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新义》
作者 | 何炳松著 编者 |
---|---|
出版 | 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226 |
出版时间 | 193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5229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历史研究法与社会科学1
(一)历史研究法——历史之性质——历史研究法之间接性质——历史之作用1
(二)社会科学——此名词之旧义——实在之意义——社会科学之性质4
(三)社会科学中历史研究法之必要——(一)对于现代现象之研究——(二)对于现象演化之研究10
上编社会史料研究法13
第一章史料之理论13
(一)史料之性质——史料为一种过去行为之遗迹——产生史料各种必要工作之解析:文笔,语言,思想,信仰,智识;各种工作与实际真相之连鐀13
(二)史料之来历——知人论世之必要——决定来历之各种步骤19
第二章考订之原理22
(一)考订之必要——轻信之自然倾向,轻信之动机22
(二)考订之雏形——证据观念,司法证据理论之不足,分析之必要28
(三)分析31
(四)考订之步骤33
第三章史料来历之考订35
(一)史料来历之考订之条件35
(二)社会科学材料上之特殊困难36
第四章诠释之考订38
(一)初步之分析——分解为原质——实际上之方法——智识之限制——进行之速度38
(二)诠释之考订——语言文字——文义——迂曲之意义——此种工作之结果42
第五章诚伪及正确之考订46
(一)二种考订功夫之特殊条件——诚伪,变更原因,道行方法——正确,错误之原因,发见错误之方法46
(二)共通之工作——审问,史料产生之一般状况,各种工作之特殊条件,可疑之事件——结果50
第六章事实之利用58
(一)断定事实之困难——实际上之解决58
(二)容有之事实——极杂诬罔之事实——极难致误之事实——非常之断语适足为一种真相之假定59
(三)各种独立观察之暗合——正当暗合之条件——研究断语是否独立之方法,来历之考订——独立观察之比较64
第七章事实之编比69
(一)事实编比之条件——由史料中提出之事实状况,程度,性质,及盖然性之不同69
(二)暂时之编比——专箸,类纂71
(三)事实之性质——一般事实或单独事实,确定事实或可疑事实,——生存,人类行为,动机75
第八章社会科学事实之编比81
(一)社会科学中事实之性质——物质与心理之持性,绝对客观方法之不可能81
(二)社会之分析——社会分析与生物分析之不同——社会分析之抽象与主观性,想象之地位84
(三)编比之进程——比论之应用——问题之应用86
第九章并时事实之编比法91
(一)社会事实主观性质之结果——算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及归纳心理学方法之不合法——实际规则91
(二)编比之方法——社会之一般状况——主要社会现象表99
第十章连续事实之编比法103
(一)社会之变动——变动与演化——社会演化与生物演化之不同103
(二)变动之分析研究——各种步骤及考证上应注意之点104
(三)演化之比较——统计方法——心理方法——演化之历史进程,习惯之变动,个人之更替——科学结论之条件107
下编社会史研究法113
第十一章历史之种类113
(一)中国史学之发展———编年史——纪传体——纪事本末——浙东史学之世系支派113
(二)西洋史学之发展——上古时代之历史,中古时代之历史,文艺复兴时代之历史——专史与通史——专史之产生,世界史,全史117
(三)历史与社会科学之关系——社会科学因其为史料科学故应用历史之考订——社会科学中研究过去之必要社会史之分类122
第十二章社会史之现状126
(一)各种历史现状之比较——专箸——特种纲要与普通纲要——社会史之落后126
(二)进步迟缓原因之原于事实性质者——事实之外部性质,史料之主观性质,事实主观部分获得之较易——各种原理之历史130
(三)进步迟缓原因之原于史料种类者——着作之史料,保存之史料,出版之史料——记事史料,文学史料,教育史料,实用史料之选择134
第十三章社会事实之编比138
(一)编比之必要——并时事实与连续事实138
(二)并时事实之编比法——审问,历史审问与研究审问之不同139
(三)社会史之标准——地理上之划分——应有问题——现象之描写141
第十四章社会史之特殊困难146
(一)决定事实数量之必要——历史中之定性知识——社会事实中数量决定之必要146
(二)决定数量之方法——度量—计数—估值—学隅—通概149
(三)实际上之结果——特殊之规则——编着之限制155
第十五章社会团体之决定158
(一)社会事实之特性——人类抽象限定之事实——个人行为——标式行为——集合行为158
(二)团体——明定社会团体之困难,与生物团体之异用——历史团体之普通性质——社会史之特殊困难,注意之点及限制161
第十六章演化之研究167
(一)演化研究之条件——统计图表之用及条件——生物学上与社会科学上演化之不同——演化之种类——产生演化之事实之决定167
(二)特种演化之条件——生产,转移,分配172
(三)了解演化之条件——用比较法确定习惯之变动——新陈代谢所产之演化,确定之困难174
第十七章各类历史联合之必要178
(一)静的研究——事实之连锁,孟德斯鸠,德国派——习惯之共通性集合行动之共通性178
(二)演化之研究——各种变动中之连锁185
(三)综合事实之方法——专门家及通史家186
第十八章社会史之系统188
(一)一贯性之倾向——玄学及形上之学之形式——当代之形式——经济之形式——圣西门——马克思及其学派188
(二)经济物质主义之批评——物质状况分析之不全——经济行为与他种行为间连锁分析之错误191
第十九章社会史与其他历史之连锁195
(一)决定连锁之方法——原因及条件195
(二)人口学上之事实——物质条件之影响,人类地理学,人类学,物质事实之特点,物质事实为生存之条件,非方向之条件197
(三)经济事实——研究此种事实在社会上及演化上之影响之方法199
(四)社会史在历史知识中之地位——统计学之地位——经济史204
第二十章单独事实及于社会事实之影响206
(一)问题之位置——经济事实及人口事实不同之范畴206
(二)习惯之影响——理智习惯信仰智识物质习惯私人生活消费208
(三)单独事象之影响——发明与创造——由在上者所产生之方向变化214
第二十一章集合事实及于社会生活之影响217
(一)集合之组织——私立组织家庭社会制度阶级政治制度——统治政府特殊职务——教会组织——国际组织——语言217
(二)集合之事象——内部革命——冲突与条约——国际关系223
1933《通史新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炳松著 1933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史通义 2
- 1939 商务印书馆
-
- 新编中国刑法学 总论卷
- 1998
-
- 通史新义
- 民国19.06 商务印书馆
-
- 校仇通义 22史札记 宋论 文史通义 史通通义 读通鉴论
- 北京:中华书局
-
- 新校本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元史、宋史通俗演义
- 北京:长征出版社
-
- 新校本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五代史、宋史通俗演义
- 北京:长征出版社
-
- 新校本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唐史通俗演义
- 北京:长征出版社
-
- 文史通义
- 1935 世界书局
-
- 史通 文史通义
- 1998 北京:蓝天出版社
-
- 史通 文史通义
- 1993 长沙:岳麓书社
-
- 文史通义新编
- 1993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文史通义
- 1988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甘肃彩陶
- 1979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文史通义
- 1964 太平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