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志》求取 ⇩

序言1

凡例1

目录1

概述1

大事记7

卷一 建置区划39

第一章 位置 建置39

第一节 新遂边陲特区位置、面积39

第二节 井冈山特别区位置、面积39

第三节 井冈山管理局位置、面积39

第二章 建置、区划40

第一节 建市前行政区划40

第二节 市行政区划43

第三章 乡、镇43

第一节 茨坪镇43

第二节 拿山乡44

第三节 厦坪镇45

第四节 黄坳乡46

第五节 长坪乡47

第六节 下七乡48

第四章 国营井冈山垦殖场和自然保护区49

第一节 国营井冈山垦殖场49

第二节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50

卷二 自然环境53

第一章 地质地貌53

第一节 地质53

第二节 地貌54

第二章 山岭、河流、盆地55

第一节 山岭55

第二节 河流56

第三节 盆地56

第三章 气候57

第一节 四季58

第二节 气温59

第三节 降雨60

第四节 云雾和“雨凇”62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63

第四章 自然资源64

第一节 矿藏64

第二节 植物资源65

第三节 动物资源66

第四节 风景资源66

第五章 自然灾害67

第一节 水灾67

第二节 旱灾68

第三节 风暴冻雨69

第四节 其他灾害69

卷三 革命根据地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71

第一节 党的组织71

第二节 重要会议75

第三节 党员教育79

第二章 红色政权81

第一节 红色政权创建81

第二节 湘赣边界暨各县工农兵政府82

第三节 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设置83

第四节 红色政权的整顿84

第三章 中国红军84

第一节 井冈山红军来源84

第二节 军队序列86

第三节 战役与重大战斗94

第四节 重大事件96

第五节 军事根据地100

第六节 红军物资与后勤102

第四章 土地革命104

第一节 边界土地革命状况104

第二节 调查研究104

第三节 边界土地占有状况105

第四节 边界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105

第五节 典型区、乡分田情况106

第六节 边界群众组织107

卷四 井冈山开发建设第一章 井冈山的初期开发115

第一节 井冈山垦殖场的建立115

第二节 井冈山管理局的设置116

第二章 井冈山的全面开发建设117

第一节 公路建设117

第二节 森林资源开发117

第三节 工业的创办118

第四节 农牧业的发展118

第五节 茨坪的开发建设119

第六节 共大井冈山分校的筹办119

第七节 宣传井冈山革命精神120

第三章 井冈山的创业者121

第四章 老区建设122

第一节 扶贫开发122

第二节 资金投向125

第三节 投资效益126

第四节 队伍建设126

卷五 党政群团13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井冈山地方组织131

第一节 中共新遂边陲党组织131

第二节 建国后党组织133

第三节 重大决策140

第四节 党的建设143

第二章 权力机关153

第一节 工农兵代表大会154

第二节 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前的权力机构155

第三节 井冈山市(县)人民代表大会157

第四节 井冈山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61

第五节 视察与调查164

第六节 代表议案、建议、批评与意见的办理167

第七节 人民代表及代表小组活动171

第八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172

第九节 重要纪事172

第三章 行政机关175

第一节 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175

第二节 行政机关建设177

第三节 基层政权建设184

第四节 政事纪要186

第四章 参政、议政机关193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193

第二节 政治协商197

第三节 民主监督198

第四节 参政议政200

第五节 咨询服务201

第六节 联谊活动202

第五章 群众团体203

第一节 工人组织203

第二节 农民组织205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206

第四节 妇女组织209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212

第六节 文学艺术联合会213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214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215

卷六 军事217

第一章 兵役217

第一节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兵役217

第二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役219

第三节 建国后的兵役220

第二章 地方武装222

第一节 地方各派武装222

第二节 地方革命武装223

第三节 军事教育机构224

第四节 地主武装225

第五节 过境部队225

第三章 驻军及军事设施227

第一节 建国前的驻军227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驻军228

第三节 军事机构228

第四节 军事设施231

第四章 民兵232

第一节 民兵组织232

第二节 军事训练236

第三节 政治工作239

第四节 历届民兵代表大会241

第五节 武器装备241

卷七 政法监察245

第一章 公安245

第一节 治安245

第二节 侦察247

第三节 政治保卫248

第四节 队伍建设249

第二章 检察249

第一节 刑事检察250

第二节 经济检察251

第三节 法纪检察253

第四节 监所检察253

第五节 控告 申诉检察254

第三章 审判254

第一节 机构人员255

第二节 刑事审判255

第三节 民事审判256

第四节 经济审判257

第五节 行政审判258

第六节 审判监督258

第七节 执行259

第八节 重大案例259

第四章 司法261

第一节 法制宣传与教育261

第二节 律师事务所263

第三节 公证264

第四节 人民调解265

第五章 监察266

第一节 监督检查267

第二节 案件查处267

第三节 廉政建设267

卷八 经济管理269

第一章 计划管理269

第一节 编制计划269

第二节 执行计划274

第三节 市场经济279

第二章 统计管理280

第一节 统计报表280

第二节 统计调查281

第三节 统计技术、咨询服务282

第三章 物资283

第一节 物资购进283

第二节 物资供应285

第三节 仓储运输286

第四节 废钢铁回收287

第五节 市场调节288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289

第一节 市场管理289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292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294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295

