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学说史 政治经济学批判遗稿 3卷》
作者 | (德)马克思(K.Marx)著;(德)考茨基(K.Kauts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参考页数 | 406 |
出版时间 | 194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8404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重农主义派:其先驱和同时人1
Ⅰ 威廉·配第爵士1
Ⅱ 达芬南14
Ⅲ 诺芝和洛克16
Ⅳ 休谟和马希26
Ⅴ 杰姆士·斯杜亚爵士32
Ⅵ 重农主义体系的一般性质36
Ⅶ 杜尔阁51
Ⅷ 白奥勒第和维利61
Ⅸ 亚当斯密的重农主义见解:他的翻译者加尼尔63
Ⅹ 希马尔兹和布亚伯爵67
Ⅺ 英国一位重农主义者70
Ⅻ 讷克尔75
ⅩⅢ 林格79
ⅩⅣ 魁奈“经济表”中论到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88
附录“经济表”94
A 表内的前两个流通行为94
B 土地所有者与租地农业家间的流通96
C 最后的诸流通行为99
D 资本家与劳动者间的流通102
E 流通所必要的货币量107
F 由工资垫支在前商品售卖在后这一件事来说明资本利润116
第二篇亚当斯密和生产劳动的概念125
Ⅰ 价值由劳动决定127
Ⅱ剩余价值的起源138
A 利润138
B 地租143
C 资本利润144
D 课税146
E 斯密胜过重农主义派的地方146
F 多量劳动与少量劳动的交换149
G 剩余价值和利润的混同152
Ⅲ 资本和土地所有权被认为是价格的源泉157
Ⅳ价格被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162
A 亚当斯密的意见163
B 别一些著作家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171
附录177
A全部资本分解为工资和利润这个问题的研究:第一设问177
B 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的研究:第二设问192
C 资本与资本间的交换及价值变动在这上面的影响213
D 所得和资本的交换223
Ⅴ生产的与不生产的劳动241
A 生产劳动被定义为生产资本的劳动241
B 生产劳动被定义为生产商品的劳动248
C 斯密的定义所引起的论战271
D 亚当斯密之前及其后关于生产劳动的几种见解273
E 加尼尔281
F 甘尼尔293
G 甘尼尔和里嘉图论总所得和纯所得306
H 弗里尔:亚当斯密的资本蓄积观:生产劳动的新定义323
I 洛窦德尔和萨伊337
J 特斯杜·德·托拉西:利润的发生343
K 斯托齐:精神的生产362
L 西尼尔369
M 洛西375
N 查尔麦斯和斯密的几种见解385
附录 生产劳动的概念388
1949《剩余价值学说史 政治经济学批判遗稿 3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德)马克思(K.Marx)著;(德)考茨基(K.Kauts 1949 北京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趣味经济学
- 198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一卷
- 1975
-
-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一卷
- 1975年12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2卷 上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2卷 下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2卷 上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2卷 下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剩余价值·利润
- 1956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3卷
- 1949 新中国书店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1卷
- 197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1卷 剩余价值学说之起源至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批判遗稿
- 1949 新中国书局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3卷 由里嘉图至庸俗经济学
- 194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3卷
- 197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剩余价值学说史 第2卷
- 1978 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