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非公经济的融合》求取 ⇩

第一篇 同等篇1

第一章出生同源论1

1公私界说1

1-1公与私的本义1

1-2社会政治角度的公与私2

1-3经济发展中公与私的交融2

2剩余财产:公有观念与私有观念3

2-1公有财产的观念伴生于私有财产的出现3

2-2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并存的社会4

2-3公私财产观念淡化与消亡的条件5

3国家的产生: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制度化6

3-1从无到有:所有制的产生6

3-2国家使财产制度化:法和武装11

3-3公私财产所有制的消亡条件16

4全新公有制的设想19

4-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特征的设想20

4-2对马克思、恩格斯重建个人所有制设想的理解21

5现实的公有制27

5-1苏联的实践27

5-2中国的变革29

5-3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31

6混血儿的产生34

第二章要素同质论39

1财产权的明晰化与社会化39

1-1产权的四层含义39

1-2产权的明晰化41

1-3产权的社会化42

1-4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44

2财产的名义占有与实际占有46

2-1界定私性质经济的要件及层次47

2-2私性质经济的实际占有度48

3动态不定性与模糊性53

3-1界定非公性质经济的出发点55

3-2存在私人占有现象不等于“私有制”55

3-3“雇佣劳动”的普遍性56

3-4界定私性质经济的复杂性57

3-5层次性、动态不定性与可塑性58

4“普照之光”下的变异60

4-1不同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60

4-2更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61

4-3雇佣劳动关系的弱化62

4-4剥削程度的变化62

4-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发生了变化64

4-6自发性和盲目性受到调节65

4-7原始积累的一般规律发生了变异66

第三章管理同法论69

1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都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69

