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软件平台技术》
作者 | 王宏琳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84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12851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3451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1章地震勘探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1
1. 1地震勘探走向数字化1
1.2地震勘探与计算机2
1.3现代三维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4
1.4勘探计算机应用的未来7
第2章地震程序执行的管理与控制12
2. 1地球物理操作系统12
2.2地球物理语言13
2.3翻译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和地震数据库17
2.4工作空间管理20
2.5工作空间的可视编程界面23
第3章地球物理勘探可视化26
3.1科学计算可视化26
3.2三维计算28
3.3体素可视化30
3.4可视化软件32
3.5虚拟现实可视化35
第4章数据集成与数据模型40
4 1数据集成40
4.2数据库作为集成工具41
4. 3逻辑数据模型43
4.4数据集成系统47
第5章地震并行处理52
5.1三维地震数据并行处理52
5.2并行处理环境与工具53
5.3地震并行处理的设计模式55
5.4地震并行处理应用框架60
5.5并行分解技术62
5.6并行程序设计..63
第6章图形用户界面与交互应用框架65
6.1图形用户界面与用户65
6.2图形用户界面设计66
6.3勘探器件库68
6.4勘探器件的应用70
6.5面向对象应用框架71
6. 6 M-V-C框架73
6.7勘探交互应用框架75
第7章数据银行与数据仓库 78
7. 1数据银行78
7.2分布式数据系统83
7.3数据仓库86
7.4数据仓库结构和组成87
7.5数据仓库相关技术89
第8章联机计算与协同工作91
8. 1联机计算技术91
8.2协同工作92
8.3交互地震93
第9章应用集成与分布式对象96
9. 1应用集成96
9.2分布式对象96
9.3分布式对象互操作性98
9.4实现互操作性的规范99
9.5应用集成环境100
9.6分布式计算模式101
第10章软件集成平台104
10.1基于P0SC SIP的逻辑总体结构104
10.2基于X/0PEN体系结构框架105
10.3基于对象模型技术的分析与设计106
10.4软件平台应用接口服务109
10.5应用框架116
10.6集成服务设施117
10.7工作空间119
10.8关键技术119
10.9应用前景122
附录A面向对象应用软件开发124
A. 1面向对象软件概念125
A. 2面向对象范式原理131
A. 3统一模型语言UML134
A. 4面向对象应用开发141
A. 5面向对象设计模式149
A. 6客户-服务器计算环境156
A. 7公共对象请求代理结构*C0RBA++159
A. 8面向对象应用框架163
A. 9大型项目开发有关问题169
附录B并行计算机与并行计算172
B. 1并行计算172
B 2MPI和PVM175
B. 3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计算177
B. 4神经网络计算178
B 5遗传算法180
索引181
参考文献184
1999《地球物理勘探软件平台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宏琳著 199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地球物理勘探教程
-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地球物理勘探 下
- 1978
-
- 地球物理探勘
- 中国石油学会
-
- 国外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
- 石油部地球物理情报协作组
-
- 矿井地球物理勘探
- 1993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煤田地球物理勘探
- 1992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煤田地球物理岩性勘探技术文集
- 1996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
- 197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球物理勘探词典
- 197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
- 1990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勘探地球物理新技术
- 1986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解释译文集
- 198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地球物理勘探遥感原理
- 199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普通地球物理勘探 上
- 1954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普通地球物理勘探法
-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