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求取 ⇩

诲弟篇3

一 读书作文类3

业精之法在于专3

读书宜专一耐久5

学诗宜先学一体8

读书应有恒心10

学诗不可读选本12

读书贵在有常14

教子侄读书不要蛮读蛮记蛮温14

教子侄读书首应教之以自省自立16

读书须从容涵泳17

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18

教子侄辈须勤读经史19

子侄辈读书事不可疏忽21

为文宜专从简当二字着力22

学习贵在有恒23

应拼命用力于文章24

不要把文章看得太重25

二 修身处世类27

读书须明修己治人之道27

进德修业二者不可或缺32

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34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35

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36

迁善改过与修德读书最可靠40

应有用志于道义身心之学41

戒牢骚43

不可倚势骄人45

不可与闻外间事46

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48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不可缺一49

无恒则一事无成50

一心应向平实处努力52

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55

戒长傲多言56

勤备以图自立58

以平和二字互勉59

趁人生适意之时做出一个局面60

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61

戒傲惰62

再戒傲惰63

戒骄满65

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之表现66

以廉、谦、劳三字自惕68

劝弟爱惜声名70

要重视外间指摘和批评71

互相劝戒,以保善终72

善待本县父母官73

存倔强以励志74

重在有豁达光明之识76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77

强字须从明字做出不可屈挠78

应听逆耳之言80

从畏慎二字痛下功夫81

一定要谦让相戒82

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84

兄弟惟有互劝互勉互恭维而已85

不宜轻易出头露面86

只能畏天知命,不能怨天尤人87

切莫干预公事88

有福不享尽,有势不使尽89

存其倔强,去其忿激90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91

功成身退92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93

求强当在自修处着力94

应有打脱牙和血吞的坚韧之气96

能屈能伸的秘诀在于一个“悔”字98

居安应思危100

应从挫折处磨练意志101

应牢记悔字硬字诀102

三 从政治事类104

诫诸弟不宜涉足军政104

凡事当量而后入105

治军应注重“根株”、“柱梁”106

吏才应更优于将才108

治军以爱民为第一义109

治军应以勤字为主111

应以勤字报君恩,以爱民二字报双亲112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113

紧紧依靠自己的力量14

须蓄不竭之气,留有余之力116

用兵应以全军为上117

应多用活兵轻兵118

为官不可得罪绅士119

四 谨守家风类121

孝友二字可使家势经久不衰121

应学会收拾条理123

应以勤敬二字为法124

严教子侄勤敬和125

教子侄应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127

教育子侄当引入正大一路128

联姻不必富室名门131

蔬竹鱼猪四事须时时讲究132

对子侄辈应教之以礼133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134

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136

居屋莫太宏丽137

力戒太劳、唢呐、多酒三事138

家教八字诀139

不可日趋奢华141

切莫买田起屋142

应教子侄以勤谦自任143

不要信医药、僧巫、地仙144

谨守人生八本146

孝勤恕可致家势祥和148

切记礼厚不如情真149

戒用人太滥,用财太侈150

不培坟墓,不谋田庐151

生日不可宴客称庆152

早婚不利读书153

切戒家中过于奢华154

力戒骄奢,以勤俭为本155

应时时在俭字上用功156

恪守祖训158

家中应以勤俭为主159

勿忘耕读之家风160

订八好六恼之家规162

不能忘却寒士风味163

应以耕读二字为长久之计165

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166

须力行节俭167

五 善养身心类170

毋恼毋怒以养肝疾170

要善于保养身心171

治病应以自养自医为主172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173

告养生五事174

养老不在服补药175

养生与力学缺一不可177

谕儿篇181

一 读书作文类181

切不可浪掷光阴181

读《汉书》之道183

坚持看、读、写、作的读书“四法”187

读书须做到“虚心涵泳”和“切己体察”190

学诗须讲究声调,学字须讲求墨色193

读书应注意广泛涉猎197

治经、作赋、练字均须讲究199

读《文选》以医“笔下枯涩之弊”201

学做高邮王氏那样的学问大家202

写字作文宜摹仿古人间架204

学书须从赵法入门207

看书不可不加选择210

作文要分类手抄词藻213

读书务必求个明白215

学书须窥寻四大家门径216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217

每月必须完成“三课”219

作文须效法古人之“珠圆玉润”220

不可积钱买田而应努力读书223

写字须用一番苦功夫224

文章贵在行气225

作诗文宜从短处痛下功夫228

对《左传》释经之答疑230

写篆字不能无帖意231

看、读、写、作应逐日无间233

目录分类挺有学问234

