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北县志》
作者 | 张正荣,陈兴年主编;云南省邱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华书局 |
参考页数 | 888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102323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4465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编 地理45
第一章 行政建置45
第一节 区位45
第二节 沿革46
第三节 区划47
第四节 乡镇57
第二章 自然环境65
第一节 地质65
第二节 地貌67
第三节 山脉水系68
第四节 气候70
第五节 土壤72
第六节 植物74
第七节 动物75
第八节 矿产76
第九节 自然灾害81
第三章 人口85
第一节 发展85
第二节 分布87
第三节 构成88
第四节 婚姻家庭95
第五节 计划生育100
第二编 民族105
第一章 壮族105
第一节 源流105
第二节 社会经济106
第三节 生活习惯106
第四节 风俗107
第五节 语言文字111
第六节 信仰111
第七节 文体卫生111
第二章 苗族112
第一节 源流112
第二节 社会经济113
第三节 生活习惯114
第四节 风俗115
第五节 语言文字117
第六节 信仰117
第七节 文体卫生118
第三章 彝族118
第一节 源流118
第二节 社会经济119
第三节 生活习惯120
第四节 风俗121
第五节 语言文字124
第六节 信仰124
第七节 文体卫生125
第四章 白族125
第一节 源流125
第二节 社会经济126
第三节 生活习惯127
第四节 风俗128
第五节 语言文字130
第六节 信仰130
第七节 文体卫生130
第五章 回族131
第一节 源流131
第二节 社会经济131
第三节 生活习惯132
第四节 风俗133
第五节 语言文字134
第六节 信仰134
第七节 文体卫生135
第六章 瑶族135
第一节 源流135
第二节 社会经济136
第三节 生活习惯137
第四节 风俗138
第五节 语言文字140
第六节 信仰140
第七节 文体卫生141
第七章 汉族141
第一节 源流141
第二节 社会经济142
第三节 生活习惯143
第四节 风俗144
第五节 信仰147
第六节 文体卫生147
第八章 民族工作148
第一节 机构148
第二节 民族政策149
第三节 民族经济150
第四节 民族文化150
第五节 民族干部151
第六节 民族乡151
第三编 经济综述第一章 发展153
第一节 基本情况153
第二节 效益158
第二章 结构160
第一节 所有制160
第二节 产业162
第三节 流通163
第三章 人民生活164
第一节 收入164
第二节 分配167
第三节 消费169
第四节 居住170
第四章 建设投资170
第一节 农业170
第二节 工交170
第三节 商业171
第四节 其它171
第五章 管理171
第一节 机构171
第二节 计划172
第三节 物价175
第四节 工商行政181
第五节 统计182
第六节 审计186
第七节 土地188
第八节 技术监督189
第九节 技术协作190
第四编 农业191
第一章 生产制度变革191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191
第二节 土地改革191
第三节 互助合作192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192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3
第二章 种植业194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194
第二节 生产工具196
第三节 农作物197
第四节 生产技术203
第三章 畜牧业208
第一节 饲草饲料208
第二节 饲养品种209
第三节 品种改良212
第四节 饲养213
第五节 疫病防治213
第四章 渔业218
第一节 水面218
第二节 鱼类219
第三节 养殖219
第四节 捕捞220
第五章 管理220
第一节 机构220
第二节 计划222
第三节 财会223
第四节 劳动226
第五节 收益分配226
附:云南省邱北新沟水产养殖场230
第五编 林业233
第一章 资源233
第一节 树种233
第二节 分布234
第三节 古树名木234
第四节 面积蓄积235
第二章 山林权属237
第一节 演变237
第二节 经营237
第三章 植树造林238
第一节 采种育苗238
第二节 天然更新238
第三节 世界银行贷款造林239
第四节 飞播造林239
第五节 群众性造林240
第六节 引进树种241
第四章 森林保护242
第一节 防火242
第二节 管理244
第三节 防治病虫害246
第五章 采伐利用246
第一节 国营企业246
第二节 民间采伐247
第三节 木材运输247
第四节 林副产品248
第六章 机构248
