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言语法》求取 ⇩

引言1

第一章古今语法的演变2

第一节词法的演变概况2

(一)文言多单音词现代语多复音词3

(二)文言的词常活用现代语的词性较固定6

第二节句式的演变概况8

(一)现代语有的表达形式文言里没有8

(二)文言有的表达形式现代语里没有14

第二章文言词类的语法特点18

第一节实词的语法特点18

(一)名词方面19

时间词和方位词23

(二)动词方面26

能愿词和判断词31

(三)形容词方面34

数词36

第二节虚词的语法特点41

(四)代词方面41

(五)副词方面47

(六)介词方面53

(七)连词方面58

(八)语气词方面66

附 叹词和应答词77

第三章文言和现代语相同的句式81

第一节叙述句83

(一)无主句84

(二)主语和宾语85

A.联合主语和联合宾语686

B.两个宾语87

C.主谓结构做宾语87

(三)谓语的各式88

A.连动式88

B.递谓式89

C.联合谓语90

(四)定语、状语和补语90

A.定语91

B.状语93

C.补语95

(五)复指成分96

第二节描写句98

(一)表语的各式99

A.表语形容词带状语99

B.联合表语100

C.主谓结构做表语102

(二)描写句与复指成分103

A.定语的复指成分103

B.主谓结构的主语复指成分103

第三节判断句104

(一)判断词的性质105

A.“为”的判断性质106

B.“乃”“卽”等的判断性质107

C.“非”的判断性质108

(二)判断句与复指成分109

A.复指的是联合结构110

B.复指的是主谓结构110

第四章文言句式的特色112

第一节关於倒装112

(一)否定句的倒装113

A.代词做宾语113

B.名词做宾语114

(二)疑问句的倒装114

A.代词做谓语114

B.疑问代词做宾语115

C.疑问代词在介词结构115

(三)感叹句的倒装116

(四)其他倒装方式117

A.“是”“之”等插宾、动间117

B.“与”“为”“自”置介宾后119

第二节关於复说和省略120

(一)名词的复说120

A.为什么复说名词121

B.主语名词复说的情形122

(二)代词的省略124

A.主语代词的省略124

B.宾语代词的省略127

第三节关於三类句子133

(一)叙述句方面133

A.一般的致动句和意动句133

B.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35

C.动词、形容词的致动用法138

(二)描写句方面143

A.名词、动词做形容性的表语143

B.重叠式的形容词做表语145

(三)判断句方面147

A.名词性的表语后加“也”148

B.主语后加“者”149

C.“者”和“也”前后呼应150

第五章代词与句式153

第一节“之”和“其”的异同154

(一)“之”“其”相同之点154

A.人和事物都能代替155

B.他称词可用做自称156

(二)“之”“其”相异之点157

A.“之”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157

B.“其”作定语和主谓结构的主语158

C.“之”“其”做指示词的区别160

第二节“者”和“所”的作用161

(一)“者”的各种作用162

A.“者”在句中的指代性162

B.“者”在句中的指代方式164

(二)“所”的各种作用167

A.“所”在定语的指代作用167

B.“所”“与”“者”的关系169

C.“所”在状语的指代作用171

第三节“孰”和“何”的用法174

(一)“孰”做主语的各式175

A.做反问的主语175

B.做选择问的主语175

C.做对比问的主语176

(二)“何”做谓语的各式177

A.做询缘由的谓语177

B.做询性态的谓语178

C.做询办法的谓语178

第六章副词与句式181

第一节副词的各种情况181

(一)对中心词的修饰183

A.时间词和中心词183

B.范围词和中心词184

C.程度词和中心词186

(二)跟其他词的关联187

A.否定词可和“而”“何”关联187

B.否定词可彼此关联189

第二节他类词作状语191

(一)实词带“然”“尔”等做状语191

A.带“然”和“尔”的各式191

B.带“焉”和“乎”的各式193

(二)名词直接做状语194

A.表动作的状态、方式194

B.表动作的地点、时间196

第七章介词与句式198

第一节“以”“於”结构的补语式198

(一)“以…”“於…”做动词的补语198

A.做补语的类例199

B.做补语的作用200

(二)“於…”做形容词的补语202

A.表适应的方面202

B.表比较的情况203

第二节“为”“於”结构的被动式205

(一)“见受、被……於”式的使用205

A.“见”等和“於”兼用205

B.“见”等和“於”分用206

(二)“为…所”式的使用207

A.“为”和“所”关联208

B.“为”和“所”的分合208

第八章连词与句式213

第一节“而”“则”连接句子213

(一)“则”在句子间的作用213

A.时间性的承接214

B.假设性的承接215

C.对待性的承接216

(二)“而”在句间的作用217

A.顺序性的连络218

B.转折性的连络218

C.对待性的连络219

D.“以”和“而”的差别220

第二节“之”“而”连接主、谓语222

(一)“之”在主、谓语间的作用222

A.可改变内部的组织223

B.可密切外部的关系223

(二)“而”在主、谓间的作用224

A.“而”“之”用在句中的比较224

B.“而”“则”用在句中的差别224

第九章语气词与句式226

第一节陈述句和语气词226

(一)关於陈述的语气227

A.“也”和“矣”在陈述句227

B.“焉”和“耳”在陈述句232

第二节疑问句和语气词237

(一)关於询问的语气237

A.语气词和然否问句237

B.语气词和特指问句238

C.语气词和选择、反复问句240

(二)关於反诘、测度的语气242

A.语气词和反诘句242

B.语气词和测度句244

第三节祈使句、感叹句和语气词246

(一)关於祈使的语气246

A.语气词和命令句246

B.语气词和禁止句248

(二)关於感叹的语气249

A.语气词和倒装句250

B.语气词和重叠句251

1958《汉语文言语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景农编著 1958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汉语口语语法(1979 PDF版)
汉语口语语法
1979 北京:商务印书馆
汉语口语语法(1979 PDF版)
汉语口语语法
1979
汉语语法(1998 PDF版)
汉语语法
1998
中国新文学  (下册)(1993 PDF版)
中国新文学 (下册)
1993
发现艾滋病——爱的超越(1998年07月第1版 PDF版)
发现艾滋病——爱的超越
1998年07月第1版 学林出版社
汉语语法(1981 PDF版)
汉语语法
1981 文鹤出版有限公司
中学语文文言语法(1984 PDF版)
中学语文文言语法
198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汉语文言语法(1983 PDF版)
汉语文言语法
1983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文言语法(1956 PDF版)
文言语法
1956 北京:北京出版社
汉语语法论文集(1955 PDF版)
汉语语法论文集
1955 北京:科学出版社
汉语语法(1955 PDF版)
汉语语法
1955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汉语语法论文集(1984 PDF版)
汉语语法论文集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1989 PDF版)
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1989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文言语法(1987 PDF版)
文言语法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汉语文言语法(1994 PDF版)
汉语文言语法
1994 北京: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