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 政区建置1

第一章 境域1

第一节 地理位置1

第二节 境域变迁1

第二章 沿革2

第三章 行政区划4

第四章 城区13

第一节 演变13

第二节 现状14

第三节 街道办事处15

第二篇 乡镇概况24

第一章 镇24

第二章 乡26

第三篇 自然环境36

第一章 地质36

第一节 地层36

第二节 构造37

第二章 地貌38

第一节 洪冲积扇38

第二节 扇形洼地38

第三节 冲积平原38

第三章 气候39

第一节 特征39

第二节 日照 辐射39

第三节 温度39

第四节 降水41

第五节 风44

第六节 湿度 蒸发45

第七节 物候45

第四章 水文47

第一节 地表水47

第二节 地下水48

第五章 土壤52

第一节 土壤类型52

第二节 土壤分布55

第三节 土壤肥力56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57

第一节 野生动物57

第二节 野生植物58

第七章 自然资源58

第一节 土地58

第二节 沙 砾石59

第三节 凹陷存在的地热及油气资源59

第八章 自然灾害60

第一节 旱涝灾害60

第二节 冰雹灾害61

第三节 风灾62

第四节 虫害62

第五节 霜冻63

第六节 连阴雨63

第七节 地震63

第四篇 人口68

第一章 数量与分布68

第一节 数量68

第二节 分布70

第二章 人口构成73

第一节 民族构成73

第二节 自然构成74

第三节 职业构成78

第四节 文化构成78

第三章 人口素质79

第一节 自然素质79

第二节 文化素质88

第四章 人口变动89

第一节 自然变动89

第二节 机械变动90

第五章 计划生育91

第一节 晚婚晚育91

第二节 优生优育92

第三节 节育措施92

第四节 管理机构93

第五篇 经济总貌95

第一章 经济变革95

第一节 土地改革95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96

第三节 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9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102

