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作者 | 汪闻韶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752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80599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861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专题综述报告1
0-1土的动力特性及其测试和应用吴世明,周景星1
0-2 岩土的动态测试技术杜坚,吴成元17
0-3 地基基础抗震研究谢君斐,符圣聪,常亚屏27
0-4 土体抗震加固和基础隔震技术发展概况述评王余庆,杨灿文33
0-5 机器基础振动分析—技术发展水平刘纯康,潘复兰49
0-6 室内土动力试验仪器发展概况述评张在明,顾宝和61
0-7 国外土动力学研究的动向陈竹昌71
一、土的动力特性91
1-1饱和粉砂地基液化势的现场波速检测吴世明,黄茂松,陈龙珠91
1-2 振冲碎石桩粉砂地基地震液化简化分析及波速检测吴世明,黄茂松,陈龙珠97
1-3 循环荷载下饱和粘土的变形特性和计算杨丹,吴世明,陈龙珠103
1-4 黄土动力特性研究及其在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段汝文,张振中,李兰,王峻107
1-5 黄土的动三轴和原位波速试验的现状李启鹞111
1-6 增湿对黄土动剪模量及阻尼比的影响童华炜,朱博鸿117
1-7 模拟堆石料的动力变形测试及其应用梁永霞121
1-8 周期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大变形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章克凌125
1-9 海底钙质砂的动力特性杜坚,祝龙根,吴晓锋129
1-10 中低塑性粘性土应力应变关系的速度效应王天龙,吴晓锋133
1-11 原状残积土动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李江,邓斌139
1-12 互层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邢延143
1-13 郑州地区地基原状土动模量及阻尼比蒋寿田,王幸辛151
1-14 室内测定大型三轴仪内粗粒土试件的剪切波速常亚屏,王昆耀,陈宁157
1-15 砂砾土动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李玉蓉,娄树莲161
1-16 坝体原状土的动剪模量阮元成165
1-17 饱和原状砂土室内静、动力试验研究刘小生169
1-18 黄土随机振动三轴试验在地震反应计算中的应用郑恒利,张振中173
1-19 粉煤灰坝的动力性质及地震反应俞培基,王钟宁,秦蔚琴177
1-20 粉煤灰的抗液化强度及孔压变化规律郑萍,郭佩玖181
1-21 龄期对压实粉煤灰动力特性的影响秦蔚琴,俞培基185
1-22 饱和轻亚粘土的液化特性郭培军,李克钏189
1-23 黄河口三角洲冲积粉土的液化强度王中正,王明良,刁泽浩195
1-24 排水条件对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李玉蓉,李玉柱199
1-25 饱和砂动、静强度的扭剪、三轴试验研究牛建新203
1-26 砂土液化的弹塑性分析张利民,胡定207
1-27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土孔隙水压力特性模型研究王建国,范镜泓211
1-28 砂性土的非饱和程度对液化强度的影响何昌荣,胡定215
1-29 地震荷载作用下海洋粘性土的破坏判别式及其工程应用王绍博,陈庆彬219
1-30 接触面动力剪切试验与应用吴军帅,姜朴223
1-31 用刚度法预估液化势的研究祝龙根,吴晓锋,卢燕怡227
1-32 按孔压发展理论预估上海地区场地土地震液化之可能性胡文尧,彭学军233
1-33 用扭剪仪研究主应力轴偏斜的影响李万明,周克骥,周景星239
1-34 饱和粉煤灰的动强度和孔隙水压力华静如,周克骥243
1-35 正常固结饱和轻亚粘土的振动残留变形和孔隙水压力谢正都,周景星247
1-36 土石坝动态模型试验与分析姜朴,韩建强,汤书明251
1-37 珠江口盆地海底原状粘土的动强度和变形特性顾小芸255
1-38 高土石坝基中细砂层现场及室内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刘麟德259
1-39 动态极限平衡理论在土体液化研究中的应用朱博鸿,何光263
1-40 上海地区粘性土的动强度研究许宏,胡文尧267
1-41 小浪底土石坝可液化土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孔压增长计算模型潘恕,杨宗茂271
1-42 往返荷载下饱和砂土液化的应力条件及其演化过程魏茂杰,谢定义277
1-43 原状黄土在增湿时的震陷特性巫志辉,方彦285
1-44 砂土动、静力学性质间的相互关系赵冬291
