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志》求取 ⇩

1

凡例1

概说1

卷一 史迹述略4

卷二 建置35

第一章 建置隶属35

第一节 沿革35

第二节 境域变迁37

第二章 行政区划37

第一节 里社保甲37

第二节 区乡村组39

卷三 自然地理43

第一章 地质 地貌43

第一节 地质43

第二节 地貌47

第二章 山脉 水系50

第一节 山脉50

第二节 水系51

第三章 气候 物候53

第一节 气候53

第二节 物候58

第四章 自然资源61

第一节 土壤61

第二节 植物65

第三节 野生动物69

第四节 矿藏72

第五节 水力74

卷四 灾异75

第一章 旱灾75

第二章 水灾76

第三章 风雹灾81

第四章 病虫害83

第五章 其他灾害85

第六章 怪异87

卷五 人口89

第一章 历代户口89

第一节 增减89

第二节 分布92

第二章 人口构成94

第一节 民族 姓氏94

第二节 性别 年龄96

第三节 文化程度97

第四节 职业98

第五节 婚姻100

第三章 户政101

第一节 机构101

第二节 户籍管理101

第四章 人口控制101

第一节 政策措施103

第二节 节育绝育104

第三节 晚婚晚育105

第四节 优生优育105

卷六 农业106

第一章 农业经济制度106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106

第二节 土地改革107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109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111

第二章 生产条件112

第一节 耕地112

第二节 劳动力113

第三节 农机具115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116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118

