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论著总目 1874-1992》求取 ⇩

第一篇 综论1

一、论中国1

(一)“中国”名称的含义1

(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

二、中华民族2

(一)总论2

(二)名称与起源2

(三)形成与发展4

(四)人种、构成与分布5

(五)特点与气质6

三、民族关系9

(一)研究动态9

(二)总论9

(三)民族交往和民族联姻14

(四)民族迁徙14

(五)民族同化与融合15

四、民族社会与经济16

五、民族政治与军事17

(一)总论17

(二)民族政策17

(三)土司制度18

(四)民族革命与法律19

(五)少数民族政权与王朝19

(六)民族战争19

六、边疆与民族20

七、民族文化21

(一)总论21

(二)科学技术22

(三)哲学思想与教育23

(四)语言文字23

(五)文学艺术24

八、民族宗教信仰24

(一)总论24

(二)佛教(喇嘛教)25

(三)萨满教25

(四)伊斯兰教26

1.概述与研究动态26

2.产生与传播27

3.史论史评27

4.文化30

5.伊斯兰教和民族关系31

6.清真寺31

7.人物与文献评介31

(五)其他宗教32

(六)图腾崇拜32

九、民族风俗习惯34

(一)总论34

(二)姓名35

(三)饮食、服饰、居住35

(四)婚姻、家庭36

(五)丧葬、祭祀38

(六)节日38

十、民族人物评价问题38

十一、民族史教学与研究39

(一)总论39

(二)研究动态40

(三)民族史研究论评40

(四)民族史编写及书评41

(五)其他问题41

十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43

十三、民族考古与文物43

(一)总论43

(二)墓葬(岩画附)44

(三)铜鼓45

1.简介与研究动态45

2.源流45

3.论评与研究45

4.类型及其他46

十四、论民族史志与方志47

(一)论民族志47

(二)论地方志47

十五、民族文献评介48

第二篇 各代民族史50

一、总论50

二、传说时代51

三、先秦53

(一)先秦及三代总论53

(二)夏54

(三)商55

(四)周57

(五)三苗57

(六)东夷58

1.史论史评58

2.文化59

3.支系各论59

(七)戎狄蛮60

1.总论60

2.戎60

3.狄61

4.蛮及其他62

(八)肃慎62

(九)春秋、战国63

(十)巴蜀63

1.总论63

2.文化64

3.巴65

4.蜀67

(十一)百濮68

(十二)楚68

1.研究动态与源流68

2.民族关系70

3.历史地理70

4.史论史评71

5.社会、经济72

6.政治军事72

7.文化73

8.考古、文物、文献75

(十三)百越76

1.总论、研究动态76

2.族属与源流77

3.史论史评78

4.社会经济79

5.文化79

6.文物、文献80

7.吴越总论81

8.吴82

9.越84

10.瓯骆86

11.东南越87

12.闽越89

13.山越89

14.于越及其他89

(十四)中山国90

(十五)赵91

(十六)东胡91

四、秦汉91

(一)总论91

(二)秦92

(三)汉93

1.民族关系和政策93

2.边政94

3.和亲94

4.军事及人物96

(四)匈奴98

1.总论、研究动态99

2.族称族源99

3.史论史评99

4.考古文物102

5.社会、政治103

6.文化104

7.文献评介104

(五)西域105

1.史论史评105

2.文化107

3.历史地理108

4.文献评介及其他109

5.于阗110

6.龟兹111

7.粟特111

8.焉耆112

9.楼兰、鄯善112

10.大宛113

11.吐火罗113

12.浑邪等113

13.大秦等113

14.人物评介114

(六)月氏116

(七)乌孙117

(八)丁零118

(九)塞种118

(十)?、夫余118

(十一)高句丽119

(十二)挹娄121

(十三)西南夷121

(十四)僰人、賨人122

(十五)夜郎与牂柯123

1.研究动态与源流123

2.史地论评123

3.社会、政治124

4.考古、文物125

5.牂柯125

五、魏晋南北朝125

(一)总论125

(二)三国127

1.总论127

2.魏127

3.蜀127

4.吴129

(三)晋及十六国129

1.晋129

2.十六国总论130

3.五凉等130

4.前秦131

5.东晋北伐与淝水之战132

(四)北朝133