第一节 行政248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249
第六编 水电251
第一章 水利251
第一节 工程251
第二节 管理260
第三节 水土保持261
第二章 电力262
第一节 发电262
第二节 供电263
第三章 机构264
第一节 水利电力局264
第二节 业务单位264
第七编 工业265
第一章 经营体制265
第一节 个体265
第二节 集体265
第三节 联营266
第四节 国营267
第二章 行业273
第一节 建材273
第二节 皮革275
第三节 矿业275
第四节 加工业278
第五节 手工业281
第六节 自来水284
第七节 机械284
第八节 化学285
第九节 其它286
第三章 机构287
第一节 工业交通局287
第二节 乡镇企业管理局287
第八编 交通289
第一章 道路289
第一节 驿道289
第二节 渡口291
第三节 公路293
第四节 桥梁301
第五节 公路养护304
第二章 运输306
第一节 货运306
第二节 客运309
第三章 管理309
第一节 机构309
第二节 路政310
第三节 运政310
第四节 交通安全311
第五节 站点建设312
第九编 邮电313
第一章 邮政313
第一节 业务313
第二节 邮路316
第三节 投递319
第二章 电信320
第一节 电报320
第二节 长途电话321
第三节 市内电话322
第四节 农村电话323
第五节 会议电话 传真324
第三章 机构324
第一节 驿站324
第二节 邮电局(所)325
第十编 商业329
第一章 经营体制329
第一节 私营329
第二节 国营333
第三节 集体334
第二章 采购336
第一节 农副产品336
第二节 工业品337
第三章 销售339
第一节 生产资料339
第二节 生活资料345
第四章 饮食服务355
第一节 饮食业355
第二节 服务业355
第五章 对外贸易357
第一节 出口贸易357
第二节 经营方式358
第六章 机构360
第一节 商业贸易公司360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361
第三节 其它362
第十一编 粮油第一章 收购365
第一节 粮食365
第二节 油料368
第三节 购价370
第二章 销售371
第一节 供销371
第二节 销价378
第三章 储运380
第一节 仓储380
第二节 调运383
第四章 加工385
第一节 稻麦385
第二节 油脂386
第三节 饲料387
第五章 管理387
第一节 机构387
第二节 经营389
第十二编 名优特产第一章 植物391
第一节 辣椒391
第二节 烤烟392
第三节 粉红腰豆393
第四节 姜393
第五节 榉木394
第六节 蕨菜394
第七节 菌类394
第二章 动物395
第一节 山羊395
第二节 独眼鱼396
第三章 工业品396
第一节 腻脚酒396
第二节 田七酒397
第三节 篮排足球397
第四节 卫生瓷398
第五节 松脂399
第十三编 金融第一章 货币401
第一节 种类401
第二节 管理403
第三节 流通406
第二章 民间信用408
第一节 借贷408
第二节 賨会408
第三节 典当409
第四节 集资409
第三章 存款409
第一节 单位存款409
第二节 储蓄存款413
第四章 贷款417
第一节 工商信贷417
第二节 农业信贷422
第五章 基本建设拨款429
第一节 拨款429
第二节 拨款改贷款430
第六章 保险432
第一节 财产432
第二节 人身432
第三节 农业433
第四节 防灾 理赔433
第七章 农村信用435
第一节 股金435
第二节 信用存款436
第三节 信用贷款436
第四节 经营管理437
第八章 机构439
第一节 金库439
第二节 股份银行440
第三节 合作金库440
第四节 人民银行441
第五节 农业银行442
第六节 工商银行442
第七节 建设银行442
第八节 保险公司443
第九节 信用合作社443
第十四编 财税第一章 收入445
第一节 农业税445
第二节 工商税447
第三节 杂税捐450
第四节 企业450
第五节 其它451
第六节 预算外收入454
第二章 支出454
第一节 常时类454
第二节 预算内455
第三节 预算外457
第三章 信用458
第一节 债券458
第二节 周转金459
第四章 管理459
第一节 机构459
第二节 体制461
第三节 监督 征管463
第十五编 城乡建设第一章 县城467
第一节 城池467
第二节 市政470
第三节 公共设施474
第四节 其它480
第二章 村镇487
第一节 集镇487
第二节 乡村494
第三章 管理496
第一节 机构496
第二节 环境保护498
第三节 总体规划500
第四节 实施500
第十六编 旅游第一章 普者黑自然风景区503
第一节 结构503
第二节 景观504
第二章 其它景点505
第一节 景点505
第二节 民族风情508
第三节 文物古迹509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510
第一节 景区510
第二节 开发价值511
第三节 总体评价511
第四章 开发511