宜对古人诗集悉心研究236

行之以恒就会有持续不断的进步238

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240

学作文应循序渐进241

学诗可以陶冶情操244

行气为文章第一义245

钻研小学宜先知其源流优长246

学诗宜取韩愈奇崛之气248

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250

绝好文字必突出一长253

少年文字贵在气象峥嵘254

阅书贵在有恒257

练书法贵在困知勉行工夫258

学字当学颜柳秀雄之气260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261

作文须讲究支撑之意262

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263

诗文若非迥绝群伦不足以当大家之目265

作诗文应具备情韵趣味267

读书应具有广大气度269

学习须注意一张一弛270

须在五十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完271

务必以好学为第一义272

以“快”、“熟”、“恒”、“思”为学四字勖儿辈273

二 修身处世类275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275

宜力戒骄、奢二字277

做人的道理重在“敬”、“恕”二字278

当思雪我“三耻”279

处世为人理应与人为善282

与长辈常存休戚一体之念283

一定要经风霜磨炼284

早起、有恒、稳重三者皆最要之务285

勤敬二字断不可忽视287

举止要庄重说话要谨慎289

宜常记劳谦二字290

应牢记八本三致祥291

劳字俭字是最好的安身之法292

早起和种蔬之家类多兴旺293

居家惟崇俭可以长久294

世家子弟不宜多积钱多制衣295

要成大器须谨守俭朴296

闺女理应孝顺翁姑敬事丈夫297

勿忘先世之勤俭298

处世须以谦谨二字为主300

在省应以谦敬二字为主301

应以勤俭二字自惕302

全眷不能住在风俗华靡的城市303

悉心体会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304

兴衰与穷通决定于勤惰306

不宜居大位享大名307

诫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308

势利机巧之心与猎取清廉虚名均不可取309

修身应以不忮不求为重311

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313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314

每日以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相勉316

应以好学与节俭为立身持家之本319

三 谨守家风类321

办丧事不可铺张321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323

临危遗嘱:一意读书、勤俭治家324

门第鼎盛而规模礼节愈要认真讲求330

莳蔬、晒菜是家世兴盛之象332

用财太奢最可耻333

对儿女不要看得过于娇贵334

居家须限定日常用费336

孝友二字须切实讲求337

四 善养身心类339

体弱不宜随便服药339

多食蔬有利于节俭和养生之道340

养生之道在于戒恼怒知节啬342

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344

养生之道在顺其自然345

生病不宜乱投医乱服药348

常行辛劳有助于保养身心350

养身之法不在服药351

1997《曾国藩家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成晓军,康兆梅编译 1997 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曾国藩家书  中(1994 PDF版)
曾国藩家书 中
1994 北京:改革出版社
中国律师文书样本大全(1996.01 PDF版)
中国律师文书样本大全
1996.01 海潮出版社
曾国藩家训  新式标点  3( PDF版)
曾国藩家训 新式标点 3
上海源记书庄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汉书  1( PDF版)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汉书 1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3( PDF版)
曾国藩家书 3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1( PDF版)
曾国藩家书 1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2( PDF版)
曾国藩家书 2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下( PDF版)
曾国藩家书 下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上( PDF版)
曾国藩家书 上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下(1999 PDF版)
曾国藩家书 下
1999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家训  家书  家训(1991 PDF版)
曾国藩家书家训 家书 家训
1991 天津市古籍书店
曾国藩家书(1989 PDF版)
曾国藩家书
1989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曾国藩家训(1999 PDF版)
曾国藩家训
1999 长沙:岳麓书社
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1994 PDF版)
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
1994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曾国藩家书  下(1994 PDF版)
曾国藩家书 下
1994 北京:改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