1.总论133

2.北魏133

3.东西魏及其他136

(五)五胡137

(六)柔然137

(七)铁勒(高车)138

(八)乌桓、鲜卑139

1.总论139

2.乌桓139

3.鲜卑140

4.支系分布140

5.史论与考古141

6.社会经济142

7.文化142

(九)氐羌142

1.总论143

2.仇池144

(十)西域144

1.总论144

2.白兰144

3.?哒与大夏144

4.文献评介145

5.高昌145

6.蛮147

六、隋、唐、五代148

(一)隋148

(二)唐149

1.民族政策与关系149

2.政治、军事151

3.文化151

4.边政、边防152

5.瓜沙归义军153

(三)五代154

(四)吐谷浑155

1.总论155

2.历史地理155

3.民族关系155

4.其他156

(五)突厥156

1.总论、研究动态156

2.族称族源157

3.史论史评157

4.西突厥158

5.东突厥158

6.民族关系159

7.文物160

8.社会、政治160

9.文化160

10.人物、文献评介161

11.薛延陀与沙陀162

(六)回纥(鹘)162

1.族称162

2.史论史评163

3.河西回鹘164

4.高昌回鹘165

5.民族关系166

6.社会、政治166

7.文化167

8.人物、文献评介167

(七)室韦168

(八)勿吉、靺鞨168

(九)渤海169

1.总论、研究动态169

2.族称族源169

3.民族关系170

4.史论史评170

5.考古与历史地理172

6.社会经济173

7.政治、文化173

8.人物、文献评介174

(十)南诏174

1.总论、研究动态174

2.族属175

3.史论史评176

4.民族关系176

5.历史地理177

6.文物177

7.社会经济178

8.政治军事178

9.文化179

10.哀牢夷179

11.文献评介179

(十一)吐蕃180

1.族称族源180

2.史论史评181

3.民族关系181

4.社会经济183

5.政治军事183

6.文化184

7.人物评介184

8.文献评介(女国附)186

(十二)僚、乌蛮、白蛮186

1.俚僚186

2.乌蛮、白蛮等187

(十三)西域187

1.总论187

2.玄奘与《大唐西域记》等189

(十四)人物评介190

七、宋、辽、金190

(一)总论190

(二)宋191

1.总论191

2.边防与外交191

3.政治军事及其他192

4.宋辽关系193

5.宋金关系195

6.宋夏关系196

7.宋蒙关系197

8.人物评介198

(三)唃厮罗200

(四)大理201

(五)辽金202

(六)辽204

1.总论204

2.历史地理205

3.社会经济206

4.政治207

5.军事208

6.文化209

7.人物评介209

8.西辽210

9.文献评介211

(七)契丹212

1.总论、源流212

2.史论史评213

3.部族与民族关系213

4.历史地理与文物215

5.社会经济215

6.政治军事216

7.文化216

8.风俗习惯218

9.宗教219

10.文献评介220

(八)金220

1.史地论评220

2.文物221

3.社会经济221

4.政治军事223

5.民族关系与政策224

6.人物评介224

7.东夏226

8.文献评介226

(九)女真227

1.总论227

2.社会政治228

3.文化229

4.风俗与宗教230

5.历史发展231

6.各部论评232

(十)奚族与阻卜233

(十一)西夏234

1.总论、研究动态234

2.国名与民族源流234

3.史论史评235

4.历史地理237

5.文物237

6.社会经济238

7.政治军事238

8.文化239

9.人物评介241

10.文献评介241

八、元、明、清242

(一)元242

1.研究动态242

2.史论史评243

3.社会经济246

4.政治246

5.军事247

6.文化、风俗248

7.宗教249

8.文献史料249

9.人物评介250

(二)明253

1.民族政策与关系253

2.边政制度254

3.军事256

4.北元、鞑靼、瓦剌等258

5.人物评介259

6.文献评介261

(三)清261

1.研究动态261

2.开国史与后金261

3.社会经济263

4.政治264

5.八旗制度总论265

6.八旗分布266

7.八旗牛录267

8.八旗土地制度267

9.八旗兵制268

10.八旗官员和子弟等268

11.军事269

12.民族关系270

13.民族政策270

