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额济纳旗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

绪言3

第一章区域地质构造背景5

一、柴达木-北昆仑地体及主要断裂构造7

二、中、南祁连地体及主要断裂构造9

三、北祁连地体及主要断裂构造10

四、北山南部地体及主要断裂构造14

五、北山北部地体及主要断裂构造14

六、各学派对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情况简介15

第二章区域地球物理研究概况17

一、区域重力场特征17

二、区域地磁场特征19

三、天然地震测深结果21

四、人工爆炸地震测深结果24

五、柴达木盆地石油地震勘探结果28

第三章野外地震信息的采集及数据处理31

一、野外地震信息的采集31

二、数字化与数据处理37

第四章震相与波场特征41

一、震相识别与分析41

二、有效波组的综合特征43

三、地震记录剖面的特点及存在问题60

四、波场的总体特征63

第五章解释方法与结果——地壳的结构与构造66

一、解释方法简介66

二、方法试验69

(一)建立横波速度结构模型70

(二)波速比与泊松比计算71

(三)Q值计算78

(四)PROMAX软件应用试验80

三、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的建立81

(一)主测线的地壳结构模型81

(二)支测线的地壳结构模型88

四、非纵测线的资料解释93

(一)尕海非纵测线的解释94

(二)张掖非纵测线的解释97

五、深部断裂构造的推断104

六、岩石圈结构分区与地质构造区域划分106

(一)岩石圈结构分区106

(二)地质构造区的划分107

(三)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构造区划的关系108

(四)喜马拉雅运动时期的构造区划112

七、地壳结构与深部构造综合模型112

第六章岩石圈的结构及其组成116

一、岩石圈的速度分层结构及分区特征116

二、岩石圈的速度结构与物质组成121

第七章地壳运动问题探讨133

一、青藏高原的形成时期133

二、青甘高原主体构造的特点及性质136

三、区域构造应力场及现今地应力场139

四、地球动力学问题的讨论151

(一)青藏高原的压缩与隆升151

(二)青藏高原地壳的力学性质153

(三)地壳运动问题的探讨155

参考文献164

引言169

第一章重力测量工作方法、数据整理及精度评价170

一、工作方法170

(一)资料收集170

(二)重力仪常数测定及性能试验170

(三)工作方法172

二、测点点位与高程的获取173

三、资料整理与质量评价173

第二章区域重力场特征与地壳构造分析176

一、布格重力异常176

(一)中国西部1°×1布格重力异常176

(二)研究区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特征与地体构造的划分177

(三)利用重力异常确定断裂位置及产状180

二、均稀重力异常184

(一)均衡异常的分布特点184

(二)均衡异常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185

三、自由空气异常187

(一)小比例尺自由空气异常与深部地壳构造187

(二)剖面自由空气异常对均衡信息的反映188

四、重力异常的统计分析与地体的划分189

五、重力场图像处理与大地构造分区192

(一)区域重力数据采集与整理192

(二)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图像处理与构造分区192

六、托来牧场—镜铁山重力剖面的讨论198

七、石板井—八道桥重力剖面的讨论199

第三章利用重力场研究深部地壳构造201

一、莫霍界面深度的计算201

二、重力-地震方法联合反演地壳构造及密度纵横向分布特点206

三、利用小比例尺自由空气异常定性研究地壳-上地幔密度分布207

(一)地壳密度分布特点208

(二)上地幔密度分布特点208

第四章重力场的球冠谐分析与地壳-上地幔构造210

一、球冠谐分析理论210

(一)理论基础210

(二)计算球冠谐系数的方法和步骤212

二、重力场球冠谐分析与地壳-上地幔结构、密度的关系212

(一)地壳-上地幔构造与密度分布特征215

(二)浅析岩石圈构造215

第五章卫星重力异常217

第六章阿尔干—老茫崖地学断面重力场特征与地壳构造研究218

一、重力场与断裂构造219

二、均衡异常的分析222

三、莫霍界面深度的计算223

参考文献224

全书英文内容提要225

英文目录226

下篇英文摘要230

1999《格尔木-额济纳旗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崔作舟,李秋生,孟令顺等著 1999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