1-45 动荷载下饱和无粘性土孔隙水压力计算模型的分析研究张建民,刘公社295
1-46 黄浦江大桥桥址土层的动力特性研究费涵昌,吴一伟303
1-47 振动载荷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的孔压发展和有效动强度要明伦,王建华309
二、土的室内外动态测试技术(包括桩基动测技术等)315
2-1浅谈混凝土弹性波探测技术的应用 施建新,刘康和,王孝起,王清玉,张建平315
2-2 水电效应法动测桩基的发展张用谦,藏继增,陈原辉319
2-3 动力试验发展方向及其判别法佘诗刚,卢应发323
2-4 基桩无损检测动测法的几个重要技术问题的研究徐慧,陆耀生,缴玉森327
2-5 锤击法测桩探讨与静载测桩对比杨绍田331
2-6 瞬态锤击时域频域检测桩基探讨危永强,陆海平,罗国武,李充康335
2-7 用刚度法检验桩的质量祝龙根,杜坚,徐礼至343
2-8 激振法桩基无损检测理论及其应用王振明,邱陶兴,杨成林347
2-9 PDA桩基检测技术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李大展,陈凡351
2-10 影响波动方程分析结果之参数的探讨章连洋,杜坚,祝龙根355
2-11 软土地基上H型超长钢桩的动力测试裴捷,贾宗元,姚建明,李安359
2-12 桩基动测中最大墒谱法应用研究王儒圣,王振坤,李治本363
2-13 稳态强迫振动下桩土体系的动力特性曹劲,黄火明367
2-14 对数分析法在桩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尝试吴成元,刘金光375
2-15 铁路基床动力参数测试技术和资料分析李志谋379
2-16 依据地震效应分析资料选择本钢冷轧厂主厂房址的工程实录张宝山,胡景坤383
2-17 表面波谱分析测试技术陈云敏,吴世明,曾国熙389
2-18 厂地的脉动评价问题林学文395
2-19 地脉动测试的应用及其探讨黄一飞399
2-20 沈阳浑河公路大桥钻孔灌注桩水电效应法检测实例牛绍卿405
2-21 桩身质量的无损检测—水电效应法汪园锋411
2-22 微型计算机在桩基动测技术中的应用张海,费文兴417
2-23 核电站场地深层跨孔地震波速测试的实践唐有职,过培鑫,王关福423
三、土工抗震(振)理论、计算方法及工程实例分析427
3-1近年地震中的液化侧向扩展与岸坡滑塌刘惠珊,翁鹿年,王承春427
3-2 适合西北地区的Vs波预测砂土液化势公式丁伯阳,张树清,李藩文435
3-3 液化判别的可靠性和概率判别方法研究陈国兴,张克绪,谢君斐443
3-4 剪切波速判别饱和砂土和轻亚粘土液化谢生荪453
3-5 不同程度液化事件的模糊划分及其概率张仲捷,杜坚,祝龙根457
3-6 场地地震液化势的模糊概率分析何广讷,李凤华,张业民461
3-7 晚更新世(Q3)地层液化问题的探讨汤淼鑫,周建石,苏阜奇,石兆吉465
3-8 洪泽湖大堤地基土层的液化可能性评价常亚屏,梁永霞,刘启旺471
3-9 液化区内桥台滑坡及地震土压力刘勇生,何度心475
3-10 高桩码头地震反应分析金崇磐,李春龙481
3-11 土坝地震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栾茂田,金崇磐,林?485
3-12 土石坝的二维和三维有效应力动力计算分析比较周健,吴世明,曾国熙489
3-13 随机地震作用下土石坝永久位移的危险性分析吴再光,韩国城,林?493
3-14 Intel 386微机在土石坝动力有限元计算中的应用常向前497
3-15 人工边界的比较研究:数值应用王自发501
3-16 黄土震陷性的判别与预测张振中,段汝文,王兰民505
3-17 4~6层砖房震陷计算分析石兆吉,丰万玲511
3-18 在地震作用下无砂混凝土带框墙的桩—土—上部结构共同作用赖 明,洪桔,黄广智,曹红兵515
3-19 地基土—重力式单腿平台—流体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曹国敖,王敏519
3-20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刚性基础建筑物的地震响应研究韩丽娜,张克绪525
3-21 层状介质体系地震反应的工程分析法朱镜清,周建529
3-22 水平成层地基非平稳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吴再光,林?,韩国城533
3-23 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波激振下的地基参数识别王尚文,郑小平537
3-24 不同卸荷板长度的码头动土压力试验及动力有限元分析王云球,施善云,施忠543
3-25 地震力作用下挡土墙土压力的图解法范宝华551
3-26 不同地基条件下尾矿坝的地震反应(一)辛鸿博,王余庆,庄乐和555
3-27 土坝—地基系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关 飞,林?559
四、抗震(振)加固措施、处理工艺及隔震(振)方法等563
4-1基础水平摩擦支撑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王立军,陈聃563