14.反满斗争271

15.边政总论272

16.土司制度272

17.西域272

18.文化275

19.人物评介275

20.文献评介279

21.太平天国280

九、近现代280

(一)总论280

(二)辛亥革命281

(三)五四运动至土地革命时期283

(四)红军长征时期283

(五)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284

第三篇 各地区民族史286

一、综述286

二、北部地区286

(一)总论、研究动态286

(二)民族关系287

(三)文化287

(四)河北(热河、察哈尔附)288

(五)山西、内蒙(绥远、外蒙附)289

1.总论289

2.考古、文物290

3.社会经济291

4.政治军事291

5.文化293

三、东北地区294

(一)总论294

(二)辽宁(辽东、辽西附)296

(三)吉林297

(四)黑龙江297

四、西部地区299

五、西北地区299

(一)总论299

(二)史论史评300

(三)人物评介302

(四)社会政治302

(五)文化303

(六)陕西303

(七)甘肃304

1.总论304

2.文化305

(八)宁夏306

(九)青海307

1.总论307

2.社会政治308

3.文化308

4.人物、文献评介310

(十)新疆310

1.总论、研究动态310

2.民族及分布310

3.新疆与祖国的关系311

4.建置沿革314

5.考古文物315

6.经济、政治315

7.文化317

8.风俗习惯317

9.宗教信仰318

10.人物评介319

11.文献评介322

六、西南地区323

(一)总论、研究动态323

(二)民族源流与研究323

(三)史论史评325

(四)文化326

(五)风俗习惯327

(六)人物、文献评介328

(七)四川(西康附)328

1.史论史评328

2.民族调查与民族关系329

3.考古、文物330

4.社会政治331

5.文化333

6.西康334

(八)贵州335

1.史论史评335

2.考古、文物336

3.政治337

4.民族起义与斗争337

5.文化338

6.人物、文献评介339

(九)云南340

1.总论、研究动态340

2.民族源流与分布340

3.史论史评341

4.社会历史调查342

5.政治军事等343

6.考古、文物345

7.社会经济346

8.土司制度346

9.民族起义与斗争347

10.文化348

11.风俗习惯350

12.宗教信仰352

13.人物评介352

14.文献评介353

(十)西藏354

1.总论、研究动态354

2.史论史评355

3.西藏与祖国的关系357

4.历史地理361

5.考古、文物362

6.社会经济363

7.政治军事365

8.西藏的外患367

9.文化与风俗369

10.宗教信仰369

11.佛教宗派373

12.寺院与经藏374

13.高僧与喇嘛375

14.达赖喇嘛377

15.班禅及其他378

16.人物、文献评介379

七、南部与中南地区381

(一)总论381

(二)文化384

(三)河南、湖北385

(四)湖南386

(五)广东387

(六)海南388

(七)广西389

1.总论389

2.考古、文物390

3.土司制度391

4.民族起义与斗争392

5.文化392

八、华东地区393

(一)江浙等地393

(二)福建394

1.总论394

2.考古、文物394

3.文化395

(三)台湾(琉球附)395

1.总论395

2.考古、文物397

3.社会政治397

4.文化398

5.人物评介399

6.文献评介400

第四篇 各民族史401

一、综述401

二、汉族403

(一)族称族源403

(二)民族形成404

(三)研究与论评405

(四)民族关系406

(五)文化407

(六)风俗习惯408

(七)客家409

(八)蛋民410

三、蒙古族411

(一)概述、研究动态411

(二)族称族源413

(三)盟旗制度415

(四)部族世系416

1.总论416

2.科尔沁部416

3.土默特部417

4.鄂尔多斯部417

5.察哈尔部417

6.喀尔喀部418

7.卫拉特部418

8.和硕特部419

9.准噶尔部419

10.土尔扈特部421

11.汪古等部423

12.兀良哈等部423

(五)迁徙与分布423

(六)各时期情况425

(七)史论史评427

(八)民族关系431

(九)社会经济432

(十)政治434

(十一)军事435

(十二)起义与革命436

(十三)文化437

(十四)哲学思想437