第一节 种植区划118

第二节 耕作制度119

第三节 作物生产120

第四章 种植技术128

第一节 良种推广128

第二节 施肥131

第三节 植物保护132

第四节 栽培管理133

第五章 农业经济管理136

第一节 管理机构136

第二节 财务管理137

第三节 劳动管理138

第四节 收益分配139

卷七 林业140

第一章 森林141

第一节 林地141

第二节 蓄积142

第三节 林种142

第四节 珍稀古树143

第二章 营林145

第一节 采种育苗145

第二节 造林抚育146

第三节 基地林场148

第三章 护林151

第一节 组织制度151

第二节 防病防火152

第四章 管理153

第一节 林权153

第二节 林业“两制”154

第三节 采伐155

卷八 畜牧156

第一章 草场饲料156

第一节 草场156

第二节 饲料157

第二章 畜禽种类158

第一节 家畜158

第二节 家禽160

第三章 良种培育161

第一节 引种161

第二节 杂交改良162

第四章 饲养管理162

第一节 畜禽饲养162

第二节 疫病防治165

卷九 水利169

第一章 农田水利170

第一节 蓄水170

第二节 引水174

第二章 人畜饮水180

第一节 历史概况180

第二节 人畜饮水工程180

第三章 水力发电182

第一节 国营水电182

第二节 乡村水电184

第四章 水利管理187

第一节 水利设施管理187

第二节 电力管理187

卷十 工业189

第一章 工业体制190

第一节 个体工业190

第二节 公私合营工业190

第三节 乡镇企业191

第四节 集体工业191

第五节 国营工业193

第二章 工业门类195

第一节 卷烟195

第二节 煤炭196

第三节 电力198

第四节 冶金198

第五节 机械199

第六节 食品199

第七节 化学200

第八节 造船201

第九节 轻工业201

第三章 工业管理2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205

第二节 生产制度205

第三节 产品质量207

卷十一 交通邮电209

第一章 古道209

第一节 大路209

第二节 驿道209

第二章 公路210

第一节 公路建设210

第二节 公路养护212

第三节 公路运输212

第三章 水路213

第一节 航道213

第二节 码头 渡口214

第三节 航运215

第四章 桥梁217

第一节 人行桥217

第二节 公路桥218

第五章 邮政221

第一节 机构221

第二节 邮路223

第三节 邮政业务224

第六章 电信226

第一节 电话226

第二节 电报228

第三节 无线电通讯228

卷十二 商业229

第一章 商业结构230

第一节 私营商业230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231

第三节 集体商业232

第四节 国营商业233

第二章 商品购销235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235

第二节 废旧物资收购237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237

第四节 生活资料销售238

第五节 商品储运242

第三章 饮食服务243

第一节 饮食业243

第二节 服务业244

第四章 对外贸易245

第一节 出口商品245

第二节 出口管理247

卷十三 粮油249

第一章 购销249

第一节 收购249

第二节 销售256

第二章 储运258

第一节 仓储258

第二节 调运261

第三章 加工262

第一节 粮食加工262

第二节 油料加工264

第三节 饲料加工264

第四章 经营管理2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5

第二节 质量管理266

第三节 经营核算267

卷十四 土特产品268

第一章 乌桕268

第一节 桕林268

第二节 良种选育270

第三节 收购271

第四节 经济价值272

第二章 其他273

第一节 蓑草273

第二节 庙党273

第三节 北岸连275

第四节 茶叶275

第五节 水果277

第六节 桑蚕279

第七节 雪枣279

第八节 水口面280

第九节 魔芋280

卷十五 财政 税务282

第一章 财税体制282

第一节 财政体制282

第二节 税务体制284

第二章 财政收支285

第一节 财政收入285

第二节 财政支出287

第三节 培植税源290

第四节 债券291

第三章 赋税征管292

第一节 农业税292

第二节 工商税296

第三节 苛捐杂税299

第四章 财税监督299

第一节 审计监督299

第二节 税收检查301

第三节 财务管理301

卷十六 金融304

第一章 机构304

第二章 货币305

第一节 币种305

第二节 货币流通306

第三章 存款308

第一节 储蓄308

第二节 单位存款309

第四章 贷款311

第一节 工商业贷款311

第二节 农业贷款312

第三节 基本建设拨款、贷款315

第四节 民间借贷315

第五章 保险316

卷十七 城乡建设317

第一章 县城建设317

第一节 城垣317

第二节 街道318

第三节 住房318

第四节 公共设施319

第二章 乡镇建设320

第一节 主要乡镇320

第二节 农房建设323

第三节 沼气323

第三章 房产管理324

第一节 规划管理324

第二节 公房管理324

第三节 私房改造325

第四章 环境保护325

第五章 建筑326

第一节 建材326

第二节 建筑327

卷十八 经济综合管理330

第一章 计划管理330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330

第二节 土地管理332

第二章 统计333

第一节 机构333

第二节 业务333

第三章 物价管理334

第一节 管理措施334

第二节 价格335

第四章 物资管理340

第一节 体制340

第二节 业务340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341

第一节 市场342

第二节 工商登记344

第三节 个体经济管理345

第四节 打击投机倒把346

第五节 经济合同347

第六节 商标广告349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350

第一节 计量管理350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352

卷十九 党派群团35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巫山县地方组织353

第一节 党的地下活动35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巫山县委员会354

第三节 党务活动36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巫山县地方组织365

第一节 组织365

第二节 活动366

第三章 群众团体367

第一节 工人组织367

第二节 农民组织369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370

第四节 妇女组织371

第五节 其他373

卷二十 政权 政协376

第一章 清末及民国政权机关376

第一节 清末政权机关376

第二节 民国时期政权机关377

第三节 基层政权380

第四节 参议会380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381

第一节 代表选举381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382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383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84

第三章 人民政府386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386

第二节 基层行政组织390

第三节 信访391

第四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巫山县委员会392

第一节 组织机构392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议392

第三节 工作记略393

卷二十一 政法394

第一章 公安395

第一节 治安管理395

第二节 政治侦察397

第三节 交通管理399

第四节 消防399

第二章 检察401

第一节 刑事检察401

第二节 监所检察401

第三节 经济检察402

第四节 法纪检察402

第三章 审判403

第一节 刑事审判403

第二节 民事审判403

第三节 经济审判404

第四节 纠正冤假错案404

第五节 人民陪审制度405

第四章 司法行政405

第一节 法制宣传405

第二节 公证406

第三节 法律顾问406

第四节 人民调解406

卷二十二 民政408

第一章 拥军优属408

第一节 支前408

第二节 烈士褒扬409

第三节 国家抚恤410

第四节 群众优待411

第五节 节日慰问412

第六节 优抚先代会413

第七节 复退军人安置414

第二章 救济415

第一节 灾害救济415

第二节 春夏荒救济416

第三节 冬令救济417

第四节 赈济扶贫418

第三章 社会福利420

第一节 “五保”供给420

第二节 城镇福利420

第三节 安置遣送421

第四节 麻风病防治422

第四章 婚姻登记422

卷二十三 劳动人事424

第一章 劳动424

第一节 劳动就业424

第二节 劳动管理427

第三节 劳动保护428

第四节 工人待遇430

第二章 人事431

第一节 干部队伍431

第二节 干部管理434

第三节 干部待遇437

卷二十四 军事440

第一章 兵役440

第二章 地方武装441

第一节 机构设置441

第二节 武装力量443

第三节 民兵444

第三章 驻军 防务447

第一节 驻军447

第二节 防务449

第四章 战事记略452

第一节 防区时代巫山战事452

第二节 神兵452

第三节 红军过大昌455

第四节 解放巫山455

第五节 清匪456

卷二十五 教育459

第一章 学校教育459

第一节 书院私塾459

第二节 幼儿教育460

第三节 小学教育461

第四节 中学教育466

第五节 职业教育471

第六节 勤工俭学473

第二章 成人教育474

第一节 农民市民识字474

第二节 职工干部教育475

第三章 教师477

第一节 队伍构成477

第二节 师资培训479

第三节 教学研究480

第四节 教师待遇482

第四章 教育行政483

第一节 机构483

第二节 管理484

第三节 经费486

卷二十六 医药卫生488

第一章 医疗488

第一节 中医488

第二节 西医489

第三节 医疗制度492

第二章 医药493

第一节 中草药493

第二节 药品经营494

第三节 药政管理495

第三章 防疫496

第一节 计划免疫496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496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498