第五节 体制改革104

第二章 发展概况109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109

第二节 国民收入116

第三章 经济结构117

第一节 产业结构117

第二节 农轻重结构118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119

第四节 固定资产120

第六篇 农业122

第一章 综合农业区划122

第二章 农业生产123

第一节 耕地123

第二节 劳动力124

第三节 农作物125

第四节 耕作制度130

第五节 改土施肥131

第六节 种子改良133

第七节 植物保护136

第八节 技术推广138

第九节 涿州稻米141

第三章 农业机械144

第一节 农用机具144

第二节 农机培训146

第三节 农机监理146

第四节 农机服务167

第四章 林业148

第一节 资源变化148

第二节 林木种类150

第三节 植树造林151

第四节 苗木繁育153

第五节 病虫防治153

第六节 苗圃场154

第五章 畜牧 水产155

第一节 畜禽种类155

第二节 饲养管理156

第三节 防疫灭病157

第四节 淡水养殖157

第五节 管理机构158

第七篇 水利 电力162

第一章 水利工程建设162

第一节 河流及河道治理162

第二节 防洪工程164

第三节 闸涵工程168

第二章 农田水利169

第一节 灌溉工程169

第二节 扬水机站171

第三节 打井灌溉172

第四节 排涝工程174

第五节 排涝175

第六节 抗旱176

第七节 改洼治碱177

第三章 水利管理178

第一节 机构设置178

第二节 灌溉管理179

第三节 排涝工程管理181

第四节 经费管理181

第五节 综合经营管理182

第六节 水资源利用183

第四章 电力184

第一节 电力建设184

第二节 电力供应187

第三节 电力管理188

第四节 调度与修试188

第五节 机构沿革188

第八篇 工业191

第一章 经济体制191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191

第二节 私营工业191

第三节 集体工业192

第四节 国有工业192

第二章 工业门类193

第一节 机械193

第二节 化学197

第三节 建材198

第四节 造纸199

第五节 印刷200

第六节 电子201

第七节 食品202

第八节 酿酒204

第九节 纺织204

第十节 轧棉 制革205

第十一节 服装206

第十二节 工艺美术208

第十三节 饲料加工210

第三章 企业管理210

第一节 管理机构210

第二节 计划管理211

第三节 质量管理212

第四节 技术革新212

第五节 安全生产212

第四章 名优产品213

第一节 国家级213

第二节 省部级214

第三节 地市级216

第九篇 乡镇企业219

第一章 发展概况219

第二章 企业类型和产品226

第一节 企业类型226

第二节 产品228

第三章 重点企业228

第四章 专业户 村231

第一节 专业户231

第二节 专业村233

第五章 企业管理234

第一节 管理机构234

第二节 管理体制234

第三节 分配管理235

第四节 行政管理235

第十篇 商业236

第一章 经营体制236

第一节 私营商业236

第二节 国有商业238

第三节 集体商业241

第二章 集市贸易244

第一节 集市沿革与分布244

第二节 重点集市245

第三章 业务经营248

第一节 经营方式248

第二节 流通250

第三节 储运251

第四章 粮油管理254

第一节 管理254

第二节 购销255

第三节 储运257

第十一篇 财税259

第一章 财政259

第一节 体制259

第二节 收支260

第三节 乡镇财政264

第四节 财政机构267

第五节 债券发行268

第二章 税务269

第一节 税收体制269

第二节 税种 税额269

第三节 涉外税收279

第四节 工商税收减免279

第五节 税务管理280

第十二篇 金融282

第一章 金融机构282

第一节 建国前金融机构282

第二节 建国后金融机构283

第二章 货币285

第一节 清朝时期285

第二节 民国初期286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286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286

第五节 建国后287

第三章 货币流通287

第四章 贷款288

第五章 储蓄存款291

第一节 储蓄291

第二节 单位存款291

第六章 结算291

第七章 金库 债券294

第一节 国家金库294

第二节 债券294

第八章 金银收兑 外汇295

第一节 金银收兑295

第二节 外汇295

第九章 保险296

第一节 种类296

第二节 业务296

第十三篇 交通运输298

第一章 古道298

第二章 公路300

第一节 形成300

第二节 分布300

第三章 铁路305

第一节 车站305

第二节 货场305

第三节 运输306

第四节 铁路建设306

第四章 桥梁307

第一节 公路桥307

第二节 立交桥309

第五章 运输311

第一节 演变311

第二节 运输机构及运量312

第六章 交通管理315

第一节 养护315

第二节 监理316

第三节 公安交通警察大队317

第四节 养路费征收317

第十四篇 邮电319

第一章 古代通信319

第一节 烽火报警319

第二节 邮驿319

第二章 机构沿革320

第一节 建国前邮政机构320

第二节 建国前电信机构321

第三节 建国后邮电机构321

第三章 邮政322

第一节 邮政网路322

第二节 邮政业务324

第四章 电信328

第一节 电报 传真328

第二节 长途电话330

第三节 市内电话331

第四节 农村电话332

第五节 移动通信333

第六节 通信电源333

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337

第一章 城区规划337

第一节 总体规划337

第二节 规划管理338

第二章 市政工程338

第一节 道路338

第二节 桥梁341

第三节 排水342

第四节 防洪344

第五节 市政设施管理345

第三章 公用事业345

第一节 城市交通345

第二节 城市照明346

第三节 城市供气346

第四节 城市供水347

第四章 城市住房348

第一节 私产348

第二节 公产349

第五章 园林绿化350

第一节 公园绿化350

第二节 街道绿化350

第三节 庭院绿化351

第四节 苗圃 花卉351

第六章 环境保护352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防治352

第二节 环境管理356

第七章 工程建设359

第一节 建筑队伍359

第二节 设计 施工359

第三节 典型建筑360

第四节 质量监督361

第八章 乡镇建设361

第一节 乡镇规划361

第二节 乡镇建设362

第三节 村庄建设363

第九章 房地产管理363

第一节 行政管理363

第二节 住房改革365

第三节 行业管理366

第四节 经营管理366

第十章 土地管理366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6

第二节 土地征用367

第三节 实施政策367

第十六篇 经济综合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3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9

第二节 计划编制369

第三节 计划管理实施370

第二章 物价管理373

第一节 管理机构373

第二节 管理体制373

第三节 物价演变374

第四节 物价调整与检查375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3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376

第二节 市场管理377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380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383

第五节 商标管理384

第六节 广告管理384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384

第四章 标准计量管理38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85

第二节 计量制度演变386

第三节 计量标准化387

第四节 产品质量鉴定388

第五节 计量管理388

第五章 审计管理389

第六章 统计管理390

第一节 统计机构390

第二节 统计工作391

第十七篇 中国共产党涿州市地方组织第一章 党组织创建与发展392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92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393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394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95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396

第一节 历次大会396

第二节 历任市(县)委领导人397

第三章 组织建设402

第一节 领导机构沿革402

第二节 工作机构设置403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404

第四节 党员状况410

第五节 党员教育410

第六节 干部管理413

第四章 宣传工作414

第一节 理论宣传414

第二节 社会宣传415

第三节 对外宣传416

第四节 文明建设417

第五章 统战工作418

第一节 少数民族工作418

第二节 宗教工作418

第三节 私营工商业工作419

第四节 非党知识分子工作419

第五节 港 澳 台和海外关系工作419

第六章 纪律检查420

第一节 机构沿革420

第二节 案件处理421

第三节 信访422

第四节 党纪教育423

第七章 建国后重大政治运动记略424

第一节 抗美援朝424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424

第三节 三反五反425

第四节 整风反右425

第五节 “反右倾”425

第六节 四清426

第七节 文化大革命427

第十八篇 中国国民党涿县地方组织第一章 组织沿革428

第二章 主要活动430

第十九篇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章 人民代表选举432

第二章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33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434