(十五)科学技术438

(十六)语言文字438

(十七)文学艺术与体育439

(十八)风俗440

(十九)婚姻、丧葬、节令441

(二十)宗教信仰442

(二十一)人物评介444

(二十二)文献评介449

四、回族453

(一)概述、研究动态453

(二)族称族源454

(三)分布地区455

(四)史论史评459

(五)社会经济与政治461

(六)民族起义与斗争461

(七)文化468

(八)风俗、宗教469

(九)人物评介470

(十)文献评介475

五、藏族476

(一)概述、研究动态476

(二)族称族源与分布477

(三)史论史评479

(四)民族关系479

(五)社会历史调查480

(六)社会经济480

(七)政治军事481

(八)文化教育482

(九)哲学思想483

(十)科学技术483

(十一)语言文字484

(十二)文学485

(十三)艺术486

(十四)风俗487

(十五)婚姻家庭489

(十六)丧葬490

(十七)岁时节令490

(十八)宗教信仰491

(十九)人物评介492

(二十)文献评介493

六、维吾尔族494

(一)概述、研究动态494

(二)族称族源495

(三)分布地区495

(四)史论史评496

(五)社会经济与政治498

(六)文化498

(七)语言、文学与艺术499

(八)风俗习惯500

(九)人物、文献评介500

七、苗族502

(一)概述、研究动态502

(二)族称族源502

(三)迁徙与分布503

(四)史论史评505

(五)社会历史调查506

(六)民族关系与考古506

(七)社会经济507

(八)政治军事508

(九)民族起义与斗争509

(十)文化511

(十一)语言文字512

(十二)文学艺术512

(十三)风俗习惯514

(十四)服饰、居住515

(十五)婚姻、丧葬516

(十六)宗教信仰517

(十七)岁时节令518

(十八)人物评介519

(十九)文献评介519

八、彝族519

(一)概述、研究动态519

(二)族称族源520

(三)支系分布521

(四)史论史评521

(五)社会历史调查522

(六)民族关系与考古文物523

(七)社会制度523

(八)政治526

(九)起义斗争526

(十)文化总论527

(十一)哲学思想528

(十二)科学技术529

(十三)语言文字529

(十四)文学艺术530

(十五)风俗习惯531

(十六)婚姻家庭与丧葬532

(十七)岁时节令533

(十八)宗教信仰533

(十九)人物评介535

(二十)文献评介535

九、壮族537

(一)概述、研究动态537

(二)族称族源与分布537

(三)史论史评538

(四)社会历史调查539

(五)考古、文物539

(六)社会经济540

(七)政治军事540

(八)起义斗争541

(九)文化542

(十)语言文字543

(十一)文学艺术543

(十二)风俗习惯544

(十三)人物、文献评介545

十、朝鲜族547

(一)史论史评547

(二)政治548

(三)文化548

(四)人物、文献评介549

十一、满族549

(一)概述、研究动态549

(二)族称族源549

(三)分布地区550

(四)史论史评551

(五)民族关系552

(六)社会历史调查553

(七)社会经济554

(八)政治军事555

(九)文化556

(十)语言文字556

(十一)文学艺术557

(十二)风俗习惯557

(十三)婚姻、丧葬558

(十四)宗教信仰559

(十五)人物评介559

(十六)文献评介563

十二、达斡尔族563

(一)概述、研究动态563

(二)族称族源与分布564

(三)史论史评564

(四)文化565

十三、鄂温克族565

(一)概述、族称族源565

(二)史论史评566

(三)社会经济与政治566

(四)文化567

十四、鄂伦春族567

(一)概述、族称族源567

(二)史论史评568

(三)社会与政治568

(四)文化569

十五、赫哲族570

(一)概述、族称族源570

(二)史论史评570

(三)文化571

十六、土族571

(一)概述、研究动态571

(二)族称族源572

(三)史论史评572

(四)文化572

十七、撒拉族573

(一)概述与族源573

(二)史论史评573

(三)政治574

(四)文化574

十八、东乡族575

(一)概述与族源575

(二)史论史评575

(三)文化575

十九、保安族575

二十、裕固族576

(一)概述、族称族源576

(二)史论史评576

(三)文化577

二一、哈萨克族577

(一)概述、族称族源577

(二)史论史评578

(三)社会、政治579

(四)文化579