4-2 井桩屏障隔振杨先健567
4-3 钢渣石灰桩处理可液化轻亚粘土地基的试验研究金伟江,王余庆571
4-4 唐山陡河水库基础抗震工程分析王振宇575
4-5 南京大桥可液化地基的加固标准和加固范围的试验研究和分析及加固试验实例杨灿文,沈纹,贾祥云579
4-6 液化土中多桩基础设计改进的探讨刘惠珊,陈克景,乔太平587
4-7 砂井—水泥桩的抗液化效应及工程应用研究赵竹占593
五、动力机器基础及土与结构物的动力相互作用601
5-1机械冲击振动下岩石地基的动力特性邓安福601
5-2 用传递矩阵法求解层状地基中的轴对称波动问题方火浪,余景富605
5-3 基底面积和压力以及埋深对地基刚度和阻尼的影响王锡康611
5-4 桩基水平摇摆振动的边界元分析王志农,张守华615
5-5 垂直动力群桩效应理论分析查金星,侯学渊,陈竹昌619
5-6 桩基垂直振动动力反应的复刚度递推计算方法涂正武623
5-7 成层土中桩的水平振动特性研究章连洋,杜坚,祝龙根627
5-8 框架式低转速机器基础的简化动力计算卢明良,沈忠善631
5-9 边界元—有限元联合法求单桩动力响应曲线蔡袁强,陈云敏,吴世明,陈龙珠635
5-10 桩基水平振动特性的研究史玉良643
5-11 基础动接触压力及对动态反应的影响史桃开,徐攸在647
5-12 天然地基动力特性统计分析马士法,王振坤651
5-13 循环荷载作用下粘性土中P-Y曲线的计算陈竹昌,章连洋655
5-14 桩非线性振动的边界层模型韩英才659
5-15 桩基抗剪刚度和阻尼比的计算方法李席珍669
5-16 天然地基及几种加固处理地基动力特性分析李英虎,柴薪673
5-17 地面水平振动下摩擦桩动力试验研究王杰贤677
5-18 饱和软土与岩土地基地面振动衰减杨先健685
5-19 单桩轴向激振的稳定性问题沈锡英689
5-20 桩及缺陷桩的振动特性刘兴满,史桃开693
六、土动力学研究的其它论文697
6-1反压对饱和砂土不排水力学特性的影响郭培军,李克钏697
6-2 DTS-300液压伺服动力三轴系统性能和试验应用符圣聪,崔卫国,李中锡701
6-3 大型电液伺服粗粒土动静三轴试验机的研制与应用杨宗茂,徐刚705
6-4 饱和原状砂取样技术和质量刘小生711
6-5 轴向循环荷载下粘土中桩的侧摩阻承载性能陈竹昌,王建新719
6-6 废钢爆破地震效应问题冯矿明725
6-7 利用速度传感器和动力分析仪获得低频振动速度的方法涂帆,V.P.Drnevich729
6-8 PPT型动静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应用邓斌,郭应侗733
6-9 电液伺服式动三轴仪及其微机系统李玉荣,张晓欣,娄树莲,杨玉柱739
英文目录745
1990《第三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汪闻韶著 1990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 1981.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第八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
- 1994
-
- 第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
- 1985
-
- 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 学术论文集
- 1984
-
- 第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第2册
- 1981
-
- 第三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1989.04
-
- 第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1990
-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 198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第三届全国地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 1980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第三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
- 1986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全国第三届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 1992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 结构学基本原理
- 1994 台湾:晓园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