第五节 经济检查297

第六节 商标注册管理298

第五章 价格管理300

第一节 物价管理300

第二节 商品价格303

第三节 非商品收费306

第四节 价格监督307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308

第一节 计量管理308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309

卷九 农业311

第一章 土地管理311

第一节 根据地的土地制度311

第二节 建国初土地分配及耕作312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的土地经营管理313

第四节 市区用地的土地管理314

第五节 农业区划316

第二章 作物种植及农技、农机317

第一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317

第二节 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322

第三节 品种改良324

第四节 植物保护326

第五节 农具改革和农业机械化327

第三章 畜牧业330

第一节 畜禽资源330

第二节 畜禽繁殖技术331

第三节 畜禽生产331

第四节 畜禽饲料332

第五节 疾病防治334

第四章 水产业335

第一节 水产品种335

第二节 水产养殖336

第三节 繁殖技术338

第四节 疾病防治339

第五节 经营管理339

卷十 林业341

第一章 森林分布341

第一节 主要树种分布341

第二节 珍稀树种343

第三节 林区345

第二章 营林346

第一节 采种育苗346

第二节 造林抚育347

第三节 封山育林352

第三章 森林保护352

第一节 护林队伍352

第二节 护林法规354

第三节 森林防火355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356

第四章 木、竹生产356

第一节 采伐357

第二节 储运、调销358

第三节 综合利用361

卷十一 水利电力第一章 水利363

第一节 蓄水工程363

第二节 引水工程366

第三节 治河工程368

第四节 水土保持369

第二章 水电370

第一节 水电工程371

第二节 供电工程373

第三节 电力生产374

第四节 电力分配375

卷十二 工业380

第一章 经营体制380

第一节 国有工业企业380

第二节 集体工业企业381

第三节 合资工业企业381

第四节 集团制工业企业382

第二章 工业门类382

第一节 轻工业382

第二节 机械电子工业383

第三节 建材工业383

第四节 冶金工业384

第三章 经济技术协作384

第四章 产品选介385

第五章 企业管理387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387

第二节 设备管理387

第三节 安全管理388

第四节 职工教育388

第六章 经济效益389

第七章 乡镇企业391

第一节 行业结构391

第二节 土特产加工392

第三节 经济效益393

卷十三 交通邮电第一章 交通395

第一节 古道395

第二节 公路建设395

第三节 公路管理398

第二章 公路运输398

第一节 公路客运398

第二节 公路货运399

第三节 其它运输400

第四节 运输管理400

第五节 市内交通402

第六节 重大交通事故402

第三章 邮政405

第一节 根据地通信405

第二节 邮政通信406

第三节 集邮413

第四章 电讯413

第一节 电信业务414

第二节 电信传输416

第三节 电讯设备418

第四节 农村电话419

卷十四 商业423

第一章 国内贸易423

第一节 根据地的商业423

第二节 国营公司424

第三节 商品购销427

第二章 对外贸易429

第一节 经营类别430

第二节 出口商品供货额430

第三节 经济效益432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433

第一节 经济成分433

第二节 经营网点及职工队伍434

第三节 经营管理435

第四章 粮油经营438

第一节 根据地粮食经济438

第二节 粮油购销441

第三节 粮油储运447

第四节 仓库管理447

第五节 粮油调运451

第六节 粮油加工454

卷十五 财税金融第一章 财政459

第一节 财政管理459

第二节 财政收支460

第三节 财政监督462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财政构成及特点462

第二章 税务464

第一节 机构464

第二节 法规和税目465

第三节 税收征管467

第三章 审计470

第一节 审计任务471

第二节 审计程序472

第三节 审计成果474

第四章 金融475

第一节 钱庄和银行475

第二节 货币流通477

第三节 债券479

第四节 贷款480

第五节 侨、外汇483

第六节 储蓄483

第五章 保险486

第一节 城市保险487

第二节 农村保险488

第三节 人身保险490

卷十六 教育493

第一章 初等教育493

第一节 幼儿教育493

第二节 小学教育496

第二章 中等教育498

第一节 普通中学498

第二节 中等职业、专业教育502

第三章 成人教育505

第一节 函授、电大、自学考试505

第二节 职工与农民业余教育508

第四章 希望工程508

第五章 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510

第六章 机构管理512

第一节 行政管理512

第二节 教学管理513

第三节 经费筹措与管理513

卷十七 科技文化第一章 科学技术517

第一节 科技队伍517

第二节 科技成果524

第三节 科普活动527

第四节 科技推广530

第二章 文化531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文化531

第二节 群众文化532

第三节 文化艺术成就与交流535

第四节 历史文物539

第三章 革命文物541

第一节 文物保护单位542

第二节 纪念馆、所543

第三节 馆藏文物544

第四节 红军标语549

第四章 文艺551

第一节 红色歌谣551

第二节 革命故事553

第三节 民间传说559

第五章 档案564

第一节 档案机构564

第二节 档案管理565

第三节 档案利用565

第六章 广播电视566

第一节 广播566

第二节 电视567

第三节 有线电视568