(五)风俗习惯580

二二、柯尔克孜族581

(一)概述、族称族源581

(二)史论史评581

(三)语言、文学581

(四)风俗习惯582

二三、乌孜别克族582

二四、塔吉克族582

(一)概述、史论史评582

(二)文化583

二五、塔塔尔族583

二六、锡伯族583

(一)概述、研究动态583

(二)族源583

(三)史论史评584

(四)迁徙分布584

(五)考古与社会调查585

(六)文化585

二七、俄罗斯族586

二八、瑶族586

(一)概述、研究动态586

(二)族称族源587

(三)迁徙分布587

(四)史论史评588

(五)社会历史调查589

(六)考古、文物590

(七)社会经济591

(八)政治、起义斗争592

(九)文化594

(十)语言文字594

(十一)文学艺术595

(十二)风俗习惯596

(十三)婚姻家庭596

(十四)丧葬597

(十五)宗教信仰597

(十六)人物、文献评介598

二九、白族599

(一)概述599

(二)族称族源599

(三)社会历史调查600

(四)史论史评600

(五)社会、政治601

(六)文化601

(七)语言文字601

(八)文学艺术602

(九)风俗习惯603

(十)婚姻、丧葬603

(十一)岁时节令604

(十二)宗教信仰604

(十三)人物、文献评介605

三十、傣族605

(一)概述605

(二)族称族源与分布606

(三)史论史评606

(四)社会历史调查607

(五)民族关系608

(六)考古、文物609

(七)社会经济609

(八)政治610

(九)文化611

(十)语言文字612

(十一)文学艺术612

(十二)风俗习惯613

(十三)婚姻、丧葬614

(十四)岁时节令614

(十五)宗教信仰614

(十六)人物、文献评介615

三、哈尼族616

(一)概述、族称族源616

(二)史论史评616

(三)文化617

(四)风俗习惯617

(五)婚姻、丧葬、节令、宗教617

三二、佤族618

(一)概述618

(二)史论史评619

(三)社会经济619

(四)文化620

三三、傈僳族620

(一)概述、研究动态620

(二)史论史评620

(三)社会历史调查621

(四)社会政治621

(五)文化621

三四、纳西族622

(一)概述、研究动态622

(二)族称族源与分布622

(三)史论史评623

(四)社会经济623

(五)政治624

(六)文化624

(七)哲学思想与科技625

(八)语言文字625

(九)文学艺术626

(十)风俗习惯628

(十一)婚姻家庭628

(十二)丧葬、节令630

(十三)宗教信仰630

(十四)人物、文献评介631

三五、拉祜族632

(一)概述、研究动态632

(二)史论史评632

(三)社会政治632

(四)文化633

(五)苦聪人633

三六、景颇族633

(一)史论史评633

(二)社会历史调查634

(三)社会经济634

(四)语言文学634

(五)风俗习惯635

三七、布朗族635

(一)史论史评635

(二)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635

(三)文化636

三八、阿昌族636

(一)史论史评636

(二)文化636

三九、怒族636

(一)史论史评636

(二)文化637

四十、德昂族637

(一)史论史评637

(二)文化637

四一、独龙族637

(一)史论史评637

(二)社会经济638

(三)文化638

四二、普米族638

(一)史论史评638

(二)文化639

四三、门巴族639

(一)史论史评639

(二)文化639

四四、布依族639

(一)概述、族称族源639

(二)史论史评640

(三)社会经济640

(四)政治640

(五)文化641

(六)风俗习惯与文献评介641

四五、水族642

(一)概述与源流642

(二)史论史评642

(三)语言、文学642

(四)风俗642

(五)人物、文献评介643

四六、仡佬族643

(一)概述与源流643

(二)史论史评643

(三)文化644

四七、侗族644

(一)概述、族称族源644

(二)史论史评645

(三)社会经济645

(四)起义斗争645

(五)文化646

(六)语言文字646

(七)风俗647

(八)饮食、服饰647

(九)居住647

(十)婚姻家庭648

(十一)节令648

(十二)宗教信仰648

(十三)人物、文献评介648

四八、土家族649

(一)概述、族称族源649

(二)分布地区650

(三)史论史评650

(四)社会经济651

(五)土司制度652

