDF版)
师范专科学校语文科 中国古典文学试行教学大纲
195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然科学学科辞典(1991 PDF版)
自然科学学科辞典
1991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模范学生字典(1944 PDF版)
模范学生字典
1944 上海:中华书局
营销典范(1998 PDF版)
营销典范
1998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华学生形容词词典(1999 PDF版)
中华学生形容词词典
1999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郑观应集(1982 PDF版)
郑观应集
198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软科学辞典(1991 PDF版)
软科学辞典
199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经济科学学科辞典(1987 PDF版)
经济科学学科辞典
1987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科学史词典(1988 PDF版)
科学史词典
1988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技哲学范畴(1993 PDF版)
科技哲学范畴
1993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词典(1989 PDF版)
科学词典
198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