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善宝文选》求取 ⇩

金善宝主要著作、论文、讲话11

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之研究(1929年中华农学会报68期)11

麦穗密度之特别遗传(1932年中华农学会报107期)19

小麦性质之遗传(1934年中华农学会报109期)20

小麦之遗传(1934年中华农学会报109期)21

小麦与黑麦交配及其返配后之细胞学的研究(1934年中华农学会报111期)22

由两种间交配而成之小麦品系用细胞学与遗传学方法研究其变异(1934年中华农学会报111期)23

用返配法研究小麦之遗传性(1934年中华农学会报122期)25

近代玉米育种法(1934年中华农学会报125期)27

用统计方法研究籼粳糯米之胀性(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农学丛刊》第二期,第一二合刊)42

中大农学院大胜关农事试验场最近玉米大豆试验成绩简报(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农学丛刊》三卷一期)54

大豆几种性状与油分蛋白质之关系(1935年中华农学会报142、 143期)64

小麦开花之观察(1936年南京农业周报社《农业周报》第五卷第一期)72

中国近年来作物育种和作物栽培的进步概况(1936年《农报》第三卷第五期)78

精米胀性试验方法之研究(1939年中华农学会报164期)84

大豆天然杂交(1940年中华农学会报168期)92

中国小麦区域(1943年中华农学会报第170期)94

关于金善宝院长手稿《中国近三十年小麦改进史》撰写缘起的有关记载曹幸穗103

中国近三十年来小麦改进史104

多种马铃薯渡春荒(1950年1月14日《新华日报》)139

马铃薯栽培法(1950年商务印书馆)142

对江苏省稻麦两熟增产的几点意见(1956年《中国农报》增刊第2期)164

我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广的小麦良种中大2419小、麦(1957年10月南京农学院科学研究专刊第1号)172

中国小麦之种类及其分布(初稿)(1957年11月南京农学院印行)184

中国小麦的种类及其分布(1959年10月南京农学院科学研究专刊第2号)206

阜阳专区农业生产经验及今后注意的问题(1958年《农业科学通讯》第7期)242

全国小麦病虫工作会议开幕词(摘要)(1958年《植病知识》二卷第四期)244

全国小麦病虫工作会议总结(初稿)(1958年《植病知识》第四期)246

青海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产的调查分析(1961年《中国农业科学》第三期)249

淮北平原的新石器时代小麦(1962年《作物学报》第一卷第一期)257

样板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1965年2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63

在全国同位素、辐射农业应用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65年12月13日)268

喜见小麦育种工作蓬勃发展(1973年7月3日《光明日报》)272

为把我国变成世界第一个农业高产国家而奋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发言)274

中国农学会《全国农业学术讨论会》闭幕词(1978年7月17日)278

在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2月16日)281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促进农业现代化(1979年7月6日《北京科技报》第54期)285

金善宝院长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1980年1月15日)287

加强农业生物学研究 促进农业现代化(1981年《生物学通报》第2期)289

社会主义赋予农业科学新的生命(1981年6月24日《光明日报》)290

民以食为天(1981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293

祝贺《农业科研管理》创刊(1982年《农业科研管理》第1期)295

向世界第一个高产国家迈进(1982年3月《论农业现代化》一书中)296

三江平原观感(1982年9月4日)297

为灿烂的中华农业增辉(1986年《当代大学生丛书·著名科学家谈智力开发》)300

金善宝1934年出版的小麦专著《实用小麦论》305

大学丛书·实用小麦论(1934年12月商务印书馆)305

金善宝编著图书简介429

《中国小麦栽培学》简介429

两本《中国小麦品种志》简介431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简介432

两卷《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简介435

《小麦生态研究》简介436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上、下册)简介438

《中国小麦生态》简介440

《小麦生态理论与应用》简介442

《农业哲学基础》简介444

《现代农艺师手册》简介445

1994《金善宝文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善宝著;《金善宝文选》编委会编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