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指导》

战争指导1

制空权357

导读7

前言9

第一章专制国王的有限战争13

一、三十年战争与意大利雇佣兵长13

二、法理学家与战争的限制15

三、专制国王的军队18

四、有限战争20

第二章无限战争的再生26

一、卢梭与法国革命26

二、回到野蛮主义的征兵制29

三、征兵制带来的变化33

四、民主与宗族道德37

第三章拿破仑战争43

一、拿破仑波拿巴43

二、拿破仑战争的要素46

三、拿破仑战争的原则51

四、拿破仑战争的缺点55

第四章克劳塞维茨的理论63

一、卡尔·冯·克劳塞维茨63

二、什么是战争?65

三、绝对战争与现实战争67

四、作为政治工具的战争68

五、大战略与重心71

六、战争原则73

七、防御作为较强的作战形式76

八、决定性会战78

九、人民的战争79

十、克劳塞维茨对拿破仑战争的忽视80

第五章工业革命的影响83

一、工业革命对文明的影响83

二、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85

三、卡尔·马克思和阶级斗争87

四、工业革命对军事力量的影响93

第六章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102

一、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102

二、内战的性质106

三、战略问题107

四、战术的发展110

五、道德的退化115

六、战争的结果120

第七章毛奇、福煦和布洛克123

一、冯·毛奇元帅123

二、费迪南德·福煦元帅132

三、I.S.布洛克先生140

第八章浩劫的根源144

一、西欧的海外扩张144

二、1870—1903年的军事发展147

三、扩张战争的尾声152

四、不谐和与谐和157

第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指导165

一、政治与战争165

二、战争计划的命运168

三、回避战略174

四、消耗战略180

五、机动性的再生187

六、国内防线的崩溃193

第十章列宁和俄国革命199

一、列宁和三月革命199

二、《国家与革命》203

三、列宁和十月革命206

四、空想主义的结束213

第十一章苏联的革命战争218

一、政治与战争218

二、列宁和克劳塞维茨222

三、第三(共产)国际225

四、和平成为革命的工具228

第十二章二十年休战234

一、迦太基式的和平234

二、阿道夫·希特勒243

三、希特勒的外交政策245

四、通向战争的道路250

五、战术理论及其谬误258

第十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指导268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68

二、1939—1940年同盟国的战争政策270

三、1940年的闪击战276

四、俄国和德国的国内战线282

五、罗斯福总统的反日亲俄政策288

六、战略重心的转折点297

七、对德国的战略轰炸301

八、灾难的建筑师307

九、向俄国的投降313

十、战术的重大转折318

十一、从胜利到失败325

第十四章和平问题333

一、回顾333

二、核能对于战争的影响336

三、政策与冷战341

四、第三次世界大战345

五、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52

1999《战争指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约翰·富勒,绽旭,周弛译;(意)朱里奥·杜黑著;曹毅风 1999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