第四章 提(议)案处理438

第五章 决定 任免438

第六章 常务委员会440

第一节 机构设置440

第二节 领导名录440

第七章 代表联系制度441

第八章 乡镇人大及代表工作442

第二十篇 政府443

第一章 封建政权443

第一节 县政权443

第二节 基层政权444

第二章 民国政府446

第一节 县政府446

第二节 基层政府447

第三节 主要活动447

第三章 抗日民主政府448

第一节 机构沿革448

第二节 主要活动450

第四章 解放区民主政府450

第一节 机构沿革450

第二节 主要活动451

第五章 人民政府452

第一节 机构沿革452

第二节 中心工作459

第三节 综合政务460

第四节 经济研究464

第二十一篇 政协466

第一章 组织沿革466

第二章 委员会组成466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组成情况467

第二节 历届领导名录及组成名额468

第三章 历届会议概况468

第一节 政协涿县历届委员会468

第二节 政协涿州市历届委员会469

第四章 机构设置与主要活动470

第一节 机构设置470

第二节 主要活动470

第二十二篇 民主党派群团第一章 民主党派472

第二章 群众团体473

第一节 工会组织473

第二节 青年组织475

第三节 少年组织477

第四节 妇女组织478

第五节 农民组织479

第六节 工商业组织480

第七节 科技组织481

第八节 文化组织482

第九节 中苏友好协会482

第二十三篇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封建公法485

第一节 警察机构485

第二节 司法机构486

第二章 人民公安486

第一节 机构设置486

第二节 社会治安管理487

第三节 改造社会弊端492

第四节 改造反动势力494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495

第六节 羁押 劳改496

第七节 消防497

第八节 爱民活动498

第三章 人民检察498

第一节 机构设置498

第二节 刑事检察499

第三节 法纪检察499

第四节 经济检察500

第五节 监所检察500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500

第四章 审判501

第一节 机构设置501

第二节 审判制度501

第三节 刑事审判502

第四节 经济审判502

第五节 民事审判503

第六节 行政审判503

第七节 人民陪审503

第八节 申诉复查503

第五章 司法504

第一节 机构设置504

第二节 法制教育504

第三节 公证工作505

第四节 人民律师505

第五节 民事调解505

第二十四篇 军事507

第一章 地方武装507

第一节 封建地方武装507

第二节 民国地方武装507

第三节 人民地方武装508

第二章 驻军510

第一节 封建驻军510

第二节 民国驻军511

第三节 人民驻军512

第三章 兵役515

第一节 募兵役制515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516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516

