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粮食生产与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 上官周平,彭珂珊,彭琳等著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405101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5793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粮食生产综合分区1
第一节 区域分布及特征1
一 区域分布界定1
二 粮食生产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条件特征3
第二节 粮食生产的环境分类4
一 粮食生产的气候环境4
二 粮食生产的土壤环境6
三 粮食生产的地貌环境6
四 粮食生产的投入环境7
五 粮食生产的政治环境8
六 粮食生产的政策环境8
第三节 粮食生产分区10
一 黄土台塬中产区14
二 黄土丘陵低产偏中区14
三 长城沿线风沙丘陵低产区16
第二章 粮食生产现状19
第一节 粮食生产的区位态势与增长速率19
第二节 粮食结构与区域分布22
一 夏粮与秋粮22
二 食用主粮23
三 食用杂粮26
四 兼用粮食26
第三节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力28
一 中产至高产粮食作物30
二 低产偏上至中产粮食作物31
三 低产至低产偏上粮食作物32
第三章 粮食生产动态分析34
第一节 粮食生产自然时段分析34
第二节 粮食生产进程及其谱线分析37
第三节 粮食生产丰歉及其出现规律45
第四章 人口增长进程与预测54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54
一 建国前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54
二 建国后人口增长速度55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59
一 人口分布规律59
二 人口密度59
第三节 城镇人口数量、比重与分析65
第四节 人口文化素质67
第五节 未来人口发展模式与趋势预测71
一 预测模型71
二 预测结果73
三 预测结果分析73
第五章 土地资源状况分析76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76
第二节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优势78
一 土地类型复杂多样78
二 农林牧副渔业用地潜力大79
三 气候资源匹配相对较好80
第三节 土地增减过程与发展趋势预测80
一 土地、耕地、粮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81
二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减过程82
三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发展趋势预测86
第六章 粮食生产潜势88
第一节 粮食产量分级探讨88
第二节 粮田生产力地域分异90
第三节 粮田气候产量潜势及其实现率95
第四节 粮田光温产量潜势101
第五节 粮田生产力与粮田产量潜势特征104
第六节 粮食高产记录与启示105
一 粮食高产记录105
二 高产记录的启示108
第七章 粮食生产前景预测111
第一节 粮食趋势产量预测111
第二节 粮食峰值产量与谷值产量预测113
第三节 粮田最大可能生产力115
第八章 粮食可持续发展模式118
第一节 土地、粮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18
第二节 人均粮食产量提高途径120
一 人均粮食用量120
二 人均粮食产量探讨与发展趋势预测124
第三节 人口总量控制策略128
第四节 提高粮食单产与保持粮田面积的策略129
一 粮食平均单产增长与发展前景预测129
二 提高粮食单产的政策讨论131
第九章 农业水资源管理技术135
第一节 农业水资源评价135
一 降水资源状况135
二 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状况137
三 旱作农田水分状况评价139
第二节 影响粮食生产的干旱发生规律及其成因142
一 干旱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危害143
二 干旱发生规律及类型145
三 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148
第三节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与防旱对策155
一 多渠道、多途径改善农业水资源条件155
二 “集、蓄、保、用”结合,高效利用降水158
三 加强科学研究,搞好抗旱减灾162
四 重视宏观管理,增强节水意识164
第十章 旱地农业节水技术166
第一节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166
第二节 农田覆盖节水技术171
一 农田覆盖的主要类型171
二 农田覆盖的效应173
第三节 化学抗旱保水技术178
一 抗蒸腾剂178
二 吸水剂179
三 氯化钙—赤霉素合剂181
第四节 发展节水灌溉,增进灌溉效益182
一 节水灌溉与作物产量的关系183
二 节水灌溉技术185
三 旱地作物补充灌溉187
四 节水灌溉制度190
第十一章 粮食持续增产技术193
第一节 调整作物结构,建立高效生产系统193
一 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193
二 发展立体农业,扩大多熟种植196
三 强化农牧结合199
第二节 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地质量200
一 基本农田现状与发展方向200
二 提高基本农田建设质量的途径203
三 新修梯田粮食持续增产技术205
第三节 增加能量投入,提高投能效率209
一 农田投能的基本原理209
二 能量投入现状与能量生产效率210
三 提高投能效率的途径213
第四节 科学合理施肥,培肥农田土壤215
一 土壤肥力状况215
二 合理施肥的效应217
三 农田培肥的原则221
附表(1~8)231
参考文献249
1999《黄土高原粮食生产与持续发展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官周平,彭珂珊,彭琳等著 199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山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全国第三届水土保持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1997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 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英文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我国粮食发展战略研究
- 1990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生态经济与持续发展
- 1992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 商店·连锁店·超市经营规划和作业设计
- 1999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 中国粮食发展问题研究
- 1996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 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1999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黄土高原整治研究 黄土高原环境问题与定位试验研究
- 1992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1999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1999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 1996 北京:金盾出版社
-
- 中国水利单位要录
- 1995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
- 199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 1996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灌木
- 1994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