2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74

3规范的法制是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有效运行的共同需求79

4微观宏观利益的共同增进88

第四章功用相同论94

1国民财富的增值器94

2吸纳失业人口的社会稳定器98

3民间传统产业的储存器101

4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转换器105

5神奇度过价格改革难关的秘密武器112

6国有企业改革的示范与承载体118

第五章目标趋同论131

1利润最大化的含义131

2利润最大化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致性132

3微观目标利润最大化的实现133

3-1利润与企业134

3-2企业与社会134

3-3国有公性质经济向单一利润目标的回归135

3-4私性质经济向复合社会目标的扩展136

4宏观目标的殊途同归136

4-1满足需求手段的趋同137

4-2就业目标的趋同137

4-3协调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38

第六章地位平等论139

1从拾遗补缺到新的经济增长点139

1-1产生于夹缝中的“私生子”139

1-2茁壮成长时期140

1-3跳跃性发展时期144

2从“四等法人”到市场经济的生力军145

3从补充地位到平等的市场主体148

第二篇 共存篇152

第七章公私包容论152

1公与私的内在同一性152

2公与私的相互包容性154

2-1公与私包容的必然性154

2-2公私包容认识的渐进性155

3从观念包容到制度包容158

3-1计划与市场对所有制的包容158

3-2公与私的制度包容160

第八章公私互补论163

1产业互补163

1-1经济成分的产业分工163

1-2我国国有经济的分布及特点165

1-3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进退原则167

1-4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进退战略169

2人才互补172

2-1公性质经济是私营经济人才的摇篮173

2-2外资经济的进入实现了对公营经济的多重互补177

3两性质经济的运行机制互补180

3-1非公经济受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引导和监督180

3-2管理机制的模仿与互鉴181

3-3经营管理中的借鉴184

3-4供销行为不良机制对法律的启示186

4地区差距互补188

5产值互补189

第九章公私对立论192

1公私对立的历史根源192

2收入差距扩大与两极分化193

2-1区别对待收入差距的扩大194

2-2社会主义有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195

2-3靠法律和制度防止两极分化198

3私营企业家阶层的二重性200

3-1私营企业家阶层尚未构成一个阶级200

3-2私营企业主与资本的人格化203

3-3私营企业主与企业家队伍建设204

第三篇 发展篇208

第十章两类地区的差距与非均衡发展208

1两类地区的差距208

1-1东中西三地带及内部公与非公经济的差距209

1-2南北地区及内部公与非公经济的差距211

1-3省际间及公与非公经济的差距212

1-4省内某地区的公与非公经济发展差距212

1-5公与非公经济效益的比较213

2差距形成的原因214

2-1历史体制原因214

2-2政策因素216

2-3人文资源因素216

2-4地区因素217

3先发展优势与后发展效应217

3-1先发展优势217

3-2后发展效应219

4跳跃式发展战略220

4-1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220

4-2跳跃式发展战略的实践221

第十一章公与非公经济发展因素的比较224

1公有性质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225

1-1公有经济与生产力水平225

1-2从系统论看公有经济的存在与发展226

1-3从效率和公平来看公有经济的存在与发展227

2公有性质经济存在与发展的最低委托代理成本228

2-1西方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成本228

2-2公有经济的委托代理成本229

2-3公有经济的最低委托代理成本230

3公与非公经济的组合关系比较231

4公与非公经济的人际关系比较231

5公与非公经济的运行机制比较233

6公与非公经济容纳现阶段生产要素能力比较234

第十二章公与非公经济发展比重及其淡化236

1比重的政治含义236

2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237

3比重与社会总资源237

4比重与内在素质239

5淡化比重意识240

第十三章非公经济的发展与观念创新242

1是否以公有私有来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242

2不同社会形态中剥削的相对性244

3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来看剥削的相对性246

4从主雇人员的双重身分及受雇心态来看剥削的相对性247

5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大背景来看剥削的相对性248

第十四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创新252

1非公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成分多元化253

1-1经济成分由一元到多元的衍变253

1-2公与非公经济的互动255

1-3所有制结构的完善257

2非公经济的发展与多种用工形式和分配形式258

2-1非公有经济与用工制度创新259

2-2非公有经济与分配制度创新260

2-3用工与分配形式多元化的意义261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法律创新263

3-1非公经济的发展呼唤法律创新263

3-2法律创新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264

3-3完善经济法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66

第四篇 融合篇268

第十五章公与非公经济的并购融合268

1西方国家私有与国有的交叉并购268

1-1从私有化向国有化的转变268

1-2从国有化向私有化的转变270

1-3融合的条件:从生产社会化到资本社会化271

2我国公与非公经济的并购融合272

2-1并购融合:所有制改革的选择272

2-2二次创业:私营经济的高级化趋向274

2-3企业并购:低成本扩张的良机275

2-4并购融合的多样化276

3融合的规范:法律环境的营造279

3-1中国现行企业并购法律体系279

3-2我国现行企业并购法律体系的缺陷280

3-3中国企业并购法律体系的构筑282

4金融参与:并购融合的资本化283

5并购融合的制度安排286

5-1并购融合的政府行为287

5-2并购融合中政府职能的定位288

第十六章公与非公经济的股份合作融合290

1股份合作经济的出现:非驴非马论290

1-1股份合作经济的出现291

1-2股份合作经济的类型292

2股份合作制:巨大的包容量293

3公与非公经济的组合:混合所有制经济296

4合作的合作——复合式合作趋向299

5假借合作:多要素的互补301

第十七章公与非公经济的寄居融合307

1环境与发展:被动融合307

2剥离与发展:寄居利弊谈308

2-1融合自主、剥离自愿原则308

2-2宏观环境的再改善309

3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310

4不是融合的融合:黑灰色寄居312

第十八章公与非公经济的股份融合314

1股份融合:公与非公经济融合的高级形式314

1-1股份公司的产权组合分类315

1-2股份经济是一种中性的、混合的经济形态318

2股份融合:合作与股份合作的归宿322

2-1合作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322

2-2股份合作经济与股份经济328

3股份融合:国有经济控股与国有经济搭便车333

后记340

1999《公与非公经济的融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启明著 1999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公差与配合(1985 PDF版)
公差与配合
1985 工人出版社
经济与金融的非适定预测( PDF版)
经济与金融的非适定预测
公共经济( PDF版)
公共经济
公差与配合( PDF版)
公差与配合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PDF版)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贫困地区发展非公经济注意四个结合(1998 PDF版)
贫困地区发展非公经济注意四个结合
1998
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995 PDF版)
贵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995
经济学与公共目的( PDF版)
经济学与公共目的
新世纪贵州非公有制经济( PDF版)
新世纪贵州非公有制经济
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公债经济学(1991 PDF版)
公债经济学
1991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公差与配合(1989 PDF版)
公差与配合
1989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公差与配合的应用(1988 PDF版)
公差与配合的应用
1988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公差与配合(1987 PDF版)
公差与配合
1987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公债经济论(1991 PDF版)
公债经济论
1991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公差与配合(1983 PDF版)
公差与配合
1983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