第一节 管理511
第二节 总体规划512
第三节 实施效益512
第十七编 党派群团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邱北县地方组织515
第一节 组织机构515
第二节 主要活动51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邱北县地方组织517
第一节 党的地下组织活动517
第二节 中共邱北县委员会518
第三节 基层组织522
第四节 党代表会议523
第五节 党员发展524
第六节 党员教育525
第七节 宣传526
第八节 纪检监察527
第九节 统一战线529
第十节 信访530
第十一节 保密、机要、档案531
第十二节 党校532
第十三节 党史资料征集编纂533
第十四节 老干部工作533
第十五节 落实政策534
第三章 群众团体535
第一节 工会535
第二节 共青团537
第三节 妇联539
第四节 农会541
第五节 文联541
第六节 工商联542
第七节 个体协会543
第八节 残联543
第九节 其它544
第十八编 政权第一章 权力机关545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45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46
第三节 选举551
第二章 行政机关552
第一节 县公署552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554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556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关566
第一节 民国县参议机关566
第二节 人民政协567
第十九编 民政第一章 优抚575
第一节 烈士褒扬575
第二节 抚恤575
第三节 优待576
第四节 拥军优属578
第二章 安置580
第一节 军人580
第二节 水库移民581
第三节 城镇居民582
第四节 疏散人员582
第五节 入境移民582
第六节 山区移民582
第三章 救灾 救济583
第一节 灾害救济583
第二节 社会救济587
第四章 扶贫588
第一节 机构 政策588
第二节 措施 效益589
第五章 社会福利591
第一节 福利组织591
第二节 有奖募捐592
第三节 麻风病防治593
第四节 收容遣返593
第六章 管理594
第一节 机构594
第二节 婚姻登记594
第三节 地名595
第四节 陵园596
第二十编 人事劳动第一章 干部597
第一节 状况597
第二节 管理599
第二章 劳动管理601
第一节 工人队伍601
第二节 用工制度602
第三节 就业安置603
第三章 工资劳保福利603
第一节 工资、津贴和奖金603
第二节 劳保安全605
第三节 福利605
第四节 社会保险605
第四章 劳动争议仲裁607
第一节 来信来访607
第二节 劳动合同607
第三节 仲裁607
第五章 机构编制608
第一节 机构608
第二节 编制609
第二十一编 公安司法第一章 公安611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611
第二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61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612
第四节 社会治安管理613
第五节 监所管理618
第六节 户政管理619
第七节 消防619
第八节 机构622
第二章 检察624
第一节 刑事624
第二节 法纪625
第三节 经济625
第四节 监所626
第五节 控告申诉627
第六节 刑事技术627
第七节 机构627
第三章 审判628
第一节 制度628
第二节 刑事629
第三节 民事629
第四节 经济629
第五节 行政630
第六节 申诉复查630
第七节 案件执行630
第八节 机构636
第四章 司法行政637
第一节 调解637
第二节 法制宣传637
第三节 律师事务639
第四节 公证639
第五节 机构640
第二十二编 军事第一章 地方武装641
第一节 民团641
第二节 人民武装641
第二章 驻军642
第一节 绿营兵642
第二节 国民党军队643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643
第四节 武装警察部队644
第三章 民兵644
第一节 组织644
第二节 装备645
第三节 军事训练646
第四节 政治教育646
第五节 主要活动647
第四章 兵役647
第一节 募兵制647
第二节 征兵制647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648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648
第五节 义务与志愿相结合兵役制648
第五章 战事649
第一节 械斗649
第二节 解放战争650
第三节 剿匪战斗652