第四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兵役制516

第五节 预备役兵役制516

第四章 民兵517

第一节 组织建设517

第二节 军政训练518

第三节 武器保管520

第四节 主要活动520

第五章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523

第六章 战事525

第一节 封建战事525

第二节 民国战事52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战事528

第四节 解放战争战事530

第七章 惨案531

第二十五篇 民政534

第一章 机构沿革534

第二章 优抚534

第三章 安置536

第四章 救灾 救济 扶贫537

第一节 救灾537

第二节 救济539

第三节 扶贫540

第五章 社会福利541

第一节 孤寡老人供养541

第二节 福利工厂542

第六章 婚丧管理542

第一节 婚姻登记542

第二节 殡葬改革543

第二十六篇 劳动人事第一章 劳动管理5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545

第二节 安置就业545

第三节 职业培训548

第四节 工资 奖励549

第五节 劳保 福利551

第六节 社会保险552

第七节 劳动监督553

第二章 人事管理5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553

第二节 干部队伍554

第三节 干部管理554

第四节 工资 奖励556

第二十七篇 文化558

第一章 管理机构558

第二章 事业单位558

第一节 涿州市文化馆558

第二节 乡镇文化站559

第三节 书店559

第三章 文艺团体560

第一节 剧团560

第二节 曲艺队563

第四章 文艺创作563

第一节 文学创作563

第二节 戏剧 曲艺564

第三节 舞蹈565

第四节 书画 摄影566

第五节 民间文艺566

第六节 民间花会567

第五章 民间传说(故事)569

第六章 谣谚572

第一节 民歌572

第二节 民谣572

第三节 谚语572

第四节 歇后语574

第七章 图书 报纸575

第一节 图书575

第二节 报纸576

第八章 广播影视577

第一节 广播577

第二节 电影579

第三节 电视580

第九章 地方史志580

第一节 党史征编580

第二节 修志581

第三节 编鉴581

第十章 档案582

第一节 档案馆建立与发展582

第二节 馆藏状况582

第三节 档案利用582

第二十八篇 教育583

第一章 学宫 书院 义学 私塾583

第一节 学宫583

第二节 书院583

第三节 义学584

第四节 私塾584

第二章 学校教育584

第一节 学前教育584

第二节 小学教育586

第三节 中学教育590

第四节 职业教育593

第五节 特种教育595

第三章 成人教育597

第一节 平民教育597

第二节 农民教育598

第三节 干部职工教育598

第四节 函授刊授教育599

第五节 广播电视教育600

第六节 自学考试600

第四章 方针 学制 考试601

第一节 教育方针601

第二节 学制601

第三节 考试制度602

第五章 教师队伍603

第一节 形成与发展603

第二节 待遇603

第三节 地位604

第四节 培训604

第五节 民办教师604

第六章 教学研究605

第一节 研究机构605

第二节 教研活动605

第三节 电化教学606

第七章 教育经费607

第一节 来源607

第二节 管理607

第三节 使用608

第四节 教育基金会608

第五节 中小学生“手拉手”互助会608

第八章 教育行政609

第一节 教育机构609

第二节 管理体制609

第九章 勤工俭学与改善办学条件610

第一节 勤工俭学610

第二节 改善办学条件611

第二十九篇 科技612

第一章 科技机构612

第一节 管理机构612

第二节 研究机构613

第三节 学术团体614

第二章 科技队伍618

第一节 干部管理615

第二节 职称评定615

第三章 科普活动617

第一节 科普宣传617

第二节 学会活动617

第三节 信息咨询618

第四节 技术市场618

第五节 防震618

第四章 科技成果620

第一节 获奖项目620

第二节 成果简介623

第三十篇 卫生626

第一章 组织机构626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626

第二节 群众卫生组织627

第三节 卫生事业费627

第二章 医疗机构628

第一节 市属医院628

第二节 城乡医院(卫生院)629

第三节 农村医疗机构630

第四节 部门医疗机构630

第三章 医疗队伍633

第一节 中医633

第二节 西医634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634

第四节 公共卫生医师635

第四章 医疗设备635

第一节 病床635

第二节 器械635

第五章 医疗制度636

第一节 公费医疗636

第二节 劳保医疗639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639

第六章 医药 药政640

第一节 药品生产640

第二节 药品经营640

第三节 药品管理641

第四节 药政管理642

第七章 预防 保健642

第一节 控制急性传染病642

第二节 慢性传染病管理646

第三节 多发病防治646

第四节 妇幼卫生保健649

第五节 地方病防治650

第六节 食品卫生651

第八章 爱国卫生运动6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652

第二节 公共卫生652

第三节 农村卫生653

第四节 大规模灭鼠653

第三十一篇 体育655

第一章 体育事业655

第一节 传统体育655

第二节 学校体育655

第三节 群众体育656

第四节 人才培养657

第五节 设施 经费658

第六节 体育项目659

第二章 体育竞赛662

第三十二篇 文物名胜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663

第二章 古城址667

第三章 纪念遗址668

第四章 古墓葬668

第五章 古建筑669

第六章 经幢675

第七章 造像及其它677

第八章 文物馆藏678

第九章 革命文物680

第十章 八景680

第十一章 景观682

第三十三篇 艺文685

第一章 碑铭685

第二章 诗词696

第三章 楹联707

第四章 旧志序709

第五章 著述711

第三十四篇 社会风情第一章 人民生活720

第一节 农民生活720

第二节 职工生活721

第二章 婚姻 家庭722

第一节 婚姻722

第二节 家庭723

第三章 习俗724

第一节 岁时习俗724

第二节 生活习俗726

第三节 礼仪习俗728

第四节 少数民族习俗729

第五节 信仰习俗730

第六节 陋习730

第四章 方言731

第一节 语音731

第二节 语法734

第三节 词汇735

第三十五篇 宗教742

第一章 佛教742

第二章 道教743

第三章 伊斯兰教743

第四章 天主教744

第五章 基督教(新教)744

第三十六篇 人物746

人物传746

人物录759

革命英烈表768

第三十七篇 驻涿中央 省地(市)属单位北京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790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791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一七三勘探队79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一五工厂794

华北新型建材机械厂795

化学工业部地质矿山局796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798

冶金工业部国家冶金精细品种工业试验基地799

铁道部建厂工程局799

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第一工程处800

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第三工程处801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第六十七工程处802

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涿州机械厂803

华北铝加工厂803

河北华丰机械厂805

国营凌云机械厂805

中国石油报社806

邮电部干部学校806

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涿州基地筹建处807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金属结构厂807

中央电视台涿州拍摄基地807

河北涿州师范学校808

河北冶金企业集团公司涿州金属器件厂809

保定地区第四医院809

保定电业局涿州110KV变电站810

保定市房涞涿灌区管理处811

附录812

一、涿州市历次编纂委员会领导人员名单812

二、基层单位撰稿人员名录815

编后记818

1997《涿州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7 北京:方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