卷十八 医疗、卫生、体育第一章 医疗569

第一节 根据地医疗卫生569

第二节 卫生医疗机构570

第三节 中西医疗573

第二章 卫生防疫576

第一节 卫生管理576

第二节 防疫577

第三节 传染病与地方病防治578

第三章 妇幼保健579

第一节 妇幼卫生579

第二节 妇女保健580

第三节 儿童保健580

第四章 医药与药政581

第一节 医药581

第二节 药政584

第五章 体育585

第一节 根据地体育与民间体育585

第二节 群众体育587

第三节 体育竞赛589

第四节 体育机构596

第五节 人才培养和输送598

卷十九 城乡建设第一章 城区建设601

第一节 城区建筑601

第二节 街道(路)603

第三节 房地产604

第四节 市政建设606

第五节 供水608

第六节 环境卫生管理609

第二章 园林绿化611

第一节 园林绿化建设612

第二节 园林绿化科研614

第三章 乡镇建设615

第一节 集镇建设616

第二节 民用设施建设616

第三节 乡村道路修建616

第四章 环境保护617

第一节 自然环卫质量617

第二节 环卫污染源617

第三节 “三废”治理618

卷二十 风景名胜第一章 风景名胜资源621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的位置和资源621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的景区、景观622

第三节 风景资源的综合评估626

第二章 风景名胜保护与规划627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保护627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628

第三章 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629

第一节 龙潭景区开发建设629

第二节 主峰、笔架山景区开发建设630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发建设631

第四节 南山公园开发建设632

第五节 挹翠湖游园开发建设632

第四章 风景名胜区的体制和管理633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及队伍633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经营服务634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科教宣传635

卷二十一 旅游接待第一章 接待637

第一节 管理体制637

第二节 接待单位638

第二章 队伍建设642

第一节 业务培训642

第二节 导游队伍644

第三章 接待量645

卷二十二 影照 雕塑 绘画 翰墨卷二十三 诗词 轶事第一章 诗词选辑651

第二章 名人轶事662

卷二十四 人口社会第一章 人口、民族691

第一节 人口状况691

第二节 人口规模693

第三节 人口构成697

第四节 人口变动699

第五节 计划生育703

第二章 民政706

第一节 优抚706

第二节 社会救济715

第三章 劳动人事720

第一节 劳动721

第二节 人事727

第三节 离退休制度729

第四章 居民生活730

第一节 根据地时期的居民生活730

第二节 农民生活732

第三节 城镇居民生活733

第五章 语言735

第一节 土籍方言735

第二节 客籍方言744

第三节 井冈山语言的发展752

第六章 风俗753

第一节 节日礼仪753

第二节 婚嫁754

第三节 丧葬756

第四节 服饰757

第五节 生产、生活习俗757

第六节 其他习俗759

第七章 社会新风761

第一节 破旧立新761

第二节 道德风尚762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764

卷二十五 人物767

第一章 人物传略767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传略767

第二节 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人传略778

第二章 人物简介824

第三章 革命烈士名录837

第四章 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849

附录857

编后记873

井冈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名单、顾问和编纂人员名单及审定单位875

1997《井冈山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江西省井冈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7 北京:新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井冈山诗钞(1958 PDF版)
井冈山诗钞
1958 北京:作家出版社
井冈山精神(1997 PDF版)
井冈山精神
1997
井冈山漫游( PDF版)
井冈山漫游
井冈山红旗(1976 PDF版)
井冈山红旗
1976
井冈山水秀( PDF版)
井冈山水秀
井冈山旅游( PDF版)
井冈山旅游
井冈山歌声( PDF版)
井冈山歌声
井岗山地区革命歌曲征集小组
井冈山颂(1960 PDF版)
井冈山颂
1960 文艺出版社
放歌井冈山(1976 PDF版)
放歌井冈山
1976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心向井冈山(1978 PDF版)
心向井冈山
197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心理健康之路(1995 PDF版)
心理健康之路
1995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
井冈山  画册(1977 PDF版)
井冈山 画册
1977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重上井冈山(1996 PDF版)
重上井冈山
1996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井冈山故事(1959 PDF版)
井冈山故事
1959 北京:作家出版社
走向井冈山(1995 PDF版)
走向井冈山
1995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