第六章 机构654
第一节 团保所654
第二节 军事科654
第三节 人民武装部654
第二十三编 教育第一章 普通教育657
第一节 旧学657
第二节 幼儿园(班)658
第三节 小学660
第四节 普通中学669
第五节 民族学校(班)678
第六节 教学研究679
第七节 勤工俭学680
第二章 职业教育681
第一节 师训班681
第二节 教师进修学校681
第三节 职业中学682
第三章 成人教育683
第一节 农民683
第二节 职工684
第四章 教师685
第一节 队伍685
第二节 培训686
第三节 待遇687
第五章 管理688
第一节 机构688
第二节 经费689
第三节 设备691
第二十四编 科技第一章 科技研究695
第一节 工艺改良695
第二节 设备更新695
第三节 发明696
第二章 技术引进697
第一节 农业697
第二节 工业699
第三节 林业700
第四节 畜牧兽医700
第五节 电力701
第六节 气象702
第七节 医疗702
第三章 普查区划702
第一节 专项普查702
第二节 综合农业区划704
第四章 科技成果704
第一节 项目704
第二节 获奖成果707
第五章 科技普及712
第一节 科普宣传712
第二节 咨询服务712
第三节 技术培训712
第六章 机构队伍713
第一节 机构713
第二节 队伍716
第二十五编 文化第一章 群众文化717
第一节 文艺辅导717
第二节 图书借阅718
第三节 艺术团队演出719
第四节 图书发行720
第五节 电影放映721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721
第二章 文学艺术722
第一节 民间文艺722
第二节 创作727
第三章 文物胜迹731
第一节 古物731
第二节 古迹731
第三节 名胜733
第四章 地方志734
第一节 民国《邱北县志》734
第二节 新编《邱北县志》735
第五章 管理机构737
第一节 文化局737
第二节 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737
第二十六编 广播电视第一章 广播739
第一节 有线广播739
第二节 无线广播740
第三节 自办节目741
第二章 电视742
第一节 电视差转742
第二节 卫星电视地面收转742
第三节 有线电视747
第四节 自办节目748
第三章 机构队伍748
第一节 机构748
第二节 队伍749
第二十七编 医药卫生第一章 卫生751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751
第二节 饮水监测752
第三节 食品监测753
第四节 学校卫生监测753
第五节 劳动卫生监测754
第六节 放射及化妆品卫生监督755
第七节 卫生宣传教育756
第八节 公共卫生监督757
第二章 防疫758
第一节 疫情758
第二节 计划免疫758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759
第三章 妇幼保健760
第一节 妇女760
第二节 儿童762
第四章 医药763
第一节 中药资源763
第二节 医疗764
第三节 医学766
第五章 管理768
第一节 医政768
第二节 药政769
第三节 财务770
第四节 公费医疗771
第六章 群众卫生组织772
第一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772
第二节 医学会772
第三节 红十字会773
第七章 机构773
第一节 管理机构773
第二节 医疗机构774
第二十八编 体育第一章 民间体育777
第一节 项目777
第二节 比赛778
第二章 体育活动780
第一节 学校780
第二节 职工781
第三节 农民782
第四节 老年人782
第五节 少儿783
第三章 竞赛783
第一节 县级运动会783
第二节 州级运动会785
第三节 省级运动会791
第四章 体育人才794
第一节 培训794
第二节 输送795
第五章 体育设施795
第一节 场地795
第二节 器械795
第六章 管理796
第一节 机构796
第二节 经费796
第二十九编 社会第一章 宗教797
第一节 原始宗教797
第二节 伊斯兰教798
第三节 佛教799
第四节 道教799
第五节 耶稣教799
第二章 方言799
第一节 类别799
第二节 语音800
第三节 语汇804
第四节 语法806
第五节 谚谣809
人物811
一、传记811
二、传略831
三、革命烈士英名录833
四、人物表851
附录855
一、地方文告855
二、文史资料867
三、艺文876
编后记887
1999《邱北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正荣,陈兴年主编;云南省邱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9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商邱县志 1
- 台湾:成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