(六)起义斗争652

(七)文化653

(八)语言654

(九)文学654

(十)艺术655

(十一)风俗习惯656

(十二)饮食与姓氏657

(十三)服饰、居住657

(十四)婚姻家庭658

(十五)丧葬659

(十六)岁时节令659

(十七)宗教信仰659

(十八)人物评介660

(十九)文献及其他661

四九、羌族661

(一)概述、研究动态661

(二)源流与分布661

(三)史论史评662

(四)社会、政治663

(五)文化664

(六)风俗习惯664

(七)宗教信仰664

(八)人物、文献评介665

五十、仫佬族665

(一)概述与族源665

(二)史论史评665

五一、毛南族666

五二、珞巴族666

五三、基诺族667

(一)概述667

(二)史论史评667

(三)社会、政治667

(四)文化668

五四、黎族668

(一)概述、族称族源668

(二)史论史评669

(三)社会历史调查669

(四)民族关系670

(五)考古、文物670

(六)社会经济670

(七)政治672

(八)起义斗争672

(九)文化672

(十)风俗习惯673

(十一)婚姻、丧葬、宗教673

(十二)人物评介674

(十三)文献评介675

五五、京族675

五六、畲族675

(一)概述、研究动态675

(二)族称族源676

(三)迁徙与分布676

(四)史论史评678

(五)社会历史调查678

(六)社会经济678

(七)起义斗争679

(八)文化679

(九)语言679

(十)文学679

(十一)风俗习惯680

(十二)人物、文献评介680

五七、高山族680

(一)概述、族称族源680

(二)史论史评681

(三)民族关系682

(四)文物682

(五)社会经济682

(六)政治684

(七)文化684

(八)语言文字685

(九)文学艺术685

(十)风俗习惯685

(十一)婚姻家庭与丧葬686

(十二)宗教信仰687

(十三)人物评介687

(十四)文献评介688

五八、其他688

(一)僜人688

(二)夏尔巴人688

(三)犹太人688

附录一:论文集目录690

附录二:所收报刊一览表719

附录三:参考及引用书目746

1995《中国民族史论著总目 1874-1992》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文杰主编 1995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民族史论著汇编  西南卷  2(1993 PDF版)
中国民族史论著汇编 西南卷 2
199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中国民族史(1935 PDF版)
中国民族史
1935
中国民族史(1996 PDF版)
中国民族史
1996
中国民族史论著汇编 中东南卷  一(1993 PDF版)
中国民族史论著汇编 中东南卷 一
1993
中国民族史论著汇编 北方卷  一(1993 PDF版)
中国民族史论著汇编 北方卷 一
1993
中国民族史论著汇编 北方卷  二(1993 PDF版)
中国民族史论著汇编 北方卷 二
1993
中国民族史(民国24.11 PDF版)
中国民族史
民国24.11 中华书局
中国民族史(民国23.12 PDF版)
中国民族史
民国23.12 世界书局
民族学论著目录索引之一  中国各族葬俗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PDF版)
民族学论著目录索引之一 中国各族葬俗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
中国民族史(1928 PDF版)
中国民族史
1928 文化学社
中国近现代史论著目录总汇  1980-1990(1992 PDF版)
中国近现代史论著目录总汇 1980-1990
1992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夜郎史稿(1990 PDF版)
夜郎史稿
1990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殷商文化区域研究(1988 PDF版)
殷商文化区域研究
198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海外华人(1982 PDF版)
海外华人
1982 北京:新华出版社
在北京的藏族文物(1993 PDF版)
在北京的藏族文物
1993 北京: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