第四章 卫生保健501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501

第二节 妇幼保健502

第三节 学校卫生503

卷二十七 科学技术505

第一章 科技机构505

第一节 行政管理505

第二节 学术团体506

第二章 科技队伍506

第一节 科技人员506

第二节 管理508

第三章 科技活动508

第一节 经验交流508

第二节 科普宣传509

第三节 人员培训510

第四章 科技情报510

第一节 情报系统510

第二节 情报工作511

第五章 科技成果512

第一节 论著512

第二节 农业科技513

第三节 工业科技516

第四节 其他517

卷二十八 文化 体育518

第一章 文学艺术518

第一节 机构518

第二节 文艺创作519

第三节 民间文学520

第二章 文艺表演520

第一节 戏剧520

第二节 歌舞曲艺521

第三节 民间游艺522

第三章 电影放映523

第一节 放映网点523

第二节 放映场所524

第四章 图书 档案524

第一节 图书524

第二节 档案527

第五章 修志527

第六章 广播 电视528

第一节 广播528

第二节 电视529

第七章 体育530

第一节 队伍建设530

第二节 学校体育531

第三节 群众体育531

卷二十九 旅游536

第一章 景区536

第一节 巫峡536

第二节 小三峡537

第三节 其他539

第二章 经营541

第一节 景区建设541

第二节 旅游设施542

第三节 经营管理543

卷三十 文物胜迹545

第一章 遗址545

第一节 龙骨坡古人类化石遗址545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遗址546

第三节 商周遗址548

第四节 汉代遗址549

第五节 其他遗址549

第二章 墓葬550

第一节 汉墓群550

第二节 悬棺崖墓551

第三节 其他551

第三章 胜迹552

第一节 摩崖石刻552

第二节 碑刻553

第三节 遗迹553

第四节 古建筑554

第五节 其他555

第四章 馆藏文物555

第一节 石器556

第二节 陶器556

第三节 铜器557

第四节 瓷器558

第五节 书画559

卷三十一 艺文561

第一章 诗词561

第一节 巫山神女561

第二节 巫山巫峡564

第三节 宁河小三峡573

第二章 赋文581

卷三十二 风俗588

第一章 人生礼仪588

第一节 婚嫁588

第二节 出生寿庆591

第三节 丧葬592

第二章 岁时祝祭593

第一节 除夕春节593

第二节 其他节日594

第三章 日常生活596

第一节 通礼596

第二节 家族邻里596

第三节 饮食服饰598

第四节 建房乔迁599

第四章 迷信600

第一节 治病600

第二节 祈祷601

第三节 禁忌例举602

第五章 宗教603

第一节 道教603

第二节 佛教603

第三节 基督教 天主教603

第六章 方言606

第一节 语音606

第二节 方言词汇612

第七章 民歌谣谚617

第一节 歌谣617

第二节 谚语选640

第八章 民间传说643

第一节 风物643

第二节 人物646

卷三十三 人物649

第一章 传略649

第二章 事略659

第三章 名录662

卷三十四 杂志680

第一章 考辨680

第二章 轶闻690

第三章 其他694

编后语701

1991《巫山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四川省巫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199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文山县志(1999 PDF版)
文山县志
1999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巫山红叶( PDF版)
巫山红叶
旅游巫山(1993 PDF版)
旅游巫山
1993
巫山县文史资料第四辑(1997.10 PDF版)
巫山县文史资料第四辑
1997.10
巫山记忆( PDF版)
巫山记忆
巫山旅游( PDF版)
巫山旅游
重庆市巫山县旅游局
巫山神女论  巫山文化论( PDF版)
巫山神女论 巫山文化论
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
双山县志( PDF版)
双山县志
巫山县故事集(1987 PDF版)
巫山县故事集
1987
巫山剑  下( PDF版)
巫山剑 下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四川省巫山县地名录(1983 PDF版)
四川省巫山县地名录
1983
潜山县志(1993 PDF版)
潜山县志
1993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鲁山县志(1994 PDF版)
鲁山县志
1994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玉山县志(1985 PDF版)
玉山县志
1985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巫山燕(1980 PDF版)
巫山燕
1980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